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難道就許你革命,不許我們革命?你老弟也太貪了吧,想把革命的天功都據為己有?”葛洪義笑著回答了他的問題。


    “看不出來你們兩位居然也是革命同誌,說,什麽時候加入革命組織的?”蔣方震的心情好了大半。


    “革命組織?自建立人民之友時就開始啦。來,我再讓你看個人,”秦時竹拍了下手,象變戲法似的,商震從外麵走了進來,“百裏兄,還認識我嗎?”


    “商教官!”蔣方震這一驚可非同小可,“你也在這裏?”


    “意外了吧!實話告訴你,當年我剛準備坐火車走就被葛總辦逮住。想不到你居然也是如此遭遇!”聽商震說起這個,蔣方震抓了下腦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可是複生,據我所知,人民之友向來主張立憲,怎麽突然革命了呢?你們真不是同盟會成員?”


    “我們真不是同盟會!人民之友主張立憲不假,但那是為了建立組織和活動方便,誰說我們永遠不能革命的?時機成熟了,自然也要來個湯武革命!”


    “哈哈哈!真想不到,奉天大的立憲派居然是革命黨!好,我跟你們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此時的蔣方震那一腔熱血重被激出來。


    “這就對了!也不枉我們晚上這麽辛苦把你請來。眼下你暫時不要露麵,就留在軍中一起出謀劃策!”


    “行,隻要為了革命,幹什麽都行!”


    “6統領在擬定作戰計劃。”秦時竹鄭重其事地對兩人說,“請兩位和6統領妥善製定起義方案,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6統領也主張革命?複生,我太高興了,想不到讚成革命的人這麽多!”蔣方震興奮不已,仿佛已看見了成功的曙光。


    “革命民心所向。我們自然不能落後!你們兩個肩上的擔不輕,一定要把妥善方案製定出來,絕不可有任何疏忽,這可關係到成千上萬人的身家性命!也關係到革命大業能否順利實現!”秦時竹反複叮囑。


    “是,一定完成任務!”蔣方震和商震兩人斬釘截鐵地回答。


    秦時竹緊鑼密鼓地在籌備,袁世凱也是如此。


    石家莊地處京漢、正太兩鐵路的交叉點。一旦京漢路攔腰切斷,勢必使湖北前線的北洋軍軍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就連袁世凱想經過此地回京就任內總理也成為難題,所以袁世凱下定了暗殺吳祿貞的決心,密令段祺瑞執行。段曾是第六鎮統製,對第六鎮人事關係了如指掌,他急令已隨蔭昌到湖北前線、曾與吳祿貞勢同水火地周符麟返京,在煤渣胡同馮國璋公館密謀了細節。與此同時。良弼、載濤等親貴也截獲了吳祿貞與張紹曾聯合山西舉義的密電,派出陳其采一同行動。


    周符麟和陳其采到達石家莊後,利用周的舊關係,在各營串聯了一些對吳祿貞心懷不滿的軍官和兵痞,後以收買了吳祿貞的衛隊長馬步周,以二萬兩白銀為條件,要吳祿貞的腦袋。日。深夜十一點多鍾了。吳祿貞收到了期盼已久地電文,神情異常興奮。


    一份是張紹曾和藍天蔚來的,電文是:“本軍已整裝待,請與山西軍前來會師。”


    另一份是閻錫山的回電:“願率山西弟一萬八千人以從。”


    “統製,有件事我必須告訴您!”革命同誌兼心腹何遂不敢大意,聯想到藍天蔚當日曾鄭重其事地來提醒注意刺客的電報,立刻告訴了吳祿貞有關周符麟和陳其采重出現的消息。


    吳祿貞淡淡一笑:“鼠輩安敢如此?明天我就舉義旗進軍京師了,不用管他們,免得打草驚蛇!”


    何遂苦勸,吳祿貞卻絲毫不放在心上。反而說要連夜研究、部署方案,明天召集全體軍官開會起義。衛隊長馬步周當時就在旁邊,聽得心驚肉跳,以為自己的陰謀暴露了,準備連夜就動手……


    夜,漸漸地深了,正是淩晨點。車站站長室內,吳祿貞還毫無倦意地和參謀在一起在燈下商討作戰方案,燈光毫無顧忌地將幾個人的影投射到窗戶上。他不知道的是,死神已悄悄向他襲來……,


    外麵。馬步周帶著幾個亡命之徒悄悄地摸了過來,作為衛隊長,他清楚地知道吳祿貞在哪裏,隻要殺了他,那白花花地兩萬兩銀就變成自己的了。想到這裏。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藏在靴裏的手槍,等會衝進去。以祝賀吳祿貞升任山西巡撫為名,乘亂打死了他就可以交差了。為確保萬無一失,他以好好休息為名,提前將衛兵支開。


    近了,近了!眼看成功在望,馬步周正想招呼人一擁而上,突然,站長室門口出現了三個哨兵。怎麽回事?他收住了腳步,衛兵都被自己指使開了,哪來的人?


    站長室裏依稀傳來吳祿貞的聲音:“敘甫,你這是幹什麽?這麽晚了還把弟兄們叫起來,他們也累了一天,應該好好休息!”


    “統製,明天就要起義了,我也不忍心打擾弟兄們,可我得為你的安全考慮。我越想越睡不著,所以又把衛兵給你派來了。”何遂是個謹慎的人,念念不忘藍天蔚那份電報地提醒。


    “統製,您是咱們革命黨的領頭人,我們為你站崗算不了什麽,隻要您能帶領我們把滿清韃推翻,我們受再多的苦也值得!”一個衛兵大聲回答。


    “我吳祿貞謝謝弟兄們啦!”經過再三勸說,吳祿貞勉強答應了加派衛兵的舉動。


    馬步周耐著興致聽完,懊喪地揮了下手,示意撤退,萬萬沒想到何遂給自己來這麽一手,眼看就得手了,居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好在沒有暴露,還有機會,再回去商量商量吧……看來隻有另找機會下手了。


    吳祿貞當然不會想到自己在鬼門關門前走了一趟。遠在奉天的秦時竹卻一直惦記著此事。一大清早就打電話給葛洪義,問:“吳祿貞那邊有消息了嗎?”


    “還沒有,既沒有起義的消息,也沒有他被刺殺的消息,我看還是再等等!”葛洪義同樣心急如焚。


    “嚴密監控電報,一有消息馬上告訴我。按照曆史推演,今天就是吳祿貞的生死關,他能不能渡過,和我們幹係重大!”


    “好,我一定注意!”


    到了傍晚,吳祿貞那還沒有消息,卻傳來了廣西獨立的消息。桂林革命黨聯絡了軍2多人和部分會黨,正準備起義卻突降暴雨而不得不改期。巡撫沈秉和布政使王芝祥十分害怕舊軍衝突。設法通過關係和革命黨談判。經過反複陳述利害,加上湖南獨立後,在財政上依附湖南的廣西難以維持(湖南向來協餉廣西),沈、王二人見無力回天,又不願廣西動蕩,隻得接受獨立主張。諮議局連夜趕做黃旗數十麵,上書“大漢廣西全省國民軍恭請沈都督宣布獨立”字樣於次日遍插城頭。同時通電全國宣布獨立。沈秉做了都督,王芝祥和提督6榮廷為副都督,前兩者由於不是廣西本省籍出身,很難立足,大權全部落在6榮廷手中。


    傍晚時分,秦時竹和葛洪義在北大營駐地會見了“聯合急進會”地代表張榕:


    “聽說蔭華兄組建了聯合急進會,同時也和聯莊會聯係上了?可有此事?”


    “沒錯,隻是這些複生兄是怎麽知道地?”


    “葛總辦消息總比我靈通吧?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人幹涉你們,完全是他睜眼、閉眼的結果。”


    “那我先謝謝兩位了,我素聞葛總辦為人正直。上回學生遊行能抗住壓力不彈壓,很讓人欽佩!”張榕雖然斯文,卻以組織能力見長。


    “蔭華言重了,葛某完全做了應該做的事,隻是我不明白你三番五次地找我究竟有什麽事?”


    “實不相瞞,兩位,我是革命黨!”張榕說得很坦率。


    秦時竹和葛洪義對視了一眼,笑了起來,“你當年參與刺殺五大臣後我們就知道了。久仰,久仰!”


    “兩位如此神通。令在下十分汗顏。”張榕本以為自己如實坦白會讓他們大吃一驚,結果大吃一驚的人卻是自己,“張某今天是來和兩位商談奉天起義之事的。”


    “蔭華,你怎麽這麽肯定我們能支持你?不怕我把你抓起來?”,


    “如果我怕死,今天就不會來這裏。”張榕笑道。“我知道兩位主張立憲的。也一直推動著奉天立憲,但現在革命地風暴已席卷半個中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們應該順應潮流、投身革命!”


    “你這麽有把握讓我參加?”


    “兩位雖然向來主張立憲,但同樣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尤其人民之友一切為了人民的口號我很讚成。我以為,立憲也好,革命也罷,本來都是推動政府改弦易轍、實現憲政地手段,不存在互相衝突。但清廷腐朽,從戊戌年到現在,整整十三個年頭,憲政的影還在空中飄,立憲已走進了死胡同,不可能再有作為,唯有革命,推翻這個萬惡的朝廷,是實現憲政的良方,也隻有革命,能真正實現立憲主張!兩位都是聰明人,不會看不到這些!”


    “萬一我不答應呢?”


    “不答應也沒關係,我們革命黨可以自己起義。但我為兩位計,識時務者為俊傑,可不要給清廷殉葬!江蘇、廣西的巡撫都能順應潮流,斷然獨立,兩位也不妨學學!”


    “聽你地口氣,我們想不革命也不行?”


    “考慮到兩位地影響,如果你們出麵宣布革命,效果會好,對奉天百姓而言也是福音!”


    “革命形勢如何我自然不會看錯,可局勢動蕩、省城糜爛怎麽辦?日本人幹涉怎麽辦?”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所以希望兩位讚同革命。一來,兩位手裏掌握著兵權、警權,可以有效控製局勢;二來,聽說複生兄和日本方麵關係密切,上回主持洮鐵路談判也頗有建樹,如果您親自出麵和日本商談,我想他們保持中立的希望很大!”


    “你這麽一說,我還當仁不讓地成為佳人選啦!”秦時竹打趣道。


    “是的。如果複生能舉義旗,我們一定隨後響應,革命成功後願意推舉複生為奉天都督!如果能進而推動東三省都獨立,我們就請你兼任三省大都督!”


    “條件倒是開的不低!”秦時竹笑了,“我個人做什麽官不要緊,關鍵是百姓不能遭殃,我主張好和平解決!”


    “複生以蒼生為念,我深感欣慰。再過兩天就要召開奉天各界代表大會,到時候我們兩家聯手,在會上驅逐趙爾巽,推舉複生為都督,和平實現獨立,你意下如何?”


    “這樣也好,要不就先這麽定了,如果不成再另外想辦法。”


    “那一切就有勞兩位了,但願一舉革命成功!我這就回去準備去!”


    “好,我們也準備準備!”


    送走了張榕,葛洪義奇怪地問:“怎麽不說準備武裝起義的事?”


    “我另有考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國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