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議結束。


    雖然吳甡侯恂有異議,但朱慈烺力排眾議,決定以二十日為最低期限,這中間除非開封局勢發生大變化,否則大軍不會出動,二十日之後,再看情況而定。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謀劃雖然好,但卻也擋不住天災意外。


    對於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朱慈烺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一旦出現意外,開封在這二十天之內被流賊意外攻克了,那麽他就隻能率領二十萬大軍直撲開封,和流賊麵對麵的硬鋼了。相比於現在的優勢局麵,到時情況一定會非常慘烈,勝敗難以預料。


    但朱慈烺不動搖,戰爭從來沒有百分百的勝機,白話講,都需要一定的賭,不論是李牧當年在塞外痛擊匈奴,李愬雪夜襲蔡州,都有一定的冒險性,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不冒險,就不可能有大勝利。


    這中間,隻是苦了開封的守軍和百姓,他們將承受原本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壓力……


    走出中軍帳,吳甡和侯恂都臉色凝重。相互對視一眼之後,侯恂忽然笑了:「鹿友何必如此凝重?你們心裏都是明白的,太子按兵不動,乃是兵家的上上之選,一旦二十日之期到達,我軍兵發開封,到時會是一個必勝之局。」


    吳甡負手遙望北方:「我何嚐不知太子的堅持是正確的,然開封危急,陛下心急如焚,我擔心的是到不了二十日之期,陛下的催戰聖旨會再來!」


    「那也無妨,若是陛下震怒,你我同下詔獄即可。」侯恂笑:「你老兄尚沒有進過詔獄,該不是怕了吧?」


    吳甡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侯恂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兩人年紀相差一歲,進士隻差一期,又同屬東林黨,不管公開還是私下,關係都相當不錯。自從侯恂到軍中,兩人對談,幾乎是無不可言,常常互開玩笑。


    吳甡搖頭嘆道:「若是開封失守,我下詔獄又何妨?我擔心的是陛下在急怒之下,會撤換太子代天出征的職位,另尋督撫帶兵。那一來,太子何以麵對聖旨?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此事?我等身為輔臣,又何以麵對太子?」


    侯恂吃驚道:「太子乃國本,陛下不會如此莽撞處置吧?」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等身為太子輔臣,需早做準備。」吳甡目光灼灼地盯著侯恂。


    侯恂何等聰明,立刻就明白了,向吳甡深深一躬,肅容道:「鹿友有何打算,但說無妨,但有我侯大真能出力之處,某絕不推託!」


    侯恂字大真。


    「陛下如果撤換太子,到時督師大軍的一定不是丁啟睿,而是大真你。所以我想請大真和我一起上表,向陛下奏明此間的軍情,同時說明太子按兵不動,以圖一舉擊潰闖營的必要性!」吳甡道。


    吳甡是太子親信,在崇禎帝的心目中,此次太子在歸德按兵不動,很大程度是受了吳甡的影響,如果撤換太子,當然不會再用吳甡領兵,丁啟睿又證明不可用,而侯恂是左良玉的恩公,有侯恂在,左良玉必然用命,所以太子一旦被撤換,侯恂是一個必然的繼位者。


    侯恂苦笑:「我戴罪之身,沒有上表的權力啊。」


    「我上表,你在我名字後麵聯署即可。」吳甡道。


    二品大員拉著一個戴罪官員上表,實在是本朝少見,細究起來,並不符朝廷的規製,但吳甡管不了那麽多了,他對禦座上的那一位有相當的了解,真要動了急怒,有些事是絕對能做出來的。


    侯恂有點猶豫。


    他剛從詔獄出來,可不想再進去,一旦這份奏疏忤逆了陛下,陛下震怒,吳甡丟官,他可能就要重回詔獄了。


    「怎麽,大真你怕了?」吳甡臉色一沉。


    侯恂雖然在詔獄待了六年,行事變的小心,但並非沒有膽氣之人,被吳甡一激,胸中豪氣頓生,又想若非太子進言,我豈非仍在詔獄之中?就算下次下獄,也不過是重回原點,又有何所懼?更進一步想,太子乃國本,就算被撤換帶天出征的銜位,也不失儲君之位,未來一旦登基,今日自己所受的這些委屈,又算什麽?


    於是慨然道:「我侯大真豈是膽小怕事之人,為朝廷,為天下,為開封的戰局,某願和少司馬大人一起上疏!」


    「好!」


    吳甡抓起他的手臂:「走,我們現在就去寫!」


    ……


    京師。


    幹清宮。


    和吳甡侯恂的奏疏一同送到崇禎帝案頭的,還有開封最新的戰報,和周王、河南巡撫高名衡求救奏疏。


    「……賊攻勢猛烈,四門賊兵擁登,勢危萬分,存亡俄頃,臣率總兵陳永福督率兵將躬臨危險,指揮我兵奮死力敵,賊兵方始退卻。到今日,城中官軍已經筋疲力盡,傷亡大半。望北而闕,臣高名衡當與開封城共存亡……」


    看著高名衡的求救奏疏,崇禎帝眼眶泛紅——高名衡打的好,是我大明的忠烈之臣!


    放下高名衡的奏疏,崇禎帝又拿起右手邊的那份密奏。


    那是四天前送到京師,由太子親筆所寫的密奏。


    這一份奏疏太子是動了大心思,花了大時間的,不但將按兵不動的理由寫的清清楚楚,而且情真意切,字裏行間,流露的不止是憂心天下的家國情懷,更把父子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開封之危局,兒臣憂心更勝於父皇,兒臣莫不想一夕之間解救開封,以報天恩。然賊勢且重,兒臣不得不小心謹慎,以免輕敵冒進,重蹈鬆錦之覆轍。以兒臣看來,開封雖急,但急不過二十萬大軍的整訓使用,開封雖危,但危不過大明天下的內憂外患。二十萬大軍不止是中原大船的壓艙石,更是我大明朝最後的一副家當,為開封計,更為天下計,在沒有整備完成、計劃沒有鋪設開來之前,兒臣不能也不敢向開封進軍。開封失守,兒臣猶可以奪回來,如果二十萬大軍有失,兒臣又有何臉目去見父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