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佟定方所說,吳甡侯恂不是沒有想到,但他們兩人都顧忌皇帝陛下的聖旨,想著勸太子早點出兵,因此選擇忽略,佟定方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心中沒有對朝事和朝堂的顧忌,隻就兵論兵,點出了並不是秘密的要點。
最後,佟定方道:「其實現在最難的不是我們,而是闖賊,他重兵屯於開封城下,攻不下,但又不甘心撤兵,時間拖越長,他心情就越急躁,出錯的可能性就越高。當年曹操圍攻漢中,勝不了,又不甘心撤,稱之為雞肋,最後導致大敗,闖賊比曹操之能差得遠。臣以為,引而不發是對闖賊最大的煎熬和折磨。我軍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待闖賊自己出錯。」
說完退到了後麵。
朱慈烺很欣慰,佟定方天生將才,又在參謀司聽訓這麽長時間,果然是大有長進。不過他不打算放過佟定方,再問:「別光說好的,你來說說,我軍可有什麽弱點和隱憂?」
佟定方再次上前,不繞彎子,直接道:「回殿下,我軍雖有二十萬,但良莠不齊,戰力不一,各部能否協調配合,步調統一,殿下的軍令能否準確的傳遞到各營,各營能否堅定不移的執行軍令,仍有未知之數。相反,流賊卻是一股繩。第二,闖賊圍攻開封乃是蓄謀已久,對於朝廷的援兵,其必有所準備,我軍不得不防。第三,我二十萬大軍多是步兵,騎兵隻一萬有餘,流賊騎兵卻有三萬左右,機動力我軍不如流賊,我軍進軍開封之日,要時時提防流賊騎兵在半途的突襲,歸德到開封三百裏的路程,大軍行進需要三到四日,一旦流賊在這期間攻破開封,我軍就有可能會陷入進退失據的地步,因此需要早做謀劃。最後則是糧草,雖有運河之力,但我軍糧草並不寬裕,一旦運河有所阻礙,我軍在開封的行動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
關於糧草,佟定方說的很隱晦,但眾人卻都知道他暗指的是聖旨。
四個方麵的憂患,佟定方考慮的已經相當周全了。
吳甡和侯恂暗暗點頭,小小年紀,就能做到這一步,實在不容易。
朱慈烺對佟定方的回答很滿意,欣慰的笑一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然後環視眾人,意思是你們怎麽看?
吳甡和侯恂心知太子心意已決,想要盡快援救開封城已經是不可能了,吳甡拱手,肅然道:「殿下,戰事多有意外,因此我軍絕不能紙上談兵,拘泥於二十天的時限。以至於錯過解救開封的良機。臣以為,應該以十天為限,十天之後,大軍立刻趕赴開封!」
朱慈烺沉思道:「十天太短,遠不足以疲憊流賊,我以為,最少二十天為限,如果流賊沒有猛攻開封,甚至還可以再推遲!」
因為是穿越者,朱慈烺清楚知道流賊的攻堅能力並不強,即使是到了崇禎十七年,兵多將廣,士氣高漲,麵對隻有幾千人的山西總兵周遇吉,也在寧武關下也被殺了一個膽戰心驚,李自成甚至一度放棄了向京師進軍的計劃,若非是收到大同總兵薑襄和宣府總兵王通的降書,京畿門戶大開,李自成就會帶兵折返陝西,甲申之變就不會發生,歷史就會改寫了。
第397章 崇禎心意
開封之堅,不下於寧武,而城中守軍數量和意誌更是遠超寧武,陳永福的守城能力,也不在周遇吉之下,所以朱慈烺有相當的信心,開封再堅守一個月,完全不成問題。歷史上,開封城最後不是被攻破,而是有人掘開了黃河大堤,水漫開封,除了周王、官紳和少量的百姓坐船撤退,大部分百姓不是餓死就是被淹死了,幾百年繁華的開封古城,最後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吳甡不再說,隻重重拱了一下手。既然太子心意已決,他也沒有什麽好說的,隻能做好應對的準備,如果再有催戰的聖旨,他必然上疏,將一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朱慈烺為什麽要定二十天的最低限度?原因有三,第一:疲兵。流賊五十萬大軍在開封城下停駐的時間越長,其兵馬就越是疲憊,士氣就越會低落,未來交戰之時,官軍的勝機就會更多。第二,為中牟縣的小袁營爭取整頓兵馬、挖壕溝、布置陷阱的時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朱慈烺對這一個月整訓兵馬的進展,並不是太滿意,雖然他每日以太子之尊巡視眾營,所到之處,官兵都操練刻苦,頗有一番振作的氣象,但朱慈烺心知肚明,這些都是表麵現象,由於不能幹涉各營的操練章程和將官的任免,各營對他雖然尊敬,但心底裏卻未必當一回事。
很明顯的例子,雖然他已經兩次邀請各營將官到京營之中參觀,但真正效仿京營安營紮寨、隊列操練的將官卻一個也沒有,連最最忠心的虎大威都依然按照舊有的辦法在操練部隊。
原因不外乎四個字,麻煩,無用。
這些總兵們都是宿將,都有自己一套認為行之有效的操練辦法,他們都不覺得有向京營學習的必要。他們都認為,京營能在魚台縣取得大勝,並非是因為京營的操練辦法,而是因為火器的強大。
當然了,朱慈烺一個月的巡視,並非全無效果,起碼是加強了將士們對朝廷的忠心。從副將以下,甚至百總,旗長,隻要有機會,朱慈烺就會停下腳步,和他們說上一兩句話,雖然都是簡單的家長裏短,但卻足夠他們銘感在心了。而發放軍餉,一個月的好吃好喝,整個官軍的士氣和求戰之心已經提高了很多,如果是丁啟睿楊文嶽領軍,這樣的士氣已經足夠了,但朱慈烺卻有更高的要求,他要像壓彈簧一樣的將將士們的求戰之心壓住,等到時機了,再猛然釋放,到時彈起的力道必然超過現在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
最後,佟定方道:「其實現在最難的不是我們,而是闖賊,他重兵屯於開封城下,攻不下,但又不甘心撤兵,時間拖越長,他心情就越急躁,出錯的可能性就越高。當年曹操圍攻漢中,勝不了,又不甘心撤,稱之為雞肋,最後導致大敗,闖賊比曹操之能差得遠。臣以為,引而不發是對闖賊最大的煎熬和折磨。我軍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待闖賊自己出錯。」
說完退到了後麵。
朱慈烺很欣慰,佟定方天生將才,又在參謀司聽訓這麽長時間,果然是大有長進。不過他不打算放過佟定方,再問:「別光說好的,你來說說,我軍可有什麽弱點和隱憂?」
佟定方再次上前,不繞彎子,直接道:「回殿下,我軍雖有二十萬,但良莠不齊,戰力不一,各部能否協調配合,步調統一,殿下的軍令能否準確的傳遞到各營,各營能否堅定不移的執行軍令,仍有未知之數。相反,流賊卻是一股繩。第二,闖賊圍攻開封乃是蓄謀已久,對於朝廷的援兵,其必有所準備,我軍不得不防。第三,我二十萬大軍多是步兵,騎兵隻一萬有餘,流賊騎兵卻有三萬左右,機動力我軍不如流賊,我軍進軍開封之日,要時時提防流賊騎兵在半途的突襲,歸德到開封三百裏的路程,大軍行進需要三到四日,一旦流賊在這期間攻破開封,我軍就有可能會陷入進退失據的地步,因此需要早做謀劃。最後則是糧草,雖有運河之力,但我軍糧草並不寬裕,一旦運河有所阻礙,我軍在開封的行動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
關於糧草,佟定方說的很隱晦,但眾人卻都知道他暗指的是聖旨。
四個方麵的憂患,佟定方考慮的已經相當周全了。
吳甡和侯恂暗暗點頭,小小年紀,就能做到這一步,實在不容易。
朱慈烺對佟定方的回答很滿意,欣慰的笑一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然後環視眾人,意思是你們怎麽看?
吳甡和侯恂心知太子心意已決,想要盡快援救開封城已經是不可能了,吳甡拱手,肅然道:「殿下,戰事多有意外,因此我軍絕不能紙上談兵,拘泥於二十天的時限。以至於錯過解救開封的良機。臣以為,應該以十天為限,十天之後,大軍立刻趕赴開封!」
朱慈烺沉思道:「十天太短,遠不足以疲憊流賊,我以為,最少二十天為限,如果流賊沒有猛攻開封,甚至還可以再推遲!」
因為是穿越者,朱慈烺清楚知道流賊的攻堅能力並不強,即使是到了崇禎十七年,兵多將廣,士氣高漲,麵對隻有幾千人的山西總兵周遇吉,也在寧武關下也被殺了一個膽戰心驚,李自成甚至一度放棄了向京師進軍的計劃,若非是收到大同總兵薑襄和宣府總兵王通的降書,京畿門戶大開,李自成就會帶兵折返陝西,甲申之變就不會發生,歷史就會改寫了。
第397章 崇禎心意
開封之堅,不下於寧武,而城中守軍數量和意誌更是遠超寧武,陳永福的守城能力,也不在周遇吉之下,所以朱慈烺有相當的信心,開封再堅守一個月,完全不成問題。歷史上,開封城最後不是被攻破,而是有人掘開了黃河大堤,水漫開封,除了周王、官紳和少量的百姓坐船撤退,大部分百姓不是餓死就是被淹死了,幾百年繁華的開封古城,最後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吳甡不再說,隻重重拱了一下手。既然太子心意已決,他也沒有什麽好說的,隻能做好應對的準備,如果再有催戰的聖旨,他必然上疏,將一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朱慈烺為什麽要定二十天的最低限度?原因有三,第一:疲兵。流賊五十萬大軍在開封城下停駐的時間越長,其兵馬就越是疲憊,士氣就越會低落,未來交戰之時,官軍的勝機就會更多。第二,為中牟縣的小袁營爭取整頓兵馬、挖壕溝、布置陷阱的時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朱慈烺對這一個月整訓兵馬的進展,並不是太滿意,雖然他每日以太子之尊巡視眾營,所到之處,官兵都操練刻苦,頗有一番振作的氣象,但朱慈烺心知肚明,這些都是表麵現象,由於不能幹涉各營的操練章程和將官的任免,各營對他雖然尊敬,但心底裏卻未必當一回事。
很明顯的例子,雖然他已經兩次邀請各營將官到京營之中參觀,但真正效仿京營安營紮寨、隊列操練的將官卻一個也沒有,連最最忠心的虎大威都依然按照舊有的辦法在操練部隊。
原因不外乎四個字,麻煩,無用。
這些總兵們都是宿將,都有自己一套認為行之有效的操練辦法,他們都不覺得有向京營學習的必要。他們都認為,京營能在魚台縣取得大勝,並非是因為京營的操練辦法,而是因為火器的強大。
當然了,朱慈烺一個月的巡視,並非全無效果,起碼是加強了將士們對朝廷的忠心。從副將以下,甚至百總,旗長,隻要有機會,朱慈烺就會停下腳步,和他們說上一兩句話,雖然都是簡單的家長裏短,但卻足夠他們銘感在心了。而發放軍餉,一個月的好吃好喝,整個官軍的士氣和求戰之心已經提高了很多,如果是丁啟睿楊文嶽領軍,這樣的士氣已經足夠了,但朱慈烺卻有更高的要求,他要像壓彈簧一樣的將將士們的求戰之心壓住,等到時機了,再猛然釋放,到時彈起的力道必然超過現在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