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瓷器啊……」嶽雲朋聞言,不禁感慨的如數家珍道:「我們潮州的瓷器,可是有上千年歷史了。我們從唐代就大規模生產青白釉瓷器。到了宋代,瓷窯遍布州城四郊,方圓達十五裏。僅筆架山一帶,就有瓷窯九十九座,號稱『百窯村』!」


    「是啊,是時韓江兩岸,煙囪林立,號稱『沿江十裏,煙火相望』,蔚為壯觀。」劉子興也一臉緬懷道:「據說當時,從廣州外銷的瓷器,有三分之一都來自我們潮州。可惜這些場麵隻能在府誌中看到了,想要一睹昔日的繁華,不知此生還有沒有機會?」


    「這正是我想問的。為什麽現在潮州的瓷器銷聲匿跡了?」趙昊反問道:「聽說連你們在屋頂上嵌瓷用的碎瓷片,都得從景德鎮訂購。」


    「唉,一個是韃子進中原後,強行把潮州的瓷工都遷走了。二來那時候,府城和韓江兩岸的瓷土也沒了。」縉紳們一聲嘆息道:「巧婦難為無米炊啊,剩下的工匠們迫於生計,要麽改行,要麽搬去佛山之類能用得上手藝的地方。久而久之,潮州已經沒有大規模的燒窯了。手藝人也失了傳承,弄得現在老百姓都不知道,我們曾是跟景德鎮齊名的瓷都呢。」


    「這樣啊……」趙昊點點頭,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大名鼎鼎的潮州瓷器,在唐宋和明清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斷檔。


    他起先還以為,是元朝為了壟斷瓷器外銷的利潤,強遷天下各地方窯口的工匠,到景德鎮集中製瓷的緣故呢。


    明朝的皇帝也因襲了元朝的做法,將景德鎮的瓷工全都列入匠戶,讓他們世世代代在景德鎮燒窯。這樣非但便於管理,而且皇帝想要龍泉窯汝窯鈞窯瓷厭勝瓷什麽的,隻消命內廷下令景德鎮燒造即可,方便至極。


    至於這樣是否會毀掉全國各地的製瓷業,影響當地就業和經濟,從來不是皇帝們考慮的問題。當然,他們也不懂這個……


    沒想到,燒窯的資源也枯竭了。怪不得潮州製瓷業,會在明朝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呢。


    不過趙公子有大預言術,他可是知道的,到了萬曆年間,潮州的製瓷業又會再度興盛,且一直從明朝延續到清朝民國和新中國。潮州瓷器再度全國聞名。


    所以很顯然,潮州的瓷土礦還有的是,隻是府城附近,或者說韓江平原上暫時挖不到了罷了。


    但隨著隆慶開關後,占外貿品一半以上的瓷器,從月港源源不斷輸往海外,換回海量的白銀。肯定會驅動著酷愛發財的潮州人,重新尋找新的礦點……


    ……


    「不要緊。」趙公子給潮州縉紳鼓勁道:「我們江南集團有豐富的瓷土礦,還有強大的運輸船隊。實在不行,往潮州每月運個十船八船,不就夠你們燒的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縉紳們感激不盡的紛紛向趙公子道謝:「公子和江南集團,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


    「都是為了發財,隻是想帶大家一起發財罷了。」趙公子謙虛笑道。在潮州是可以大大方方說『發財』的,不用像在江南那樣,還得打上為國為民的幌子。


    「哈哈哈,我們肯定要積極響應啊。」果然,潮州佬們對發財是真愛啊,紛紛摩拳擦掌起來。


    「不過呢,遠途運輸一來成本太高,二來海上雲波詭譎,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在本地有礦源的。」趙昊看過答案,說話自然有底氣。


    「據我說知,燒瓷的高嶺土礦,應該在山區居多吧?潮州群山環繞,不知以前有人勘探過山裏了嗎?」


    「有,而且儲量肯定不少。」嶽雲朋給他個肯定的答案道:「幾十年前,我爺爺那一輩上,就在飛天燕發現一個很大的礦,據說開採出來,夠用好多年的。」


    「飛天燕啊……」趙公子眼前一亮,心說那裏四百年後,還是著名的瓷土礦呢。「那為什麽沒開採呢?運輸不便嗎?」


    「運輸上倒還好,從飛天燕下山步行四裏地,就有一條可以行船的鳳凰溪,直接匯入韓江。」嶽雲朋搖搖頭。


    「那是什麽原因呢?」趙昊追問道。


    「因為那裏是客家仔的地盤。」嶽雲朋有些鬱悶道:「我們父輩組織過幾次攻勢,想要搶下飛天燕。可惜被他們仗著天險打退了,還死了好幾百人,這事兒漸漸也就沒人再提了。」


    「這樣啊……」趙公子瞭然頷首,原來還夾雜了土客衝突啊。


    怪不得就連靈活變通的潮州人,都明知金山在那裏幾十年,卻隻能幹看著呢。


    畢竟事情一旦上升到土客矛盾層麵,理智就見鬼去了,人均腦子裏隻剩下『不服就幹』四個字了。


    ……


    土客矛盾廣泛存在於中國歷史中。什麽叫土,什麽叫客?就是先住民和後住民的意思。


    因為按照舊時的戶籍製度,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於是後來移民的族群,便被成為客家人。


    每逢亂世,百姓為了躲避戰亂,都會大規模從兵家必爭的中原一帶,向尚未開化的南方遷徙。其中又以永嘉和建炎兩次南渡,漢人大規模南遷為最。


    這些以宗族為單位遷徙到南方的北方人,自然會擠占當地人的生存空間。但亂世時,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客家人人口都少,而且客家人還帶來了北方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對當地經濟是個很大提升。所以雙方尚能和平相處。


    但隨著亂世過去,進入太平歲月,逐漸生齒稠密,雙方勢必為了爭水爭地爭資源發生衝突。這就是所謂的『土客衝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閣老(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小閣老(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