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苑中的一場熱鬧,身在都堂的澹臺闊秋還未能得知。
他今日在都堂忙了整整一日,崔氏已倒,朝中許多官員都被牽連革製,出現大批空缺。寒門順勢提出再開科舉補員,牢牢把控禮部和吏部的鄭氏與盧氏則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不外乎那麽幾個,什麽推官製沿用多年效率更高,已經足以補員,且科舉耗時耗力,民間所謂名士大拿未經過世家薰陶,大多隻有虛名,最後能夠選□□的可用官員不過零星兩三個,得不償失。
皇帝的態度再次曖昧模糊起來,不過裴是非也並不著急,他很清楚,再開科舉之事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左右崔氏已倒,世家已經被挖出了一個血口子,剩下的事可以徐徐圖之。
現下最要緊的,還是幾個位置的任官,譬如尚書侍郎等朝中要職,分列三品四品,這等重要職分,非有資歷有才學者無可勝任,也並非是科舉推官能遴選出來的。
戶部尚書之職便是其一,先時戶部尚書一直空缺,一是朝中資歷地位都能勝任的人沒有幾個,二是原任左侍郎崔演背景強大,勢力雄厚,若是隨便的一個官員任職尚書,隻怕壓製不住。
眼下崔氏這棵大樹倒了,底下小鬼也樹倒猢猻散,正是收攏戶部的最好時機。
而裴是非想要推任戶部尚書的人選,正是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是皇後外戚,世襲一品晉國公,又在韋氏之亂時有撥亂反正的功績,同那些隻知道靠蔭護的貴胄還是不大一樣。論地位他足以匹配,再有,他既是世家出身,又傾向寒門,既有澹臺氏歷數幾代累積下來的人脈關係,又同裴是非聯繫密切。
讓這樣的人掌管戶部,也能稍微緩和寒門世家之間的矛盾,堵上世家官員的嘴。
再有,推任了一個世家出身的戶部尚書,寒門退讓了一步,也好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在爭取左右侍郎時便能輕省得多。戶部右侍郎一向不管事,隻知道傳遞文書,崔演在時他聽崔演的,澹臺闊秋在時,他恐怕也是聽澹臺闊秋的。
這便就剩下了戶部左侍郎,崔演才剛因罪被流放,空出了左侍郎一職,寒門正有意要推舉在大理寺中歷練多年的常璋上位。常璋在崔氏倒台案中首告有功,正該封賞,且他性格剛直不通轉圜,換句話說就是個軸得要命的棒槌,將他安置在戶部,不會爭權奪利,也不會太得罪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在都堂盤桓一日,就是為了同裴是非等人打機鋒,說了整整一日,他是口幹舌燥身心俱疲,待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會兒,卻聽下人道喻蘭暈厥過去,昏迷不醒,再細問,才知道今日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
他本沒有在意過許鬆藍送來的東西,隻以為不過是他要她認養幼子,許鬆藍不滿,便使出些婦人拈酸吃醋的招數,過一陣兒就好了,畢竟當初他攜喻蘭同彥昭回京時,許鬆藍也是一副絕不肯屈就的模樣。
但是離了國公府,許鬆藍又能去哪兒呢?夫為妻綱,出嫁從夫本是正理,最後許鬆藍認了錯,兩邊也都妥協了,許鬆藍再不提離開國公府的事,他也放任她困守國公府,就這樣遠遠地養著她,供著這個妻子。
他已經退讓到了極致,本是懶得搭理這些婦人心思,也懶得理會那勞什子的和離書,但澹臺雁這一張懿旨,給他來了一記釜底抽薪,逼著他不得不應對這封和離書。
澹臺闊秋疲累至極,一時提不起什麽精神發怒,隻是怔在原地有些發愣。
許鬆藍竟是當真想要同他和離。
?
第63章
出了這樣大的醜事,連喻蘭都因為怕見人而臥床不起了,澹臺闊秋本心是不打算再去上朝的。
但他想了想在都堂之中議論出的結果,猶豫再三,還是踏著初生的朝暉進了明德殿。
果不其然,朝臣才剛行罷禮節,東昌侯鄭樾便出列道:「臣有本奏!」
皇帝抬手應允。
東昌侯掀袍下拜,緩緩道:「臣要參當今皇後澹臺氏,僭越父祖,不忠不孝之過!」
澹臺闊秋倏地轉頭看著他,然而上首的皇帝目光閃閃,竟也沒有阻止。
昨日的事情鬧得那樣大,就連街邊乞討的乞兒都能說道兩句,朝中眾臣大抵也沒有不知曉的。
鄭樾參澹臺雁不忠不孝,不孝在於越權伸手父親房裏事,不但將許鬆藍一個外命婦不倫不類地留在宮內居住,攛掇生母與生父和離,又下了那道懿旨,逼父親出具放妻書,為人子女有如此荒謬之舉,簡直是不知廉恥,豈有此理!
參她不忠,則是身為女子出嫁從夫,身為皇後,更該為佳偶良佐,打理後宮諸事,良言勸諫君王,為皇帝分憂。然而澹臺雁不但不思為國分憂,反而頻頻有駭人聞見之舉,這豈能為天下女子之表率?且她這般任意妄為,濫用皇後權柄,不但自己忤逆尊長,還令褚霖也身陷尷尬境地,成了幹涉臣子內苑事的皇帝。
如此不忠不孝,寡廉鮮恥的女子,怎堪為後!
鄭樾深深下拜:「臣請陛下斥責皇後,幽居澹臺氏以令其自省!」
表麵看上去,鄭樾是在為澹臺闊秋和褚霖出氣——澹臺雁著實是不像話,她身為女兒貿然幹涉父親家事,身為妻子也不修德行,反而連累了父親和丈夫的名聲,著實是該罵該罰。
然而鄭樾這般疾言厲色,並非是他對皇帝、對晉國公的遭遇有多麽感同身受,究其根源,還是緣自崔氏一案。
他今日在都堂忙了整整一日,崔氏已倒,朝中許多官員都被牽連革製,出現大批空缺。寒門順勢提出再開科舉補員,牢牢把控禮部和吏部的鄭氏與盧氏則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不外乎那麽幾個,什麽推官製沿用多年效率更高,已經足以補員,且科舉耗時耗力,民間所謂名士大拿未經過世家薰陶,大多隻有虛名,最後能夠選□□的可用官員不過零星兩三個,得不償失。
皇帝的態度再次曖昧模糊起來,不過裴是非也並不著急,他很清楚,再開科舉之事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左右崔氏已倒,世家已經被挖出了一個血口子,剩下的事可以徐徐圖之。
現下最要緊的,還是幾個位置的任官,譬如尚書侍郎等朝中要職,分列三品四品,這等重要職分,非有資歷有才學者無可勝任,也並非是科舉推官能遴選出來的。
戶部尚書之職便是其一,先時戶部尚書一直空缺,一是朝中資歷地位都能勝任的人沒有幾個,二是原任左侍郎崔演背景強大,勢力雄厚,若是隨便的一個官員任職尚書,隻怕壓製不住。
眼下崔氏這棵大樹倒了,底下小鬼也樹倒猢猻散,正是收攏戶部的最好時機。
而裴是非想要推任戶部尚書的人選,正是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是皇後外戚,世襲一品晉國公,又在韋氏之亂時有撥亂反正的功績,同那些隻知道靠蔭護的貴胄還是不大一樣。論地位他足以匹配,再有,他既是世家出身,又傾向寒門,既有澹臺氏歷數幾代累積下來的人脈關係,又同裴是非聯繫密切。
讓這樣的人掌管戶部,也能稍微緩和寒門世家之間的矛盾,堵上世家官員的嘴。
再有,推任了一個世家出身的戶部尚書,寒門退讓了一步,也好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在爭取左右侍郎時便能輕省得多。戶部右侍郎一向不管事,隻知道傳遞文書,崔演在時他聽崔演的,澹臺闊秋在時,他恐怕也是聽澹臺闊秋的。
這便就剩下了戶部左侍郎,崔演才剛因罪被流放,空出了左侍郎一職,寒門正有意要推舉在大理寺中歷練多年的常璋上位。常璋在崔氏倒台案中首告有功,正該封賞,且他性格剛直不通轉圜,換句話說就是個軸得要命的棒槌,將他安置在戶部,不會爭權奪利,也不會太得罪澹臺闊秋。
澹臺闊秋在都堂盤桓一日,就是為了同裴是非等人打機鋒,說了整整一日,他是口幹舌燥身心俱疲,待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會兒,卻聽下人道喻蘭暈厥過去,昏迷不醒,再細問,才知道今日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
他本沒有在意過許鬆藍送來的東西,隻以為不過是他要她認養幼子,許鬆藍不滿,便使出些婦人拈酸吃醋的招數,過一陣兒就好了,畢竟當初他攜喻蘭同彥昭回京時,許鬆藍也是一副絕不肯屈就的模樣。
但是離了國公府,許鬆藍又能去哪兒呢?夫為妻綱,出嫁從夫本是正理,最後許鬆藍認了錯,兩邊也都妥協了,許鬆藍再不提離開國公府的事,他也放任她困守國公府,就這樣遠遠地養著她,供著這個妻子。
他已經退讓到了極致,本是懶得搭理這些婦人心思,也懶得理會那勞什子的和離書,但澹臺雁這一張懿旨,給他來了一記釜底抽薪,逼著他不得不應對這封和離書。
澹臺闊秋疲累至極,一時提不起什麽精神發怒,隻是怔在原地有些發愣。
許鬆藍竟是當真想要同他和離。
?
第63章
出了這樣大的醜事,連喻蘭都因為怕見人而臥床不起了,澹臺闊秋本心是不打算再去上朝的。
但他想了想在都堂之中議論出的結果,猶豫再三,還是踏著初生的朝暉進了明德殿。
果不其然,朝臣才剛行罷禮節,東昌侯鄭樾便出列道:「臣有本奏!」
皇帝抬手應允。
東昌侯掀袍下拜,緩緩道:「臣要參當今皇後澹臺氏,僭越父祖,不忠不孝之過!」
澹臺闊秋倏地轉頭看著他,然而上首的皇帝目光閃閃,竟也沒有阻止。
昨日的事情鬧得那樣大,就連街邊乞討的乞兒都能說道兩句,朝中眾臣大抵也沒有不知曉的。
鄭樾參澹臺雁不忠不孝,不孝在於越權伸手父親房裏事,不但將許鬆藍一個外命婦不倫不類地留在宮內居住,攛掇生母與生父和離,又下了那道懿旨,逼父親出具放妻書,為人子女有如此荒謬之舉,簡直是不知廉恥,豈有此理!
參她不忠,則是身為女子出嫁從夫,身為皇後,更該為佳偶良佐,打理後宮諸事,良言勸諫君王,為皇帝分憂。然而澹臺雁不但不思為國分憂,反而頻頻有駭人聞見之舉,這豈能為天下女子之表率?且她這般任意妄為,濫用皇後權柄,不但自己忤逆尊長,還令褚霖也身陷尷尬境地,成了幹涉臣子內苑事的皇帝。
如此不忠不孝,寡廉鮮恥的女子,怎堪為後!
鄭樾深深下拜:「臣請陛下斥責皇後,幽居澹臺氏以令其自省!」
表麵看上去,鄭樾是在為澹臺闊秋和褚霖出氣——澹臺雁著實是不像話,她身為女兒貿然幹涉父親家事,身為妻子也不修德行,反而連累了父親和丈夫的名聲,著實是該罵該罰。
然而鄭樾這般疾言厲色,並非是他對皇帝、對晉國公的遭遇有多麽感同身受,究其根源,還是緣自崔氏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