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萬大夫跟你同歲,你跟著他一起養生,保準能長命百歲。」趙昊打岔笑道:「我爺爺隻比你小一歲,還跑到廣州去找性感……哦不,去旅遊呢。」
「哈哈哈,好,承你吉言。」馬一龍讓他哄得有了笑模樣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本來不怕死的。是你小子讓老夫強烈感覺時間不夠,弄不明白怎麽科學種田,我死不瞑目啊。」
「會的,一定會的。」趙昊重重點頭道。
「嗯,我也這麽覺得。這一年老夫在你的幫助下,弄出來的成果比之前十年都多!」馬一龍也不管手髒不髒,重重拍了拍趙昊的肩膀道:「說不定真能靠咱爺們,讓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衣穿,這可是古之聖賢都做不到的。真那樣,咱們可功德無量了!」
「哦,都搞出什麽來了?」趙昊顧不上吃痛的肩膀,眼中放光的問道。
「走,我帶你瞧瞧去。」馬一龍便拉著他,興沖沖朝著位於校園角落一個紅磚圍牆的小院走去。
遠遠就聞到一股臭烘烘的氣味,一眾訪客不禁捂住了鼻子。
「什麽這麽臭?」王衡甕聲甕氣地問道:「在燉屎嗎?」
「娃娃記住,沒有這個臭,就沒有糧食的香。」馬一龍卻習以為常,甚至深吸了口氣,那變態的樣子,讓趙昊想到了潘中丞。
馬姐姐從公文包裏取出了口罩,身為超級無雙秘書娘,當然要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可惜她隻帶了兩個口罩,想了想,還是無奈的給王衡和徐光啟戴上了。不然大人戴孩子不戴,畫麵太醜了。
好在趙公子憐香惜玉,讓她在外麵等著,自己沒戴口罩帶著倆徒弟,大無畏走了進去。
臥槽,真臭……
還真讓王衡說著了。隻見院子裏的蘆棚下盤著兩排灶台。學員們將一筐筐牛馬糞,倒進一口口大鐵鍋中加水熬煮。
那味兒,沒法形容……
學員們全都用布蒙著口鼻,依然臭的欲仙欲死。趙公子更是直接把隔夜飯都吐出來了……
這時,史繼誌讓人送來了口罩,趕緊給趙公子戴上,他這才活過來了。
馬一龍卻毫無所覺,眉飛色舞的介紹道:「莊稼長勢全靠肥,但天然的肥料肥力有限,需要的量太大。一畝地就得幾百斤肥,隨著農場土地擴大,根本供不應求。幸好你告訴我高效肥的配方,去年試了一下,效果果然了得!」
趙昊這才回過神來,原來這是在製作『肥田粉』啊。
肥田粉是四百年後,配置出的一種土化肥。用牲畜圈肥100斤,加河水或塘水60斤置於大鐵鍋中,熬煮40分鍾後提取肥汁。再向鍋中加入明礬4斤,土硝6斤,石膏4斤,紅信8兩,文火加熱1小時,熬煮成糊狀後倒入盆內,經自然通風冷卻幹燥,即成含有氮磷鉀三元素的高效農家肥,而且含氮量很高。
如果將牲畜糞換成人糞,肥效會更持久哦……
「肥田粉用到地裏,七天就見效。葉子又黑又亮,結出的穗子也要飽滿好多。不過要馬上澆水,不然會燒壞莊稼。」馬一龍滿意極了,他低聲對趙昊透露道:「去年,我用肥田粉種了一茬晚稻,你猜收成是多少?」
「多少?」趙昊問道。
「七石。」馬一龍壓低聲音,唯恐引起騷動。
「多少石?」趙昊瞪大了眼,聲調陡然提高,一把摘掉口罩。
馬一龍比劃了個七。
「我了個乖乖啊!」趙昊驚得合不攏嘴,他終於明白孟河先生為何不覺得這味道臭了。
去年昆開司農場上下,使出吃奶的力氣,種出了畝產三石五,就已經震驚江南,讓各縣紛紛納頭便拜,求大哥帶了……
孟河先生居然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又翻一番,這這,這得賺多少啊!自己還折騰個屁呀?安心種地吧……
他記得後世江南水稻畝產在1400斤左右,七石差不多是1000斤。馬一龍居然在明朝種出了一個接近現代農業的成績!
「你別高興太早,老夫在溧陽時,親種一季稻的畝產就超過五石了。」馬一龍傲嬌的潑一盆冷水。
言外之意,換了別人種,肯定達不到七石。
「他們就是能到五石,那也要賺翻啦。」趙公子卻毫不在意,樂不可支道:「看來是要大力推廣肥田粉啊!」
「話是不錯。不過別的還好說,明礬和土硝的供應,你能跟得上嗎?」馬一龍又問道。
「呃,這……」趙公子登時語塞。
土硝也好說,海邊潮濕的山洞裏有的是。實在不夠,還有江南三千萬百姓的尿……
明礬則來自溫州礬山,那裏從宋朝起就開始開採明礬石了。其明礬儲量約占世界的六成、我國的八成,用是肯定夠用了。不過溫州不在江南經濟區裏,要是持續大量採購的話,肯定會引起價格暴漲。
看來隻有將其併入江南經濟一體化,才能保證價格貨源雙穩定了。
可問題是中間還隔著寧紹台呢,難道為了個明礬礦,就要把四個府都拉進群?那樣攤子鋪太大了……不過還好都沿著海。
這顯然是個要慎重考慮的事情,趙公子一時沒法回答馬一龍。便把他拉到一間空屋裏,關起門來向他傳授了另外12種土製混合肥的製法。以及30種土製氮肥法;20種土製磷肥法;12種土製鉀肥法。希望他多管齊下,製造豐富多種的肥料,以免哪種原料短缺就被卡住脖子。
「哈哈哈,好,承你吉言。」馬一龍讓他哄得有了笑模樣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本來不怕死的。是你小子讓老夫強烈感覺時間不夠,弄不明白怎麽科學種田,我死不瞑目啊。」
「會的,一定會的。」趙昊重重點頭道。
「嗯,我也這麽覺得。這一年老夫在你的幫助下,弄出來的成果比之前十年都多!」馬一龍也不管手髒不髒,重重拍了拍趙昊的肩膀道:「說不定真能靠咱爺們,讓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衣穿,這可是古之聖賢都做不到的。真那樣,咱們可功德無量了!」
「哦,都搞出什麽來了?」趙昊顧不上吃痛的肩膀,眼中放光的問道。
「走,我帶你瞧瞧去。」馬一龍便拉著他,興沖沖朝著位於校園角落一個紅磚圍牆的小院走去。
遠遠就聞到一股臭烘烘的氣味,一眾訪客不禁捂住了鼻子。
「什麽這麽臭?」王衡甕聲甕氣地問道:「在燉屎嗎?」
「娃娃記住,沒有這個臭,就沒有糧食的香。」馬一龍卻習以為常,甚至深吸了口氣,那變態的樣子,讓趙昊想到了潘中丞。
馬姐姐從公文包裏取出了口罩,身為超級無雙秘書娘,當然要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可惜她隻帶了兩個口罩,想了想,還是無奈的給王衡和徐光啟戴上了。不然大人戴孩子不戴,畫麵太醜了。
好在趙公子憐香惜玉,讓她在外麵等著,自己沒戴口罩帶著倆徒弟,大無畏走了進去。
臥槽,真臭……
還真讓王衡說著了。隻見院子裏的蘆棚下盤著兩排灶台。學員們將一筐筐牛馬糞,倒進一口口大鐵鍋中加水熬煮。
那味兒,沒法形容……
學員們全都用布蒙著口鼻,依然臭的欲仙欲死。趙公子更是直接把隔夜飯都吐出來了……
這時,史繼誌讓人送來了口罩,趕緊給趙公子戴上,他這才活過來了。
馬一龍卻毫無所覺,眉飛色舞的介紹道:「莊稼長勢全靠肥,但天然的肥料肥力有限,需要的量太大。一畝地就得幾百斤肥,隨著農場土地擴大,根本供不應求。幸好你告訴我高效肥的配方,去年試了一下,效果果然了得!」
趙昊這才回過神來,原來這是在製作『肥田粉』啊。
肥田粉是四百年後,配置出的一種土化肥。用牲畜圈肥100斤,加河水或塘水60斤置於大鐵鍋中,熬煮40分鍾後提取肥汁。再向鍋中加入明礬4斤,土硝6斤,石膏4斤,紅信8兩,文火加熱1小時,熬煮成糊狀後倒入盆內,經自然通風冷卻幹燥,即成含有氮磷鉀三元素的高效農家肥,而且含氮量很高。
如果將牲畜糞換成人糞,肥效會更持久哦……
「肥田粉用到地裏,七天就見效。葉子又黑又亮,結出的穗子也要飽滿好多。不過要馬上澆水,不然會燒壞莊稼。」馬一龍滿意極了,他低聲對趙昊透露道:「去年,我用肥田粉種了一茬晚稻,你猜收成是多少?」
「多少?」趙昊問道。
「七石。」馬一龍壓低聲音,唯恐引起騷動。
「多少石?」趙昊瞪大了眼,聲調陡然提高,一把摘掉口罩。
馬一龍比劃了個七。
「我了個乖乖啊!」趙昊驚得合不攏嘴,他終於明白孟河先生為何不覺得這味道臭了。
去年昆開司農場上下,使出吃奶的力氣,種出了畝產三石五,就已經震驚江南,讓各縣紛紛納頭便拜,求大哥帶了……
孟河先生居然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又翻一番,這這,這得賺多少啊!自己還折騰個屁呀?安心種地吧……
他記得後世江南水稻畝產在1400斤左右,七石差不多是1000斤。馬一龍居然在明朝種出了一個接近現代農業的成績!
「你別高興太早,老夫在溧陽時,親種一季稻的畝產就超過五石了。」馬一龍傲嬌的潑一盆冷水。
言外之意,換了別人種,肯定達不到七石。
「他們就是能到五石,那也要賺翻啦。」趙公子卻毫不在意,樂不可支道:「看來是要大力推廣肥田粉啊!」
「話是不錯。不過別的還好說,明礬和土硝的供應,你能跟得上嗎?」馬一龍又問道。
「呃,這……」趙公子登時語塞。
土硝也好說,海邊潮濕的山洞裏有的是。實在不夠,還有江南三千萬百姓的尿……
明礬則來自溫州礬山,那裏從宋朝起就開始開採明礬石了。其明礬儲量約占世界的六成、我國的八成,用是肯定夠用了。不過溫州不在江南經濟區裏,要是持續大量採購的話,肯定會引起價格暴漲。
看來隻有將其併入江南經濟一體化,才能保證價格貨源雙穩定了。
可問題是中間還隔著寧紹台呢,難道為了個明礬礦,就要把四個府都拉進群?那樣攤子鋪太大了……不過還好都沿著海。
這顯然是個要慎重考慮的事情,趙公子一時沒法回答馬一龍。便把他拉到一間空屋裏,關起門來向他傳授了另外12種土製混合肥的製法。以及30種土製氮肥法;20種土製磷肥法;12種土製鉀肥法。希望他多管齊下,製造豐富多種的肥料,以免哪種原料短缺就被卡住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