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末,一個霧氣氤氳的夜晚,遠離工業煙囪和城市喧囂的郊外別墅後院內,大資本家們齊聚一堂。


    繁星點綴的夜空被一幅幅神秘奇妙的天幕畫麵所點亮,這些畫麵如同從另一個世界投射而來,展示了遊戲般的場景:豐收的田野、繁忙的工廠、奔波的勞工、枯萎的莊稼與破敗的城鎮。


    看似虛幻的景象,卻清晰揭示了真實世界裏經濟活動的興衰與社會的命運。


    這些資本家,有的掌握著大宗商品生產的巨型企業,有的操縱著金融市場的暗潮,他們在這不可思議的天幕前屏息凝視,心中燃起了欲望的火焰。


    他們不是普通的旁觀者,而是天生的掠奪者,總能從中嗅出機會,設計更為精妙的剝削手段。


    帶頭發言的是蝦球,這位被譽為“大資本家中的資本家”的人物,是集冷酷、機敏與貪婪於一身的典範。


    他揮舞著手杖,指向天幕中工廠生產線的景象,冷冷說道:“如果我們能加快機器的轉速,同時引入更嚴格的工時紀律,那麽勞工的剩餘價值就會倍增。這是顯而易見的。”


    另一個資本家附和道:“是的,天幕上的景象表明,勞工的產出可以進一步榨取。減少他們的工間休息,並將食物成本壓到最低,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利潤率。”


    隨後,天幕中切換到一個場景:異國他鄉的農民因疫病倒斃田間,田地荒蕪,卻仍有少數人在努力播種。


    蝦球露出了意味深長的微笑:“病災可以成為一把雙刃劍。我們可以通過控製醫療資源,從疾病中獲益。既能從藥品中獲取利潤,也能從饑荒中低價收購土地。”


    這場以天幕為導向的秘密會議持續到深夜,資本家們在筆記本上記錄下無數靈感與計劃。這些計劃將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付諸實施,帶來生產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將引發社會的震蕩。


    第二天,蝦球的工廠工人發現,他們的生活被翻天覆地地改變了。工頭命令加班加點,而薪資卻未見漲幅,甚至連休息時間都被剝奪。


    一些虛弱的工人在機器旁昏倒,卻無人敢停下手中的工作。同樣,農業資本家們也迅速采取了行動。


    他們向農民提供高利貸,用所謂的“援助”換取農地,而對疫病流行地區的土地進行大規模收購。


    這些新方法初見成效。蝦球的工廠在短短一個月內增加了15%的產量,農業領域則因土地集中化而提升了效率。


    然而,與資本家歡欣鼓舞形成對比的是,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工人們的呻吟聲此起彼伏,有些人聚集在廠區門口抗議,但很快被鎮壓。


    農民的憤怒也在燃燒,但貧困與疾病使他們無力組織有效的反抗。


    與此同時,受益者們對這些剝削手段讚不絕口。分得紅利的股東歡呼雀躍,報紙上充斥著讚揚“工業奇跡”的言論,似乎整個社會都在為這些資本家的“智慧”喝彩。


    然而,普通勞工和農民卻在咒罵資本的無情,街頭巷尾流傳著關於蝦球的惡毒段子,稱他是“榨取靈魂的魔鬼”。


    對這些不利於資本的信息,資本家們則毫不手軟。他們買通報紙編輯,用光鮮亮麗的故事掩蓋底層的疾苦。


    蝦球甚至花重金在教堂布道中美化剝削行為,宣揚這是“神的安排”。而那些試圖揭露真相的小報和演講者,則被冠以“危害社會”的罪名,迅速查封或逮捕。


    這種種剝削手段並不局限於歐洲。在英屬印度,天花繼續肆虐,而殖民政府的醫療資源分配卻極不公平,優先保障了資本家們的種植園工人,甚至以疫病為借口驅逐土著居民,為大種植園擴張騰出空間。


    同一時間,旁遮普與海德拉巴爆發的霍亂使農田一片荒蕪,而殖民資本卻趁機低價購地。尼德蘭則為漁業豐收感到慶幸,而並未注意到底層漁民的處境日益惡化。


    跨越歐洲和美洲,資本的邏輯如同滾滾洪流,不斷吞噬一切。西班牙的殖民者因無外敵入侵而慶幸,但鎮壓反抗卻變本加厲,血腥鎮壓了玻利維亞的農民暴動。


    美國一州爆發的結核病疫情則成為資本家進一步壓迫工人的契機,減少醫療開支的提議在議會中大行其道,而廢奴協會的呼聲則被冷漠無視。


    這一切的背後,正是那些在郊外別墅後院觀看天幕的資本家們,以無窮盡的貪婪操控著人類的命運。天幕消失了,但它所揭示的真相,已在社會的每個角落顯現。


    人類曆史的車輪繼續向前,而壓迫與反抗的鬥爭也將無休止地延續下去。


    ---


    1849年底至1850年初的風雲變幻中,資本家們在郊外別墅策劃的剝削手段逐步在全球各地展現威力。


    然而,這些事件的背後,也隱約顯現了時代的複雜性:思想的碰撞、疫情的肆虐、國家間的博弈和人民的抗爭相互交織。


    進入3月和4月,曆史的脈絡更加鮮明,波及範圍愈發廣泛。


    在3月,符騰堡王國的上層社會掀起了一場關於文化與階級的爭論。一些學者因經典著作的閱讀複興感到欣慰,卻對下層民眾的學習能力持懷疑態度,認為這些人“難以真正領悟經典之美”。


    這種論調雖未直接推動政策,卻強化了文化的階級屬性,彰顯了時代精英們對知識分配的掌控。


    比利時則陷入結核病疫情的困擾。工業化進程中,城市擁擠的居住環境成為疾病傳播的溫床,醫療資源的匱乏讓底層民眾苦不堪言。


    然而,資本家們卻利用疫情進一步壓低工人工資,將其視為削減成本的契機。


    與此同時,美國的擴張野心再次顯露。為擴大對德克薩斯地區的控製,美國追加了對墨西哥的軍事索求。隨著美墨戰事的升級,資本家們紛紛投入軍需物資生產,視戰爭為攫取財富的良機。


    而在國內,資本對廢奴運動的冷漠態度繼續激化了南北分歧。


    尼加拉瓜的宣傳則令人耳目一新。官方以激情洋溢的文字歌頌勞動者,宣稱全民團結是國家發展的基石。然而,這背後的真相並不光彩。


    國家的聲望和“血統優良”的敘事成為資本家利用勞動力的借口,實際的剝削並未因平等口號的盛行而減弱。蝦球對此頗感興趣,他指出:“既然勞動者能因民族自豪感而多做事,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類精神激勵手段,減少額外的經濟支出。”


    英倫附近公海上,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的各國水手美洲足球杯比賽吸引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場比賽成為海上霸權的象征,而資本家則看到其中的商機,圍繞賽事開發了高價門票和衍生產品,進一步推動消費主義浪潮。


    俄國則發布命令,要求家庭工坊更加“聰明地工作”。這實際上是對生產效率的進一步要求,卻未提供任何技術支持或資源分配。


    許多工坊因此陷入兩難,既要維持生計,又要應對來自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壓力。


    日本的動蕩繼續升級。貴族階層因中央政策改革被激怒,內部矛盾加劇。這種不穩定為資本家們提供了機會,他們利用權貴的不滿推動對基層百姓的更大壓迫,試圖用集中化的資源換取更高收益。


    奧地利則在外交博弈中取得突破,說服薩克森驅逐普魯士顧問。這一舉動削弱了普魯士的影響力,為奧地利的區域優勢地位增添了一分籌碼。


    然而,這場外交勝利的背後是資本力量的操縱,工業巨頭支持的外交政策直接影響了這一結果。


    盧森堡的“互助會”事件則揭示了資本對組織化勞動的恐懼。這一互助組織原本通過合作銀行和失業保險為工人提供幫助,卻被內閣鷹派視為社會主義工會的前哨。


    互助會最終被取締,會員們被迫重新麵對孤立無援的困境。


    清國在這一時期迎來了茶葉豐收。然而,資本家迅速將這筆財富轉交商人,底層種植者幾乎未從中獲益。與此同時,茶葉貿易的集中化進一步強化了資本在清國經濟中的地位。


    進入4月,朝鮮上議院提拔了新的陸軍將領jeong hwan。盡管他以機智著稱,但因背景不合格、行動速度緩慢而引發爭議。


    這一提拔被“有形大手”資本利益集團視為失敗,對這一決策深表失望,並最終促成了他的賦閑。


    清國則經曆了血腥的政治鎮壓,兩次屠殺反滿亂黨展現了統治者對任何威脅的零容忍態度。然而,資本勢力在其中的影子同樣不可忽視:叛亂清剿後,大量資源被集中於資本家手中。


    摩洛哥舉行了以“謙遜和正義”為主題的閱兵式。這場閱兵更多是對殖民者的示好,資本家則借機向政府提供昂貴的軍備物資,從中漁利。


    丹麥的文化界在4月迎來了一位重要人物:索倫·克爾凱郭爾。這位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在其著作《非此即彼》中探討了選擇與自由的問題。


    盡管他的思想被認為超越時代,但資本家們對其哲學並無興趣,他們隻關心如何在這一文化複興中尋找利潤增長點。


    總結來看,從3月至4月,資本力量的觸角在各國延伸,無論是剝削勞動力、壓製工人組織,還是利用戰爭與外交博弈攫取利益,資本家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增益的方式。


    而天幕遊戲所引發的貪婪效應,則如同一個隱形的線索,貫穿這段充滿爭議的曆史。


    ---


    1850年5月到6月,全球局勢持續動蕩,各國在社會、經濟、文化和外交方麵都經曆了深遠的變化。這段時期不僅展示了國家政策與民眾生活的交織,也讓資本力量的隱秘操縱更為清晰。


    在巴伐利亞,一場道德複興運動拉開了帷幕。當地的說教家發起的地方性組織逐漸嶄露頭角,並得到了執政黨政策的呼應。其核心理念是複興傳統價值觀,對抗所謂的社會墮落。


    表麵上,這是一次倫理與宗教的振興,實際上卻帶有政治和資本的陰影。這類運動的興起往往伴隨著對下層階級的更嚴苛控製,資本家們則積極支持這樣的活動,以此穩固自身權威。


    與此同時,美國一州再次爆發結核病疫情,而廢奴協會和地下鐵路的努力繼續被聯邦政府冷漠對待。


    大量非洲裔奴隸冒著生命危險嚐試逃亡,但資本家們卻阻撓廢奴運動的發展,生怕這會威脅他們的經濟利益。政府的無視態度,讓這些努力顯得更加無助。


    相比之下,西班牙卻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們在漁業豐收後,主動將多餘的魚類分發給貧困民眾。這一舉措讓社會聲譽有所提升,也暫時緩解了基層的民生壓力。


    盡管資本家對這樣的分配有所抱怨,但貧民的短暫滿足似乎撫平了一些矛盾。


    在漢堡,貿易資本的擴展正轟轟烈烈地進行。“漢堡-美洲行包航運股份公司”正式成立,為跨大西洋移民潮提供便利。船隻滿載著渴望新生活的歐洲移民駛向美洲,而資本家從這場人口大遷徙中獲利頗豐。


    不僅是船票收入,相關的物流、貿易鏈條也被他們牢牢掌控。


    禁酒運動在巴登掀起熱潮,並得到官方讚揚。禁酒同盟的政策看似為了公眾健康,實際上卻限製了自由勞動者的娛樂空間,使其更易受資本管控。


    而在清國滿洲將軍府的廟街爆發淘金熱。阿穆爾河三角洲的小鎮人口激增,盡管大多數為滿族人,他們的財富卻被迅速轉移到出售挖礦工具的大商家手中。


    普魯士在外交上取得突破,成功拉攏符騰堡脫離奧地利的勢力圈。這一操作進一步削弱了奧地利在中歐的影響力。


    而法國則暗中在巴登散布針對普魯士的謠言,使普魯士的國際聲譽進一步下降。這些外交手段背後隱藏著對經濟利益的爭奪,特別是區域內的市場與資源競爭。


    進入六月,法國通過各種外交手段成功提升了日本對其的評價。法國的目標很明確:為打開日本市場奠定基礎,而這一政策的推行得到了國內資本集團的支持。


    與此同時,阿根廷則在國內司法政策上做出討論,考慮引入無期徒刑。這表麵上是司法係統的完善,實際上是對勞動力的進一步控製,因為長期監禁的勞動力通常會被轉移到工廠或礦山從事高強度勞動。


    清國的西藏省府則通過宣傳掀起了反英情緒,鼓吹一場反殖民戰爭的必要性。這種動員看似為國家利益,實則背後蘊含地方勢力與資本集團的複雜博弈,特別是對區域內資源的爭奪。


    美國的銅頭蛇派反戰者再次試圖通過公開呼籲結束戰爭,但政府的回避態度暴露了資本集團對政策的深遠影響。


    持續的戰爭讓軍需資本家賺得盆滿缽滿,他們自然不願看到和平的到來。


    與此同時,俄國與瑞典的漁業豐收被官方大加稱讚,但實際的經濟收益主要流向了大型漁業資本,而非基層漁民。


    西班牙則進一步拉攏奧斯曼帝國,提高了兩國間的友好關係。這一舉措表麵是外交策略,實際上是資本勢力對地中海貿易的掌控。


    清國再次迎來茶葉豐收,但此次政府有所調整,允許茶農保留部分收益。這一改進雖然緩解了部分矛盾,卻未改變資本家對茶葉貿易鏈的壟斷地位。


    同樣,荷爾斯泰因對霍亂的爆發采取了冷漠態度,醫療資源的缺乏導致基層苦不堪言,而資本家則毫不在意。


    奧斯曼帝國也立法控製了麻煩布道者,這一舉措與俄國此前的政策如出一轍。宗教勢力被視為潛在威脅,而資本家對這一法案表示支持,因為宗教自由往往會削弱他們對勞動力的控製。


    荷蘭的地方企業則在六月展現出一片混亂的局麵。政府對這些企業采取放任態度,使得資本家在自由競爭中迅速擴大勢力,弱小的企業被吞並,市場進一步集中化。


    1850年的5月至6月,是資本力量繼續擴大、社會矛盾加劇的時期。從巴伐利亞的道德複興到清國的淘金熱,從美國的戰爭到法國的外交手段,所有的事件都展示了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深遠影響。


    無論是文化運動、政策變革還是經濟收益,資本家們始終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底層人民則在苦難中掙紮,成為被遺忘的背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捷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捷蜥並收藏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