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姑娘賣乖:「我最懂事了,才不像哥哥一樣。」
藺氏就說:「那你過幾日下帖子去請王二姑娘過來耍,好生招呼人家。」
「……哦。」姚姑娘不情不願應。
第39章 時候不早
晚間, 謝氏陪著婆母用了晚膳,婆媳二人將旁人都打發了下去,自個兒煮茶說話。
「瞧著你有話要說, 這也沒旁人了,什麽事讓你這麽難啟口?」老太太接過兒媳奉上的熱茶, 慢悠悠喝了一口。
謝氏執壺添水, 低頭道:「是為了二姑娘的婚事。」
「王嬋?」老太太輕吹了茶沫,不甚關心道:「她的婚事怎麽了?不是自有老二家的操心麽?」
謝氏撥了撥紅泥小爐裏的碳火, 將長嘴茶壺在爐上放好,才說:「兒媳前些日子在大相國寺遇著甜水巷雷家的老太太,正巧她那長孫陪著她一道禮佛,就說了幾句, 她那長孫模樣端正,在太常禮院供職, 聽聞人品是好的,雷家的老太太和太太也都是敦厚之人。」
老太太放下茶盞, 沉吟道:「雷家如今當家的那小子我記著是差遣到三班院勾當公事, 是吧?」
謝氏點頭:「正是。」
「雷家雖說門第差了些,隻要姑爺人是好的、爭氣,倒也無妨。隻是吧……」老太太搖搖頭,「二房那個你不是不知道, 好奢華、喜金銀,教得女兒也跟她一個樣兒,她一心想讓女兒高嫁, 是不會同意的。」
謝氏笑道:「以咱們家的門第,姑娘要高嫁還能怎麽嫁,姽嫿已經被冊為太子妃, 官家不會再讓一個王家女嫁去了的。」
「公侯伯子男,還有宗室,總是能有一個是老二家的看上的。」老太太冷冷一哂,「到底是西南大山裏頭出來的,仗著上一輩的一點子恩情叫囂得連自己姓什麽都忘了。」
謝氏垂眸不言,將燒開了的壺從爐上提下來。
老太太嘆息一聲,對謝氏道:「這些年也是委屈你了,家裏有這麽一個亂家的,你管著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當年王準外放到邕州任知州,邕州山高水惡各種當地勢力盤踞,王準動了人家錢袋子被追殺,是孫氏的父親機緣巧合救下了他,因為賊人的追殺導致當時身懷六甲的孫母受驚提前發動難產,生下孩子就血崩而亡,王準欠了孫家一條性命,便在此後處處與孫家方便還許下了兒女婚事。
孫父是個在山裏倒騰藥材的,因這個救命之恩受了臨猗王氏的照顧,發了家當了個富家翁,那個難產生下來的孩子就是如今的二房媳婦孫氏。
孫氏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了是要嫁到臨猗王氏大宗為婦的,也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為什麽而死,有了依仗有了底氣態度自然會囂張了些。
謝氏在孫氏進門沒多久就從婆母那兒知道了前因後果,知道這個人是輕不得重不得隻能供著,孫氏還特能鬧,好在婆母偏著大房,否則這日子怕是沒法兒過了。
「母親言重了。」謝氏笑著說:「母親不嫌我善妒,攔著不讓夫君納妾,我已是感激涕零。」
「什麽善妒不善妒的,我就不愛聽這話。這男子就是貪心不足,十幾歲的時候喜歡好顏色,幾十歲了依舊喜歡好顏色,還把責任推給咱們女人,忒沒良心了。」老太太說著重重拍了下案幾,瞧著就是個暴脾氣。
「母親莫氣,我知道母親心疼我呢,也不知道我上輩子是做了什麽天大的好事兒,能遇著您這般好的婆母。」謝氏坐到老太太身邊,握住了老太太拍案幾的手。
她是真的尊敬感恩老太太,縱觀這啟安城裏,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攔著不許兒子納妾的婆母了。
老太太拍了拍謝氏的手:「你是個好的,我知道。我呢,年輕的時候性子強,做什麽都要拔尖兒,倒是不會教兒子,把確兒教得忒天真了些,我冷眼瞧著你們夫妻二人相處,有時都心疼你,你這哪兒是嫁了個官人,分明是多養了一個兒子。」
這話把謝氏給逗得忍俊不禁,笑著說:「是母親言傳身教得好,夫君性良善又體貼,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良人。我是真高興嫁給夫君,給您做兒媳哩。」
「行了行了,咱們也別在這兒互相拍馬屁了。」老太太又拍了拍謝氏的手,思忖著:「你說的那個雷家,我記著臨川侯太夫人閨中時與雷家老太太交好,改日我找她打聽一二,若真是個好的,這門親事就結得,隻是老二家的王嬋……」
老太太沒說,謝氏也明白她的未盡之意,王嬋那性子與二娣幾乎是一模一樣,就怕是將來到了婆家鬧出事端,結親變成結仇就不美了。
「母親,我瞧著二娣是看中了南雄侯姚家的嫡長子,姚家也有意與我們家結親。」謝氏道。
「姚家?」老太太皺眉,「就那個每次去他家都要被閃瞎眼的姚家?」
謝氏想了想姚家的富貴模樣,覺得老太太這形容真是太貼切了,點頭:「就是他們家。」
老太太嫌棄一嗤:「果真是老二家會喜歡的模樣。」
謝氏斟酌著說:「我聽說,姚家的那個嫡長子與借住的姚侯夫人表外甥女勾搭上了,連孩子都有了,將來怕是得有個庶長子。」
「還有這等事?」老太太一凜。
「我也是偶然得知,姚侯夫人不讓那表外甥女進門,姚家大郎死活要留下那孩子和孩子的生母,且鬧著呢。隻是他們家瞞得緊,知道的人不多。」
藺氏就說:「那你過幾日下帖子去請王二姑娘過來耍,好生招呼人家。」
「……哦。」姚姑娘不情不願應。
第39章 時候不早
晚間, 謝氏陪著婆母用了晚膳,婆媳二人將旁人都打發了下去,自個兒煮茶說話。
「瞧著你有話要說, 這也沒旁人了,什麽事讓你這麽難啟口?」老太太接過兒媳奉上的熱茶, 慢悠悠喝了一口。
謝氏執壺添水, 低頭道:「是為了二姑娘的婚事。」
「王嬋?」老太太輕吹了茶沫,不甚關心道:「她的婚事怎麽了?不是自有老二家的操心麽?」
謝氏撥了撥紅泥小爐裏的碳火, 將長嘴茶壺在爐上放好,才說:「兒媳前些日子在大相國寺遇著甜水巷雷家的老太太,正巧她那長孫陪著她一道禮佛,就說了幾句, 她那長孫模樣端正,在太常禮院供職, 聽聞人品是好的,雷家的老太太和太太也都是敦厚之人。」
老太太放下茶盞, 沉吟道:「雷家如今當家的那小子我記著是差遣到三班院勾當公事, 是吧?」
謝氏點頭:「正是。」
「雷家雖說門第差了些,隻要姑爺人是好的、爭氣,倒也無妨。隻是吧……」老太太搖搖頭,「二房那個你不是不知道, 好奢華、喜金銀,教得女兒也跟她一個樣兒,她一心想讓女兒高嫁, 是不會同意的。」
謝氏笑道:「以咱們家的門第,姑娘要高嫁還能怎麽嫁,姽嫿已經被冊為太子妃, 官家不會再讓一個王家女嫁去了的。」
「公侯伯子男,還有宗室,總是能有一個是老二家的看上的。」老太太冷冷一哂,「到底是西南大山裏頭出來的,仗著上一輩的一點子恩情叫囂得連自己姓什麽都忘了。」
謝氏垂眸不言,將燒開了的壺從爐上提下來。
老太太嘆息一聲,對謝氏道:「這些年也是委屈你了,家裏有這麽一個亂家的,你管著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當年王準外放到邕州任知州,邕州山高水惡各種當地勢力盤踞,王準動了人家錢袋子被追殺,是孫氏的父親機緣巧合救下了他,因為賊人的追殺導致當時身懷六甲的孫母受驚提前發動難產,生下孩子就血崩而亡,王準欠了孫家一條性命,便在此後處處與孫家方便還許下了兒女婚事。
孫父是個在山裏倒騰藥材的,因這個救命之恩受了臨猗王氏的照顧,發了家當了個富家翁,那個難產生下來的孩子就是如今的二房媳婦孫氏。
孫氏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了是要嫁到臨猗王氏大宗為婦的,也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為什麽而死,有了依仗有了底氣態度自然會囂張了些。
謝氏在孫氏進門沒多久就從婆母那兒知道了前因後果,知道這個人是輕不得重不得隻能供著,孫氏還特能鬧,好在婆母偏著大房,否則這日子怕是沒法兒過了。
「母親言重了。」謝氏笑著說:「母親不嫌我善妒,攔著不讓夫君納妾,我已是感激涕零。」
「什麽善妒不善妒的,我就不愛聽這話。這男子就是貪心不足,十幾歲的時候喜歡好顏色,幾十歲了依舊喜歡好顏色,還把責任推給咱們女人,忒沒良心了。」老太太說著重重拍了下案幾,瞧著就是個暴脾氣。
「母親莫氣,我知道母親心疼我呢,也不知道我上輩子是做了什麽天大的好事兒,能遇著您這般好的婆母。」謝氏坐到老太太身邊,握住了老太太拍案幾的手。
她是真的尊敬感恩老太太,縱觀這啟安城裏,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攔著不許兒子納妾的婆母了。
老太太拍了拍謝氏的手:「你是個好的,我知道。我呢,年輕的時候性子強,做什麽都要拔尖兒,倒是不會教兒子,把確兒教得忒天真了些,我冷眼瞧著你們夫妻二人相處,有時都心疼你,你這哪兒是嫁了個官人,分明是多養了一個兒子。」
這話把謝氏給逗得忍俊不禁,笑著說:「是母親言傳身教得好,夫君性良善又體貼,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良人。我是真高興嫁給夫君,給您做兒媳哩。」
「行了行了,咱們也別在這兒互相拍馬屁了。」老太太又拍了拍謝氏的手,思忖著:「你說的那個雷家,我記著臨川侯太夫人閨中時與雷家老太太交好,改日我找她打聽一二,若真是個好的,這門親事就結得,隻是老二家的王嬋……」
老太太沒說,謝氏也明白她的未盡之意,王嬋那性子與二娣幾乎是一模一樣,就怕是將來到了婆家鬧出事端,結親變成結仇就不美了。
「母親,我瞧著二娣是看中了南雄侯姚家的嫡長子,姚家也有意與我們家結親。」謝氏道。
「姚家?」老太太皺眉,「就那個每次去他家都要被閃瞎眼的姚家?」
謝氏想了想姚家的富貴模樣,覺得老太太這形容真是太貼切了,點頭:「就是他們家。」
老太太嫌棄一嗤:「果真是老二家會喜歡的模樣。」
謝氏斟酌著說:「我聽說,姚家的那個嫡長子與借住的姚侯夫人表外甥女勾搭上了,連孩子都有了,將來怕是得有個庶長子。」
「還有這等事?」老太太一凜。
「我也是偶然得知,姚侯夫人不讓那表外甥女進門,姚家大郎死活要留下那孩子和孩子的生母,且鬧著呢。隻是他們家瞞得緊,知道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