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出國都不易。但我看人,頂頂在乎才華,何況他是木心,金貴的人——有一次我倆又談起魯迅,他送我下樓時說:「這幫赤佬哪裏是魯迅對手,人家魯迅是星宿下凡哩!」——我多希望他能有更好的一生。大半輩子沒人尊敬他,他的所有平衡是靠自尊。
你想,我們這群傢夥,年紀輕輕出名,中年後生活好起來,被尊敬,被社會當個角色。可是沒人知道木心,知道了,冷笑熱罵——張愛玲晚年孤絕,可她很早知道自己是somebody——我告訴你,小範圍內,我清楚誰在冷笑,誰在熱罵。木心使我看清若幹嘴臉。
他的文學隔了翻譯的鴻溝,這是他在乎的事。再有,他的畫,有點像昆德拉講雅那切克:在他那個時代,他超前了,到了可以公開,又相對過時了,這是悲劇。
所以我眼看他死了,說不出的痛心,但我不替他惋惜。
《新周刊》:你曾嘆息我們今天「沒有好的長輩」。熊培雲說,現在中年人消失了。到底是長輩沒了更危險?還是年輕人沒了更危險?
陳丹青:希臘早先的傳統很厲害,小孩長到一定時候,送出門,找個大人帶他。古中國也這樣,「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前提是有師傅。別以為師傅就是教授。從前弄堂裏的鄉下人都知道調弄小孩。木心最懷念帶他長大的老傭人「海伯伯」,海伯伯給他講故事,帶他玩,木心講起來活龍活現,到老還想念他,就像魯迅想念閏土一樣。
《新周刊》:我很能理解這句話。你自己錯忙瞎練,你到哪個境界,你的師傅看得是一清二楚。你一點都瞞不過他的。你的一點小伎倆、小眼神、小算盤,全看得清楚。你的火候、你的心情急不急、你有沒有私心雜念,全看得出來。但我不太理解,中年人沒了更危險,他們這代人有很大的問題嗎?
陳丹青:木心會從一句話,給你分析話裏話外的意思。他引耶穌某句,說其實耶穌不喜歡這個人,但又不能點破,就顧左右而言他。還分析老子那句「民不畏死」,列出六七條解讀——我們現在不會說話,也不會「聽」,不會解,不會讀。他說現在不解反諷了,說我出了本《退步集》,大家就說:看啊!他自己都承認退步了。
木心回來不接受採訪。你說得妙,可是對方不會「聽」,你沒快感——不會說話的人一定也不會「聽」,兩頭出了大問題。這些,有大人給你解,太不一樣了。
《新周刊》:我讀《文學回憶錄》有個體驗——我不覺得他在講,和他寫的是一樣的。他的述和作,和諧一致,非常優美,非常幹淨。
陳丹青:曹立偉說得好,他說好的作家,文章和聊天一定是對應的。木心講話非常清楚——很難啊,你清楚清楚看!
《新周刊》:木心還說過,孔子述而不作,他是作而不述。
陳丹青:可以寫一篇作和述的論文:前現代社會和現代社會的關係,文字與語言的關係,傳播和著作的關係。
《新周刊》:我想談論知行合一的問題,你曾說年輕人要知行分離,否則在這個空間沒法活下去。木心會怎麽看?他是知行合一的人嗎?
陳丹青:他不用這種詞。教導的、勵誌的、格言式的話語,他不說。凡有目的性的話語和事情,他都不感興趣,而且警惕。知行合一,你仍在指向一個行為準則,行為準則又指向道德規範。不,他沒有的。他說:「你要在我書裏找我的人生觀,找不到的。」——這句話很難解,但很重要。我們半個世紀的寫作和話語,就是一個表態的、定性的口號係統,木心不入這套話語的。
《新周刊》:我覺得木心的思維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各種化學反應。
陳丹青:你找到木心「這個」意思,發現他已經移到「那裏」,你趕過去,他又換位置了。他有個脈絡,在這脈絡上找尋各種變化,各個麵向。他很在乎不要把話說過、說死。他改自己文章,改來改去,就在改這類詞語的細微的偏差。
《新周刊》:你一個字一個字錄入,很耗時,當中哭過沒有?笑過沒有?
陳丹青:從錄入到兩三次校對,我等於重上了幾回課,不斷大笑,笑得抽筋,然後會傷感。上周去烏鎮,我帶了這本書放在先生骨灰盒旁邊。不能經他同意了。他真的說過這麽多話,現在變成一本書。
《新周刊》:這本書最終呈現出來的品相,你滿意嗎?
陳丹青:封麵是陸智昌設計的,他抓住一個木心的符號,就是禮帽。我在慢慢接受它,它原來不過是我藏在櫃子裏的筆記。先要把事情做成,希望將來有可能完善這個版本,但怎麽完善,我不知道。每件作品誕生後,交到很多人手裏,開始自己的生長過程。這一切會不會改變這本書,我不知道。這個過程剛剛開始。
《新周刊》:你覺得這本遲來的《文學回憶錄》夠木心嗎?
陳丹青:裏麵每句話都是木心說的。我可能漏記,但絕不添一句一字。晚年他幾乎忘了這件事,從不提起。現在他死了,大家讀到這本書——從此對木心的各種解讀,包括利用,就開始了。這是無法控製的過程。
要說明一個誤區:有心思幹淨的青年對我說,陳老師你用不著這樣累,這樣苦心推木心,他要清靜,他與世無爭——這種說法其實是對人無知,對木心無知,是善意的風涼話。我很清楚,我現在做的每件事是木心生前極端渴望的。唯一不能與他商量的,是怎麽去做。木心愛文學,而真的文學,愛的是人,他對已知的幾位小讀者,非常珍重在乎,筆記裏會一個個寫上他們的名字。
你想,我們這群傢夥,年紀輕輕出名,中年後生活好起來,被尊敬,被社會當個角色。可是沒人知道木心,知道了,冷笑熱罵——張愛玲晚年孤絕,可她很早知道自己是somebody——我告訴你,小範圍內,我清楚誰在冷笑,誰在熱罵。木心使我看清若幹嘴臉。
他的文學隔了翻譯的鴻溝,這是他在乎的事。再有,他的畫,有點像昆德拉講雅那切克:在他那個時代,他超前了,到了可以公開,又相對過時了,這是悲劇。
所以我眼看他死了,說不出的痛心,但我不替他惋惜。
《新周刊》:你曾嘆息我們今天「沒有好的長輩」。熊培雲說,現在中年人消失了。到底是長輩沒了更危險?還是年輕人沒了更危險?
陳丹青:希臘早先的傳統很厲害,小孩長到一定時候,送出門,找個大人帶他。古中國也這樣,「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前提是有師傅。別以為師傅就是教授。從前弄堂裏的鄉下人都知道調弄小孩。木心最懷念帶他長大的老傭人「海伯伯」,海伯伯給他講故事,帶他玩,木心講起來活龍活現,到老還想念他,就像魯迅想念閏土一樣。
《新周刊》:我很能理解這句話。你自己錯忙瞎練,你到哪個境界,你的師傅看得是一清二楚。你一點都瞞不過他的。你的一點小伎倆、小眼神、小算盤,全看得清楚。你的火候、你的心情急不急、你有沒有私心雜念,全看得出來。但我不太理解,中年人沒了更危險,他們這代人有很大的問題嗎?
陳丹青:木心會從一句話,給你分析話裏話外的意思。他引耶穌某句,說其實耶穌不喜歡這個人,但又不能點破,就顧左右而言他。還分析老子那句「民不畏死」,列出六七條解讀——我們現在不會說話,也不會「聽」,不會解,不會讀。他說現在不解反諷了,說我出了本《退步集》,大家就說:看啊!他自己都承認退步了。
木心回來不接受採訪。你說得妙,可是對方不會「聽」,你沒快感——不會說話的人一定也不會「聽」,兩頭出了大問題。這些,有大人給你解,太不一樣了。
《新周刊》:我讀《文學回憶錄》有個體驗——我不覺得他在講,和他寫的是一樣的。他的述和作,和諧一致,非常優美,非常幹淨。
陳丹青:曹立偉說得好,他說好的作家,文章和聊天一定是對應的。木心講話非常清楚——很難啊,你清楚清楚看!
《新周刊》:木心還說過,孔子述而不作,他是作而不述。
陳丹青:可以寫一篇作和述的論文:前現代社會和現代社會的關係,文字與語言的關係,傳播和著作的關係。
《新周刊》:我想談論知行合一的問題,你曾說年輕人要知行分離,否則在這個空間沒法活下去。木心會怎麽看?他是知行合一的人嗎?
陳丹青:他不用這種詞。教導的、勵誌的、格言式的話語,他不說。凡有目的性的話語和事情,他都不感興趣,而且警惕。知行合一,你仍在指向一個行為準則,行為準則又指向道德規範。不,他沒有的。他說:「你要在我書裏找我的人生觀,找不到的。」——這句話很難解,但很重要。我們半個世紀的寫作和話語,就是一個表態的、定性的口號係統,木心不入這套話語的。
《新周刊》:我覺得木心的思維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各種化學反應。
陳丹青:你找到木心「這個」意思,發現他已經移到「那裏」,你趕過去,他又換位置了。他有個脈絡,在這脈絡上找尋各種變化,各個麵向。他很在乎不要把話說過、說死。他改自己文章,改來改去,就在改這類詞語的細微的偏差。
《新周刊》:你一個字一個字錄入,很耗時,當中哭過沒有?笑過沒有?
陳丹青:從錄入到兩三次校對,我等於重上了幾回課,不斷大笑,笑得抽筋,然後會傷感。上周去烏鎮,我帶了這本書放在先生骨灰盒旁邊。不能經他同意了。他真的說過這麽多話,現在變成一本書。
《新周刊》:這本書最終呈現出來的品相,你滿意嗎?
陳丹青:封麵是陸智昌設計的,他抓住一個木心的符號,就是禮帽。我在慢慢接受它,它原來不過是我藏在櫃子裏的筆記。先要把事情做成,希望將來有可能完善這個版本,但怎麽完善,我不知道。每件作品誕生後,交到很多人手裏,開始自己的生長過程。這一切會不會改變這本書,我不知道。這個過程剛剛開始。
《新周刊》:你覺得這本遲來的《文學回憶錄》夠木心嗎?
陳丹青:裏麵每句話都是木心說的。我可能漏記,但絕不添一句一字。晚年他幾乎忘了這件事,從不提起。現在他死了,大家讀到這本書——從此對木心的各種解讀,包括利用,就開始了。這是無法控製的過程。
要說明一個誤區:有心思幹淨的青年對我說,陳老師你用不著這樣累,這樣苦心推木心,他要清靜,他與世無爭——這種說法其實是對人無知,對木心無知,是善意的風涼話。我很清楚,我現在做的每件事是木心生前極端渴望的。唯一不能與他商量的,是怎麽去做。木心愛文學,而真的文學,愛的是人,他對已知的幾位小讀者,非常珍重在乎,筆記裏會一個個寫上他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