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榕為人正直、坦率,沒有心計,你看還沒和我說兩句,他就和盤托出了計劃,我怕告訴他詳情,反會走漏風聲!”
“這人倒是和吳祿貞有幾分相象。”一提到吳祿貞,葛洪義又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怎麽搞得,到今天還沒有消息。
“報告,電報!”王雲山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終於來了!”秦時竹粗略一看,“天助我也,灤州起義了!”
葛洪義接過來一看,電報是給各省督撫的,“……灤州兵變,京師震動,……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三叛逆勾結山西匪黨閻錫山等,於今日下午4時率所部軍第六、第二十鎮,第二混成協官兵舉兵作亂,僭稱燕晉聯軍等,據悉,內除少數估惡不俊之人外,其餘大部或被蒙蔽、或被脅迫,今電告各省督撫,除綏靖地方外,迅組織勤王之師,入京拱衛,切
“看來吳祿貞果然沒死,我們的計劃已成功了一半……”
吳、張、藍的部隊雖然起義,但他們掌握的軍畢竟很多是北洋係統出身,非但沒有跟著響應,反而繼續效忠清廷。第六鎮下屬的十二協牢牢控製著從井陘到獲鹿之間的區域,任協統曹進是個鐵杆反革命,閻錫山率領山西軍攻了一陣沒能打下來;吳祿貞帶著十一協和一部分山西軍駐紮在石家莊,由於11協主力已由協統李純率領南下赴湖北前線,吳祿貞手裏直接能掌控的兵力的並不多,非但不能夾擊曹進,反而還要兼顧石家莊的防守——在石家莊北麵的定州到保定一帶,通永鎮總兵王懷慶率軍駐守,人數約為四千,石家莊南麵則有袁世凱的部隊。與此同時,山東境內的第五鎮業已開拔。其先頭部隊次日上午能到達石家莊以東8裏的晉縣一帶,足以完成對吳祿貞部的合圍!糟地是,石家莊幾乎無險可守。
綜合了各種各樣的情報後,秦時竹和葛洪義得出結論:吳祿貞的處境不妙!
張、藍兩人情況相對較為理想,兩人所部彼此距離不到8裏,第2鎮主力準備沿京奉線南下。一部分準備西出密雲,防止清廷北竄熱河,唐山是南下的必經之路。但在這條必經之路上,有伍祥楨的第三十九協駐守;而潘矩楹的第四十協駐守在永平府,兩者地布局對張、藍二人亦形成夾擊之勢,考慮到曹錕的第三鎮駐紮在津浦路一線,機動性強,既可北上加入夾擊張、藍二人。也可南下夾擊吳祿貞的部隊,因此張、藍二人的環境亦非很好,無非比吳祿貞略強罷了。
麵對灤州由兵諫展為兵變,清廷中樞亂作一團,禁衛軍龜縮京城,第一鎮則遊走於京師和天津之間,主力在廊坊、東安、武清一線展開。
“局勢很微妙啊。我記得伍祥楨和潘矩楹也在兵諫通牒上列名,他們怎麽不表態呢?如果他們也讚同革命,完全可以掃平京師!”蔣方震很就看清楚了形勢。
“怕隻怕他們現在不表態,一旦等部署好了再反對革命,對張、藍二人加不利!”秦時竹雖然明白這兩人在曆史上的表現,但現在不能過早下結論,因為曆史進程早已開始改變。
“從目前的兵力對比上看,如果不算伍、潘二人,起義軍和清軍兵力比大概是2萬對3萬,但禁衛軍的一萬駐紮在京城。不能投入戰鬥,實際上雙方勢均力敵;如果他們兩人能倒戈,兵力比變成3萬對2萬,取勝希望很大;但如果二人拖到明天反革命,再加第五鎮的北上,兵力對比就會變成2萬對5萬,形勢就會大大惡化!”商震估計著力量對比,麵露憂色。
灤州有事之後,電報象流水一般進來,王雲山來得亦越來越頻繁
“調奉天左路巡防營馮麟及吉林第二十三鎮孟恩遠部抽調一個協緊急出關?看來清廷是急了。連連增添軍隊啊!”
“這兩支隊伍地出關等於是卡住了張、藍二人的後路,形成了包圍圈。”
“看來,清廷把這三支部隊看作是心腹大患,不惜下血本了!”
“形勢又變,我們什麽時候動手?”,
“方案製定好了麽?”秦時竹關切地問蔣方震。“百裏兄什麽意見?”
蔣方震笑笑。拿出了一張圖,攤開在桌上:“諸位請看。這是奉天城示意圖。按圖中所示再加上相關情報,城中需要控製的機關達到7個,這還不包括巡警局、三電公司。”
“好像有點麻煩。”夏海強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隻說了城裏,還沒有說四周呢?東城和西城的入口控製在馬龍潭手裏,也就是說至少還要加兩個地方。”蔣方震指指點點道,“這9處完全或者大部分拿下,稱得上完全成功。”
“看來我們以前估計的太樂觀了!”秦時竹也覺得棘手。
“後天(11月9日)上午將在諮議局召開奉天各界大會,所有名望人士都要參加,趙爾巽也不例外。”葛洪義傳遞了一個重要的消息,“我意趁所有的頭頭腦腦聚集在一起時,派兵把諮議局控製起來,這樣便用不著一個個費盡力氣去攻占衙門。一方麵可以提高成功率,另一方麵也能減少傷亡。”
“好主意!”商震擊掌歎道,“那就成了一窩端。”
“可怎麽控製呢?”秦時竹搖著頭,又想到一個問題,“趙爾巽已把派兵保護諮議局地任務交給馬龍潭,到時候會有至少一營兵力守護,絕沒有那麽好控製。而且士兵入城也不容易,南、北門距離諮議局較遠且要穿行商街,容易打草驚蛇,東、西門又控製在馬龍潭手中,混進去也不容易。”
“我有6統領留下的錦囊妙計。”蔣方震笑道,“6統領打算用飛艇空降兵力,直接降落在諮議局的大院裏。保持突然性和隱蔽性!”
“好主意!”夏海強已經樂出聲來。
“這樣仍免不了和外麵守護的衛兵糾纏,動機的聲音也沒那麽好掩蓋?”秦時竹麵露難色。
“不要慌,包在我身上!”葛洪義說了幾句之後,眾人大笑。
“真有你的。”夏海強捶了他一下,“這樣的鬼點也能想出來!”
“當然,即使真打起來也沒什麽要緊。衛隊大都裝備機槍和駁殼槍,近戰火力極猛,平時訓練有素,巡防營絕對不是對手!”6尚榮胸有成竹,“這次會議我便不去了,由孫烈臣代勞,到時候我現場指揮,攪他個天翻地覆。”
“衛隊戰力再強人數也有限。所以必須拖住馬龍潭的部隊。”蔣方震在地圖上重重地敲了兩下,“這就需要複生兄派部隊控製東、西兩個門,切斷他們地聯係。”
“這個並不難辦,隻是開會一節我也在趙爾巽要求名單之中,如何脫身?難道也不去?”
“不可,複生不去,老賊必然起疑。”
“正是。我看複生兄先帶衛隊進城。然後挑個借口挑起事端調動部隊。”蔣方震沉吟了一下,“部隊由夏統領協助指揮即可。”
“參加會議是大事,你還是放心去開吧,免得趙爾巽懷疑。無論是郭鬆齡還是馬占山都足以擔當大任,足以確保萬無一失。讓你開會正好,免得你瞎指揮!”6尚榮毫不留情地揭了秦時竹的短,大家哈哈笑了起來。
“胡說!”秦時竹臉上掛不住了,“我有那麽膿包嗎?再說我去開會,也被你們包了餃怎麽辦?”
“這還不簡單,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兩個就借故上廁所溜出來就行!”葛洪義也怕被包了餃。
“收到地電報!”王雲山又來了。
“職部已緊急集合,計明日上午全部待命畢,今夜十一時先頭部隊步隊一標出,次日十時時辰後抵達山海關,其餘部隊6續開拔增援。事起倉促,職部糧草、彈藥準備不足,請明令於何處補給……”
“這是駐長春附近的第二十三鎮孟恩遠給袁世凱的電報,動作好啊,明天上午就能到山海關?”
“我們的麻煩來了,這小說糧草、彈藥不足。要求補給,在哪裏補給呢?我看就是在咱們奉天,隻有這裏有充足地彈藥——都在老何的製造局裏。”
“這倒是個麻煩事,不給不行,給了就給我們以後的行動增添麻煩。怎麽辦呢?”,
在秦時竹苦苦思索之時。遠在湖北的袁世凱也收到了電報。
“大帥,吉林孟將軍急電。”一個參謀恭恭敬敬地將電報遞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看了看那口西洋鍾。指針已劃過11這個刻度了:“這麽說已經出啦,不錯,不錯!”
“孟將軍不愧為大人的心腹悍將,兵貴神!”參謀大拍馬屁。
看到要求糧草、彈藥補給的請求,老袁地臉色就變得不那麽好看:“補給,補給!仗還沒打,就要求補給,這不存心要挾我嘛!”他憤然地把電報扔在一旁。
“自古都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補給是極要緊之事,不然數千大軍就隻有幹瞪眼的份。”
“我遠在湖北,哪裏找什麽給他補給?”
“糧草好辦,當時為了永平秋操,在灤州附近囤積了大軍所需糧草,後來部隊開拔,這糧草也沒來得及帶走,正好給孟將軍用,隻是這彈藥?”
“彈藥本來北洋機器局有,可眼下運輸道路被叛軍截住,送不過去啊!”
“卑職認為可在奉天製造局上下功夫,那裏規模比咱北洋還大,如果能和趙大人通融一下,讓他在製造局裏撥出物資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可趙爾巽這老狐狸要是沒有錢給他,他能爽把軍火白給你嗎?”
“現在國難當頭,趙大人想必會答應地。”參謀眼珠一轉,“再說大帥已獲總理大臣任命,上官有令,下官焉能不從。他趙爾巽不要頂戴了?”
袁世凱在原地轉了一圈後拍板道:“此計可行,不過用不著袁某與趙次帥打交道,電報給朝廷,讓攝政王去想辦法!”
載灃自從接到吳、張、藍三人起義的消息,嚇得魂不附體,連王府都不敢回。就在皇宮裏召集群臣想辦法:
“你們倒是拿點辦法出來啊?平時一個個嘴裏嚷著忠君報國,一有事就變成縮頭烏龜啦?”載灃心情極為惡劣,一直罵罵咧咧,大家也不敢吱聲。
“王爺不要驚慌,我率領禁衛軍誓死保衛京城,諒叛軍打不過來!”不用說,那是禁衛軍統領載濤,他膽小是出了名的。這麽說聽起來豪情壯誌,可實際上卻打著不必上前線地主意。
“可這麽死守也不是辦法,何宗蓮地第一鎮部署如何,讓他們主動出擊,擊潰叛軍是上策!”
“第一鎮已就地展開,現在還不是出擊之時,要穩固。要安定軍心,何況伍祥楨和潘矩楹還沒有表態,是何居心不得而知。”軍諮使良弼沒有衝動。
“記得當時兵諫後,徐大人曾經和伍、潘二人接觸過,具體情形怎樣?”
“伍、潘二人雖也在通電上署名,但他們兩個與那三個叛逆不同,他們是真心希望立憲的,也願意效忠朝廷,眼下他們沒有表態,就是在迷惑叛匪!”徐世昌接著說。“我聽說重大信條十九條已奏報成議,不如盡公布,有利於安定人心,爭取伍、潘二人反戈一擊,一旦張紹曾動搖,藍天蔚毫不足慮。”
“好,本王明天就公布條款!”載灃一聽,也是這個理。
“為向天下表示誠心,還請攝政王親自率皇上去太廟走一趟,以示隆重!”
“報。袁總理急電!”
載灃拿來一看,說:“好好!袁世凱已緊急調動23鎮出關夾擊張、藍叛匪。這回動作倒很麻利,沒有磨磨蹭蹭地。”接著往下看,“隻是事起倉促,居然要本王給他安排彈藥。”
載灃皺起了眉頭:“這個袁世凱。現在都是總理了。位極人臣,彈藥區區小事還要本王親自安排。真是不象話!”
“王爺,不可小看哪,現在不同過去,將士作戰全靠洋槍洋炮,沒有彈藥,什麽也幹不了。”
“袁世凱讓我給趙爾巽下聖旨,讓他把奉天製造局地彈藥撥給孟恩遠一些,他這不是多此一舉,直接問趙爾巽要不就得了?”
“王爺,趙爾巽為人精明,必然斤斤計較,而且現在奉天情況也不太清楚,貿然從事,恐怕不得力,還是鄭重其事為好。”徐世昌自己做過總督,自然明白地方大員地心思,“奉天每年協濟關內兩百多萬兩銀,今年還有後一筆款項沒有交割,就以這個充作軍火款項吧!”,
“好吧,就照這個辦!”載灃已經無可奈何了,各地紛紛獨立,上繳款項越來越少。
“王爺,我有個主意,第六鎮統製已任命李純擔任了,隻要潘矩楹宣誓忠於朝廷,我看可以任命他為二十鎮統製,讓其攻打張紹曾,此乃驅虎吞狼之計,如伍祥楨也願報效朝廷,可以也封賞他。”良弼出主意還真不賴。
“就是對張紹曾也可網開一麵,隻要他宣布歸順,朝廷可以既往不咎,繼續讓他南下擔任長江宣慰大臣,要緊地便是孤立吳祿貞和藍天蔚!”鐵良順著這個思路也有了計策。
“這些計策本王都準了,電告袁世凱,讓他火剿滅盤踞在石家莊的吳祿貞部!”
“軍火一節,攝政王是照準了,可火剿滅吳祿貞卻是難辦,咱們軍隊離的太遠,曹進的十二協又處於山西軍和吳祿貞的兩麵夾擊之下,連自保都有問題。”參謀對著袁世凱說。
“李純呢?他不是已北上就任嗎?現在到哪裏了?”老袁一邊看地圖,一邊問。
“李統製的部隊剛過信陽,也得明天中午到石家莊附近,他有沒有把握勸降還是個問題。”
“先禮後兵,一定要盡把吳祿貞消滅,打通前線與京師之間地聯係,再拖延不決,恐怕這裏要軍心動搖了。”袁世凱心裏在罵,段祺瑞啊段祺瑞,不是讓你安排了嘛,怎麽吳祿貞還活著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漢陽方麵這麽辦》隻怕黎元洪會趁勢向我們進攻呢。”
“這家夥就會投機取巧,電告華甫,收縮防線,停止進攻,穩固第一,待我收拾了吳祿貞再來收拾黎元洪。”
在石家莊,吳祿貞也在司令部裏焦躁不安地走來走去,起義是起義了,可是由於袁世凱在軍中的影響和一部分中、下級軍官繼續聽命於清廷,第六鎮分裂成革命和反革命的兩大陣營,自己手下隻剩下了不到三千人馬了,雖然士氣還很高,但清廷已隱隱約約地形成了合圍之勢,如果明天再不能解決十二協和山西軍合軍一處,就有被反包圍,進而被各個擊破地危險。作戰方案倒是有了,可眼下和閻錫山又失去了聯係,不能有效協調,怎麽辦呢?
何遂進來了:“統製,要早些想辦法消滅曹進是!”
“我也這麽想,作戰方案倒是有了,隻是怎麽和閻錫山協調呢?”
“我願意再跑一趟!”可誰也沒有想到,兩人這一分別,竟成了永別。
何遂離去的消息讓馬步周暗暗驚喜,得手的時間到了……
11月8日淩晨一點半,北方秋夜,寒意襲人,忙碌了一天的吳祿貞剛剛送走何遂,仍身披軍大衣,獨自在站長室伏案擬定、修改作戰方案。馬步周突然闖進室內,高呼:“聽說統製升任燕晉聯軍大都督,特來向大帥賀喜。”說罷,打千下去,從靴裏拔出手槍,向吳祿貞連連射擊。吳祿貞猝不及防,胸部中彈,仍強忍劇痛,撥劍奪門而走,不幸剛出門口,被埋伏的刺客重擊撲地,馬步周上前割下了栽培他地恩人的級,匪徒一擁而上,血洗火車站,參謀官張世膺,副官周維楨也同時遇害。
辛苦忙碌了幾天,吳祿貞還是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一代英豪就此撒手西去。
中午時分,清廷任命的統製李純趕到,由於吳祿貞已死,何遂去了山西,大部分軍官群龍無。再加上隊伍本來就是李純任十一協協統時的部下,對革命信念不可避免地動搖起來。李純亦不失時機地分化、瓦解,許諾隻要歸順朝廷,一切不再追究雲雲。在他地威逼利誘之下,大部分已宣布參加革命的官兵又退出了革命,極少部分意誌堅定者也被繳了械,吳鴻昌複職擔任協統,不過由十二協改為了十一協協統。隨後,李純率部出,與曹進地十二協合兵一處,第六鎮重歸建,人數少了約有兩千之眾,但主力尚在。
危險如泰山壓頂般向革命黨襲來……
“張榕為人正直、坦率,沒有心計,你看還沒和我說兩句,他就和盤托出了計劃,我怕告訴他詳情,反會走漏風聲!”
“這人倒是和吳祿貞有幾分相象。”一提到吳祿貞,葛洪義又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怎麽搞得,到今天還沒有消息。
“報告,電報!”王雲山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終於來了!”秦時竹粗略一看,“天助我也,灤州起義了!”
葛洪義接過來一看,電報是給各省督撫的,“……灤州兵變,京師震動,……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三叛逆勾結山西匪黨閻錫山等,於今日下午4時率所部軍第六、第二十鎮,第二混成協官兵舉兵作亂,僭稱燕晉聯軍等,據悉,內除少數估惡不俊之人外,其餘大部或被蒙蔽、或被脅迫,今電告各省督撫,除綏靖地方外,迅組織勤王之師,入京拱衛,切
“看來吳祿貞果然沒死,我們的計劃已成功了一半……”
吳、張、藍的部隊雖然起義,但他們掌握的軍畢竟很多是北洋係統出身,非但沒有跟著響應,反而繼續效忠清廷。第六鎮下屬的十二協牢牢控製著從井陘到獲鹿之間的區域,任協統曹進是個鐵杆反革命,閻錫山率領山西軍攻了一陣沒能打下來;吳祿貞帶著十一協和一部分山西軍駐紮在石家莊,由於11協主力已由協統李純率領南下赴湖北前線,吳祿貞手裏直接能掌控的兵力的並不多,非但不能夾擊曹進,反而還要兼顧石家莊的防守——在石家莊北麵的定州到保定一帶,通永鎮總兵王懷慶率軍駐守,人數約為四千,石家莊南麵則有袁世凱的部隊。與此同時,山東境內的第五鎮業已開拔。其先頭部隊次日上午能到達石家莊以東8裏的晉縣一帶,足以完成對吳祿貞部的合圍!糟地是,石家莊幾乎無險可守。
綜合了各種各樣的情報後,秦時竹和葛洪義得出結論:吳祿貞的處境不妙!
張、藍兩人情況相對較為理想,兩人所部彼此距離不到8裏,第2鎮主力準備沿京奉線南下。一部分準備西出密雲,防止清廷北竄熱河,唐山是南下的必經之路。但在這條必經之路上,有伍祥楨的第三十九協駐守;而潘矩楹的第四十協駐守在永平府,兩者地布局對張、藍二人亦形成夾擊之勢,考慮到曹錕的第三鎮駐紮在津浦路一線,機動性強,既可北上加入夾擊張、藍二人。也可南下夾擊吳祿貞的部隊,因此張、藍二人的環境亦非很好,無非比吳祿貞略強罷了。
麵對灤州由兵諫展為兵變,清廷中樞亂作一團,禁衛軍龜縮京城,第一鎮則遊走於京師和天津之間,主力在廊坊、東安、武清一線展開。
“局勢很微妙啊。我記得伍祥楨和潘矩楹也在兵諫通牒上列名,他們怎麽不表態呢?如果他們也讚同革命,完全可以掃平京師!”蔣方震很就看清楚了形勢。
“怕隻怕他們現在不表態,一旦等部署好了再反對革命,對張、藍二人加不利!”秦時竹雖然明白這兩人在曆史上的表現,但現在不能過早下結論,因為曆史進程早已開始改變。
“從目前的兵力對比上看,如果不算伍、潘二人,起義軍和清軍兵力比大概是2萬對3萬,但禁衛軍的一萬駐紮在京城。不能投入戰鬥,實際上雙方勢均力敵;如果他們兩人能倒戈,兵力比變成3萬對2萬,取勝希望很大;但如果二人拖到明天反革命,再加第五鎮的北上,兵力對比就會變成2萬對5萬,形勢就會大大惡化!”商震估計著力量對比,麵露憂色。
灤州有事之後,電報象流水一般進來,王雲山來得亦越來越頻繁
“調奉天左路巡防營馮麟及吉林第二十三鎮孟恩遠部抽調一個協緊急出關?看來清廷是急了。連連增添軍隊啊!”
“這兩支隊伍地出關等於是卡住了張、藍二人的後路,形成了包圍圈。”
“看來,清廷把這三支部隊看作是心腹大患,不惜下血本了!”
“形勢又變,我們什麽時候動手?”,
“方案製定好了麽?”秦時竹關切地問蔣方震。“百裏兄什麽意見?”
蔣方震笑笑。拿出了一張圖,攤開在桌上:“諸位請看。這是奉天城示意圖。按圖中所示再加上相關情報,城中需要控製的機關達到7個,這還不包括巡警局、三電公司。”
“好像有點麻煩。”夏海強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隻說了城裏,還沒有說四周呢?東城和西城的入口控製在馬龍潭手裏,也就是說至少還要加兩個地方。”蔣方震指指點點道,“這9處完全或者大部分拿下,稱得上完全成功。”
“看來我們以前估計的太樂觀了!”秦時竹也覺得棘手。
“後天(11月9日)上午將在諮議局召開奉天各界大會,所有名望人士都要參加,趙爾巽也不例外。”葛洪義傳遞了一個重要的消息,“我意趁所有的頭頭腦腦聚集在一起時,派兵把諮議局控製起來,這樣便用不著一個個費盡力氣去攻占衙門。一方麵可以提高成功率,另一方麵也能減少傷亡。”
“好主意!”商震擊掌歎道,“那就成了一窩端。”
“可怎麽控製呢?”秦時竹搖著頭,又想到一個問題,“趙爾巽已把派兵保護諮議局地任務交給馬龍潭,到時候會有至少一營兵力守護,絕沒有那麽好控製。而且士兵入城也不容易,南、北門距離諮議局較遠且要穿行商街,容易打草驚蛇,東、西門又控製在馬龍潭手中,混進去也不容易。”
“我有6統領留下的錦囊妙計。”蔣方震笑道,“6統領打算用飛艇空降兵力,直接降落在諮議局的大院裏。保持突然性和隱蔽性!”
“好主意!”夏海強已經樂出聲來。
“這樣仍免不了和外麵守護的衛兵糾纏,動機的聲音也沒那麽好掩蓋?”秦時竹麵露難色。
“不要慌,包在我身上!”葛洪義說了幾句之後,眾人大笑。
“真有你的。”夏海強捶了他一下,“這樣的鬼點也能想出來!”
“當然,即使真打起來也沒什麽要緊。衛隊大都裝備機槍和駁殼槍,近戰火力極猛,平時訓練有素,巡防營絕對不是對手!”6尚榮胸有成竹,“這次會議我便不去了,由孫烈臣代勞,到時候我現場指揮,攪他個天翻地覆。”
“衛隊戰力再強人數也有限。所以必須拖住馬龍潭的部隊。”蔣方震在地圖上重重地敲了兩下,“這就需要複生兄派部隊控製東、西兩個門,切斷他們地聯係。”
“這個並不難辦,隻是開會一節我也在趙爾巽要求名單之中,如何脫身?難道也不去?”
“不可,複生不去,老賊必然起疑。”
“正是。我看複生兄先帶衛隊進城。然後挑個借口挑起事端調動部隊。”蔣方震沉吟了一下,“部隊由夏統領協助指揮即可。”
“參加會議是大事,你還是放心去開吧,免得趙爾巽懷疑。無論是郭鬆齡還是馬占山都足以擔當大任,足以確保萬無一失。讓你開會正好,免得你瞎指揮!”6尚榮毫不留情地揭了秦時竹的短,大家哈哈笑了起來。
“胡說!”秦時竹臉上掛不住了,“我有那麽膿包嗎?再說我去開會,也被你們包了餃怎麽辦?”
“這還不簡單,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兩個就借故上廁所溜出來就行!”葛洪義也怕被包了餃。
“收到地電報!”王雲山又來了。
“職部已緊急集合,計明日上午全部待命畢,今夜十一時先頭部隊步隊一標出,次日十時時辰後抵達山海關,其餘部隊6續開拔增援。事起倉促,職部糧草、彈藥準備不足,請明令於何處補給……”
“這是駐長春附近的第二十三鎮孟恩遠給袁世凱的電報,動作好啊,明天上午就能到山海關?”
“我們的麻煩來了,這小說糧草、彈藥不足。要求補給,在哪裏補給呢?我看就是在咱們奉天,隻有這裏有充足地彈藥——都在老何的製造局裏。”
“這倒是個麻煩事,不給不行,給了就給我們以後的行動增添麻煩。怎麽辦呢?”,
在秦時竹苦苦思索之時。遠在湖北的袁世凱也收到了電報。
“大帥,吉林孟將軍急電。”一個參謀恭恭敬敬地將電報遞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看了看那口西洋鍾。指針已劃過11這個刻度了:“這麽說已經出啦,不錯,不錯!”
“孟將軍不愧為大人的心腹悍將,兵貴神!”參謀大拍馬屁。
看到要求糧草、彈藥補給的請求,老袁地臉色就變得不那麽好看:“補給,補給!仗還沒打,就要求補給,這不存心要挾我嘛!”他憤然地把電報扔在一旁。
“自古都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補給是極要緊之事,不然數千大軍就隻有幹瞪眼的份。”
“我遠在湖北,哪裏找什麽給他補給?”
“糧草好辦,當時為了永平秋操,在灤州附近囤積了大軍所需糧草,後來部隊開拔,這糧草也沒來得及帶走,正好給孟將軍用,隻是這彈藥?”
“彈藥本來北洋機器局有,可眼下運輸道路被叛軍截住,送不過去啊!”
“卑職認為可在奉天製造局上下功夫,那裏規模比咱北洋還大,如果能和趙大人通融一下,讓他在製造局裏撥出物資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可趙爾巽這老狐狸要是沒有錢給他,他能爽把軍火白給你嗎?”
“現在國難當頭,趙大人想必會答應地。”參謀眼珠一轉,“再說大帥已獲總理大臣任命,上官有令,下官焉能不從。他趙爾巽不要頂戴了?”
袁世凱在原地轉了一圈後拍板道:“此計可行,不過用不著袁某與趙次帥打交道,電報給朝廷,讓攝政王去想辦法!”
載灃自從接到吳、張、藍三人起義的消息,嚇得魂不附體,連王府都不敢回。就在皇宮裏召集群臣想辦法:
“你們倒是拿點辦法出來啊?平時一個個嘴裏嚷著忠君報國,一有事就變成縮頭烏龜啦?”載灃心情極為惡劣,一直罵罵咧咧,大家也不敢吱聲。
“王爺不要驚慌,我率領禁衛軍誓死保衛京城,諒叛軍打不過來!”不用說,那是禁衛軍統領載濤,他膽小是出了名的。這麽說聽起來豪情壯誌,可實際上卻打著不必上前線地主意。
“可這麽死守也不是辦法,何宗蓮地第一鎮部署如何,讓他們主動出擊,擊潰叛軍是上策!”
“第一鎮已就地展開,現在還不是出擊之時,要穩固。要安定軍心,何況伍祥楨和潘矩楹還沒有表態,是何居心不得而知。”軍諮使良弼沒有衝動。
“記得當時兵諫後,徐大人曾經和伍、潘二人接觸過,具體情形怎樣?”
“伍、潘二人雖也在通電上署名,但他們兩個與那三個叛逆不同,他們是真心希望立憲的,也願意效忠朝廷,眼下他們沒有表態,就是在迷惑叛匪!”徐世昌接著說。“我聽說重大信條十九條已奏報成議,不如盡公布,有利於安定人心,爭取伍、潘二人反戈一擊,一旦張紹曾動搖,藍天蔚毫不足慮。”
“好,本王明天就公布條款!”載灃一聽,也是這個理。
“為向天下表示誠心,還請攝政王親自率皇上去太廟走一趟,以示隆重!”
“報。袁總理急電!”
載灃拿來一看,說:“好好!袁世凱已緊急調動23鎮出關夾擊張、藍叛匪。這回動作倒很麻利,沒有磨磨蹭蹭地。”接著往下看,“隻是事起倉促,居然要本王給他安排彈藥。”
載灃皺起了眉頭:“這個袁世凱。現在都是總理了。位極人臣,彈藥區區小事還要本王親自安排。真是不象話!”
“王爺,不可小看哪,現在不同過去,將士作戰全靠洋槍洋炮,沒有彈藥,什麽也幹不了。”
“袁世凱讓我給趙爾巽下聖旨,讓他把奉天製造局地彈藥撥給孟恩遠一些,他這不是多此一舉,直接問趙爾巽要不就得了?”
“王爺,趙爾巽為人精明,必然斤斤計較,而且現在奉天情況也不太清楚,貿然從事,恐怕不得力,還是鄭重其事為好。”徐世昌自己做過總督,自然明白地方大員地心思,“奉天每年協濟關內兩百多萬兩銀,今年還有後一筆款項沒有交割,就以這個充作軍火款項吧!”,
“好吧,就照這個辦!”載灃已經無可奈何了,各地紛紛獨立,上繳款項越來越少。
“王爺,我有個主意,第六鎮統製已任命李純擔任了,隻要潘矩楹宣誓忠於朝廷,我看可以任命他為二十鎮統製,讓其攻打張紹曾,此乃驅虎吞狼之計,如伍祥楨也願報效朝廷,可以也封賞他。”良弼出主意還真不賴。
“就是對張紹曾也可網開一麵,隻要他宣布歸順,朝廷可以既往不咎,繼續讓他南下擔任長江宣慰大臣,要緊地便是孤立吳祿貞和藍天蔚!”鐵良順著這個思路也有了計策。
“這些計策本王都準了,電告袁世凱,讓他火剿滅盤踞在石家莊的吳祿貞部!”
“軍火一節,攝政王是照準了,可火剿滅吳祿貞卻是難辦,咱們軍隊離的太遠,曹進的十二協又處於山西軍和吳祿貞的兩麵夾擊之下,連自保都有問題。”參謀對著袁世凱說。
“李純呢?他不是已北上就任嗎?現在到哪裏了?”老袁一邊看地圖,一邊問。
“李統製的部隊剛過信陽,也得明天中午到石家莊附近,他有沒有把握勸降還是個問題。”
“先禮後兵,一定要盡把吳祿貞消滅,打通前線與京師之間地聯係,再拖延不決,恐怕這裏要軍心動搖了。”袁世凱心裏在罵,段祺瑞啊段祺瑞,不是讓你安排了嘛,怎麽吳祿貞還活著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漢陽方麵這麽辦》隻怕黎元洪會趁勢向我們進攻呢。”
“這家夥就會投機取巧,電告華甫,收縮防線,停止進攻,穩固第一,待我收拾了吳祿貞再來收拾黎元洪。”
在石家莊,吳祿貞也在司令部裏焦躁不安地走來走去,起義是起義了,可是由於袁世凱在軍中的影響和一部分中、下級軍官繼續聽命於清廷,第六鎮分裂成革命和反革命的兩大陣營,自己手下隻剩下了不到三千人馬了,雖然士氣還很高,但清廷已隱隱約約地形成了合圍之勢,如果明天再不能解決十二協和山西軍合軍一處,就有被反包圍,進而被各個擊破地危險。作戰方案倒是有了,可眼下和閻錫山又失去了聯係,不能有效協調,怎麽辦呢?
何遂進來了:“統製,要早些想辦法消滅曹進是!”
“我也這麽想,作戰方案倒是有了,隻是怎麽和閻錫山協調呢?”
“我願意再跑一趟!”可誰也沒有想到,兩人這一分別,竟成了永別。
何遂離去的消息讓馬步周暗暗驚喜,得手的時間到了……
11月8日淩晨一點半,北方秋夜,寒意襲人,忙碌了一天的吳祿貞剛剛送走何遂,仍身披軍大衣,獨自在站長室伏案擬定、修改作戰方案。馬步周突然闖進室內,高呼:“聽說統製升任燕晉聯軍大都督,特來向大帥賀喜。”說罷,打千下去,從靴裏拔出手槍,向吳祿貞連連射擊。吳祿貞猝不及防,胸部中彈,仍強忍劇痛,撥劍奪門而走,不幸剛出門口,被埋伏的刺客重擊撲地,馬步周上前割下了栽培他地恩人的級,匪徒一擁而上,血洗火車站,參謀官張世膺,副官周維楨也同時遇害。
辛苦忙碌了幾天,吳祿貞還是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一代英豪就此撒手西去。
中午時分,清廷任命的統製李純趕到,由於吳祿貞已死,何遂去了山西,大部分軍官群龍無。再加上隊伍本來就是李純任十一協協統時的部下,對革命信念不可避免地動搖起來。李純亦不失時機地分化、瓦解,許諾隻要歸順朝廷,一切不再追究雲雲。在他地威逼利誘之下,大部分已宣布參加革命的官兵又退出了革命,極少部分意誌堅定者也被繳了械,吳鴻昌複職擔任協統,不過由十二協改為了十一協協統。隨後,李純率部出,與曹進地十二協合兵一處,第六鎮重歸建,人數少了約有兩千之眾,但主力尚在。
危險如泰山壓頂般向革命黨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