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皇上,我沒有華實的言語來描述這到底有多可怕,我隻能用這些每日每夜都發生在北邊的噩夢來訴說,期望能打動您,給我們兩個南方的州來度過凜冬,等凜冬期一過,我們馬上離開大陳回到關外,請皇上同意我族的請求,我們會以塞戈拉的月亮祝福您,祝福大陳。」
承慶帝的臉上掛著不忍又無力的心痛,沉默著,帶來了針落可聽的沉寂。
在大臣們和穆四王子的心提到嗓子眼的時候,承慶帝終於開口了,他沒有直接接受或拒絕,而是問:「丞相認為如何?」
齊鴻福站起身來,說:「皇上,臣認為,此事應當在朝堂上議論是否可行,再從長計議,而不應該在本是以兩國友好交往為目的的宴會上討論。」
還沒等承慶帝說話,穆四王子立刻說:「皇上,正是因為我們兩國一向親厚,所以我才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麽重要的請求的,這樣的事,於大陳而言,自然沒有什麽好處,在朝堂上議,多半是個大家都早已心知肚明的結果,還望皇上考慮我們兩國的友誼,再好好地考慮啊。」
承慶帝圓滑老辣地說:「穆四王子,我朝雖與穆蘇拉族有著深厚的情誼,但是我朝大臣與我朝百姓的想法,朕同樣也很看重。
這樣吧,在此處商討一時半會是得不出什麽結果的了,等明日朝堂上,我們會討論出能讓雙方滿意的結果,盡快給你們答覆,穆四王子,這樣可好?」
話說到這個程度上,穆四王子也無話可說了,隻好:「謝皇上。」
宴會散席後,付世延追上齊鴻福,說:「老師。」他考科舉的那屆,主考官便是齊鴻福,他先是受齊鴻福的賞識,後來也得到了他的提拔,付世延逢年過節都會去拜會齊鴻福,齊鴻福算是他的半個恩師。
齊鴻福回頭,見到是付世延,說:「尚欽,有何事?」
「關於穆蘇拉族的請求,老師以為如何?」
齊鴻福是兩朝丞相,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名聲很高,小半個朝廷都是他的門生或親屬,他的意見,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這件事的最終結果。
齊鴻福深不可測地笑了,說:「我的想法如何,不要緊,要緊的,是皇上的想法如何。」
付世延有些不解地問:「可是,若您不贊成皇上的想法呢?」
「你以後便會明白了。」齊鴻福拋下這麽輕飄飄的一句話,便轉身繼續往前走,他走的時候還掛著剛剛那深不可測的笑,可走著走著,他的笑意就淡了,想到了那無比光鮮亮麗的卻被他稱之為羞辱的那天。
萬壽帝點了他的卷子,欽點他為狀元!
齊鴻福低著頭來到大殿上,跪在地上,因緊張而有些顫抖,但他盡力忍住了。
來之前他已經想好了,這個王朝還有很多的弊病,多得數也數不清,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將希望寄託於老天爺和一代又一代通過科舉入仕途的官員中,將苦楚寄給他們,望他們回贈春風。
他要跟萬壽帝說富麗堂皇的皇宮之外還有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他要說這朝中還有很多貪贓枉法的無恥之人,他要說要多出一條限製貴族以財再生財,將天下財富聚攏到自己手中的法令,他要說為天下貧苦的讀書人建一所不看身世的免費學院,他有好多好多的話要說,即便萬壽帝會因此而暴怒,會因此而罵他打他甚至殺他,他大可以不要這條性命,豁出去就是這樣的吧。
大不了一頭撞死在這雕花樑柱上,再高喊一聲問心無愧,明日的穎都日報必然滿篇讚頌他大義凜然的讚美之文,千百年後還會有人記得有一個叫齊鴻福的人為了百姓而頂撞帝王。
這就是讀書人的意義,這也是讀書人的氣節。
但當萬壽帝說了一聲「抬起頭來」的時候,他抬起頭了,看著這個不怒自威的天子,萬壽帝像是帶著譏笑,看透他心裏的想法,然後嘲笑他的不自量力,妄想蚍蜉撼樹。
他忘了所有他要說的話,當萬壽帝再說一句「你退下吧」的時候,他說出來的是——是,皇上。便依舊低著頭,轉身慢慢地退出去了。
所有應該說的話都沒有說出來,他內心給那個晚上打上了羞辱的標記。
從今晚後,那時說不出口的話,永遠也都說不出口了。
翌日,朝堂上除了承慶帝和大陳的官員,還有穆四王子在場。
承慶帝說:「今日,諸愛卿都來說說自己對穆蘇拉族之請求的意見吧。」
「皇上,臣認為,於情,我泱泱大國,確實應該幫穆蘇拉族度過這個難關,可是於理,讓出兩個州,那我朝那兩個州的百姓便要舉家遷徙,安土重遷,故土難捨,我朝的百姓對於故鄉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和記憶,這對他們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更何況,百姓們離開了這兩個州,這麽多的人,又能往何處去呢?」吏部尚書說。
禮部尚書說:「我朝地大物博,安置兩個州的人到其它的地方,依臣所見,並非難事。臣認為,我朝與穆蘇拉族百年的情誼十分可貴,應當同意穆蘇拉族的請求,盡力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凜冬期。」
「禮部尚書不明白其中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自然覺得這並非難事。」戶部尚書說:「皇上,臣認為,兩個州的人的遷徙著實是難啊。首先,要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已是不易。
再者,百姓們去到新的地方,一時之間不僅難以適應,到了新地方若是找不到生計,待錢財用完之日,要麽就淪為乞丐,要麽就去偷去搶,滋生事端,使得各地的治安下降,臣認為,這是下下策啊。臣還是認為,給穆蘇拉族運去足夠多的補給,才是上策。」
承慶帝的臉上掛著不忍又無力的心痛,沉默著,帶來了針落可聽的沉寂。
在大臣們和穆四王子的心提到嗓子眼的時候,承慶帝終於開口了,他沒有直接接受或拒絕,而是問:「丞相認為如何?」
齊鴻福站起身來,說:「皇上,臣認為,此事應當在朝堂上議論是否可行,再從長計議,而不應該在本是以兩國友好交往為目的的宴會上討論。」
還沒等承慶帝說話,穆四王子立刻說:「皇上,正是因為我們兩國一向親厚,所以我才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麽重要的請求的,這樣的事,於大陳而言,自然沒有什麽好處,在朝堂上議,多半是個大家都早已心知肚明的結果,還望皇上考慮我們兩國的友誼,再好好地考慮啊。」
承慶帝圓滑老辣地說:「穆四王子,我朝雖與穆蘇拉族有著深厚的情誼,但是我朝大臣與我朝百姓的想法,朕同樣也很看重。
這樣吧,在此處商討一時半會是得不出什麽結果的了,等明日朝堂上,我們會討論出能讓雙方滿意的結果,盡快給你們答覆,穆四王子,這樣可好?」
話說到這個程度上,穆四王子也無話可說了,隻好:「謝皇上。」
宴會散席後,付世延追上齊鴻福,說:「老師。」他考科舉的那屆,主考官便是齊鴻福,他先是受齊鴻福的賞識,後來也得到了他的提拔,付世延逢年過節都會去拜會齊鴻福,齊鴻福算是他的半個恩師。
齊鴻福回頭,見到是付世延,說:「尚欽,有何事?」
「關於穆蘇拉族的請求,老師以為如何?」
齊鴻福是兩朝丞相,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名聲很高,小半個朝廷都是他的門生或親屬,他的意見,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這件事的最終結果。
齊鴻福深不可測地笑了,說:「我的想法如何,不要緊,要緊的,是皇上的想法如何。」
付世延有些不解地問:「可是,若您不贊成皇上的想法呢?」
「你以後便會明白了。」齊鴻福拋下這麽輕飄飄的一句話,便轉身繼續往前走,他走的時候還掛著剛剛那深不可測的笑,可走著走著,他的笑意就淡了,想到了那無比光鮮亮麗的卻被他稱之為羞辱的那天。
萬壽帝點了他的卷子,欽點他為狀元!
齊鴻福低著頭來到大殿上,跪在地上,因緊張而有些顫抖,但他盡力忍住了。
來之前他已經想好了,這個王朝還有很多的弊病,多得數也數不清,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將希望寄託於老天爺和一代又一代通過科舉入仕途的官員中,將苦楚寄給他們,望他們回贈春風。
他要跟萬壽帝說富麗堂皇的皇宮之外還有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他要說這朝中還有很多貪贓枉法的無恥之人,他要說要多出一條限製貴族以財再生財,將天下財富聚攏到自己手中的法令,他要說為天下貧苦的讀書人建一所不看身世的免費學院,他有好多好多的話要說,即便萬壽帝會因此而暴怒,會因此而罵他打他甚至殺他,他大可以不要這條性命,豁出去就是這樣的吧。
大不了一頭撞死在這雕花樑柱上,再高喊一聲問心無愧,明日的穎都日報必然滿篇讚頌他大義凜然的讚美之文,千百年後還會有人記得有一個叫齊鴻福的人為了百姓而頂撞帝王。
這就是讀書人的意義,這也是讀書人的氣節。
但當萬壽帝說了一聲「抬起頭來」的時候,他抬起頭了,看著這個不怒自威的天子,萬壽帝像是帶著譏笑,看透他心裏的想法,然後嘲笑他的不自量力,妄想蚍蜉撼樹。
他忘了所有他要說的話,當萬壽帝再說一句「你退下吧」的時候,他說出來的是——是,皇上。便依舊低著頭,轉身慢慢地退出去了。
所有應該說的話都沒有說出來,他內心給那個晚上打上了羞辱的標記。
從今晚後,那時說不出口的話,永遠也都說不出口了。
翌日,朝堂上除了承慶帝和大陳的官員,還有穆四王子在場。
承慶帝說:「今日,諸愛卿都來說說自己對穆蘇拉族之請求的意見吧。」
「皇上,臣認為,於情,我泱泱大國,確實應該幫穆蘇拉族度過這個難關,可是於理,讓出兩個州,那我朝那兩個州的百姓便要舉家遷徙,安土重遷,故土難捨,我朝的百姓對於故鄉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和記憶,這對他們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更何況,百姓們離開了這兩個州,這麽多的人,又能往何處去呢?」吏部尚書說。
禮部尚書說:「我朝地大物博,安置兩個州的人到其它的地方,依臣所見,並非難事。臣認為,我朝與穆蘇拉族百年的情誼十分可貴,應當同意穆蘇拉族的請求,盡力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凜冬期。」
「禮部尚書不明白其中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自然覺得這並非難事。」戶部尚書說:「皇上,臣認為,兩個州的人的遷徙著實是難啊。首先,要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已是不易。
再者,百姓們去到新的地方,一時之間不僅難以適應,到了新地方若是找不到生計,待錢財用完之日,要麽就淪為乞丐,要麽就去偷去搶,滋生事端,使得各地的治安下降,臣認為,這是下下策啊。臣還是認為,給穆蘇拉族運去足夠多的補給,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