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進一步揭示了胡適的世界主義或大同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成分。胡適就「人群之推廣」指出:「自一家而至一族一鄉,自一鄉而至一邑一國。」這正是西人論民族主義起源最常說的話。但胡適意不止此。他說:「今人至於國而止,不知國之外更有人類,更有世界,稍進一步,即躋大同之域。」所以,「愛國是大好事,惟當知國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團體在。」也就是斯密斯(goldwin smith)所謂「萬國之上猶有人類在」。重要的是人類不僅僅是一團體,而且是一目的,道德理想主義的色彩在這裏特別明顯(康德和格林均同)。這樣,胡適就把中國「道高於國」的傳統觀念與現代自由主義的準則結合起來,構成了他以「世界的國家主義」為核心的大同學說。
三 祖國:你如何愛他
胡適知道愛國與愛主義有時會矛盾,他持和平主義的德國朋友墨茨,歐戰起而不願從軍,就遠避他國。胡適說他「非不愛國也,其愛國之心不如其愛主義之心之切也,其愛德國也,不如其愛人道之篤也」。但胡適也指出這正體現了墨茨隻能是一個「理想家」。如果不能魚與熊掌兼得之時,胡適自己究竟愛那樣更甚,用他的話說,要等到國家危難時才知。他在1916年9月作的白話詩《他》中說:「你心裏愛他,莫說不愛他。要看你愛他,且等人害他。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對他?倘有人愛他,更如何待他?」日記中說是因東方消息不佳而做此自調,並加注說:「或問憂國何須自解,更何須自調。答曰:因我自命為『世界公民』,不持狹義的國家主義,尤不屑為感情的『愛國者』故。」可知其雖自命為世界公民,大致也像當年自命為新人物一樣,並不能完全認同理想上的世界主義。同時,也可知胡適雖愛國而有時做得像不愛,但發誓祖國有難時將體現其愛;最後更暗示若有別人愛,則自己或者寧可做些看上去不怎麽愛的事。[24]
在胡適看來,這裏麵還有一些細微的區別:一個是心與行動的區別,心可甚愛,行動則不必一定參與。一個是參與是否能改變局勢的區別,如果不能,則如他的好友許怡蓀眼中高臥南陽的諸葛亮:「誠知愛莫能助,不如存養待時而動。」所謂待時而動,就是參與能改變局勢的時候,就要動。後來抗日戰爭起,胡適覺得他能起作用,也就參與了。不過,他自己也一直有要以不朽來報國獻世之心,故每引歌德的例子自安其心。歌德說,他凡遇政治大事震動心目,就全心全意致力於一種絕不關係此事的學問以收束其心。當一向主張和平不爭的韋蓮司也為戰爭所激動,因報名從軍未得批準而「感慨憤懣」時,胡適又將歌德的話轉贈女士,果然生效。[25]
在理想的層麵,胡適或者真希望世界一家。他曾對本城一牧師說,「今日世界物質上已成一家」,並舉航海、無線電等為例;而世界「終不能致『大同』之治者,徒以精神上未能統一耳,徒以狹義之國家主義及種族成見為之畛域耳」。胡適自己就一向努力消除種族成見。他知道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但以為舉國皆苦力、洗衣工,不知何者為中國之真文明」。他到處演講的一個動機就是要「清除此種惡感」。[26]世界若真能一家,胡適就可脫離不甚高明的中國人之認同而成世界公民,當然也就不受「種族成見」的影響了。但一「家」與世界公民並非同一概念。一家也好,大同之治也好,這些詞語的使用說明胡適自己所持仍是中國觀念。而且他一向心細,事情要反覆想過。世界一家當然好,但現在實際尚未一家。胡適雖然以歌德自居,以安其心,還要能自圓其說,且眼下的危機也不能不顧,所以每不得不再進而自解。這一點在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起的中日危機上,表現得最充分。
早在1914年8月初寫的一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章中,胡適就預感到戰爭可能波及中國。那時他已經據比利時抵抗而失敗的例子,判斷「吾國即宣告中立,而無兵力,何足以守之」!十天後,日本參戰以得青島之勢已明,胡適還希望日本得青島後「或以歸中國而索償金焉」。這個想法,「人皆以為夢想」。但胡適自有所本。原來他認為「他日世界之競爭,當在黃白兩種。黃種今日惟日本能自立耳。然日人孤立,安能持久?中國者,日之屏蔽也。」所以,胡適覺得日本會為中國得青島。黃白種爭,本當年革命黨人的口頭禪,足見中國公學那段經歷暗中仍在影響胡適。不過,胡適對國際政治的理想化和「樂觀」,也的確超乎常人,難怪他的同學都笑他「癡妄」。[27]
但是胡適此時還沒有想到假如日本的行為證明他確實「癡妄」,中國應何以處之。他在夏天與女友韋蓮司討論過這個問題,韋女士主張取不爭主義,胡適則持兩端,覺國防也不可緩。到11月的一次演講中,他仍主一麵講國際道義一麵準備國防。但在同月韋女士將去紐約時,兩人又談及不爭問題。韋女士重申不爭勝過爭,她也以比利時為例明確指出,中國不抵抗日本侵略,損失雖大,若抵抗,則損失必「更大千百倍」。胡適已有同感。[28]但日本的威脅是明顯的,爭與不爭,都要有個解決之道。
到12月,胡適終於決定接受韋蓮司的觀點,並「決心投身世界和平諸團體」。他因而從根本上考慮和論證中國的國防問題。胡適以為,今日世界之大患是強權主義,也就是以所謂「天演公理」為思想基礎的弱肉強食的禽獸之道。他顯然已讀過更多的西學著作,認識到「天擇」之上還有「人擇」,養老濟弱,就是以人之仁來救天地的不仁。他在那年早些時候寫的《非留學篇》中認為中國舊文明不適於今日之時代和世界,其中之一即「人方倡生存競爭優勝劣敗之理,我乃以揖讓不爭之說當之」。今思想既然扭轉,胡適乃專以此說來糾正優勝劣敗之西說。他再讀中國古代的老子、墨子,就發現其以爭鬥或不爭不鬥來區別人禽(其實儒家亦然)是很有價值的思想資源,可以用來構建他的大同主義。這樣,對胡適來說,西方的「人擇」說就起到了為中國傳統思想正名的作用。[29]
三 祖國:你如何愛他
胡適知道愛國與愛主義有時會矛盾,他持和平主義的德國朋友墨茨,歐戰起而不願從軍,就遠避他國。胡適說他「非不愛國也,其愛國之心不如其愛主義之心之切也,其愛德國也,不如其愛人道之篤也」。但胡適也指出這正體現了墨茨隻能是一個「理想家」。如果不能魚與熊掌兼得之時,胡適自己究竟愛那樣更甚,用他的話說,要等到國家危難時才知。他在1916年9月作的白話詩《他》中說:「你心裏愛他,莫說不愛他。要看你愛他,且等人害他。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對他?倘有人愛他,更如何待他?」日記中說是因東方消息不佳而做此自調,並加注說:「或問憂國何須自解,更何須自調。答曰:因我自命為『世界公民』,不持狹義的國家主義,尤不屑為感情的『愛國者』故。」可知其雖自命為世界公民,大致也像當年自命為新人物一樣,並不能完全認同理想上的世界主義。同時,也可知胡適雖愛國而有時做得像不愛,但發誓祖國有難時將體現其愛;最後更暗示若有別人愛,則自己或者寧可做些看上去不怎麽愛的事。[24]
在胡適看來,這裏麵還有一些細微的區別:一個是心與行動的區別,心可甚愛,行動則不必一定參與。一個是參與是否能改變局勢的區別,如果不能,則如他的好友許怡蓀眼中高臥南陽的諸葛亮:「誠知愛莫能助,不如存養待時而動。」所謂待時而動,就是參與能改變局勢的時候,就要動。後來抗日戰爭起,胡適覺得他能起作用,也就參與了。不過,他自己也一直有要以不朽來報國獻世之心,故每引歌德的例子自安其心。歌德說,他凡遇政治大事震動心目,就全心全意致力於一種絕不關係此事的學問以收束其心。當一向主張和平不爭的韋蓮司也為戰爭所激動,因報名從軍未得批準而「感慨憤懣」時,胡適又將歌德的話轉贈女士,果然生效。[25]
在理想的層麵,胡適或者真希望世界一家。他曾對本城一牧師說,「今日世界物質上已成一家」,並舉航海、無線電等為例;而世界「終不能致『大同』之治者,徒以精神上未能統一耳,徒以狹義之國家主義及種族成見為之畛域耳」。胡適自己就一向努力消除種族成見。他知道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但以為舉國皆苦力、洗衣工,不知何者為中國之真文明」。他到處演講的一個動機就是要「清除此種惡感」。[26]世界若真能一家,胡適就可脫離不甚高明的中國人之認同而成世界公民,當然也就不受「種族成見」的影響了。但一「家」與世界公民並非同一概念。一家也好,大同之治也好,這些詞語的使用說明胡適自己所持仍是中國觀念。而且他一向心細,事情要反覆想過。世界一家當然好,但現在實際尚未一家。胡適雖然以歌德自居,以安其心,還要能自圓其說,且眼下的危機也不能不顧,所以每不得不再進而自解。這一點在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起的中日危機上,表現得最充分。
早在1914年8月初寫的一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章中,胡適就預感到戰爭可能波及中國。那時他已經據比利時抵抗而失敗的例子,判斷「吾國即宣告中立,而無兵力,何足以守之」!十天後,日本參戰以得青島之勢已明,胡適還希望日本得青島後「或以歸中國而索償金焉」。這個想法,「人皆以為夢想」。但胡適自有所本。原來他認為「他日世界之競爭,當在黃白兩種。黃種今日惟日本能自立耳。然日人孤立,安能持久?中國者,日之屏蔽也。」所以,胡適覺得日本會為中國得青島。黃白種爭,本當年革命黨人的口頭禪,足見中國公學那段經歷暗中仍在影響胡適。不過,胡適對國際政治的理想化和「樂觀」,也的確超乎常人,難怪他的同學都笑他「癡妄」。[27]
但是胡適此時還沒有想到假如日本的行為證明他確實「癡妄」,中國應何以處之。他在夏天與女友韋蓮司討論過這個問題,韋女士主張取不爭主義,胡適則持兩端,覺國防也不可緩。到11月的一次演講中,他仍主一麵講國際道義一麵準備國防。但在同月韋女士將去紐約時,兩人又談及不爭問題。韋女士重申不爭勝過爭,她也以比利時為例明確指出,中國不抵抗日本侵略,損失雖大,若抵抗,則損失必「更大千百倍」。胡適已有同感。[28]但日本的威脅是明顯的,爭與不爭,都要有個解決之道。
到12月,胡適終於決定接受韋蓮司的觀點,並「決心投身世界和平諸團體」。他因而從根本上考慮和論證中國的國防問題。胡適以為,今日世界之大患是強權主義,也就是以所謂「天演公理」為思想基礎的弱肉強食的禽獸之道。他顯然已讀過更多的西學著作,認識到「天擇」之上還有「人擇」,養老濟弱,就是以人之仁來救天地的不仁。他在那年早些時候寫的《非留學篇》中認為中國舊文明不適於今日之時代和世界,其中之一即「人方倡生存競爭優勝劣敗之理,我乃以揖讓不爭之說當之」。今思想既然扭轉,胡適乃專以此說來糾正優勝劣敗之西說。他再讀中國古代的老子、墨子,就發現其以爭鬥或不爭不鬥來區別人禽(其實儒家亦然)是很有價值的思想資源,可以用來構建他的大同主義。這樣,對胡適來說,西方的「人擇」說就起到了為中國傳統思想正名的作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