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古城牆、塔爾寺
大唐:帶著小公主去旅行 作者:愛喝果茶的老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平安他們晚上就宿營在青海湖,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飯,就驅車離開青海湖,沿著環湖公路朝著西寧市出發了。一路上,放眼望去,碧波蕩漾的湖水、和藍天白雲交相輝映,騎行愛好者環湖駛來,就像一幅精致的油畫。
到處都是一片金黃色的海洋,不過這樣的景色在川渝地區猶為常見,張平安他們也就不停車駐足觀賞了,繼續趕路。
中午時分,終於到達了此行的青海省會城市——西寧市。進城休整,張平安他們入住西寧索菲特酒店。酒店坐落在西寧最繁華的地段,周邊是購物中心和餐飲聚集地,為賓客提供了便利的購物和美食體驗。
晚餐就在酒店的餐廳裏用餐,這裏晚上還有happy hour活動,為賓客提供更多美食選擇。張平安他們吃吃該喝喝,準備在這裏好好休整一下,後天就準備出發成都方向了。
張平安他們第二天沒有起的很早,而是舒舒服服的睡了個懶覺,起來後,早餐在酒店西餐廳享用,這裏提供中西式自助餐點,以及豐富的青海風味美食。
張平安他們都拿了牛肉麵,麵條勁道,湯頭鮮美,辣油紅潤,牛肉大片,離開大西北,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吃到這樣正宗的牛肉麵了。
第一站,西寧拱辰門。拱辰門是原西寧衛城的北門,隻不過我看到的這個城門是2007年重修的“贗品”,真正的拱辰門已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因城市建設需要被拆毀了。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長興侯耿秉文率領軍士割原西寧州城之半築城,城呈方形,城四麵各開東、南、西、北四個門,並建四門樓。因當時北門與湟水河相望,北門坡下又有北門泉,又俗稱“水門”,故城樓匾題“拱辰”。
在一個停車場裏發現的一處“國保”文物,這就是明長城西寧古城牆的一段。
據資料介紹,西寧古城遺址,位於西寧城中區白玉巷清真寺西麵200米東方明珠樓旁,東西走向城牆殘存約10米,南北走向城牆殘存約20米。
西寧古城遺址為國務院於2013年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稱國七文物。
離剛才那處明長城西寧古城遺址不遠處,又有一處古城牆遺址,也是國七文物明長城-西寧古城的組成部分。
據資料介紹,此處為西寧城中區西寧古城北城牆遺址。據悉,西寧古城牆保留下來的已經不足當年的10%,彌足珍貴。
就在這段明城牆的麵前,便是香水園,又稱香水書院,因為它坐落於香水泉遺址。 史書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沿城牆根一帶,從西北城門外坡下,相繼建有柴扉牌坊、老虎洞、四望亭、萬德巷、藥王閣等建築,靠近北城牆石崖處,有泉水噴湧而出,且清冽甘甜,故此片區也被稱之為“香水泉”。
據資料介紹,該建築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後經西寧僉事楊應琚、縣令陳銛再次浚池構亭,名為香水園。1932年,省垣鄉紳名士募捐在此園址增建主樓二層五間、東西配樓各三間、配樓前又建東西配亭,1943年複加修葺,與現有規模相當。2016年由城中區人民政府修繕原有古建築群,修複牌樓式山門,2020年修繕完成的“香水書院”對外開放。
逛完明代的古城牆,張平安他們又去尋訪一處更為古老的古跡,也是張平安最感興趣的一處,即曆史上的青唐城遺址,也就是張平安非常喜歡的曆史電視劇《賀蘭雪》裏那位吐蕃首領唃廝囉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的都城遺址。
曆史上的青唐城建於公元1034年,宋人李遠《青唐錄》有載:“城枕湟水之南,廣二十裏,旁開八門,中有隔城,以門通之,為東西二城。”西為“王城”,東為“商城”。青唐城規模較大、規製較高、經濟繁榮,那一時期是西寧曆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青唐城遺址為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個人覺得這個保護級別低了,這樣的遺址完全夠得上國保的級別。
如今,為保護曆史文化遺存,西寧市擴地建園,融古跡保護與城市園林建設為一體,建有青唐遺韻、邊城風物、殘垣懷古、古道掠影、曆史沿革五大景點,並且廣泛種植花草樹木,開辟景點,配製石砌牆欄等,建成了具有古風今韻、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跡相融會的青唐城遺址公園。
到了西寧,怎能不去大名鼎鼎的塔爾寺。午飯後,張平安他們來到塔爾寺。不愧為西寧超火的熱門景區,停車都排隊排了大半個小時。塔爾寺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
塔爾寺必打卡的八寶如意塔。這八個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於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麵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麵,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麵還有一個佛龕,裏麵藏有梵文。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曆代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
位於全寺正中的大金瓦殿。藏語稱為“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築麵積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於公元1560年,後於公元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為金頂,形成了三層重簷歇山式金頂。
一路上張平安他們仔細聽解說員給他們耐心細致的講解,了解到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於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然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袞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源於此。
宗喀巴進藏六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發和一封信,讓其回家一晤。宗喀巴為學佛學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一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麵一樣”。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讚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17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年),複於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萬曆十年(1582年)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讚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
萬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清代,塔爾寺迅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蜚聲國內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現存塔爾寺總建築9300餘間,占地600餘畝,殿堂25座,主要為大金瓦殿、大經堂、九間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讓、彌勒佛殿、釋迦佛殿、依怙殿等。最盛時有僧侶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 1983人。
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遺憾的是這些都在殿內,是禁止拍照的。
參觀塔爾寺,不請解說員講解是根本看不懂的,張平安他們在解說員的精彩講解下,不走回頭路,大約花了一個多小時走完了全程,收獲滿滿。
到處都是一片金黃色的海洋,不過這樣的景色在川渝地區猶為常見,張平安他們也就不停車駐足觀賞了,繼續趕路。
中午時分,終於到達了此行的青海省會城市——西寧市。進城休整,張平安他們入住西寧索菲特酒店。酒店坐落在西寧最繁華的地段,周邊是購物中心和餐飲聚集地,為賓客提供了便利的購物和美食體驗。
晚餐就在酒店的餐廳裏用餐,這裏晚上還有happy hour活動,為賓客提供更多美食選擇。張平安他們吃吃該喝喝,準備在這裏好好休整一下,後天就準備出發成都方向了。
張平安他們第二天沒有起的很早,而是舒舒服服的睡了個懶覺,起來後,早餐在酒店西餐廳享用,這裏提供中西式自助餐點,以及豐富的青海風味美食。
張平安他們都拿了牛肉麵,麵條勁道,湯頭鮮美,辣油紅潤,牛肉大片,離開大西北,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吃到這樣正宗的牛肉麵了。
第一站,西寧拱辰門。拱辰門是原西寧衛城的北門,隻不過我看到的這個城門是2007年重修的“贗品”,真正的拱辰門已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因城市建設需要被拆毀了。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長興侯耿秉文率領軍士割原西寧州城之半築城,城呈方形,城四麵各開東、南、西、北四個門,並建四門樓。因當時北門與湟水河相望,北門坡下又有北門泉,又俗稱“水門”,故城樓匾題“拱辰”。
在一個停車場裏發現的一處“國保”文物,這就是明長城西寧古城牆的一段。
據資料介紹,西寧古城遺址,位於西寧城中區白玉巷清真寺西麵200米東方明珠樓旁,東西走向城牆殘存約10米,南北走向城牆殘存約20米。
西寧古城遺址為國務院於2013年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稱國七文物。
離剛才那處明長城西寧古城遺址不遠處,又有一處古城牆遺址,也是國七文物明長城-西寧古城的組成部分。
據資料介紹,此處為西寧城中區西寧古城北城牆遺址。據悉,西寧古城牆保留下來的已經不足當年的10%,彌足珍貴。
就在這段明城牆的麵前,便是香水園,又稱香水書院,因為它坐落於香水泉遺址。 史書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沿城牆根一帶,從西北城門外坡下,相繼建有柴扉牌坊、老虎洞、四望亭、萬德巷、藥王閣等建築,靠近北城牆石崖處,有泉水噴湧而出,且清冽甘甜,故此片區也被稱之為“香水泉”。
據資料介紹,該建築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後經西寧僉事楊應琚、縣令陳銛再次浚池構亭,名為香水園。1932年,省垣鄉紳名士募捐在此園址增建主樓二層五間、東西配樓各三間、配樓前又建東西配亭,1943年複加修葺,與現有規模相當。2016年由城中區人民政府修繕原有古建築群,修複牌樓式山門,2020年修繕完成的“香水書院”對外開放。
逛完明代的古城牆,張平安他們又去尋訪一處更為古老的古跡,也是張平安最感興趣的一處,即曆史上的青唐城遺址,也就是張平安非常喜歡的曆史電視劇《賀蘭雪》裏那位吐蕃首領唃廝囉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的都城遺址。
曆史上的青唐城建於公元1034年,宋人李遠《青唐錄》有載:“城枕湟水之南,廣二十裏,旁開八門,中有隔城,以門通之,為東西二城。”西為“王城”,東為“商城”。青唐城規模較大、規製較高、經濟繁榮,那一時期是西寧曆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青唐城遺址為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個人覺得這個保護級別低了,這樣的遺址完全夠得上國保的級別。
如今,為保護曆史文化遺存,西寧市擴地建園,融古跡保護與城市園林建設為一體,建有青唐遺韻、邊城風物、殘垣懷古、古道掠影、曆史沿革五大景點,並且廣泛種植花草樹木,開辟景點,配製石砌牆欄等,建成了具有古風今韻、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跡相融會的青唐城遺址公園。
到了西寧,怎能不去大名鼎鼎的塔爾寺。午飯後,張平安他們來到塔爾寺。不愧為西寧超火的熱門景區,停車都排隊排了大半個小時。塔爾寺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
塔爾寺必打卡的八寶如意塔。這八個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於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麵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麵,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麵還有一個佛龕,裏麵藏有梵文。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曆代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
位於全寺正中的大金瓦殿。藏語稱為“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築麵積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於公元1560年,後於公元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為金頂,形成了三層重簷歇山式金頂。
一路上張平安他們仔細聽解說員給他們耐心細致的講解,了解到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於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然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袞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源於此。
宗喀巴進藏六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發和一封信,讓其回家一晤。宗喀巴為學佛學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一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麵一樣”。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讚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17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年),複於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萬曆十年(1582年)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讚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
萬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清代,塔爾寺迅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蜚聲國內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現存塔爾寺總建築9300餘間,占地600餘畝,殿堂25座,主要為大金瓦殿、大經堂、九間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讓、彌勒佛殿、釋迦佛殿、依怙殿等。最盛時有僧侶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 1983人。
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遺憾的是這些都在殿內,是禁止拍照的。
參觀塔爾寺,不請解說員講解是根本看不懂的,張平安他們在解說員的精彩講解下,不走回頭路,大約花了一個多小時走完了全程,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