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為庶民,閉門思過吧。」良久,黃太吉緩緩道。
「謝皇上不殺之恩,謝皇上。」
祖澤潤如釋重負,對黃太吉連連叩首,等黃太吉擺手,他才敢站起來,低頭,小心翼翼的反步向後,一直到了殿門口,方才轉過身,正常的邁步離開。
從後麵看,他整個後背都被冷汗浸透了。
殿門口,一個穿著黃馬褂的帶刀侍衛沖旁邊的兩個青衣侍衛使一個眼色,兩人明白,立刻悄無聲息的跟了上去——雖然黃太吉沒有重懲,也準許祖澤潤回家,但並不表示祖澤潤可以亂跑,如果祖澤潤有所違背,等待他的必然是嚴厲的處罰。
殿中,黃太吉臉色陰沉。
前方的軍情令他憂急,而聽完祖澤潤的講述,他憂心的卻不再是整個入塞的戰局,而是明國太子這個人……少年英傑,未來明國的皇帝,這樣的人必須早做處置,不然必成為大清的心腹之患。
第二日,黃太吉招睿親王多爾袞,武英郡王阿濟格,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等一眾建虜親貴和各旗的理政大臣,連同範文程祖可法等幾個漢臣智囊,在大政殿議事,其間再將祖澤潤招上殿中,令他將潮白河和墻子嶺兩戰的經過連同和明國太子見麵談話的過程,再講述了一遍。
因為消息已經傳來,眾人都已經知道了阿巴泰偏師全軍覆沒的消息,所以一個個都是臉色凝重,已經十幾年了,他們的記憶和經過,都是由連續不停的勝利而組成,大清在和明國的戰爭中,雖然會有一些小失利,比如鬆錦之戰的初期,明國九邊精銳初到鬆錦時,士氣旺盛,清兵出師不利,連續打了幾次小敗仗,後來黃太吉親率援兵從瀋陽馳援,才扭轉了局麵,並最終取得了鬆錦之戰的大勝。
但現在,多羅貝勒,同樣是太子努爾哈赤兒子的阿巴泰竟然在明國全軍覆沒,而本人也被明國俘虜,這實在是前所未有的恥辱啊。在祖澤潤講述中,武英郡王阿濟格按捺不住急脾氣,跳起來痛罵,說老七阿巴泰就是一個蠢貨,根本不會帶兵,用這樣的人帶兵,也怪不得有今日之敗。
殿中人聽了臉色都不太好看。
阿巴泰是黃太吉任命的,阿濟格的話,隱隱有指責黃太吉之意,但阿濟格的弟弟,作為大軍主帥的多鐸也止步於玉田城下,情況並沒有太好,阿濟格在罵阿巴泰的同時,等於也把自己弟弟也罵了,因此連多爾袞都禁不住的皺了一下眉頭。
今日議事,原本禮親王代善也應該參加,但代善的七子滿達海連同兩千多正紅旗的精銳剛剛戰死在潮白河,消失傳來,代善立刻就病倒了,四年前,代善的長子嶽托和三子薩哈璘、六子瑪占先後病死,代善就已經受了很大的打擊,今日被他賦予厚望、未來準備承襲的七子滿達海戰死在潮白河,等於是雪上加霜,甚至是致命一擊,代善的身體近幾年本來就已經不怎麽好了,這一下立刻就承受不住了。
因此,代善今日並沒有到場。
如果他在,他必然會出言緩和,為阿濟格打圓場。
代善不在,另一個有資格有身份打圓場的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但濟爾哈朗本就不是善於言詞的人,加上性子拘謹,不輕易發表意見,所以明知道阿濟格說話有所不妥,他也假裝不知,隻低頭默默。
豪格是黃太吉的長子,對阿濟格的話很是不滿,但阿濟格是他的叔叔,他也不好跳出來公開指責,隻能冷笑著瞪了阿濟格一眼。
黃太吉並不為意,對阿濟格的性子他很是了解,知道阿濟格隻是信口直言,並非是在針對他,於是令祖澤潤退下,問眾臣對入塞戰事的看法,另外更重要的是,明太子聰睿有謀略,且現在已經帶兵,未來我大清又如何麵對?在座諸臣,你們有沒有高明的想法?
最先起身應對的是漢臣範文程,範文程先請罪,他負責對明國的情搜,但明國堅壁清野,提前二十天撤離了邊境的守軍和百姓,作為建虜情報首領的他卻毫無所知,沒有給予多鐸應有的預警和支持,算起來已經是失職。
範文程請罪時,阿濟格怒目,多爾袞麵無表情,豪格低頭,濟爾哈朗若有所思——誰都知道範文程是黃太吉的親信大臣,是黃太吉最倚重的智囊,雖然範文程此次有所失誤,但從過去的功績和黃太吉對他的信任來看,範文程受到處分的機會很小。
果然,黃太吉雖然聲色俱厲,對範文程予以斥責,但最後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隻降了範文程一級官職和一級俸祿,準範文程戴罪立功,仍令範文程主管對明國情報之事。
聽到黃太吉的處罰,阿濟格不滿的撇嘴——哼,這些漢臣每日給黃太吉灌迷魂湯,都快把黃太吉灌迷糊了,這哪是懲處,簡直是縱放啊,若是滿臣犯了這樣的錯誤,不被革職才怪呢。
阿濟格不滿,多爾袞卻是淡定,因為他和黃太吉的想法是一樣的,範文程雖然有失誤,但就情報搜集來說,整個瀋陽再沒有人能勝過範文程了,不能因為這一次就抹殺了範文程的功績,換了範文程,事情不會更好,反而會更糟。
第607章 黃太吉應對(2)
「十月之時,明國忽然對京畿一代進行了一次大掃蕩,不同於以往,這一次指揮行動的不是錦衣衛,而是明國京營新成立的一個組織,叫軍情司。他們行動之前不經過錦衣衛,也不知會當地官府,我大清布置在官府中的耳目都被瞞了過去,以至於我大清布置在京畿一代的眼線,很多都被明人抓獲,僥倖漏網之魚也是戰戰兢兢,不敢再和我大清聯絡,關內消息一時斷絕。但因為從關內到瀋陽,情況傳遞需要半個月,因此當臣得到警訊時,豫郡王的大軍已經出征,這是臣的失誤,臣死罪,若是臣能提早有預防,軍情或許不會到現在。」
「謝皇上不殺之恩,謝皇上。」
祖澤潤如釋重負,對黃太吉連連叩首,等黃太吉擺手,他才敢站起來,低頭,小心翼翼的反步向後,一直到了殿門口,方才轉過身,正常的邁步離開。
從後麵看,他整個後背都被冷汗浸透了。
殿門口,一個穿著黃馬褂的帶刀侍衛沖旁邊的兩個青衣侍衛使一個眼色,兩人明白,立刻悄無聲息的跟了上去——雖然黃太吉沒有重懲,也準許祖澤潤回家,但並不表示祖澤潤可以亂跑,如果祖澤潤有所違背,等待他的必然是嚴厲的處罰。
殿中,黃太吉臉色陰沉。
前方的軍情令他憂急,而聽完祖澤潤的講述,他憂心的卻不再是整個入塞的戰局,而是明國太子這個人……少年英傑,未來明國的皇帝,這樣的人必須早做處置,不然必成為大清的心腹之患。
第二日,黃太吉招睿親王多爾袞,武英郡王阿濟格,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等一眾建虜親貴和各旗的理政大臣,連同範文程祖可法等幾個漢臣智囊,在大政殿議事,其間再將祖澤潤招上殿中,令他將潮白河和墻子嶺兩戰的經過連同和明國太子見麵談話的過程,再講述了一遍。
因為消息已經傳來,眾人都已經知道了阿巴泰偏師全軍覆沒的消息,所以一個個都是臉色凝重,已經十幾年了,他們的記憶和經過,都是由連續不停的勝利而組成,大清在和明國的戰爭中,雖然會有一些小失利,比如鬆錦之戰的初期,明國九邊精銳初到鬆錦時,士氣旺盛,清兵出師不利,連續打了幾次小敗仗,後來黃太吉親率援兵從瀋陽馳援,才扭轉了局麵,並最終取得了鬆錦之戰的大勝。
但現在,多羅貝勒,同樣是太子努爾哈赤兒子的阿巴泰竟然在明國全軍覆沒,而本人也被明國俘虜,這實在是前所未有的恥辱啊。在祖澤潤講述中,武英郡王阿濟格按捺不住急脾氣,跳起來痛罵,說老七阿巴泰就是一個蠢貨,根本不會帶兵,用這樣的人帶兵,也怪不得有今日之敗。
殿中人聽了臉色都不太好看。
阿巴泰是黃太吉任命的,阿濟格的話,隱隱有指責黃太吉之意,但阿濟格的弟弟,作為大軍主帥的多鐸也止步於玉田城下,情況並沒有太好,阿濟格在罵阿巴泰的同時,等於也把自己弟弟也罵了,因此連多爾袞都禁不住的皺了一下眉頭。
今日議事,原本禮親王代善也應該參加,但代善的七子滿達海連同兩千多正紅旗的精銳剛剛戰死在潮白河,消失傳來,代善立刻就病倒了,四年前,代善的長子嶽托和三子薩哈璘、六子瑪占先後病死,代善就已經受了很大的打擊,今日被他賦予厚望、未來準備承襲的七子滿達海戰死在潮白河,等於是雪上加霜,甚至是致命一擊,代善的身體近幾年本來就已經不怎麽好了,這一下立刻就承受不住了。
因此,代善今日並沒有到場。
如果他在,他必然會出言緩和,為阿濟格打圓場。
代善不在,另一個有資格有身份打圓場的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但濟爾哈朗本就不是善於言詞的人,加上性子拘謹,不輕易發表意見,所以明知道阿濟格說話有所不妥,他也假裝不知,隻低頭默默。
豪格是黃太吉的長子,對阿濟格的話很是不滿,但阿濟格是他的叔叔,他也不好跳出來公開指責,隻能冷笑著瞪了阿濟格一眼。
黃太吉並不為意,對阿濟格的性子他很是了解,知道阿濟格隻是信口直言,並非是在針對他,於是令祖澤潤退下,問眾臣對入塞戰事的看法,另外更重要的是,明太子聰睿有謀略,且現在已經帶兵,未來我大清又如何麵對?在座諸臣,你們有沒有高明的想法?
最先起身應對的是漢臣範文程,範文程先請罪,他負責對明國的情搜,但明國堅壁清野,提前二十天撤離了邊境的守軍和百姓,作為建虜情報首領的他卻毫無所知,沒有給予多鐸應有的預警和支持,算起來已經是失職。
範文程請罪時,阿濟格怒目,多爾袞麵無表情,豪格低頭,濟爾哈朗若有所思——誰都知道範文程是黃太吉的親信大臣,是黃太吉最倚重的智囊,雖然範文程此次有所失誤,但從過去的功績和黃太吉對他的信任來看,範文程受到處分的機會很小。
果然,黃太吉雖然聲色俱厲,對範文程予以斥責,但最後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隻降了範文程一級官職和一級俸祿,準範文程戴罪立功,仍令範文程主管對明國情報之事。
聽到黃太吉的處罰,阿濟格不滿的撇嘴——哼,這些漢臣每日給黃太吉灌迷魂湯,都快把黃太吉灌迷糊了,這哪是懲處,簡直是縱放啊,若是滿臣犯了這樣的錯誤,不被革職才怪呢。
阿濟格不滿,多爾袞卻是淡定,因為他和黃太吉的想法是一樣的,範文程雖然有失誤,但就情報搜集來說,整個瀋陽再沒有人能勝過範文程了,不能因為這一次就抹殺了範文程的功績,換了範文程,事情不會更好,反而會更糟。
第607章 黃太吉應對(2)
「十月之時,明國忽然對京畿一代進行了一次大掃蕩,不同於以往,這一次指揮行動的不是錦衣衛,而是明國京營新成立的一個組織,叫軍情司。他們行動之前不經過錦衣衛,也不知會當地官府,我大清布置在官府中的耳目都被瞞了過去,以至於我大清布置在京畿一代的眼線,很多都被明人抓獲,僥倖漏網之魚也是戰戰兢兢,不敢再和我大清聯絡,關內消息一時斷絕。但因為從關內到瀋陽,情況傳遞需要半個月,因此當臣得到警訊時,豫郡王的大軍已經出征,這是臣的失誤,臣死罪,若是臣能提早有預防,軍情或許不會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