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珠聽儒平說過,隻有靈州才產浮光錦,從靈州運來蜀地,層層加價,在市場上買,價格昂貴,一般人都用不起。
小小一個丫鬟,用得起浮光錦做荷包,不是她手腳不幹淨偷了主人的,就是她們本身從靈州來的。
近些日子從靈州來的,隻有城東的吳府一家。吳家本是有名的望族,長踞江南,這一支不知怎的,舉家搬了來蜀地,在城東買下好大一片地,修了宅子花園。
春林胭脂鋪雅間裏,一名二十五六、帶著麵衣的女子,聽完曉珠的解釋,道:「便是你從一隻荷包推斷出了我是吳家的人,又怎會知道我就是欣欣子?」
本朝市井生活豐富,話本子流行,不止刊印書籍流傳於世,亦有在茶樓酒肆裏講書的、在戲院青樓唱戲的,故事都出自這些話本先生之手。
而蜀地流行的話本子裏,有一位署名欣欣子的先生,故事寫得曲折動人、感情寫得落人眼淚,是以銷量極好。
曉珠笑道:
「我愛看夫人的話本,寫深閨內宅那些事,婆婆磋磨兒媳、妾室謀害主母,寫得真情實景,非女子不能道也,那時候我便想欣欣子一定是位女先生。直到我發現新出的話本子裏的這段話,才恍悟,欣欣子便是夫人。」
曉珠說著,翻開一本《鴛鴦錯》,隻見上麵寫著一名深閨女子愛吃雞爪,又礙於情麵,不好自己去買,便委託婢女扮了男裝去。
況且,那段對糯香雞爪味道的描述,極盡繁複,甚至看得人滿口生津,可見執筆者著實是愛狠了這吃食。
那夫人看完,哈哈大笑起來,笑了兩聲,忙又掩住嘴,有點不好意思地對曉珠道:「看來著實是怪我自己的嘴,才泄露了身份。」
這位夫人名叫吳瑜,曾嫁於江南陸家,因三年無子、性格跳脫,與陸家不睦,自請歸家。
吳、陸兩家都是江南世家,一百多年來關係盤根錯節,卻因吳瑜有了些嫌隙。剛好吳家一支要來蜀地發展,她覺自己在江南礙人眼,便隨同兩位堂兄來了此地。
吳家是書香世家,閨閣女子皆是飽讀詩書之士,長日無聊,姐姐妹妹的便開始寫話本,隻是,她們寫的都是在吳家內部流傳。吳瑜來了蜀地,才起了「欣欣子」的筆名,將自己的話本賣到市井中去了。
但她畢竟是個和離之人,為了吳家的聲譽,也不好經常出門走動,於是乎,買雞爪這等事,也託了小丫鬟去。
曉珠取出食盒,將來之前做的小吃一一擺在桌上,吳瑜定睛一看,眉頭都挑起來了。
桌子上大大小小擺了十來個碗碟,皆是小小的一份兒。
有油炸小酥肉、椒麻手撕雞、鍋巴土豆、麻辣紅薯粉、鹵鵪鶉蛋、小籠屜蒸牛肉、椒鹽蘑菇、酸辣涼粉、包漿豆腐,還有醪糟粉子、紅糖糍粑等甜口的,皆是她在話本子裏點過名的川味兒小吃。
曉珠道:「夫人的話本子我都看過,深覺您是愛吃之人、會吃之人,是以多做了幾樣,請您嚐嚐。」
吳瑜實在是喜歡吃這些小吃,家裏請了換了好幾個廚子,都做不出來她想要的味道,於是乎,忍不住在書裏發牢騷。
時間久了,連她自己也記不清,在書裏提到過哪些食物了。哪裏知道,今天這小廚娘,竟一口氣做了出來。
吳瑜舉起筷子,夾了一塊包漿豆腐,隻見豆腐被炸得鼓鼓囊囊的,表麵金黃,裹了番茄與辣椒調製而成的醬汁。更妙的是,這一筷子夾上去,隻覺彈勁十足,想是豆腐塊兒內部鮮嫩無比,滿是漿液。
她夾起來看了片刻,似在貪戀這美食之美景,到底放下筷子,對曉珠道:
「光是看,我也知姑娘手藝精湛。隻是,無功不受祿,你斷不會無緣無故請我來這裏,咱們先說好,殺人放火、造謠生非,以及有損吳家聲譽的事兒,我可不會做。」
曉珠把兩手一攤,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純良的小白兔一般:「夫人看我會做這些事兒的人嗎?」先舉起筷子,將各色菜式一一嚐過了,才講了她要做的事情。
吳瑜聽罷,愀然不樂,良久才道:「這種事情著實常見,我自己深有體會。不過,你所指之人,實在太過明顯,未免傷及無辜,待我過查證之後,再做決斷。」
她的說法,曉珠也理解。謠言猛於虎,殺人不見血。曹氏糟踐她的名聲,她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欣欣子寫話本,把她苛責鳳兒的醜事傳給眾人,也嚐一嚐被人指指點點的滋味。
可將一件事做出評判,甚至公之於眾之前,先查明真偽,是尤為重要的,這也是有文化、有修養的欣欣子,與那些市井裏長舌婦的區別。
既如此,曉珠便安心等了一段日子。她的生意雖則慢慢冷清了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人雲亦雲,除了當天縣令大人的勸慰,曲娘子也常開導她。
「妹子,當今這世道,出來做事兒就是不容易,女人更是如此。我剛來賣飲子那會子,村裏頭不知多少人背後嚼舌根兒,說我不守婦道。」
「可現在呢?他們一個個的,看我家賺了錢,都從村兒裏搬縣城裏來啦,眼紅得喲。每次我回鄉,那些人哈巴兒狗似的,一路跟著我『搖尾巴』,想讓我指點一二,帶他們出了山溝溝。」
「哈哈,我偏冷著一張臉對他們。這時候知道巴結啦,他們當初嚼舌根兒的那副樣子,我可都沒忘呢!」
小小一個丫鬟,用得起浮光錦做荷包,不是她手腳不幹淨偷了主人的,就是她們本身從靈州來的。
近些日子從靈州來的,隻有城東的吳府一家。吳家本是有名的望族,長踞江南,這一支不知怎的,舉家搬了來蜀地,在城東買下好大一片地,修了宅子花園。
春林胭脂鋪雅間裏,一名二十五六、帶著麵衣的女子,聽完曉珠的解釋,道:「便是你從一隻荷包推斷出了我是吳家的人,又怎會知道我就是欣欣子?」
本朝市井生活豐富,話本子流行,不止刊印書籍流傳於世,亦有在茶樓酒肆裏講書的、在戲院青樓唱戲的,故事都出自這些話本先生之手。
而蜀地流行的話本子裏,有一位署名欣欣子的先生,故事寫得曲折動人、感情寫得落人眼淚,是以銷量極好。
曉珠笑道:
「我愛看夫人的話本,寫深閨內宅那些事,婆婆磋磨兒媳、妾室謀害主母,寫得真情實景,非女子不能道也,那時候我便想欣欣子一定是位女先生。直到我發現新出的話本子裏的這段話,才恍悟,欣欣子便是夫人。」
曉珠說著,翻開一本《鴛鴦錯》,隻見上麵寫著一名深閨女子愛吃雞爪,又礙於情麵,不好自己去買,便委託婢女扮了男裝去。
況且,那段對糯香雞爪味道的描述,極盡繁複,甚至看得人滿口生津,可見執筆者著實是愛狠了這吃食。
那夫人看完,哈哈大笑起來,笑了兩聲,忙又掩住嘴,有點不好意思地對曉珠道:「看來著實是怪我自己的嘴,才泄露了身份。」
這位夫人名叫吳瑜,曾嫁於江南陸家,因三年無子、性格跳脫,與陸家不睦,自請歸家。
吳、陸兩家都是江南世家,一百多年來關係盤根錯節,卻因吳瑜有了些嫌隙。剛好吳家一支要來蜀地發展,她覺自己在江南礙人眼,便隨同兩位堂兄來了此地。
吳家是書香世家,閨閣女子皆是飽讀詩書之士,長日無聊,姐姐妹妹的便開始寫話本,隻是,她們寫的都是在吳家內部流傳。吳瑜來了蜀地,才起了「欣欣子」的筆名,將自己的話本賣到市井中去了。
但她畢竟是個和離之人,為了吳家的聲譽,也不好經常出門走動,於是乎,買雞爪這等事,也託了小丫鬟去。
曉珠取出食盒,將來之前做的小吃一一擺在桌上,吳瑜定睛一看,眉頭都挑起來了。
桌子上大大小小擺了十來個碗碟,皆是小小的一份兒。
有油炸小酥肉、椒麻手撕雞、鍋巴土豆、麻辣紅薯粉、鹵鵪鶉蛋、小籠屜蒸牛肉、椒鹽蘑菇、酸辣涼粉、包漿豆腐,還有醪糟粉子、紅糖糍粑等甜口的,皆是她在話本子裏點過名的川味兒小吃。
曉珠道:「夫人的話本子我都看過,深覺您是愛吃之人、會吃之人,是以多做了幾樣,請您嚐嚐。」
吳瑜實在是喜歡吃這些小吃,家裏請了換了好幾個廚子,都做不出來她想要的味道,於是乎,忍不住在書裏發牢騷。
時間久了,連她自己也記不清,在書裏提到過哪些食物了。哪裏知道,今天這小廚娘,竟一口氣做了出來。
吳瑜舉起筷子,夾了一塊包漿豆腐,隻見豆腐被炸得鼓鼓囊囊的,表麵金黃,裹了番茄與辣椒調製而成的醬汁。更妙的是,這一筷子夾上去,隻覺彈勁十足,想是豆腐塊兒內部鮮嫩無比,滿是漿液。
她夾起來看了片刻,似在貪戀這美食之美景,到底放下筷子,對曉珠道:
「光是看,我也知姑娘手藝精湛。隻是,無功不受祿,你斷不會無緣無故請我來這裏,咱們先說好,殺人放火、造謠生非,以及有損吳家聲譽的事兒,我可不會做。」
曉珠把兩手一攤,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純良的小白兔一般:「夫人看我會做這些事兒的人嗎?」先舉起筷子,將各色菜式一一嚐過了,才講了她要做的事情。
吳瑜聽罷,愀然不樂,良久才道:「這種事情著實常見,我自己深有體會。不過,你所指之人,實在太過明顯,未免傷及無辜,待我過查證之後,再做決斷。」
她的說法,曉珠也理解。謠言猛於虎,殺人不見血。曹氏糟踐她的名聲,她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欣欣子寫話本,把她苛責鳳兒的醜事傳給眾人,也嚐一嚐被人指指點點的滋味。
可將一件事做出評判,甚至公之於眾之前,先查明真偽,是尤為重要的,這也是有文化、有修養的欣欣子,與那些市井裏長舌婦的區別。
既如此,曉珠便安心等了一段日子。她的生意雖則慢慢冷清了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人雲亦雲,除了當天縣令大人的勸慰,曲娘子也常開導她。
「妹子,當今這世道,出來做事兒就是不容易,女人更是如此。我剛來賣飲子那會子,村裏頭不知多少人背後嚼舌根兒,說我不守婦道。」
「可現在呢?他們一個個的,看我家賺了錢,都從村兒裏搬縣城裏來啦,眼紅得喲。每次我回鄉,那些人哈巴兒狗似的,一路跟著我『搖尾巴』,想讓我指點一二,帶他們出了山溝溝。」
「哈哈,我偏冷著一張臉對他們。這時候知道巴結啦,他們當初嚼舌根兒的那副樣子,我可都沒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