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直女穿進生子文[快穿] 作者:腰果雞丁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易申冷聲說道:「你們看到了嗎,若是本宮做的,船早就沉了,還輪得到你們在此大放厥詞?——你們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走火?」
那人低聲和旁邊的人說了些什麽。易申耳尖,聽出大致是「暫時忍下,找他們的大官兒告狀」,還有一個說什麽找皇帝告狀。
這些人用的語言有點像易申前世學的法語,隻是發音有些差別。不過原身顯然不應該學過這些,所以易申隻當沒聽懂。
找大官兒告狀?找皇帝告狀?易申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給洋人們點個讚。
大安境內應該沒有哪個大官敢給她定罪。至於皇帝……
易申覺得,如果安興帝知道這事,大概會罵她不應該以身涉險,親自與洋人交涉吧。
這群洋人掙紮無果,最終被扣上「擅入邊境、私自縱火」的罪名,暫時關押起來。當然,出於人道主義,俞行還是給他們提供了幹燥衣物。
人被押走的時候,易申聽到其中有人忿忿說道:「威廉子爵崇拜東方的文化,你們卻這樣對待我們,等到子爵的戰船到來,你們一定會付出代價!」
易申望著他的背影,陷入沉思:威廉子爵的戰船,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那就……留下來看看?
她當即去了海城衛的衛所,讓人把知府請來,又讓俞行把手下的武官全都叫來。
開會!備戰!準備迎敵!
知府和俞行不知道公主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當時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俞行聽京城來的千戶們講過公主的驍勇善戰,雖然半信半疑,但已經深表欽佩,他雖不信洋人竟敢犯邊,卻也老老實實地布置下去。而知府表麵笑嘻嘻,回去就寫了彈劾易申的摺子火速送往京城,現已經在路上了。
就是不知等信送到京城,皇帝再派人過來處理,需要多久。
若是到時候公主已經離開……
那可真是件天大的好事!
海城的行商們最近也對公主非常不滿,因為他們準備出海的貨船都受了影響。最大的港口暫時封閉,出海的船隻能繞路,不少人都因此受到影響,已經暗暗地準備往各自的靠山那裏送信,問問靠山們能不能管管這個公主。
易申對此全做不知。她隻忙著催促幾名炮兵修理興宗時留下來的火炮——她隻帶了一門過來,如果「威廉子爵」的炮船很厲害,一門火炮夠做什麽的?
不行,絕對不行!
見到幾人修理進度緩慢,易申甚至還親自動手幫忙。在現代的時候,她雖然隻在博物館見過類似的東西,不過興趣所致,她也找過一些結構圖研究過。
有了她的幫忙,不過數日,興宗時留下來的三門火炮全部修理妥當。
海城的人心雖然有些動亂,但在巡兵一日緊似一日的嚴陣以待中,氣氛仍是越來越緊張了。
就在一些人忍無可忍,想要去衛所鬧事,逼迫易申解開港口的封禁之時,在海上巡查的斥候傳回消息,南方海域有數艘陌生船隻向海城港方向駛來。
且這些船隻上,都設有炮口。
消息傳回之時,滿城譁然。
第18章 .公主生子文18駙馬在府外跪求:讓我……
京城之中。
安興帝收到海城知府的摺子,在朝會上商議,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文官們說公主跋扈,恣意妄為,以一己私慾使海城黎庶不安,非所為也。
武官們說事必有因,公主乃是皇帝親女,必不是那等因私廢公之人。隻是海城衛兵力薄弱,若真有外敵來襲,恐怕公主有傷。因此有不少武官紛紛請戰,要求去支援易申。
文官們便又說外敵之事尚不知真假,沒看海城知府摺子裏寫的是「擒獲夷人數十名,皆不知公主所言之事」嗎?
武官們無話可說,於是挽起袖子便打。
安興帝被眾官吵得頭疼,索性稱病不出,又把知府的摺子留中不發。
不過他也擔心易申的安全,仍舊額外從海城附近的衛所調人馬過去支援,並令齊興伯領驃騎將軍之職,火速趕往海城府,務必保證公主的安全。
然而齊興伯剛進江南地界,便在驛館遇上一個來換馬的驛兵,從其口中得知了海城大捷的消息——
長寧公主領海城衛、長寧三衛及火器營兵士,擊沉敵艦四艘,捕獲俘虜百六十名,繳獲艦船一艘,火銃十餘把,炮三門,金幣數十枚,新奇玩意兒若幹。
齊興伯聞訊大驚:「他們怎麽這麽窮?一百多個人連點油水都刮不出來?」
驛兵騎馬騎得頭昏腦漲,聞言說道:「這些還有一大半是從海裏撈上來的,聽說領頭的人還是個他們的貴族,真不知道貴在哪裏!」
齊興伯也知道從驛兵嘴裏問不出多少東西,悻悻放他去了。然後便遲疑起來:他去海城,是為了增援易申,然而現在易申自己就打了勝仗,那他還去嗎?
一息之後,齊興伯果斷作出決定:去!必須去!
自從北邊消停之後,他已經十幾年無架可打,每天在京城裏閑著,幾乎要閑出屁來。這次好不容易被放出來幹架,怎麽可以半路折返?
雖然海城已經大捷無需支援,但是公主是他的侄孫女,侄孫女立了大功,他過去道個喜,怎麽了?
於是齊興伯日夜加急趕往海城——不急不行,驛兵說大捷已經是前天的事情,他去晚了可就一點熱鬧都看不到了!
那人低聲和旁邊的人說了些什麽。易申耳尖,聽出大致是「暫時忍下,找他們的大官兒告狀」,還有一個說什麽找皇帝告狀。
這些人用的語言有點像易申前世學的法語,隻是發音有些差別。不過原身顯然不應該學過這些,所以易申隻當沒聽懂。
找大官兒告狀?找皇帝告狀?易申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給洋人們點個讚。
大安境內應該沒有哪個大官敢給她定罪。至於皇帝……
易申覺得,如果安興帝知道這事,大概會罵她不應該以身涉險,親自與洋人交涉吧。
這群洋人掙紮無果,最終被扣上「擅入邊境、私自縱火」的罪名,暫時關押起來。當然,出於人道主義,俞行還是給他們提供了幹燥衣物。
人被押走的時候,易申聽到其中有人忿忿說道:「威廉子爵崇拜東方的文化,你們卻這樣對待我們,等到子爵的戰船到來,你們一定會付出代價!」
易申望著他的背影,陷入沉思:威廉子爵的戰船,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那就……留下來看看?
她當即去了海城衛的衛所,讓人把知府請來,又讓俞行把手下的武官全都叫來。
開會!備戰!準備迎敵!
知府和俞行不知道公主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當時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俞行聽京城來的千戶們講過公主的驍勇善戰,雖然半信半疑,但已經深表欽佩,他雖不信洋人竟敢犯邊,卻也老老實實地布置下去。而知府表麵笑嘻嘻,回去就寫了彈劾易申的摺子火速送往京城,現已經在路上了。
就是不知等信送到京城,皇帝再派人過來處理,需要多久。
若是到時候公主已經離開……
那可真是件天大的好事!
海城的行商們最近也對公主非常不滿,因為他們準備出海的貨船都受了影響。最大的港口暫時封閉,出海的船隻能繞路,不少人都因此受到影響,已經暗暗地準備往各自的靠山那裏送信,問問靠山們能不能管管這個公主。
易申對此全做不知。她隻忙著催促幾名炮兵修理興宗時留下來的火炮——她隻帶了一門過來,如果「威廉子爵」的炮船很厲害,一門火炮夠做什麽的?
不行,絕對不行!
見到幾人修理進度緩慢,易申甚至還親自動手幫忙。在現代的時候,她雖然隻在博物館見過類似的東西,不過興趣所致,她也找過一些結構圖研究過。
有了她的幫忙,不過數日,興宗時留下來的三門火炮全部修理妥當。
海城的人心雖然有些動亂,但在巡兵一日緊似一日的嚴陣以待中,氣氛仍是越來越緊張了。
就在一些人忍無可忍,想要去衛所鬧事,逼迫易申解開港口的封禁之時,在海上巡查的斥候傳回消息,南方海域有數艘陌生船隻向海城港方向駛來。
且這些船隻上,都設有炮口。
消息傳回之時,滿城譁然。
第18章 .公主生子文18駙馬在府外跪求:讓我……
京城之中。
安興帝收到海城知府的摺子,在朝會上商議,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文官們說公主跋扈,恣意妄為,以一己私慾使海城黎庶不安,非所為也。
武官們說事必有因,公主乃是皇帝親女,必不是那等因私廢公之人。隻是海城衛兵力薄弱,若真有外敵來襲,恐怕公主有傷。因此有不少武官紛紛請戰,要求去支援易申。
文官們便又說外敵之事尚不知真假,沒看海城知府摺子裏寫的是「擒獲夷人數十名,皆不知公主所言之事」嗎?
武官們無話可說,於是挽起袖子便打。
安興帝被眾官吵得頭疼,索性稱病不出,又把知府的摺子留中不發。
不過他也擔心易申的安全,仍舊額外從海城附近的衛所調人馬過去支援,並令齊興伯領驃騎將軍之職,火速趕往海城府,務必保證公主的安全。
然而齊興伯剛進江南地界,便在驛館遇上一個來換馬的驛兵,從其口中得知了海城大捷的消息——
長寧公主領海城衛、長寧三衛及火器營兵士,擊沉敵艦四艘,捕獲俘虜百六十名,繳獲艦船一艘,火銃十餘把,炮三門,金幣數十枚,新奇玩意兒若幹。
齊興伯聞訊大驚:「他們怎麽這麽窮?一百多個人連點油水都刮不出來?」
驛兵騎馬騎得頭昏腦漲,聞言說道:「這些還有一大半是從海裏撈上來的,聽說領頭的人還是個他們的貴族,真不知道貴在哪裏!」
齊興伯也知道從驛兵嘴裏問不出多少東西,悻悻放他去了。然後便遲疑起來:他去海城,是為了增援易申,然而現在易申自己就打了勝仗,那他還去嗎?
一息之後,齊興伯果斷作出決定:去!必須去!
自從北邊消停之後,他已經十幾年無架可打,每天在京城裏閑著,幾乎要閑出屁來。這次好不容易被放出來幹架,怎麽可以半路折返?
雖然海城已經大捷無需支援,但是公主是他的侄孫女,侄孫女立了大功,他過去道個喜,怎麽了?
於是齊興伯日夜加急趕往海城——不急不行,驛兵說大捷已經是前天的事情,他去晚了可就一點熱鬧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