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亞齊敗兵、詔獄論時事 五
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 作者:捷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夜籠罩著山間,我們撤退的腳步聲打破了山穀的靜謐,我的胸膛因憤怒和悲傷而顫抖著,雙眼卻刺痛得發紅。)
我是馬來人,自小在亞齊的土地上成長,呼吸這片土地的空氣,喝她的水,唱她的歌。
我見證了荷蘭人從最初的卑微請求到如今強占我們島嶼的過程,強逼我們退到曾經屬於我們的大島北端苟活。這是羞辱,但我們本可以承受,忍耐,甚至等待時機重振旗鼓。然而這次的侵略,卻來自我從未設想的地方——朝鮮。
1836年9月22日。這是我永生難忘的日子。那天,朝鮮的四艘運輸船出現在班達亞齊港口。一萬二千兵力浩浩蕩蕩地靠岸,我們以為他們不過是來送死。
然而,他們上岸的那一刻,竟然拿起糞叉、自製弓箭,毫不猶豫地朝著我們的同胞胸膛刺去。起初我也和戰友們一樣冷笑他們的愚蠢,但很快明白,他們並非虛張聲勢。他們是認真的。
我們拚命抵抗,直到十月初才成功阻止他們的第一輪進攻,讓他們隻得攻下一片燃燒著的港口。
可我們錯了,四天的短暫休整後,朝鮮人重整隊伍,從港口一路進逼到我們王宮前的廣場。
那一刻,所有的冷嘲和輕視都化作了刺骨的寒意。
他們的堅韌、他們眼中毫不畏懼的神情像是詛咒般困住了我們。
我們缺乏訓練,蘇丹多年未發的薪水也使得軍心渙散,但這是我們的家園!
我和戰友們都知道,這一戰隻能用血來扞衛。為蘇丹!為亞齊!為安拉!
短短十一天,我們的抵抗在朝鮮人的無數次衝鋒下土崩瓦解。
他們分成幾十個小隊,以少打多,輪番衝擊,數百人便打得我們幾千人無處可逃。
我親手殺死過數不清的朝鮮農民兵,但他們的眼神竟毫無懼意,仿佛死並不是一件需要害怕的事。
我們被擊退了,撤往塔帕土安山脈,不知道還要忍辱負重多久,才能報複這些侵略者。
撤退的路上,我看到一位戰友,哈姆紮大叔,他站在那裏,雙眼死死盯著我們失守的王宮。
我喊他:“大叔,別看了!朝鮮人要過來了,快走!我們一定會回來報仇的!”然而內心的怒火也無法抵消我心底的痛楚和羞愧。亞齊的軍隊,曾經是多麽驍勇的兵士啊!
10月22日。今天,經過日日夜夜的跋涉,我們終於抵達了塔帕土安山脈。
然而,就在我們剛剛紮營準備休息時,朝鮮人的追兵又到了。他們趁著黑夜突然殺入營地,把我們圍在山間。整整8894人,包括我在內,全軍覆沒。
朝鮮的將軍樸正熙,帶著他的謀士、屬下,決定將我們全數坑殺。得知這一消息時,我沒有反抗的力氣了。失落與屈辱幾乎把我吞噬殆盡。
接受吧——這是被強加於我們的狗屁命運。我垂下頭,任由命運的鎖鏈套上我的脖頸。
心中最後的呐喊,是對亞齊的深深誓願:亞齊的亡國奴總有一天會奮起,為自由而戰。
我們一定會驅逐朝鮮的侵略者,解放被荷蘭占據的蘇門答臘。亞齊將重新崛起,亞齊的人民將不再卑微。
---
1836年十月,秋風漸冷,深宮幽囚的詔獄卻因各地傳來的風雲變幻而多了幾分熱鬧。天幕逐漸拉開,諸多政局情報投映其上,像一場沒有結尾的戲劇。囚犯們逐一登場,帶著無奈與怨懟,依次冷嘲熱諷,仿佛要將天下萬事萬物盡收於他們的牢房之中。
十月二十四,鐵鏈輕響,瘦削的前翰林院編修趙清佑冷哼一聲,視線落在天幕之上。薩克森的“自由作家”事件首先浮現,似乎有自由之士在鬧騰。趙清佑眯起眼,“嗬,自由隻敢在一隅,想必是少有人理。說到底,也不過一場寒門熱血罷了。”他搖了搖頭,話語裏滿是冷漠。
正當眾人冷笑間,旁邊的青袍囚徒韓之煥突然咳嗽一聲,頗為揶揄地開口道:“荷爾斯泰因的貴族情人曝光?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原來也逃不過桃色之禍?”隨即,他見天幕上顯示“貴族活該”之字,笑得更響了,“倒是爽快,貴人們自己承認了罪責!”
一旁的老囚犯林昌達抬起頭,看到委內瑞拉與秘魯、厄瓜多爾與巴西的關係逐漸親近,便喃喃自語:“拉美那片土地,也終是在強權底下苟延殘喘,左右逢源,示好求存,或許能有一日他們也能享得片刻安穩吧。”
到二十八日,摩德納的“自由學生聯合會”之事漸次顯現,情報內容描寫他們獲得了言論之自由。青年囚徒李昊然見狀,不由得冷笑,“那些南歐的學子自視清高,不過是偷得片刻言論之權,便恣意放浪。可這股自由之風,能真吹到日月山河長久嗎?”
天幕繼續轉動,荷爾斯泰因與兩西西裏的“自由主義時代”訊息掠過,而接著顯示的竟是奧地利敗壞普魯士名譽一事。看到此處,年長的劉伯文緩緩開口,“歐洲那些國度為了些許權勢,不惜攻訐,不惜破壞信譽,倒真是應了那句‘蠅營狗苟’。”旁邊的林昌達則一聲低笑,目光投向“朝鮮軍務大臣全鬥煥的報告”一行字,低語道,“朝鮮竟以先殲滅敵軍,再占亞齊之城為計?可見,這些年來他們的野心也不小啊。”
十一月初,天幕上美國的局勢接連顯現。十月三十的霍亂蔓延至奧地利,而十一月一日,美國“銅頭蛇”事件引發爭議,其選擇“還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做”避而不談。兩日後,美國竟直接幹涉墨西哥的德州戰爭。趙清佑搖頭歎道:“美人一向強橫,德州之爭也是心懷鬼胎,恐怕此戰非短期可定。”他話音剛落,又有年輕囚徒插嘴,“這銅頭蛇不敢明言,想必是怯於民心不穩,顧左右而言他。”他話音未落,趙清佑冷笑點頭表示讚同。
十一月五日,朝鮮的人口困境浮現,顯然是饑饉頻仍,手工業者仍艱難度日。緬甸和清國之間的示好隨即映入眼簾,旁邊的韓之煥嗤笑一聲,“偏遠之地一片荒涼,饑民尚且無衣蔽體,那些人還互相示好,是求得庇護,還是各自意有所圖?”接著,號外顯現,墨西哥為了抵抗強大的美國也開始總動員,“此戰若真爆發,定是刀兵四起,流血成河!”一人喃喃,目光複雜地注視著天幕。
半刻之後,隨著天幕漸漸暗淡,詔獄中低聲議論漸少。角落裏的一位老囚,諢名蝦球的,掃視四周緩緩開口,“這天下動蕩不斷,各地風起雲湧。美人謀略,歐洲紛爭,朝鮮亦不安生。可到頭來,誰又真能得全功?天下事如滾滾長河,奔流不息,不過幾朝幾代,誰是功臣,誰又是罪人,誰知誰曉?”
囚徒們沉默不語,心事重重。這詔獄之外的風雲,縱然紛繁似錦,但終究與他們再無半點幹係了。
---
1836年11月19日,一輪冷月高懸天際,古老詔獄的囚犯們身披殘破囚衣,凝望那無形的天幕。天幕之上,各國風雲變幻,如一場不盡的流沙,滾滾而來。他們以不羈的嘲弄、陰毒的眼神審視著每一樁權謀詭計,談笑風生。
最先發聲的是一位瘦削如竹的前禮部侍郎,他指著天幕上的字,冷笑一聲:“瞧瞧這薩克森-科堡-哥達,居然也要搞閱兵式?謙遜與正義?不過是愚弄百姓的漂亮話罷了!”說罷,又緩緩搖頭,眼中透出幾分輕蔑。
緊接著,一個臉上布滿刀疤的前鎮北將軍粗聲說道:“那帕爾馬國不過彈丸小地,竟也傳起自由主義風潮?如此膽量,當真不知死活,怕是風吹草動都要引來鐵騎入城,直接鎮壓。”他冷哼一聲,擺出一副不屑的姿態。
11月21日,有人瞅準了“朝鮮”二字,開腔嘲弄道:“呸!這朝鮮倒是有趣,竟不顧國內手工業者饑餓,酒商和家具匠人都在餓肚皮呢!當真是‘以民為本’。”說話的是一名前倉部郎中,他一邊揶揄,一邊挪動著身子,眼中閃爍著些許同情與鄙夷。
一位須發斑白的老翰林輕笑道:“更有趣的是那‘有形大手’,瞧瞧他們,南洋亞齊困窘,無力反抗,便將陸軍支出直接砍為零,反倒提高教育至六成,倒像個算計頗深的商人。”眾囚犯一陣哄笑,都覺此計頗為奇特。
三日後,天幕顯現安哈爾特的勞工間諜案。這回,一個生得尖嘴猴腮的前縣令嗤笑一聲:“勞工間諜?竟還擔心侵犯尊嚴?莫不是顧忌太多反失了成算。你看這普魯士,對待大使受辱事件,不是直接致函感謝終止談判嗎?雖說有些軟弱,但也算直接。”說罷,他朝眾人抬抬下巴,似乎頗為得意。
再幾日過去,情報繼續滾動,夾雜著奧地利、也門、西班牙、克拉科夫等國的事件。其中,克拉科夫的自由作家被查封一事引起一名文士的共鳴,他低聲嘟囔道:“隻許一種聲音,哼,豈能禁得住書生心火?若有朝一日怒焰燎原,恐怕這些大人們都得吃些苦頭!”
到了12月,朝鮮那邊手工業者再度饑餓,尤其是葡萄酒與高檔衣物的工匠。一個麵容枯槁的老工匠低聲道:“這些做衣裳、釀美酒的手藝人,總歸也是人,不知朝鮮那幫子大人何時能讓他們吃口飽飯。”他說罷,眼神黯然,卻又故作堅毅,似有悲憫之意。
12月29日的號外消息響起,阿根廷結核病疫情爆發。角落裏一名年老的囚徒冷冷說道:“異國疾疫,豈能放過如此良機?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怕是對瘟疫來襲避之不及吧!”他的眼神帶著些陰鷙,似有報複般的快意。
1837年元旦將至,朝鮮上議院改組的消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反動派減少了,保守者大增,自由主義者也稍有增長。前侍郎淡淡說道:“這些政局的變化,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什麽反動、自由,不過是朝廷掩人耳目之術。”他聲音冷靜,卻深邃有力。
而在這言論激蕩之際,角落裏傳來“蝦球”的聲音。此人原是京城混跡的街頭無賴,此時目光陰冷,咧嘴一笑,帶著幾分陰狠地總結道:“這些大小國主,不論謙遜、自由,還是饑餓、疫病,無非是互相爭鬥、殘民以逞罷了。各國風雲,天下熙熙攘攘,不過一場博弈。若是我等能再度出山……嗬嗬,也該讓他們嚐嚐什麽是‘無上光榮’。”
……
我是馬來人,自小在亞齊的土地上成長,呼吸這片土地的空氣,喝她的水,唱她的歌。
我見證了荷蘭人從最初的卑微請求到如今強占我們島嶼的過程,強逼我們退到曾經屬於我們的大島北端苟活。這是羞辱,但我們本可以承受,忍耐,甚至等待時機重振旗鼓。然而這次的侵略,卻來自我從未設想的地方——朝鮮。
1836年9月22日。這是我永生難忘的日子。那天,朝鮮的四艘運輸船出現在班達亞齊港口。一萬二千兵力浩浩蕩蕩地靠岸,我們以為他們不過是來送死。
然而,他們上岸的那一刻,竟然拿起糞叉、自製弓箭,毫不猶豫地朝著我們的同胞胸膛刺去。起初我也和戰友們一樣冷笑他們的愚蠢,但很快明白,他們並非虛張聲勢。他們是認真的。
我們拚命抵抗,直到十月初才成功阻止他們的第一輪進攻,讓他們隻得攻下一片燃燒著的港口。
可我們錯了,四天的短暫休整後,朝鮮人重整隊伍,從港口一路進逼到我們王宮前的廣場。
那一刻,所有的冷嘲和輕視都化作了刺骨的寒意。
他們的堅韌、他們眼中毫不畏懼的神情像是詛咒般困住了我們。
我們缺乏訓練,蘇丹多年未發的薪水也使得軍心渙散,但這是我們的家園!
我和戰友們都知道,這一戰隻能用血來扞衛。為蘇丹!為亞齊!為安拉!
短短十一天,我們的抵抗在朝鮮人的無數次衝鋒下土崩瓦解。
他們分成幾十個小隊,以少打多,輪番衝擊,數百人便打得我們幾千人無處可逃。
我親手殺死過數不清的朝鮮農民兵,但他們的眼神竟毫無懼意,仿佛死並不是一件需要害怕的事。
我們被擊退了,撤往塔帕土安山脈,不知道還要忍辱負重多久,才能報複這些侵略者。
撤退的路上,我看到一位戰友,哈姆紮大叔,他站在那裏,雙眼死死盯著我們失守的王宮。
我喊他:“大叔,別看了!朝鮮人要過來了,快走!我們一定會回來報仇的!”然而內心的怒火也無法抵消我心底的痛楚和羞愧。亞齊的軍隊,曾經是多麽驍勇的兵士啊!
10月22日。今天,經過日日夜夜的跋涉,我們終於抵達了塔帕土安山脈。
然而,就在我們剛剛紮營準備休息時,朝鮮人的追兵又到了。他們趁著黑夜突然殺入營地,把我們圍在山間。整整8894人,包括我在內,全軍覆沒。
朝鮮的將軍樸正熙,帶著他的謀士、屬下,決定將我們全數坑殺。得知這一消息時,我沒有反抗的力氣了。失落與屈辱幾乎把我吞噬殆盡。
接受吧——這是被強加於我們的狗屁命運。我垂下頭,任由命運的鎖鏈套上我的脖頸。
心中最後的呐喊,是對亞齊的深深誓願:亞齊的亡國奴總有一天會奮起,為自由而戰。
我們一定會驅逐朝鮮的侵略者,解放被荷蘭占據的蘇門答臘。亞齊將重新崛起,亞齊的人民將不再卑微。
---
1836年十月,秋風漸冷,深宮幽囚的詔獄卻因各地傳來的風雲變幻而多了幾分熱鬧。天幕逐漸拉開,諸多政局情報投映其上,像一場沒有結尾的戲劇。囚犯們逐一登場,帶著無奈與怨懟,依次冷嘲熱諷,仿佛要將天下萬事萬物盡收於他們的牢房之中。
十月二十四,鐵鏈輕響,瘦削的前翰林院編修趙清佑冷哼一聲,視線落在天幕之上。薩克森的“自由作家”事件首先浮現,似乎有自由之士在鬧騰。趙清佑眯起眼,“嗬,自由隻敢在一隅,想必是少有人理。說到底,也不過一場寒門熱血罷了。”他搖了搖頭,話語裏滿是冷漠。
正當眾人冷笑間,旁邊的青袍囚徒韓之煥突然咳嗽一聲,頗為揶揄地開口道:“荷爾斯泰因的貴族情人曝光?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原來也逃不過桃色之禍?”隨即,他見天幕上顯示“貴族活該”之字,笑得更響了,“倒是爽快,貴人們自己承認了罪責!”
一旁的老囚犯林昌達抬起頭,看到委內瑞拉與秘魯、厄瓜多爾與巴西的關係逐漸親近,便喃喃自語:“拉美那片土地,也終是在強權底下苟延殘喘,左右逢源,示好求存,或許能有一日他們也能享得片刻安穩吧。”
到二十八日,摩德納的“自由學生聯合會”之事漸次顯現,情報內容描寫他們獲得了言論之自由。青年囚徒李昊然見狀,不由得冷笑,“那些南歐的學子自視清高,不過是偷得片刻言論之權,便恣意放浪。可這股自由之風,能真吹到日月山河長久嗎?”
天幕繼續轉動,荷爾斯泰因與兩西西裏的“自由主義時代”訊息掠過,而接著顯示的竟是奧地利敗壞普魯士名譽一事。看到此處,年長的劉伯文緩緩開口,“歐洲那些國度為了些許權勢,不惜攻訐,不惜破壞信譽,倒真是應了那句‘蠅營狗苟’。”旁邊的林昌達則一聲低笑,目光投向“朝鮮軍務大臣全鬥煥的報告”一行字,低語道,“朝鮮竟以先殲滅敵軍,再占亞齊之城為計?可見,這些年來他們的野心也不小啊。”
十一月初,天幕上美國的局勢接連顯現。十月三十的霍亂蔓延至奧地利,而十一月一日,美國“銅頭蛇”事件引發爭議,其選擇“還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做”避而不談。兩日後,美國竟直接幹涉墨西哥的德州戰爭。趙清佑搖頭歎道:“美人一向強橫,德州之爭也是心懷鬼胎,恐怕此戰非短期可定。”他話音剛落,又有年輕囚徒插嘴,“這銅頭蛇不敢明言,想必是怯於民心不穩,顧左右而言他。”他話音未落,趙清佑冷笑點頭表示讚同。
十一月五日,朝鮮的人口困境浮現,顯然是饑饉頻仍,手工業者仍艱難度日。緬甸和清國之間的示好隨即映入眼簾,旁邊的韓之煥嗤笑一聲,“偏遠之地一片荒涼,饑民尚且無衣蔽體,那些人還互相示好,是求得庇護,還是各自意有所圖?”接著,號外顯現,墨西哥為了抵抗強大的美國也開始總動員,“此戰若真爆發,定是刀兵四起,流血成河!”一人喃喃,目光複雜地注視著天幕。
半刻之後,隨著天幕漸漸暗淡,詔獄中低聲議論漸少。角落裏的一位老囚,諢名蝦球的,掃視四周緩緩開口,“這天下動蕩不斷,各地風起雲湧。美人謀略,歐洲紛爭,朝鮮亦不安生。可到頭來,誰又真能得全功?天下事如滾滾長河,奔流不息,不過幾朝幾代,誰是功臣,誰又是罪人,誰知誰曉?”
囚徒們沉默不語,心事重重。這詔獄之外的風雲,縱然紛繁似錦,但終究與他們再無半點幹係了。
---
1836年11月19日,一輪冷月高懸天際,古老詔獄的囚犯們身披殘破囚衣,凝望那無形的天幕。天幕之上,各國風雲變幻,如一場不盡的流沙,滾滾而來。他們以不羈的嘲弄、陰毒的眼神審視著每一樁權謀詭計,談笑風生。
最先發聲的是一位瘦削如竹的前禮部侍郎,他指著天幕上的字,冷笑一聲:“瞧瞧這薩克森-科堡-哥達,居然也要搞閱兵式?謙遜與正義?不過是愚弄百姓的漂亮話罷了!”說罷,又緩緩搖頭,眼中透出幾分輕蔑。
緊接著,一個臉上布滿刀疤的前鎮北將軍粗聲說道:“那帕爾馬國不過彈丸小地,竟也傳起自由主義風潮?如此膽量,當真不知死活,怕是風吹草動都要引來鐵騎入城,直接鎮壓。”他冷哼一聲,擺出一副不屑的姿態。
11月21日,有人瞅準了“朝鮮”二字,開腔嘲弄道:“呸!這朝鮮倒是有趣,竟不顧國內手工業者饑餓,酒商和家具匠人都在餓肚皮呢!當真是‘以民為本’。”說話的是一名前倉部郎中,他一邊揶揄,一邊挪動著身子,眼中閃爍著些許同情與鄙夷。
一位須發斑白的老翰林輕笑道:“更有趣的是那‘有形大手’,瞧瞧他們,南洋亞齊困窘,無力反抗,便將陸軍支出直接砍為零,反倒提高教育至六成,倒像個算計頗深的商人。”眾囚犯一陣哄笑,都覺此計頗為奇特。
三日後,天幕顯現安哈爾特的勞工間諜案。這回,一個生得尖嘴猴腮的前縣令嗤笑一聲:“勞工間諜?竟還擔心侵犯尊嚴?莫不是顧忌太多反失了成算。你看這普魯士,對待大使受辱事件,不是直接致函感謝終止談判嗎?雖說有些軟弱,但也算直接。”說罷,他朝眾人抬抬下巴,似乎頗為得意。
再幾日過去,情報繼續滾動,夾雜著奧地利、也門、西班牙、克拉科夫等國的事件。其中,克拉科夫的自由作家被查封一事引起一名文士的共鳴,他低聲嘟囔道:“隻許一種聲音,哼,豈能禁得住書生心火?若有朝一日怒焰燎原,恐怕這些大人們都得吃些苦頭!”
到了12月,朝鮮那邊手工業者再度饑餓,尤其是葡萄酒與高檔衣物的工匠。一個麵容枯槁的老工匠低聲道:“這些做衣裳、釀美酒的手藝人,總歸也是人,不知朝鮮那幫子大人何時能讓他們吃口飽飯。”他說罷,眼神黯然,卻又故作堅毅,似有悲憫之意。
12月29日的號外消息響起,阿根廷結核病疫情爆發。角落裏一名年老的囚徒冷冷說道:“異國疾疫,豈能放過如此良機?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怕是對瘟疫來襲避之不及吧!”他的眼神帶著些陰鷙,似有報複般的快意。
1837年元旦將至,朝鮮上議院改組的消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反動派減少了,保守者大增,自由主義者也稍有增長。前侍郎淡淡說道:“這些政局的變化,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什麽反動、自由,不過是朝廷掩人耳目之術。”他聲音冷靜,卻深邃有力。
而在這言論激蕩之際,角落裏傳來“蝦球”的聲音。此人原是京城混跡的街頭無賴,此時目光陰冷,咧嘴一笑,帶著幾分陰狠地總結道:“這些大小國主,不論謙遜、自由,還是饑餓、疫病,無非是互相爭鬥、殘民以逞罷了。各國風雲,天下熙熙攘攘,不過一場博弈。若是我等能再度出山……嗬嗬,也該讓他們嚐嚐什麽是‘無上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