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輔政大臣成國公,也在去年冬裏,死在了第八十一房小妾的肚皮上。老公爺死得其所,事後還追封為定襄王,極盡哀榮。確實沒什麽好可憐的。
張首輔成了唯一的輔政大臣和內閣大臣,這下徹底沒人能製約他了。
不過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也為了找個打下手的,張首輔便安排了自己主持上屆會試時的副手,新任禮部尚書呂調陽入閣,以免被人背後罵『獨相』。
這呂閣老乃廣西桂林人氏。這年代,八桂大地的讀書人極少能出頭,是以呂調陽一直沒什麽像樣的鄉黨。他能混到今天這個地位,靠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雖然能力很強,卻一直明智的把自己定位在『律呂調陽』的位置上,自然能討不同上級的歡心。
所以不管上司換成誰,他都會『高官做得』!
張居正對這個完美的副手也很滿意,大有如虎添翼之感,於是便點他為今年春闈的大主考。
此時會試完畢,閱卷業已到了尾聲,再過三天就放榜了。所以呂閣老還得再過幾天,才能重見天日。
……
內閣之外,唯一能製衡張居正的楊博,好容易熬到高拱致仕,終於得以重回吏部掌銓。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安插親信,配置黨羽,就被張居正給搞得生不如死。
隆慶六年,張相公藉助登極詔命再度考察百官。
楊博對此頗有微詞,對張居正言道:『隆慶元年奉命考察京官,二年朝覲考察外官,三年遵例考察京官,四年奉命考察言官,五年又朝覲考察外官。是六年五考,劃除殆盡。各衙門都已經傷筋動骨了。實在不易再大動幹戈。
然而張居正正要接著此次考察奠定自己的權威呢,哪能同意楊博所請?於是隆慶六年七月初六日,吏部會同都察院又進行考察,黜斥了通政司右通政韓楫、吏部員外郎穆文照,都給事中宋之韓、程文等三十二員;
吏部主事許孚遠,禦史李純等五十三員,降調外任。
此外,光祿寺寺丞張齊等二員閑住,尚寶司卿成鍾聲調外任,司丞陳懿德等閑住……
經過此次考察,京師各衙中高拱之黨略盡。尤其是那些替他發聲的門生弟子,統統罷黜外放,一個不留!
剪除了汪汪隊之後,張居正還不罷休,又授意楊博和左都禦史葛守禮,對六部展開審查。
結果毫不意外,高閣老的禦用痰盂,刑部尚書劉自強首當其衝,第一個被勒令致仕。
接著是戶部尚書張守直被彈劾免官。
然後轉過年來,高拱同年的狀元,南京禮部尚書秦鳴雷也被彈劾致仕。
接著是南京戶部尚書曹邦輔;禮部尚書陸樹聲致仕……最後就連楊博自己也受不了致仕了……
總之,張相公僅用了短短一年多,就以雷霆手段,徹底剪除了高拱的盟友和門生。並趁機把反對派一掃而光。朝廷上下再無半分反對之聲,他也終於可以放開手腳,推行他醞釀許久的萬曆新政了!
第十三章 考成法
其實楊博還打算再堅持幾年,等張四維緩過這口氣來再說的。
然而他的如意算盤被某人暗中破壞。山西幫兩頭下注的小動作被公諸於眾後,自然再也別想獲得張相公的絕對信任。
楊博知道,張居正用自己做吏部尚書,不過是借自己的手剪除異己。待到把朝廷上下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就是鳥盡弓藏的時候了。
天官是管官帽子的,怎麽能交給一個愛搞小動作的人呢?那樣張相公睡覺都不安生。
所以楊博盡心竭力為張居正,將他所有政敵掃除殆盡後,便適時的在萬曆元年八月,受命到夕月壇分祭夜明之神和天上諸星宿時突然發病,回府後就一病不起,堅決請求致仕,幾次堅持後才獲準歸裏。
張相公對楊博這番懂人心、知進退的亡羊補牢十分滿意,非但以皇帝的名義,恩賜他以少師銜榮休,還命其子太僕少卿楊俊民、金吾衛指揮使楊俊卿一路侍奉送歸,給足了老楊的麵子。
楊博臨行前,張居正又特意到他府上送行,在得到楊博山西幫日後永遠服從張閣老的承諾後,張首輔也高興的表示既往不咎,兩家重歸於好。並向楊博保證,會盡快安排張四維起復的……
人家做了初一,你就要做十五。這就是官場的規矩。
總之在老楊博的最後努力下,山西幫終於渡過了危機,張四維也得到了再來一次的機會。
……
而邵大俠就沒這麽幸運了。
張居正把自己當時布衣小帽,雨中奔赴高拱府上,跪地求饒的奇恥大辱,算在了他的頭上。
而張相公素來是個睚眥必報的狠人……
剛一當上首輔,他便授命馮保將邵芳捉拿下獄。但邵芳十分警覺,在東廠番子找到他之前,就已經逃之夭夭了。
邵大俠在外頭躲了一年,覺得風頭過了,才悄悄潛回丹陽老家,想要帶自己剛出生的獨子逃出大明,到海外生活去。
誰知卻被官差堵了個正著。原來接替蔡國熙的新任應天巡撫張佳胤,為了抓捕他歸案,一直在拿他妻兒做誘餌。
身邊有繈褓中的嬰兒,邵大俠沒有逃跑,更沒有反抗,便束手就擒了。
因為邵芳知道的高層陰私太多,張佳胤沒有審判,便直接命人把他弄死在牢裏。為了給首輔大人出氣,報了瘐死之後,還把他的遺骸肢解掉丟棄餵了野狗……
張首輔成了唯一的輔政大臣和內閣大臣,這下徹底沒人能製約他了。
不過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也為了找個打下手的,張首輔便安排了自己主持上屆會試時的副手,新任禮部尚書呂調陽入閣,以免被人背後罵『獨相』。
這呂閣老乃廣西桂林人氏。這年代,八桂大地的讀書人極少能出頭,是以呂調陽一直沒什麽像樣的鄉黨。他能混到今天這個地位,靠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雖然能力很強,卻一直明智的把自己定位在『律呂調陽』的位置上,自然能討不同上級的歡心。
所以不管上司換成誰,他都會『高官做得』!
張居正對這個完美的副手也很滿意,大有如虎添翼之感,於是便點他為今年春闈的大主考。
此時會試完畢,閱卷業已到了尾聲,再過三天就放榜了。所以呂閣老還得再過幾天,才能重見天日。
……
內閣之外,唯一能製衡張居正的楊博,好容易熬到高拱致仕,終於得以重回吏部掌銓。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安插親信,配置黨羽,就被張居正給搞得生不如死。
隆慶六年,張相公藉助登極詔命再度考察百官。
楊博對此頗有微詞,對張居正言道:『隆慶元年奉命考察京官,二年朝覲考察外官,三年遵例考察京官,四年奉命考察言官,五年又朝覲考察外官。是六年五考,劃除殆盡。各衙門都已經傷筋動骨了。實在不易再大動幹戈。
然而張居正正要接著此次考察奠定自己的權威呢,哪能同意楊博所請?於是隆慶六年七月初六日,吏部會同都察院又進行考察,黜斥了通政司右通政韓楫、吏部員外郎穆文照,都給事中宋之韓、程文等三十二員;
吏部主事許孚遠,禦史李純等五十三員,降調外任。
此外,光祿寺寺丞張齊等二員閑住,尚寶司卿成鍾聲調外任,司丞陳懿德等閑住……
經過此次考察,京師各衙中高拱之黨略盡。尤其是那些替他發聲的門生弟子,統統罷黜外放,一個不留!
剪除了汪汪隊之後,張居正還不罷休,又授意楊博和左都禦史葛守禮,對六部展開審查。
結果毫不意外,高閣老的禦用痰盂,刑部尚書劉自強首當其衝,第一個被勒令致仕。
接著是戶部尚書張守直被彈劾免官。
然後轉過年來,高拱同年的狀元,南京禮部尚書秦鳴雷也被彈劾致仕。
接著是南京戶部尚書曹邦輔;禮部尚書陸樹聲致仕……最後就連楊博自己也受不了致仕了……
總之,張相公僅用了短短一年多,就以雷霆手段,徹底剪除了高拱的盟友和門生。並趁機把反對派一掃而光。朝廷上下再無半分反對之聲,他也終於可以放開手腳,推行他醞釀許久的萬曆新政了!
第十三章 考成法
其實楊博還打算再堅持幾年,等張四維緩過這口氣來再說的。
然而他的如意算盤被某人暗中破壞。山西幫兩頭下注的小動作被公諸於眾後,自然再也別想獲得張相公的絕對信任。
楊博知道,張居正用自己做吏部尚書,不過是借自己的手剪除異己。待到把朝廷上下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就是鳥盡弓藏的時候了。
天官是管官帽子的,怎麽能交給一個愛搞小動作的人呢?那樣張相公睡覺都不安生。
所以楊博盡心竭力為張居正,將他所有政敵掃除殆盡後,便適時的在萬曆元年八月,受命到夕月壇分祭夜明之神和天上諸星宿時突然發病,回府後就一病不起,堅決請求致仕,幾次堅持後才獲準歸裏。
張相公對楊博這番懂人心、知進退的亡羊補牢十分滿意,非但以皇帝的名義,恩賜他以少師銜榮休,還命其子太僕少卿楊俊民、金吾衛指揮使楊俊卿一路侍奉送歸,給足了老楊的麵子。
楊博臨行前,張居正又特意到他府上送行,在得到楊博山西幫日後永遠服從張閣老的承諾後,張首輔也高興的表示既往不咎,兩家重歸於好。並向楊博保證,會盡快安排張四維起復的……
人家做了初一,你就要做十五。這就是官場的規矩。
總之在老楊博的最後努力下,山西幫終於渡過了危機,張四維也得到了再來一次的機會。
……
而邵大俠就沒這麽幸運了。
張居正把自己當時布衣小帽,雨中奔赴高拱府上,跪地求饒的奇恥大辱,算在了他的頭上。
而張相公素來是個睚眥必報的狠人……
剛一當上首輔,他便授命馮保將邵芳捉拿下獄。但邵芳十分警覺,在東廠番子找到他之前,就已經逃之夭夭了。
邵大俠在外頭躲了一年,覺得風頭過了,才悄悄潛回丹陽老家,想要帶自己剛出生的獨子逃出大明,到海外生活去。
誰知卻被官差堵了個正著。原來接替蔡國熙的新任應天巡撫張佳胤,為了抓捕他歸案,一直在拿他妻兒做誘餌。
身邊有繈褓中的嬰兒,邵大俠沒有逃跑,更沒有反抗,便束手就擒了。
因為邵芳知道的高層陰私太多,張佳胤沒有審判,便直接命人把他弄死在牢裏。為了給首輔大人出氣,報了瘐死之後,還把他的遺骸肢解掉丟棄餵了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