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北京大學文科之爭議》,《申報》1917年10月17日,第6版。


    [50]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00頁;沈尹默:《我和北大》,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172~173頁。


    [51] 張曉唯:《蔡元培與胡適(1917~1937)——中國文化人與自由主義》,第 25頁。


    [52] 馮友蘭:《我所認識的蔡孑民先生》,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 166頁。


    [53] 陳平原:《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上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3~4期;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21~40頁。


    [54] 胡適:《陳獨秀與文學革命》,薑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中華書局,1993,第192頁。


    [55] 《本誌編輯部啟事》,《新青年》第4卷第3號,1918年3月。


    [56] 《編輯部啟事》,《新青年》第6卷第2號,1919年2月。


    [57] 《〈獨秀文存〉序》,《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428頁。


    [58] 《〈新青年〉重印本題詞》,《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133頁。


    [59] 還有一例便是辜鴻銘。他一向被看作「兼容」的守舊一方,但在1920年,辜鴻銘還是被解聘,理由是教學極不認真。所以有學者認為,「蔡氏不曾因政見相左而排斥異己,這點沒有說錯;至於作為蔡氏『大家風範』註腳的『辜鴻銘的故事』卻不該如此除頭去尾」。參見陳平原《老北大的故事》,第36頁。


    [60] 《學海要聞》,《神州日報》1919年2月26日,轉引自王楓《五四前後的林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1期,第239頁。


    [61] 《致〈神州日報〉函》(1919年3月19日),《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393頁。


    [62] 《胡適致湯爾和》(1935年12月28日),《胡適來往書信選》中冊,第290頁。


    [63] 《胡適致湯爾和》(1936年1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中冊,中華書局,1979,第294~295頁。


    [64] 沈尹默:《我和北大》,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138頁。


    [65] 《請看北京學界思潮變遷之近狀》,《公言報》1919年3月18日,轉引自《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580~582頁。關於1912年北大文科的人事變遷與學風轉移,可參見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第1~48頁;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第33~40頁。


    [66] 「1921年3月2日日記」,《吳虞日記》上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第585頁。


    [67] 陳翰笙:《四個時代的我》,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第28~29頁。同樣的觀察還可參見顧潮《歷劫終教誌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第100~102頁。當事人自己的敘述可參見沈尹默《我和北大》,《追憶蔡元培》,第135~143頁。


    [68] 《顧頡剛致胡適》(1925年8月26日),《胡適來往書信選》上冊,中華書局,1979,第341頁。


    [69] 蔡元培:《答林琴南的詰難》,《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576頁。


    [70] 蔡元培:《發起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紀念緣起》,《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412頁。


    [71] 蔡元培:《〈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451頁。


    [72] 毛子水:《對於蔡先生的一些回憶》,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46頁。


    [73] 蔡元培:《〈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451~452頁。


    [74] 蔡元培:《答林琴南的詰難》,《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576頁。


    [75]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01~502頁。


    [76] 蔡元培:《大學教育》,《蔡元培全集》第6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597頁。


    [77] 梁漱溟:《紀念蔡元培先生》,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145頁。


    [78] 蔡元培:《傳略》(下),《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140頁;《關於不合作宣言》,《蔡元培全集》第5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37~38頁。


    [79] 《蔡元培辭職之內幕》,《晨鍾報》1917年8月13日,第2版。


    [80] 《北京大學改製與蔡元培》,《申報》1917年8月17日,第6版;1917年8月22日,第7版。


    [81]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譜長編》中冊,第26~27、30~32、33~34頁。


    [82]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經驗》,《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510~511頁。


    [83] 「1935年7月26日日記」,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第6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533~534頁。


    [84] 周作人:《記蔡孑民先生的事》,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34頁。


    [85] 朱元善:《改造學風》,《教育雜誌》第11卷第1號,1919年1月。


    [86] 蔣夢麟:《西潮·新潮》,嶽麓書社,2000,第119頁。


    [87]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8頁。


    [88] 蔡元培:《讀周春嶽君〈大學改製之商榷〉》,《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90~291頁。


    [89] 〔德〕巴留岑:《德意誌大學之特色》,蔡元培譯,《蔡元培全集》第9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448頁。蔡元培對大學「學」與「術」分途的過多強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大學觀念的某些不足。實際上,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自創設之日起即未能擺脫職業取向的影響,而洪堡所開創的這種近代大學的理念,也存在著難以自圓其說的悖論。而到20世紀初期,德國大學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以「術」為重點的各類學院業已取得與大學同等的地位。反觀蔡元培此時對大學的體認,則難免有些略嫌不足。關於德國大學19世紀初到20世紀的發展情況,可參見〔德〕鮑爾生(f.paulson)《德國教育史》;賀國慶《德國和美國大學發達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