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想當然的印象不同,其實土客矛盾並非民族矛盾,而是大漢族內不同民係之間,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的衝突。


    在廣東福建一帶,這種衝突尤為激烈。比如潮州的客家人,原本是住在梅州、揭陽等地的山區中的。本地人住在平原上,雙方涇渭分明,基本太平。


    可國朝承平二百年,客家人口激增。土地貧瘠的山區丘陵,已經無法養活他們,促使他們開始從內陸向東擴張。於是土客雙方在平原邊緣的山區相遇了。


    他們互稱對方為賊寇,血與火的衝突不斷上演。再加上山賊、倭寇的襲擾,以及漢族與當地佘民的衝突,所以潮州才會亂成一團。


    因此潮州本地發展不起工商業是很正常的事情,潮人下南洋去謀生,也是很正常的選擇。


    ……


    但對趙昊來說,這卻是個機會。他最怕的是當地鐵板一塊,有派係才好操弄啊!


    不過這個話題,顯然不是今天該探討的了。


    於是他退回到方才的決定——那就先用船隊運高嶺土過來建廠燒窯!


    這也是潮州縉紳們希望的事情,於是紛紛表示願意出一份力。


    當然也想分一杯羹了。


    「好說好說,肯定是大家一起發財的。不過這個話題容後再議,不然天黑也回不到今日正題上了。」趙昊笑著對眾人道。


    「是是,我們財迷心竅了。」狗大戶們訕訕道。


    雖然眼下這場合不合適問,一個個卻都記在心裏,準備回去就向趙公子或者他身邊的人探個口風。


    「公子方才說,那一攬子教育振興計劃,是五指成拳。」還是劉子興把話題拉了回來。「玉峰書院是一根,附屬中小學是一根;免費中小學是一根;潮州技院是一根……這就是四根指頭了。那還有最後一根呢?」


    「這最後一根指頭可了不得。」趙昊便笑答道:「鳳凰洲這麽大的地方,光開一家書院可用不了。所以我還打算將潮州農學院設在這裏!」


    「好,這樣可以提醒那幫五穀不分的書呆子,時刻不忘以農為本。」劉子興先不問青紅皂白大讚一聲,然後才訕訕問道:「不過這農學院都是教什麽的呢?」


    第七十六章 趙公子在暗示我們


    「農學院可厲害了。」潘仲驂吃飽喝足,接過話頭,將馬一龍和他的崑山農學院好好誇獎了一番。


    這可不是虛假宣傳,農學院確實值得大書特書——在它的幫助下,到今年年底,整個江南的糧食就能實現自給自足了!


    這簡直是了不得的奇蹟,比玉峰書院考中幾十個進士,上百個舉人,還要偉大十倍百倍!


    最近一百年來,在經濟作物的種植和農民不斷棄農務工的雙重打擊下,蘇州的糧食種植不斷萎靡,每年都要花大價錢從湖廣購買天量的糧食——除了吃之外,還要完稅!


    所謂『湖廣熟、天下足』確實言過其實,或者在某些人眼裏的天下,可能不包括兩京和江浙以外的地區吧。但至少『湖廣歉收,江南鬧飢』這條,卻已經過反覆驗證了。


    如今江南集團將在成立第四年的時候,就一舉解決了江南百姓的飯碗問題。讓江南人再不用受糧價波動、饑饉之苦。僅此一條,就足以奠定他們在江南牢不可破的根基了。


    這其中,馬一龍和他的學生們,居功至偉!


    ……


    當潮州縉紳們聽到,這農學院居然可以讓土地的畝產翻倍時,全都驚呼起來。


    「這不就是說,一畝地可以當兩畝地種了?」狗大戶們直擦口水,誰家沒個幾千幾萬畝地,這要是翻一番,那還了得?


    「那是在魚米之鄉江南。」隻聽趙公子語調平淡道。


    「唉……」眾人不禁失望嘆氣,就知道沒這種好事兒。


    「在潮州這種糧產量低下的地方,畝產翻個四五倍也不成問題。」卻聽趙昊話鋒一轉道。


    「謔……」狗大戶們差點把腰閃斷,這牛吹的,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雖然比起珠三角來,潮州府一帶的稻米畝產確實不高,更別說跟江南比了。但平均畝產也在一石上下。


    趙公子說畝產能到四五倍,那豈不是說,將來一畝地可以打四五石稻米?


    「這一點不誇張。」潘仲驂見狀,忙給趙昊作證道:「江南集團在崑山的農場,去年種了兩季稻,畝產加起來達到了八石。後來跟進的崇明、上海等農場,因為時間尚短,各方麵條件還不太成熟,畝產也普遍在六石左右,總之沒有低於五石的。」


    說著他看看眾人道:「潮州的氣候比江南熱多了,種植水稻天然有優勢的。公子說畝產四五石,實在是太保守了。」


    「嘶……」就算趙公子嘴上沒毛愛吹牛,但年高望重的潘老大人可是不會撒謊的。


    而且這種事,隻消派人去江南打聽一番便知道真假,趙公子應該不會吹這種容易被戳破的謊言吧?


    「這,這都是崑山農學院的功勞嗎?」劉子興震撼問道。


    「當然不全是了,江南集團的開發公司,家庭農場製度,還有場長和農技員負責製,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不過在這裏頭,農學院的貢獻確實最大。」潘仲驂便有些炫耀的意味道:


    「農學院的山長,是與老夫昔日同在翰林院的馬孟河,他辭官回鄉後便一心撲在農事上。可以說,大明朝沒有人比他更懂種地了。是他教會蘇鬆二府種植兩季稻的方法,這才讓吳中的糧食產量翻了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閣老(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小閣老(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