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極高的待遇,董朝甫的夜不收還有另外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方,那就是在駐地的院子裏,竟然養了幾十隻的鴿子,並有專門的青衣小廝照料,每次夜不收出關做任務,都會攜帶一兩隻,而每一次總是鴿子先回,然後過了一兩天,出關的夜不收才會返回,很快,朱參將就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鴿子是夜不收傳遞情報的信鴿,怪不得專人照料,吃的都是精糧,住的鴿舍比人的房舍還要精緻呢。


    董朝甫,果然名不虛傳啊。


    當秋天漸到,塞外涼風漸起的時候,作為一個老邊關,朱參將清楚的知道,董參將怕是又要出關了。


    今日一出官署,遠遠就看見對麵的塵土路上踏起煙塵,一隊罩著蒙古厚袍,戴著蒙古帽,乍一看還像是蒙古人的騎兵緩緩而來,而走在隊伍前麵的是一個鬚髮斑白、但卻滿麵紅光,眼神銳利如鷹的老者,老者的蒙古厚袍裏是精鐵的鱗甲,腰懸長刀,馬鞍兩側弓箭配備齊全,左側的馬鞍下,還掛了一支大明夜不收最喜歡使用的短弩。


    老者身後,一個年輕夜不收的馬鞍上掛著鴿籠,外麵用布罩了,看不出裏麵有幾隻鴿子。


    見董朝甫果然是要出關,朱參將候在路邊,等董朝甫到麵前時,抱拳:「老參戎,是要出關嗎?」


    董朝甫勒住馬,冷冷朝他點頭。


    「祝老參戎旗開得勝,凱旋歸來!」朱參將道。


    董朝甫繼續向前走。


    原本,他這樣走正符合他一貫的冷傲行事,不想他卻忽然停了一下,轉頭對朱參將道:「朱參戎,謝謝了。」


    朱參將愣了一下,明白董朝甫所指的乃是他連夜命人為「夜不收」修繕屋頂漏水之事,於是急忙抱拳道:「老參戎客氣了,都是職應該做的。」


    董朝甫不再說,一甩馬韁,走了。


    朱參將站在原地,覺得董朝甫這一次出關好像是怪怪的。


    ……


    雖然在駐紮在喜峰口,但董朝甫他們出關卻並非一定走喜峰口,周邊的熊窩頭,漢兒莊,甚至再遠一點的冷口關,都是他們喜歡走的路徑。


    而這一次,他們走的就是熊窩頭。


    熊窩頭距離喜峰口二十裏,守關將士對董朝甫的夜不收早已經熟悉,到了關前,直接打開小關門,放他們出行。


    九月的草原,雖然風沙揚起,已見瑟瑟,但草原總體上還是綠色的,一出關,一百個夜不收立刻就分成五隊,散了開來,各向東西,董朝甫親帶一隊,往寬城方向而去,時間是正午,秋日的陽光照射在草原上,依然灼熱,年近六旬的董朝甫躍馬揚鞭,一如往日。


    下午,他們來到了寬城附近。


    寬城,距離長城邊關六十餘裏,已經到了蒙古人的放牧區,而建虜降服蒙古之後,在草原上設置蒙古八旗,為各個蒙古部落規定了放牧區,嚴禁跨區放牧,而寬城這一片的草原則是分給了原蒙古兀良哈部落,兀良哈其實就是朵顏,原本是大明三衛,現在卻投靠了建虜,負責為建虜監視長城明軍的動靜。


    董朝甫他們越發小心,果然,很快的,他們就遇上了一隊十幾人的蒙古偵騎,因為董朝甫他們的穿衣打扮皆是蒙古,遠距離時,蒙古人認不出他們的身份真偽,隻能勒住戰馬,拉開弓,等他們靠近,同時大聲的用蒙古語呼喊,詢問他們的身份,董朝甫也用蒙古語回應,說自己是哪個哪個旗盟?


    但蒙古人並不輕易相信,隻準一個人到近前說話,於是董朝甫身邊的一個年輕夜不收縱馬而出,到了蒙古人麵前,用蒙古語嘰裏咕嚕的交談,然後忽然拔出長刀,將與他對話的兩個蒙古人砍下馬去,蒙古人大驚,一邊拔刀應戰,一邊想要逃走,但董朝甫早已經率領剩下的夜不收全部圍了上來。


    董朝甫一馬當先,一弩就將為首的那個蒙古騎士射落馬下。


    戰馬長嘶,弩箭激射,咒罵慘叫聲中,一場刀光箭影的激戰瞬間展開,但又瞬間結束,十幾個蒙古偵騎有一半被殲,剩下的憑藉輕騎快馬逃走,大明夜不收兩人輕傷,其他人無礙。


    而審問留下的那個活口,得出的情報讓董朝甫的臉色迅速就凝重了起來。


    在這隊蒙古偵騎的後麵,還有幾十隊蒙古騎兵陸續奔來,而他們的命令,就是封鎖長城喜峰口一代,不許任何明軍從長城之內奔出來,探取草原的情報。


    敵我雙方偵騎的廝殺,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進行,明軍夜不收在草原活動,蒙古偵騎有時候也會忽然殺了長城之下,彼此相互提防和戒備,原本是正常,不過像今天這樣,幾十隊蒙古偵騎,一起出動,大範圍的警戒和封鎖,卻是比較少見的。


    兀良哈如此,相信其他長城沿線的蒙古部落應該也不會鬆懈。


    一定是出大事了。


    二十個夜不收,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是明白,大家目光都看向董朝甫,想著是否還要繼續深入?


    剛才有蒙古偵騎逃走,得到消息的蒙古騎兵,甚至是草原的蒙古牧民,都會對他們展開圍剿,如果繼續前行,等待他們的必然是九死一生,明智的選擇,當然是迴轉喜峰口,將草原有異動的消息,回報上級。


    但「草原有異動」這五個字太籠統,並無法知道,草原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以至於蒙古人要偵騎四出?


    這顯然不是董朝甫的脾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