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隆慶開市,朝臣們也是激烈不同意,那時的壓力和反對聲浪,可比現在強大多了,但當時的首輔高拱手段高明,根本不需要皇帝發愁,他輕鬆就化解,既推行了開市之策,也令那些反對者無話可說。
周延儒是現在的首輔,雖然能力比不上高拱,操守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但玩弄政治的手腕,周延儒還是有一些的,朱慈烺相信這個小問題,應該是難不住他的。
聽了兒子的建議,崇禎帝不置可否,他臉上的愁容卻是散開了不少。
大明同意重開張家口,時間暫定在九月份,解決了這個難題之後,雙方談判的進程立刻就加快了很多,建虜同意大明收斂鬆錦將士的屍骨,同時,大明也同意建虜收斂潮白河建虜士兵的屍骨。
當然了,建虜並不知道大明會把張家口邊貿分成內外兩市,還以為和過去一樣,能繼續從張家口貿易中獲取到一些必須的物資。因此,談判成功之後,範文程以為立下了大功,急急進宮向黃太吉報喜。
而張家口之後,就是戰馬換俘的問題了。
建虜究竟會不會同意用戰馬交換俘虜,如果建虜換了,那麽蒙古俘虜是不是也可以換?
這是朱慈烺一直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雖然用戰馬牛羊換俘在蒙古草原上很普遍,並非是一種示弱的表現,但終究是會傷害到士氣,尤其是建虜在蒙古的統治並沒有完全穩重,蒙古人由敬重英雄,鄙視弱者的情況下,任何一絲一點士氣的損耗,都會對建虜產生不利的影響。
黃太吉一代梟雄,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不同意是正常,如果同意換,那就很有可能是一種談判手段,或者是蘊藏有陰謀……
換俘的談判還沒有結果,但交換屍骨的事,雙方沒有異議,於是便開始執行。三天前,遼東巡撫衙門的兩個參政,已經前往鬆山和錦州,而建虜錦州的兩個參政,一滿一漢,也已經到了山海關,但是否立刻送他們入關,遼東督師範誌完卻不敢做主,而是要等朝廷的旨意。
而在最後,範誌完也報告了一個新情況,那就是建虜錦州守軍換防了,這一次不再是普通的建虜將領和漢軍將領,而是建虜的睿親王多爾多親自坐鎮錦州,並由漢軍正白旗為輔——漢軍正白旗旗主為石廷柱,是一名資深漢奸,在玉田和閻應元交過手。
看到這個消息,朱慈烺臉色立刻凝重,多爾袞是僅次於黃太吉的建虜人傑,旗下的正白旗也是建虜八旗裏的大旗,黃太吉派他坐鎮錦州,除了顯示建虜對錦州的重視,同時也是給寧遠的吳三桂增加了壓力。
朱慈烺立刻想到,一定是去年吳三桂悄悄入關的事情令黃太吉警覺,他覺得,不能讓吳三桂亂竄,要將吳三桂定在寧遠,因此派出多爾袞。
有多爾袞在,寧遠麵對的壓力倍增,吳三桂再想要離開寧遠,參與到內陸的作戰,怕是就要小心一點了……
「建虜近期會不會興兵?」崇禎帝的聲音把朱慈烺從沉思中驚醒。
朱慈烺明白,父皇擔心的是多爾袞會進攻寧遠,於是搖頭:「父皇放心,寧遠城防堅固,城中糧草充足,士兵訓練有素,又有吳三桂統領,除非是建虜傾國來攻,否則隻靠多爾袞或者是錦州的建虜,是絕對威脅不到寧遠的。」
第654章 黃太吉之思
聽兒子這麽說,崇禎帝臉上的擔憂散去不少,沉思道:「但也不能大意,朕已經命令範誌完提高警惕。」想一想又輕聲道:「今冬建虜如果入塞,有多爾袞的壓力,吳三桂還能率寧遠軍渡海攻擊嗎?如果不能,怕是要早做謀劃啊……」
朱慈烺沒有回答,他知道,父皇並不是在問他,而是在提醒他。
但他不會做其他的選擇。
渡海攻擊,非吳三桂和吳三桂的廣寧鐵騎不可,其他人,都擔不起這個重任,多爾袞的出現,雖然給寧遠前線造成了一些壓力,但除非建虜大軍不入塞,而是圍攻寧遠,否則朱慈烺一點都不覺得,隻憑多爾袞的一旗,就能拿下寧遠。
所以他並不擔憂此事。
他真正擔憂的是,黃太吉好像已經開始在布局了……
瀋陽。
崇政殿。
黃太吉坐在禦座上,正聽取範文程關於和明國談判的進展匯報。
範文程的聲音在殿中迴蕩。
「我大清仁義,準許明國在鬆錦收斂明國士兵的屍骨,但明國卻毫無大國風範,在釋放我大清勇士的問題上,一直刁難,對於前多羅貝勒阿巴泰,更是緊咬不放……」
黃太吉靜靜聽著,腦子裏卻想起阿巴泰的那封信。
前些天,禮親王代善拿著阿巴泰的信,進宮見他,原本,代善對阿巴泰是很不滿的,認為滿達海初次出征,作為叔叔,也是老將的阿巴泰應該用心提點,而不是讓滿達海獨自率軍在前,以至於中了明軍的埋伏,不過看完阿巴泰的信後,代善的想法微有改變,於是進到宮中,將阿巴泰的信呈給黃太吉。
阿巴泰的這封信寫的太好了,沒有推卸責任,沒有說自己在明國的苦難,隻說痛苦的自責和兄弟情義——很明顯,這是有高人指點的,雖然阿巴泰是用滿文寫的,但一定有明國的高人用漢文給他寫過範文,阿巴泰估計是照著抄來的。
「阿巴泰畢竟是太祖血脈,我們的兄弟,他被明國羞辱,我大清也臉上無光,如果可能,還是要將他換回來。」代善道。
周延儒是現在的首輔,雖然能力比不上高拱,操守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但玩弄政治的手腕,周延儒還是有一些的,朱慈烺相信這個小問題,應該是難不住他的。
聽了兒子的建議,崇禎帝不置可否,他臉上的愁容卻是散開了不少。
大明同意重開張家口,時間暫定在九月份,解決了這個難題之後,雙方談判的進程立刻就加快了很多,建虜同意大明收斂鬆錦將士的屍骨,同時,大明也同意建虜收斂潮白河建虜士兵的屍骨。
當然了,建虜並不知道大明會把張家口邊貿分成內外兩市,還以為和過去一樣,能繼續從張家口貿易中獲取到一些必須的物資。因此,談判成功之後,範文程以為立下了大功,急急進宮向黃太吉報喜。
而張家口之後,就是戰馬換俘的問題了。
建虜究竟會不會同意用戰馬交換俘虜,如果建虜換了,那麽蒙古俘虜是不是也可以換?
這是朱慈烺一直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雖然用戰馬牛羊換俘在蒙古草原上很普遍,並非是一種示弱的表現,但終究是會傷害到士氣,尤其是建虜在蒙古的統治並沒有完全穩重,蒙古人由敬重英雄,鄙視弱者的情況下,任何一絲一點士氣的損耗,都會對建虜產生不利的影響。
黃太吉一代梟雄,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不同意是正常,如果同意換,那就很有可能是一種談判手段,或者是蘊藏有陰謀……
換俘的談判還沒有結果,但交換屍骨的事,雙方沒有異議,於是便開始執行。三天前,遼東巡撫衙門的兩個參政,已經前往鬆山和錦州,而建虜錦州的兩個參政,一滿一漢,也已經到了山海關,但是否立刻送他們入關,遼東督師範誌完卻不敢做主,而是要等朝廷的旨意。
而在最後,範誌完也報告了一個新情況,那就是建虜錦州守軍換防了,這一次不再是普通的建虜將領和漢軍將領,而是建虜的睿親王多爾多親自坐鎮錦州,並由漢軍正白旗為輔——漢軍正白旗旗主為石廷柱,是一名資深漢奸,在玉田和閻應元交過手。
看到這個消息,朱慈烺臉色立刻凝重,多爾袞是僅次於黃太吉的建虜人傑,旗下的正白旗也是建虜八旗裏的大旗,黃太吉派他坐鎮錦州,除了顯示建虜對錦州的重視,同時也是給寧遠的吳三桂增加了壓力。
朱慈烺立刻想到,一定是去年吳三桂悄悄入關的事情令黃太吉警覺,他覺得,不能讓吳三桂亂竄,要將吳三桂定在寧遠,因此派出多爾袞。
有多爾袞在,寧遠麵對的壓力倍增,吳三桂再想要離開寧遠,參與到內陸的作戰,怕是就要小心一點了……
「建虜近期會不會興兵?」崇禎帝的聲音把朱慈烺從沉思中驚醒。
朱慈烺明白,父皇擔心的是多爾袞會進攻寧遠,於是搖頭:「父皇放心,寧遠城防堅固,城中糧草充足,士兵訓練有素,又有吳三桂統領,除非是建虜傾國來攻,否則隻靠多爾袞或者是錦州的建虜,是絕對威脅不到寧遠的。」
第654章 黃太吉之思
聽兒子這麽說,崇禎帝臉上的擔憂散去不少,沉思道:「但也不能大意,朕已經命令範誌完提高警惕。」想一想又輕聲道:「今冬建虜如果入塞,有多爾袞的壓力,吳三桂還能率寧遠軍渡海攻擊嗎?如果不能,怕是要早做謀劃啊……」
朱慈烺沒有回答,他知道,父皇並不是在問他,而是在提醒他。
但他不會做其他的選擇。
渡海攻擊,非吳三桂和吳三桂的廣寧鐵騎不可,其他人,都擔不起這個重任,多爾袞的出現,雖然給寧遠前線造成了一些壓力,但除非建虜大軍不入塞,而是圍攻寧遠,否則朱慈烺一點都不覺得,隻憑多爾袞的一旗,就能拿下寧遠。
所以他並不擔憂此事。
他真正擔憂的是,黃太吉好像已經開始在布局了……
瀋陽。
崇政殿。
黃太吉坐在禦座上,正聽取範文程關於和明國談判的進展匯報。
範文程的聲音在殿中迴蕩。
「我大清仁義,準許明國在鬆錦收斂明國士兵的屍骨,但明國卻毫無大國風範,在釋放我大清勇士的問題上,一直刁難,對於前多羅貝勒阿巴泰,更是緊咬不放……」
黃太吉靜靜聽著,腦子裏卻想起阿巴泰的那封信。
前些天,禮親王代善拿著阿巴泰的信,進宮見他,原本,代善對阿巴泰是很不滿的,認為滿達海初次出征,作為叔叔,也是老將的阿巴泰應該用心提點,而不是讓滿達海獨自率軍在前,以至於中了明軍的埋伏,不過看完阿巴泰的信後,代善的想法微有改變,於是進到宮中,將阿巴泰的信呈給黃太吉。
阿巴泰的這封信寫的太好了,沒有推卸責任,沒有說自己在明國的苦難,隻說痛苦的自責和兄弟情義——很明顯,這是有高人指點的,雖然阿巴泰是用滿文寫的,但一定有明國的高人用漢文給他寫過範文,阿巴泰估計是照著抄來的。
「阿巴泰畢竟是太祖血脈,我們的兄弟,他被明國羞辱,我大清也臉上無光,如果可能,還是要將他換回來。」代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