在兄弟姐妹的排行中,蘭子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在她的上邊,原本是有一個姐姐,不幸的是八歲時溺水身亡了。但父母一向仍是習慣地稱呼她為“二丫”。


    就這麽著,她身下的弟弟二全和妹妹辮子便隨了父母的習慣稱呼,都叫她二姐。


    她今年三十出頭的歲數。九年前,為了給哥哥嶽大有轉個媳婦,她去跟上了一個大她三歲的傻乎乎男人。如今已有了一個八歲的男孩。


    她有著比辮子稍高、但頗顯得有些單薄的身材,麵相上跟辮子一樣,都能讓人從中看到一些她母親的影子。隻是愁苦辛酸的生活無情地侵蝕著她的容顏,讓她的臉上顯得粗糙而憔悴。


    她空著兩手推門進院。因沒聽到啥動靜,她隨嘴就把辮子叫了一聲。


    辮子從堂屋出來,喊了聲“二姐”,笑著迎上去。隨後嘴裏又問道:


    “二姐,你今天咋又來了?”


    “這不是前幾天我回去時,見咱娘還病得厲害嗎?這幾天我老就放心不下,就想趕緊過來再看看咋樣了、、、、、。”


    “放心吧,自從前天我二哥去前溝找人拿了那藥,咱娘吃下後,這兩天看著好像強了些、、、、、、。”


    因為母親還正睡著,蘭子就沒過去打擾,而是跟辮子先到鍋屋裏去了。


    一進鍋屋,蘭子就注意到了放在一個盤子裏的茶壺茶碗,似乎是剛用過的模樣,隨嘴便問道:


    “大刮風又來過了?”


    辮子隻是把臉一悶,點點頭,沒有答言。


    看看辮子憂鬱地神色,蘭子一時啞言。畢竟自己如今的生活境遇就是一個明擺了麵上、不言而喻的例證,她除了同病相憐地暗暗歎息,還好說什麽呢?


    蘭子來了,辮子想烙麵餅招待二姐。起初蘭子不讓,說隨便吃點就行,自己得盡早回去,因為出門走得急,沒給家裏打招呼,家裏的那爺兒兩個不知她去了哪,說不定會到處去亂找她。但辮子堅持烙餅,說這也快當,一會就好。還說等她回去時,也正好帶點麵餅回家給外甥吃。


    蘭子拗不過,隻得依了辮子。


    辮子一邊和麵烙餅,一邊與蘭子絮絮叨叨地啦著呱。兩人的話題不禁又說道起媒婆大刮風來。


    蘭子問:


    “大刮風這陣老是來竄竄乎乎,她到底是給撮合了個啥?轉親還是換親,這事現在你還是一點不知情?”


    “我上哪裏去知道啊?他們一聽到我的動靜,說話就變得像做賊似的、、、、、。”


    “那咱娘、、、、、”


    “咱娘除了自己掉眼淚,一句也沒跟我提道,我尋思娘也是不摸底——咱爹啥時能把她放在眼裏?絕不會跟她去商量啥的、、、、、、。”


    蘭子認同地點點頭。沉吟了一會,開口問辮子:


    “對了——我剛才來的時候,在街上我碰見咱大嫂了,她光是哼哼哈哈地說是去小賣鋪,到底也沒說清買啥、、、、、、”


    辮子接過話來道:


    “這種喜歡偷嘴的女人,說不定又是想給自己買啥好吃的吧。”辮子接過話來說。


    “我不是這個意思,大嫂是個啥樣的人,我也知道;我就是納悶,大嫂好像見著我很不高興是的,怠答不理的樣子,我心裏話:我怎麽得罪你了嗎?”


    “這有啥奇怪的?大嫂還不就是那麽個人嘛,你可不必去多那個心;她整天神一陣鬼一陣的,跟誰都一樣:高興時跟你說幾句,不高興了就怠答不理的,任誰都摸不準她心裏到底是在尋思些啥、、、、、、。”


    “剛才有一霎,我還尋思,大嫂最近是不是又跟大哥鬧啥別扭了?”


    “這倒備不住,不過我不清楚。反正大嫂一看見咱家裏人就跟生人是的,少有往來。大哥又是個悶葫蘆,來家裏坐會也都是極少說話,他家裏的事情誰也摸不清、、、、、、。”


    “、、、、、、唉。”


    吃罷午飯,蘭子跟母親又坐了坐,說了會話,便起身回家。


    差不多也就是走到半路吧,不出蘭子的所料,她那傻瓜丈夫和憨腦袋兒子組成一前一後、一高一矮的隊形,腳下一溜塵土地迎麵而來。


    一看見了她,爺兒兩個顯得興高采烈,小跑步著就迎接了上來、、、、、、


    從古到今,民間流傳下來的俗話諺語可謂枚不勝舉,其中很多確乎是頗有點道理的。而有一些則似乎就不盡其然了;譬如“一輩聰明一輩憨”這句話,從某些現實事例來看,這話說得也還算對頭——正如某人對自己的老父親說的那樣:“我兒不如你兒,你孫子不如我孫子”。但是這話要擱在蘭子的公婆家來看,顯然就算不上是正確了。就說她公爹吧,那絕對是一個聰明人——平常用剩下的心眼子也能夠令一般人琢磨半天的,可到了她丈夫這一輩,她丈夫是個四六不分的傻子,接下來再一輩,她的兒子竟然還是個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的混沌腦袋!


    話說蘭子剛結婚的時候。新婚第二天,有人就問她那傻丈夫:昨晚跟你媳婦辦好事了沒有?沒看見你媳婦那玩意是啥模樣?見人家這般問,那傻子一咕嚕他那對大眼,想起了媳婦的叮囑,於是便光搖頭不說話。而人家也不再追問他,隻是守著他故意說什麽:女人的那玩意上麵跟男人是不一樣的,女人的那地方都不長毛,是光溜溜的。他一聽這話不知是計,一個忍不住,脖子一梗,開口便爭辯道:


    “你們胡說!人家女的那地方也有毛,一看還黑乎乎的。”


    蘭子丈夫那人,到底該咋說呢?要是說他不傻,那顯然是瞎話。可真要是說他傻得一點都不透氣,這似乎也有點不夠準確。比如這件事:蘭子結婚後,那時對一般莊戶人家來說,吃頓餃子就是很稀罕的好飯。有時吃罷餃子後,還會剩下一點。蘭子那傻子丈夫別看人傻,敢情也還知道疼愛媳婦,有時他也會想到把剩下的餃子留到下一頓時給媳婦吃。


    但是,有那麽一次,有人在得知他剛吃過餃子,就跟他開玩笑,問他是不是又想把剩下的餃子留著下一頓給媳婦吃。見他點點頭,那人就故意激他道:


    “你小子傻呀?餃子吃到誰肚子裏誰受用,別人吃了跟你吃能一樣嗎?這就跟娶媳婦一個樣,人家入洞房,你小子卻睡涼炕,你說能一個味嗎?這點事情都不懂!”


    聽得人家這麽說,他咕嚕著大眼一尋思:哎,可別說,似乎還真是這麽個理。於是他就回了家,二話不說,掀開鍋蓋,把剩下的餃子,不管涼熱,也不用筷子,一頓兩把就吃進了肚子裏、、、、、、


    自從跟了個傻子男人,這讓蘭子感到了老大的委屈。但她除了怨命苦,還能怎樣呢?她心裏唯有期盼著將來要能有個好孩子也是好的。可天不作美,哪知生下的孩子,剛開始長得胖乎乎的,一見人就咧嘴笑,似乎還怪招人喜愛的。但後來發現似乎不是那麽回事;敢情這孩子不見人時也是樂嗬嗬的笑,像個小彌勒佛是的,這才知道事情不妙。趕到孩子慢慢長大,越看越覺得這孩子實在是腦子不夠用——你在紙上寫個“一”,時間久了他總算還能知道是一,可你要把“一”寫在地上——寫的大一些,那他就不知道是啥了。到如今都八歲了,不光還是束不住褲子,一當從外麵玩耍回來家,要是找不見娘,隻要父親在旁邊,他總是這樣問:


    “爹,咱娘上哪去了?”


    盡管當娘的給他糾正了無數次,可他老就記不住,動不動還是就來上一句“爹,咱娘上哪去了?”而他那個傻蛋爹,往往還默認是的,既不反對也不糾正,隻是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找去。”、、、、、、


    看著迎麵小跑著走來的丈夫和兒子,蘭子腳下也不由得加了快。不等爺兒倆到了近跟,蘭子就衝跑在頭前的兒子喊道:


    “憨憨,你咋知道我上你姥姥家來了?


    “咱爹說的。”憨憨幹脆地回答說。


    “我沒說。誰說了?”憨憨爹爭辯地道。


    “就是你說的!你說咱娘肯定是去了咱姥姥家,還說咱娘回來準給咱帶好吃的呢。”憨憨不服氣地又道。


    “嘿嘿,我沒說。是憨憨自己說的。”


    見丈夫還嘴硬,蘭子斜了他一眼,責怪似地道:


    “還嘴硬!我還不知道你那點小心眼。”


    蘭子這麽一說,丈夫自覺得是被媳婦看穿了把戲,似乎有點不好意思地一摸後脖頸,,不再說話,隻剩了嘿嘿傻笑。


    看到兒子到了跟前直看著自己手裏的小包袱,丈夫也拿眼朝自己手上亂掃目,蘭子心裏明白了什麽。她無奈地一搖頭,歎了口氣,嘴上對兒子說著“饞嘴貓,就知道吃!還是你小姨惦記你,沒讓你白跑來一趟”,隨手把拿著的小包袱打開,掰了一塊餅遞給兒子,又掰了稍小一塊遞給了丈夫,解釋地說:


    “你是當爹的,就少吃點,留著等再給憨憨吃,他是孩子。”


    丈夫理解了似地連連點頭,嘿嘿傻笑著接過去麵餅,跟兒子對視了一下如願以償地高興眼神,隨即爺兒兩個便一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邊吃著一邊還不等蘭子吩咐,自動地就轉過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


    看著傻子爺倆走在前麵,邊走邊吃得那麽津津有味,一副很享受的樣子,蘭子的心間不由地泛起了一股難以言述的情潮;


    她明白,眼前的這爺兒倆,盡管他們不是自己希望得到的,可毫無疑問地,他們現在是自己生命中最親近的人——是一個鍋裏摸勺子的一家人。雖然這個所謂的家就靠她一個人撐持著,她也從內心裏覺得自己實在是好累好無奈,但無論如何她都無法從感情上割舍掉他們了;畢竟他們是她的男人和孩子。同時她也深知,雖然他們傻,但他們也有感情,他們需要她,她知道他們的內心裏對她是多麽的依戀,多麽地離不開她——她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所有,他們的一切、、、、、、


    看著前麵走著的爺兒倆,陡忽間,她的意識中閃過了一個念頭:


    “人來世上走一遭,難道這就是我這輩子能夠擁有的一切嗎?”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地,蘭子滿眼的淚花模糊了前麵爺兒倆的身影、、、、、、


    下一章節的標題是:咱都聽爹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野山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世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世見並收藏野山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