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談話錄》,第141頁。
[29] 《談話錄》,第12、103、20頁。
[30] 唐德剛:《胡適雜憶》,第33頁;胡適日記,1921年8月30日(9月1日眉批);汪菊農:《胡適二三事》,《胡適研究叢錄》,第19頁。
[31] 抑陳揚胡之時代認知的另一例是胡適應聘為北大教授,本陳推薦,且以蔡元培委任的文科學長讓胡,自謙說你未回來前我先代理。這本是客氣話,但後來的傳說真成了蔡請胡而不能即得,以陳暫代。參見[毛]以亨《初到北大的胡適》(以下徑引篇名),本文於20世紀50年代分兩段連載於香港《天文台》,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檔案所收無日期剪報。承王汎森先生贈以複印件,特此致謝。
[32] 胡適日記,1921年8月26日。
[33] 《四十自述》,第61頁;《胡適致江冬秀》(1941年4月10日),《安徽史學》1990年第1期,第80頁;《談話錄》,第196、227頁。
[34] 《談話錄》,第231、137頁。
[35] 《談話錄》,第211頁。
[36] 《四十自述》,第114頁。
[37] 《四十自述》,第55頁。
[38] 《四十自述》,第46—47、40—41頁。
[39] 關於這一傾向,請參閱餘英時《從史學看傳統》,收入其《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第14—16頁;胡適日記,1916年3月6日。
[40] 《四十自述》,第46—53頁;《口述自傳》,第53頁。
[41] 胡適日記,1914年6月8日。
[42] 《談話錄》,第252、76、148頁;胡適:《十七年的回顧》(1921年10月),《胡適文存》二集卷三,第5頁。
[43] 《四十自述》,第87—88頁。
[44] 《四十自述》,第88—90頁。
[45] 《四十自述》,第90—92頁。
[46] 李敖:《胡適評傳》,第431頁。
[47] 《四十自述》,第92—95頁。
[48] 胡適日記,1914年6月8日;《四十自述》,第95—97、108—110頁。
[49] 《四十自述》,第118頁。
[50] 《四十自述》,第112—115頁。
[51] 《口述自傳》,第38頁;《談話錄》,第41—42頁。
[52] 《四十自述》,第136—138頁。
[53] 《四十自述》,第147—161頁。
[54] living philosophies,p.247;《談話錄》,第280頁。
[55] 參閱餘英時《〈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收在《年譜長編》第1冊,第63—74頁;《胡適致錢玄同》(1932年5月10日),引自《年譜》,第198頁。
[56] 本段及以下關於胡適認知中梁對胡的影響,均見《四十自述》,第100—108頁;living philosophies,p.247.
[57] 引自《年譜》,第12頁。
[58] 《四十自述》,第100、167—171頁。
[59] 胡適:《十七年的回顧》(1921年10月),《胡適文存》二集卷三,第1—8頁;李敖:《胡適評傳》,第434頁。
[60] 胡適:《中國公學校友歡迎會上講詞》,《胡適言論集》乙編,台北:華國出版社,1953;楊亮工:《胡適之先生與中國公學》,《傳記文學》第2卷第3期,1963,均轉引自李敖《胡適評傳》,第460、542頁。
[61] 《本報周年之大紀念》,《競業旬報》第37期,轉引自朱文華《胡適評傳》,重慶出版社,1988,第29頁;《四十自述》,第118—131頁。
[62] 《四十自述》,第125—135頁;胡適日記,1915年2月11日、8月18日。
[63] 胡適日記,1915年8月28日、9月2日,1914年1月29日;《四十自述》,第161頁。
[64] 《四十自述》,第165—175頁。
[65] 胡適日記,1926年8月23日及所附根內特同年3月5日致胡適信。
[66] 胡適日記,1910年2月9日。
[67] 《愛國》,《競業旬報》第34期,轉引自周明之《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第28—29頁。
[68] 《談話錄》,第243頁。
[69] 《胡適致母》(1908年7月31日、1910年6月30日),《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2、75頁。
[70] 《年譜》,第18頁;《胡適致母》(1909年9月13日),《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4頁。
[71] 《四十自述》,第162頁;胡適日記,1910年1月25日;《年譜》,第21—22頁。
[72] 《胡適致母》(1910年6月30日、7月22日),《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5、76頁。
[73] 《胡母致胡適》(1910年9月),《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6頁。
[74] 胡適日記,1911年1月30日。
[75] 朱文華:《胡適評傳》,第40頁;《談話錄》,第182頁。
[76] 《四十自述》,第176—179頁。
[77] 胡適日記,1914年6月8日。
[78] 《顧維鈞回憶錄》第1冊,中華書局,1983,第521、109頁。
[79] 梁漱溟:《憶往談舊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第5—6頁。
第四章 留學:再造文明的準備
餘英時師說,胡適在美國留學的七年「是他一生思想和誌業的定型時期」。[1]以今日的後見之明看,胡適選擇的誌業就是要為中國再造文明;而七年的留學生活,就是為其後來的誌業做準備。這對胡適而言,是非常清晰地有意識而為之的。要解讀他在這段時間所形成的思想,不僅要細繹其文本,還要如陳寅恪所說,「旁采史實人情,以為參證」,從考察他的美國生活經歷開始。
[29] 《談話錄》,第12、103、20頁。
[30] 唐德剛:《胡適雜憶》,第33頁;胡適日記,1921年8月30日(9月1日眉批);汪菊農:《胡適二三事》,《胡適研究叢錄》,第19頁。
[31] 抑陳揚胡之時代認知的另一例是胡適應聘為北大教授,本陳推薦,且以蔡元培委任的文科學長讓胡,自謙說你未回來前我先代理。這本是客氣話,但後來的傳說真成了蔡請胡而不能即得,以陳暫代。參見[毛]以亨《初到北大的胡適》(以下徑引篇名),本文於20世紀50年代分兩段連載於香港《天文台》,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檔案所收無日期剪報。承王汎森先生贈以複印件,特此致謝。
[32] 胡適日記,1921年8月26日。
[33] 《四十自述》,第61頁;《胡適致江冬秀》(1941年4月10日),《安徽史學》1990年第1期,第80頁;《談話錄》,第196、227頁。
[34] 《談話錄》,第231、137頁。
[35] 《談話錄》,第211頁。
[36] 《四十自述》,第114頁。
[37] 《四十自述》,第55頁。
[38] 《四十自述》,第46—47、40—41頁。
[39] 關於這一傾向,請參閱餘英時《從史學看傳統》,收入其《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第14—16頁;胡適日記,1916年3月6日。
[40] 《四十自述》,第46—53頁;《口述自傳》,第53頁。
[41] 胡適日記,1914年6月8日。
[42] 《談話錄》,第252、76、148頁;胡適:《十七年的回顧》(1921年10月),《胡適文存》二集卷三,第5頁。
[43] 《四十自述》,第87—88頁。
[44] 《四十自述》,第88—90頁。
[45] 《四十自述》,第90—92頁。
[46] 李敖:《胡適評傳》,第431頁。
[47] 《四十自述》,第92—95頁。
[48] 胡適日記,1914年6月8日;《四十自述》,第95—97、108—110頁。
[49] 《四十自述》,第118頁。
[50] 《四十自述》,第112—115頁。
[51] 《口述自傳》,第38頁;《談話錄》,第41—42頁。
[52] 《四十自述》,第136—138頁。
[53] 《四十自述》,第147—161頁。
[54] living philosophies,p.247;《談話錄》,第280頁。
[55] 參閱餘英時《〈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收在《年譜長編》第1冊,第63—74頁;《胡適致錢玄同》(1932年5月10日),引自《年譜》,第198頁。
[56] 本段及以下關於胡適認知中梁對胡的影響,均見《四十自述》,第100—108頁;living philosophies,p.247.
[57] 引自《年譜》,第12頁。
[58] 《四十自述》,第100、167—171頁。
[59] 胡適:《十七年的回顧》(1921年10月),《胡適文存》二集卷三,第1—8頁;李敖:《胡適評傳》,第434頁。
[60] 胡適:《中國公學校友歡迎會上講詞》,《胡適言論集》乙編,台北:華國出版社,1953;楊亮工:《胡適之先生與中國公學》,《傳記文學》第2卷第3期,1963,均轉引自李敖《胡適評傳》,第460、542頁。
[61] 《本報周年之大紀念》,《競業旬報》第37期,轉引自朱文華《胡適評傳》,重慶出版社,1988,第29頁;《四十自述》,第118—131頁。
[62] 《四十自述》,第125—135頁;胡適日記,1915年2月11日、8月18日。
[63] 胡適日記,1915年8月28日、9月2日,1914年1月29日;《四十自述》,第161頁。
[64] 《四十自述》,第165—175頁。
[65] 胡適日記,1926年8月23日及所附根內特同年3月5日致胡適信。
[66] 胡適日記,1910年2月9日。
[67] 《愛國》,《競業旬報》第34期,轉引自周明之《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第28—29頁。
[68] 《談話錄》,第243頁。
[69] 《胡適致母》(1908年7月31日、1910年6月30日),《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2、75頁。
[70] 《年譜》,第18頁;《胡適致母》(1909年9月13日),《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4頁。
[71] 《四十自述》,第162頁;胡適日記,1910年1月25日;《年譜》,第21—22頁。
[72] 《胡適致母》(1910年6月30日、7月22日),《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5、76頁。
[73] 《胡母致胡適》(1910年9月),《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第76頁。
[74] 胡適日記,1911年1月30日。
[75] 朱文華:《胡適評傳》,第40頁;《談話錄》,第182頁。
[76] 《四十自述》,第176—179頁。
[77] 胡適日記,1914年6月8日。
[78] 《顧維鈞回憶錄》第1冊,中華書局,1983,第521、109頁。
[79] 梁漱溟:《憶往談舊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第5—6頁。
第四章 留學:再造文明的準備
餘英時師說,胡適在美國留學的七年「是他一生思想和誌業的定型時期」。[1]以今日的後見之明看,胡適選擇的誌業就是要為中國再造文明;而七年的留學生活,就是為其後來的誌業做準備。這對胡適而言,是非常清晰地有意識而為之的。要解讀他在這段時間所形成的思想,不僅要細繹其文本,還要如陳寅恪所說,「旁采史實人情,以為參證」,從考察他的美國生活經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