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知道高拱要對趙貞吉動手了,但如此肆無忌憚講出來,就連不穀都覺得真尼瑪太囂張了……那可是與他平起平坐的太子太保、掌都察院事的文淵閣大學士啊!
盡管誰也不懷疑高拱有這能力,可也不能絲毫都不加掩飾啊。這是把自己當皇帝了嗎?
張居正夾了一筷子煮幹絲,低頭慢慢咀嚼起來。心說不過也是,高鬍子聖眷無雙,無欲則剛,換成自己也一樣沒什麽好忌憚的。隻是不會像他這樣咋咋呼呼、上頭上臉罷了。
看到李春芳臉上難掩震驚,高拱也自知失言,便幹笑一聲道:「老夫和他不對付不是出於私怨,是因為他阻撓我革舊布新。」
「那玄翁有沒有想過,他阻撓你改革,會不會也不是出於私怨呢?」李春芳抓住要害,反問一句。
「這……」高拱神色一沉道:「大明國事已經到了蜩螗沸羹,不改不行的地步,我不管他是誰,出於什麽原因,反對改革就不行!螳臂當車就要被無情碾碎!」
「改革這種事,是把內閣乃至六部的反對者都清除掉,換上一幫自己人,就可以順利推行嗎?」見他幾近走火入魔,李春芳也沉下臉來,嚇得侍奉的侍女都悄悄退下,以免看到不該看的場麵。
「哪怕你把兩京公卿都擺平,還有十三省一千四百多個州縣的官員士紳呢,你怎麽讓這些人都同意?總不能把他們也換光殺光吧?」
「殺一批換一批,想辦法拉攏一批,總能讓他們聽話的。」高拱悶聲道:「海剛峰在江南推行一條鞭法,不也蠻順利嘛。」
「這話說給外人聽聽也就罷了,他那兒到底怎麽回事兒,咱們都清楚。」李春芳嗬嗬一笑,要是沒有趙昊和江南集團力挺,江南的鄉紳早就造海瑞的反了。
「不管你搞什麽花頭,改革無非就是想損有餘而補不足。放眼天下,有餘的就是這些鄉紳,你要改革就是動他們的利益。有道是,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你要殺人家老母了,他們恨都恨死你了,怎麽可能會支持你?」
臨別之際,李春芳終於將憋了很久的話,毫無顧忌講出來。
「話到這份上,我也就不怕說的露骨了。都說我朝與鄉紳共天下,城裏歸朝廷管,農村歸鄉紳管。可我朝城市裏才多少人?九成以上的人口都在農村,在鄉紳與宗族手中維繫著。損害這些人的利益,得不到這些人的擁護,管你是管仲衛鞅再世,也難免落個二王的下場!」
「……」一番話說得高拱難以反駁,他對大明的民情弊病瞭若指掌,焉能不知李春芳說的是實情。
在這個積弊百年的帝國改革,那是要抱著粉身碎骨的覺悟,而且成功的希望還很渺茫。
「有些事,總要有人做的。」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張居正輕聲道:「不做就一點希望沒有,做了總會改變一些東西,至少我輩問心無愧。」
「要是變得更糟了呢?」李春芳反問他道:「王文公變法時,也是為了大宋好的,可結果隻給百姓帶來了苛政,給朝廷帶來了黨爭。宋朝非但沒有變強,反而更弱了,這才有了靖康之恥!」
「要以史為鑑啊,二位!」說著他語氣愈發激昂道:「未來大明的前途就在你們手中,一定要為皇上,為國祚負責啊!」
李春芳這些話,為什麽之前不說?因為那時他還在位,大家有利益衝突,對方肯定是不會聽的。現在他已經退了,大家沒了競爭關係,對方才有可能心平氣和的,聽進這些逆耳忠言去。
「元翁所謂的負責,就是什麽都不做?」高拱心情沉重的哂笑一聲道。
「燮理陰陽怎麽能叫什麽都不做呢?」李春芳見他有所觸動,倍感欣慰地笑道:「把大明比作一個大家庭,皇上就是家長,我們則是管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要我們操心,哪裏屋子漏雨了要趕緊修補,這個月的用度緊了要想辦法騰挪,老爺夫人吵架了要想法子調和,少爺在外頭惹了事兒,要掏銀子賣平安……一切的目的都是把日子湊合過下去,能撐上幾年,交給下一位管家,就功成身退,便可俯仰無愧了。」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便聽高拱揶揄笑道:「老夫終於明白該怎麽當首輔了,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唄。」
李春芳老臉一紅,強自分辯道:「那不可恥,和尚的職責不就是撞鍾嗎?最可憐的是,鍾都破了,你欲撞而不得,到時候連和尚都當不成!」
「好,那老夫請問元翁,我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這鍾就不會破了嗎?」高拱把臉一沉,道:「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何況那麽大的鍾杵,那麽破的鍾。」
「這……小心敲,多修補,總能多敲它幾年。」李春芳憋了一會兒,方勉強答道:「將來等鍾實在破得實在沒法敲,香客們就願意捐錢重鑄一口新鍾了。」
「更可能金甌破,廟關張,和尚死光光。」高拱冷哼一聲道:「至於香客們,換一家廟燒香就是,沒必要陪著廟一起死。」
李春芳心說,和尚也可以換個廟撞鍾的,但那就太不像話了,實在不是他的身份該說出口的。沉默片刻,便幽幽一嘆道:「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兒,鍾還能敲下去,我們敲著就是。」
大家不是一路人,再費口舌也沒意義了,高拱便點點頭,換個話題道:「元翁此去,不知何時能再相見,還有什麽事情要吩咐,請一併示下吧。」
盡管誰也不懷疑高拱有這能力,可也不能絲毫都不加掩飾啊。這是把自己當皇帝了嗎?
張居正夾了一筷子煮幹絲,低頭慢慢咀嚼起來。心說不過也是,高鬍子聖眷無雙,無欲則剛,換成自己也一樣沒什麽好忌憚的。隻是不會像他這樣咋咋呼呼、上頭上臉罷了。
看到李春芳臉上難掩震驚,高拱也自知失言,便幹笑一聲道:「老夫和他不對付不是出於私怨,是因為他阻撓我革舊布新。」
「那玄翁有沒有想過,他阻撓你改革,會不會也不是出於私怨呢?」李春芳抓住要害,反問一句。
「這……」高拱神色一沉道:「大明國事已經到了蜩螗沸羹,不改不行的地步,我不管他是誰,出於什麽原因,反對改革就不行!螳臂當車就要被無情碾碎!」
「改革這種事,是把內閣乃至六部的反對者都清除掉,換上一幫自己人,就可以順利推行嗎?」見他幾近走火入魔,李春芳也沉下臉來,嚇得侍奉的侍女都悄悄退下,以免看到不該看的場麵。
「哪怕你把兩京公卿都擺平,還有十三省一千四百多個州縣的官員士紳呢,你怎麽讓這些人都同意?總不能把他們也換光殺光吧?」
「殺一批換一批,想辦法拉攏一批,總能讓他們聽話的。」高拱悶聲道:「海剛峰在江南推行一條鞭法,不也蠻順利嘛。」
「這話說給外人聽聽也就罷了,他那兒到底怎麽回事兒,咱們都清楚。」李春芳嗬嗬一笑,要是沒有趙昊和江南集團力挺,江南的鄉紳早就造海瑞的反了。
「不管你搞什麽花頭,改革無非就是想損有餘而補不足。放眼天下,有餘的就是這些鄉紳,你要改革就是動他們的利益。有道是,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你要殺人家老母了,他們恨都恨死你了,怎麽可能會支持你?」
臨別之際,李春芳終於將憋了很久的話,毫無顧忌講出來。
「話到這份上,我也就不怕說的露骨了。都說我朝與鄉紳共天下,城裏歸朝廷管,農村歸鄉紳管。可我朝城市裏才多少人?九成以上的人口都在農村,在鄉紳與宗族手中維繫著。損害這些人的利益,得不到這些人的擁護,管你是管仲衛鞅再世,也難免落個二王的下場!」
「……」一番話說得高拱難以反駁,他對大明的民情弊病瞭若指掌,焉能不知李春芳說的是實情。
在這個積弊百年的帝國改革,那是要抱著粉身碎骨的覺悟,而且成功的希望還很渺茫。
「有些事,總要有人做的。」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張居正輕聲道:「不做就一點希望沒有,做了總會改變一些東西,至少我輩問心無愧。」
「要是變得更糟了呢?」李春芳反問他道:「王文公變法時,也是為了大宋好的,可結果隻給百姓帶來了苛政,給朝廷帶來了黨爭。宋朝非但沒有變強,反而更弱了,這才有了靖康之恥!」
「要以史為鑑啊,二位!」說著他語氣愈發激昂道:「未來大明的前途就在你們手中,一定要為皇上,為國祚負責啊!」
李春芳這些話,為什麽之前不說?因為那時他還在位,大家有利益衝突,對方肯定是不會聽的。現在他已經退了,大家沒了競爭關係,對方才有可能心平氣和的,聽進這些逆耳忠言去。
「元翁所謂的負責,就是什麽都不做?」高拱心情沉重的哂笑一聲道。
「燮理陰陽怎麽能叫什麽都不做呢?」李春芳見他有所觸動,倍感欣慰地笑道:「把大明比作一個大家庭,皇上就是家長,我們則是管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要我們操心,哪裏屋子漏雨了要趕緊修補,這個月的用度緊了要想辦法騰挪,老爺夫人吵架了要想法子調和,少爺在外頭惹了事兒,要掏銀子賣平安……一切的目的都是把日子湊合過下去,能撐上幾年,交給下一位管家,就功成身退,便可俯仰無愧了。」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便聽高拱揶揄笑道:「老夫終於明白該怎麽當首輔了,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唄。」
李春芳老臉一紅,強自分辯道:「那不可恥,和尚的職責不就是撞鍾嗎?最可憐的是,鍾都破了,你欲撞而不得,到時候連和尚都當不成!」
「好,那老夫請問元翁,我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這鍾就不會破了嗎?」高拱把臉一沉,道:「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何況那麽大的鍾杵,那麽破的鍾。」
「這……小心敲,多修補,總能多敲它幾年。」李春芳憋了一會兒,方勉強答道:「將來等鍾實在破得實在沒法敲,香客們就願意捐錢重鑄一口新鍾了。」
「更可能金甌破,廟關張,和尚死光光。」高拱冷哼一聲道:「至於香客們,換一家廟燒香就是,沒必要陪著廟一起死。」
李春芳心說,和尚也可以換個廟撞鍾的,但那就太不像話了,實在不是他的身份該說出口的。沉默片刻,便幽幽一嘆道:「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兒,鍾還能敲下去,我們敲著就是。」
大家不是一路人,再費口舌也沒意義了,高拱便點點頭,換個話題道:「元翁此去,不知何時能再相見,還有什麽事情要吩咐,請一併示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