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福建湖廣四川等省份追繳逮賦的工作比較順利,京師派到這四地的禦史言官很好的發揮了作用,督促欠稅大戶今年之內必須繳清逮賦,不然來年就要收利息,五年後抄查全部家產。因為是京官,和地方士紳的關聯比較少,加上又急於完成任務,返回京師,因此雷厲風行,不給麵子,欠稅的地方士紳們雖然怨聲載道,但卻也不敢硬抗朝廷。
據禦史們回報,廣東福建湖廣四川四地大約可以補上歷年欠稅的七到八成。折合起來,最少也有一百萬兩銀子。
聽到這個消息,朱慈烺微微鬆口氣,禦史言官出京,總算是有點作用。
但南直隸卻有點麻煩。
南京是大明副都,在南京有另外的六部加都察院,官紳力量強大,各種利益結合的密不透風,更和京師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禦史言官到廣東福建等地是一個官,但在南直隸,卻隻能算是一個小吏,根本不入那些士紳大戶的法眼。因此催收工作很是不利,那些欠稅的士紳大戶已經到南京戶部門前鬧過好幾次,每一次都是尋死覓活的,搞的滿城風雨,烏煙瘴氣。
不過也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鹽政查弊稍有進展,在方正化回京之後,有段時間,查鹽欽差左懋第在揚州幾乎是寸步難行,但李邦華就任左都禦史之後,猛烈彈劾江南那些阻礙鹽政、為鹽商做掩護的官員,尤其是南京戶部,被都察院批的體無完膚。重壓之下,南京官員和鹽商不得不有所收斂,加上新任鹽運使丁魁楚頗為機巧,深懂新官立威之法,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朝廷的鹽政新策,因此江南的鹽弊稍微有所改善。
但根子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像很多事情一樣,過了這段風口,立刻就會舊態復萌。
除了以上,新任兵部尚書的人選,也是討論的議題之一,各方都有推薦,呼聲最高的,當然就是侍郎吳甡。
朝議紛亂之中,禦座上的崇禎帝時而怒,時而喜。但對兵部尚書的人選,卻始終不予置評。內閣四臣中,除了蔣德璟明確支持吳甡之外,其他三人的態度都比較曖昧。這令朱慈烺微微擔憂,難道吳甡兵部尚書的位置,會有意外嗎?
眼看朝議快要結束,朱慈烺輕輕咳嗽一聲,起身來到殿中,向禦座上的崇禎帝拱手深鞠:「父皇,兒臣有奏~~」
不是為了兵部尚書的人選,那不是太子可以公開置喙的事情。這一點,朱慈烺心裏還是很清楚的。
朝堂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想知道,太子又有什麽牽動天下的大政策要拋出來了?
尤其內閣首輔周延儒,雖然表麵上老井如波,但內心卻最為緊張,他擔心太子又找到了朝政的什麽弊端,又要跳出來打他的臉。
崇禎帝點頭。
和過去不同,朱慈烺早已經習慣了朝議的氣氛,越發的氣定神閑了,他拱手道:「父皇,開封之戰後,兒臣返回京師的路上,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為什麽建虜可以入塞,我大明卻不能繞道海路,攻擊建虜後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呢?一來是因為遼東地廣人稀,道路不便,建虜的主要城池都距離海邊遙遠,無法發揮襲擊的突然性;另一個原因是,我大明水師力量不足,無法大規模的運送士兵到建虜的後方,假設一下,但使我大明有足夠的水軍,可以隨時運送五到十萬的將士到旅順和金州,甚至是到建虜後方的鎮江堡,並且可以保證後勤補給,源源不絕的從海上運送,支援登陸將士,對建虜發起攻擊,建虜還敢肆意入塞嗎?」
崇禎帝精神一振。
做皇帝這麽多年,崇禎帝最喜歡聽的就是關於對付建虜的建言獻策。海路繞行,攻擊建虜後方,自從今年二月兒子提出之後,就令他眼前一亮,常常召集重臣,在暖閣中密議此事,也因此,他才會對福建總兵鄭芝龍另眼相看,不但提拔其弟鄭鴻逵任登州水師提督,還任其子鄭森為登州水師遊擊,平常對鄭芝龍,也是不吝賞賜,為了就是踐行兒子提出的策略,收攬鄭芝龍父子之心,一旦建虜入塞,就令登州水師渡海攻擊,騷擾建虜的後方。
群臣都靜聽。
朱慈烺繼續道:「然水師非一日所能建成,一艘戰艦,從圖紙,選料到最後的建造成功,短則三年,長則五年,所用木料都需要在水中浸泡一年,確定質量可靠,方能在海船上使用,也因此,水師的組建歷來都是曠日持久。當初我太祖洪武皇帝在太湖之中鍛鍊水軍,也是到三年之後方才具備戰力,有了和陳友諒一爭高下的能力,五年後,才一舉擊潰對方。然鬆錦之戰之後,我九邊空虛,建虜隨時都可能會入塞,一旦建虜今年年底入塞,我大明繞道海路的想法,恐怕難以實施。不但今年,以三年建造一艘船艦的速度看,最早到後年,我大明水師才能有騷擾建虜後方的可能。」
崇禎帝的臉色一下就不好看了。
照太子所說,今年和明年,豈不還是隻能被動挨打?
群臣默然。
太子的說法,朝臣們並非不知道,然崇禎帝求治心切,有些冒犯的話,實在不宜在禦座前直說。
也就是太子敢於直言不諱。
「陛下,」內閣蔣德璟出列:「登州水師已經重建,據登州水師提督鄭鴻逵的奏報,到上月,登州水師一共有大船二十艘,小船四十餘艘,水兵一千餘人,已經初具規模,足以運送一定數量的將士渡海。」
據禦史們回報,廣東福建湖廣四川四地大約可以補上歷年欠稅的七到八成。折合起來,最少也有一百萬兩銀子。
聽到這個消息,朱慈烺微微鬆口氣,禦史言官出京,總算是有點作用。
但南直隸卻有點麻煩。
南京是大明副都,在南京有另外的六部加都察院,官紳力量強大,各種利益結合的密不透風,更和京師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禦史言官到廣東福建等地是一個官,但在南直隸,卻隻能算是一個小吏,根本不入那些士紳大戶的法眼。因此催收工作很是不利,那些欠稅的士紳大戶已經到南京戶部門前鬧過好幾次,每一次都是尋死覓活的,搞的滿城風雨,烏煙瘴氣。
不過也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鹽政查弊稍有進展,在方正化回京之後,有段時間,查鹽欽差左懋第在揚州幾乎是寸步難行,但李邦華就任左都禦史之後,猛烈彈劾江南那些阻礙鹽政、為鹽商做掩護的官員,尤其是南京戶部,被都察院批的體無完膚。重壓之下,南京官員和鹽商不得不有所收斂,加上新任鹽運使丁魁楚頗為機巧,深懂新官立威之法,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朝廷的鹽政新策,因此江南的鹽弊稍微有所改善。
但根子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像很多事情一樣,過了這段風口,立刻就會舊態復萌。
除了以上,新任兵部尚書的人選,也是討論的議題之一,各方都有推薦,呼聲最高的,當然就是侍郎吳甡。
朝議紛亂之中,禦座上的崇禎帝時而怒,時而喜。但對兵部尚書的人選,卻始終不予置評。內閣四臣中,除了蔣德璟明確支持吳甡之外,其他三人的態度都比較曖昧。這令朱慈烺微微擔憂,難道吳甡兵部尚書的位置,會有意外嗎?
眼看朝議快要結束,朱慈烺輕輕咳嗽一聲,起身來到殿中,向禦座上的崇禎帝拱手深鞠:「父皇,兒臣有奏~~」
不是為了兵部尚書的人選,那不是太子可以公開置喙的事情。這一點,朱慈烺心裏還是很清楚的。
朝堂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想知道,太子又有什麽牽動天下的大政策要拋出來了?
尤其內閣首輔周延儒,雖然表麵上老井如波,但內心卻最為緊張,他擔心太子又找到了朝政的什麽弊端,又要跳出來打他的臉。
崇禎帝點頭。
和過去不同,朱慈烺早已經習慣了朝議的氣氛,越發的氣定神閑了,他拱手道:「父皇,開封之戰後,兒臣返回京師的路上,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為什麽建虜可以入塞,我大明卻不能繞道海路,攻擊建虜後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呢?一來是因為遼東地廣人稀,道路不便,建虜的主要城池都距離海邊遙遠,無法發揮襲擊的突然性;另一個原因是,我大明水師力量不足,無法大規模的運送士兵到建虜的後方,假設一下,但使我大明有足夠的水軍,可以隨時運送五到十萬的將士到旅順和金州,甚至是到建虜後方的鎮江堡,並且可以保證後勤補給,源源不絕的從海上運送,支援登陸將士,對建虜發起攻擊,建虜還敢肆意入塞嗎?」
崇禎帝精神一振。
做皇帝這麽多年,崇禎帝最喜歡聽的就是關於對付建虜的建言獻策。海路繞行,攻擊建虜後方,自從今年二月兒子提出之後,就令他眼前一亮,常常召集重臣,在暖閣中密議此事,也因此,他才會對福建總兵鄭芝龍另眼相看,不但提拔其弟鄭鴻逵任登州水師提督,還任其子鄭森為登州水師遊擊,平常對鄭芝龍,也是不吝賞賜,為了就是踐行兒子提出的策略,收攬鄭芝龍父子之心,一旦建虜入塞,就令登州水師渡海攻擊,騷擾建虜的後方。
群臣都靜聽。
朱慈烺繼續道:「然水師非一日所能建成,一艘戰艦,從圖紙,選料到最後的建造成功,短則三年,長則五年,所用木料都需要在水中浸泡一年,確定質量可靠,方能在海船上使用,也因此,水師的組建歷來都是曠日持久。當初我太祖洪武皇帝在太湖之中鍛鍊水軍,也是到三年之後方才具備戰力,有了和陳友諒一爭高下的能力,五年後,才一舉擊潰對方。然鬆錦之戰之後,我九邊空虛,建虜隨時都可能會入塞,一旦建虜今年年底入塞,我大明繞道海路的想法,恐怕難以實施。不但今年,以三年建造一艘船艦的速度看,最早到後年,我大明水師才能有騷擾建虜後方的可能。」
崇禎帝的臉色一下就不好看了。
照太子所說,今年和明年,豈不還是隻能被動挨打?
群臣默然。
太子的說法,朝臣們並非不知道,然崇禎帝求治心切,有些冒犯的話,實在不宜在禦座前直說。
也就是太子敢於直言不諱。
「陛下,」內閣蔣德璟出列:「登州水師已經重建,據登州水師提督鄭鴻逵的奏報,到上月,登州水師一共有大船二十艘,小船四十餘艘,水兵一千餘人,已經初具規模,足以運送一定數量的將士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