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老子多吃了這麽些工夫,老子要補上呢!」建富說,依然不轉身,吃的動作飛快。趙書記也依然沒有聽出什麽來。
第二天酒醒後有人向建富轉述了這場對話,建富嚇得要死,忙找來前婊子老婆和麻雀眼兒子商量。到老郭家借了五塊錢去供銷社買了點心和白酒。點心用紅紙包紮,酒瓶用線繩提著,一家三口上了趙書記的家。趙書記不解其意,對他們為什麽送禮很納悶。昨天晚上的醉話別說當時沒記住,就是記住了到了今天這會兒恐怕也該忘記了。自然無人敢於提醒他。
「趙書記,昨個咱在一起喝酒……老郭家請的客……」建富囁嚅道。
趙書記想起來了,昨天酒桌上的確是有這麽一號人。喝了一回酒就來套近乎啦?是想讓大隊推薦他們那麻雀眼的兒子去公社上高中?還是……「有話說有屁放,別跟老子來這一套!」他說。
「趙書記,昨個咱在一起喝酒……」
「一起喝酒又咋的啦?和老子喝過酒的多著呢!你喝我也喝,沒有交情帳。」
建富還想說,被他老婆拉住了。前妓女已經看出來趙書記的確是記不起昨天喝酒的那幕了。於是他們歡歡喜喜地告辭。當天晚上他們家的煙囪沒有冒煙。一家三口破例點了燈,在燈下吃點心,就白酒。三個人喝得爛醉,統統倒在桌邊,一覺直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雷鳳英(1)
雷鳳英有六個女兒。她男人生胃病,常年臥床不起。這還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雷鳳英不僅養大了女兒,而且一個婦道人家撐起了一個門戶,村上的男人們在敬佩之餘對雷鳳英和她的那些女兒也不敢有所覬覦。我們下放時雷鳳英的大女兒已經出嫁,她生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說雷鳳英是那孩子的外婆,可那年她才四十歲。家裏還有一個臥床的男人和五個女兒,最小的那個和我差不多大,八歲左右。
我們下放的那天晚上被安排在雷鳳英家吃晚飯,可見隊上對她的能力很相信,一是外交,二是做飯的技術。吃飯時隊幹部作陪,雷鳳英破例也上了桌(當地的風俗,請客婦道是不上桌的)。她的幾個女兒在鍋屋裏忙碌,雷鳳英不時要起身指點,或不離座大聲發號施令。女兒們也有事必問。甚至隊幹部在怎樣安排我們一家的事情上也要請她出主意。
這餐飯由隊上給錢糧,吃剩下的歸雷鳳英所有。但她不是那號人,公款請客每次她都隻貼不餘。這些是我們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吃飯用的是一張小木桌,比膝蓋高不了多少,桌麵二尺見方。別看這麽小,一般還用不到。村上人習慣手捧飯碗隨便找個地方蹲下吃,或靠在豬欄旁,一麵喝稀粥一麵看欄內豬吃食,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捧著飯碗走東家串西家也是常有的事。菜量不多,樣數更少,但菜很鹹,很耐吃,一般夾在碗頭上,不必另設菜碗。待客時才用到小方桌,大家繞桌而坐,由於都習慣將飯碗捧在手上,桌麵上隻擱菜碗,所以總有空餘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後來才知道的。
那天我們把飯碗擱在桌子上,然後低下頭去用嘴來夠碗沿。他們就想:城裏人連飯碗都捧不動,吃相又難看,就像貓狗畜生,把嘴伸到食槽裏去了。更要命的是這樣一來方桌就顯小了。方桌中間放著四隻菜碗,菜堆得高高的,顏色一律黑黑的,看不出來都是些什麽菜。油燈是墨水瓶做成的,燈焰如豆,左搖右晃,有時升直了,一股黑煙從火苗的上端向上直躥。桌上菜碗的投影很深,墨水瓶底部抹上漆黑的一圈。方桌是靠床放的,另外三麵擱了條凳。媽媽和我坐在床沿上,臉朝著房門。我們身後的床到牆壁黑糊糊的,一些被褥之類的東西堆得老高。雷鳳英的丈夫就躺在一堆被子下麵。隊長作了介紹,我轉過身去看了一眼,因害怕看得不很真切。他說了句什麽,我沒有聽懂。後來我們就不再看他了。吃完飯我向後靠在那堆被子上,他為使我靠得舒服些在被子下麵把腿屈起來。我感到了他的好意。
雷鳳英四十左右的年紀,長圓臉,高顴骨,眉毛粗重,很有些男人氣,一般情況下表情嚴肅,眼角及眉頭上常有皺紋。爸爸說她的性格有點像我的小姑姑,都是急性子、潑辣,但內心很善良。爸爸對這一類女人有好感,以前他就寫過這種類型的。爸爸也的確把雷鳳英歸結於某類文學人物了,他就是這樣引導我們看問題的。
爸爸公開地讚賞她:一不靠關係,二不靠男人,把一個家支撐起來,而且哪方麵也不比別人差。更可敬的是她對侮辱的態度:絕不忍氣吞聲,而是奮起反抗。
一次生產隊的糧食被人偷了。
新麥剛登場,脫粒揚淨後攤在曬場上晾曬。太陽落山時將晾曬的麥粒掃成幾堆,然後在上麵印上杴印做記號(有人動過就能及時發現)。隊裏派人輪流看場。看場的睡在曬場上的草棚裏。當然是幾個人同時看,好互相監督。雖然嚴加防範,新麥還是叫人偷了,重新過秤少了兩百斤(扣除了一天下來陽光所吸收的水分)。查尋的辦法隻有挨家挨戶地搜,誰也沒有覺得此舉有什麽不正常的。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大家為洗刷自己還來不及呢,誰家不讓搜不就當真要背黑鍋?或者就是賊本人了。
雷鳳英家的園子在村子中部,從西往東開始搜,到她家時卡住了。雷鳳英硬是不讓搜,爭吵間甚至和村幹部動起手來。其實誰也沒懷疑她會唆使女兒偷糧食,可隔過她家怎麽說服別人呢?這些道理都對她講了。
第二天酒醒後有人向建富轉述了這場對話,建富嚇得要死,忙找來前婊子老婆和麻雀眼兒子商量。到老郭家借了五塊錢去供銷社買了點心和白酒。點心用紅紙包紮,酒瓶用線繩提著,一家三口上了趙書記的家。趙書記不解其意,對他們為什麽送禮很納悶。昨天晚上的醉話別說當時沒記住,就是記住了到了今天這會兒恐怕也該忘記了。自然無人敢於提醒他。
「趙書記,昨個咱在一起喝酒……老郭家請的客……」建富囁嚅道。
趙書記想起來了,昨天酒桌上的確是有這麽一號人。喝了一回酒就來套近乎啦?是想讓大隊推薦他們那麻雀眼的兒子去公社上高中?還是……「有話說有屁放,別跟老子來這一套!」他說。
「趙書記,昨個咱在一起喝酒……」
「一起喝酒又咋的啦?和老子喝過酒的多著呢!你喝我也喝,沒有交情帳。」
建富還想說,被他老婆拉住了。前妓女已經看出來趙書記的確是記不起昨天喝酒的那幕了。於是他們歡歡喜喜地告辭。當天晚上他們家的煙囪沒有冒煙。一家三口破例點了燈,在燈下吃點心,就白酒。三個人喝得爛醉,統統倒在桌邊,一覺直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雷鳳英(1)
雷鳳英有六個女兒。她男人生胃病,常年臥床不起。這還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雷鳳英不僅養大了女兒,而且一個婦道人家撐起了一個門戶,村上的男人們在敬佩之餘對雷鳳英和她的那些女兒也不敢有所覬覦。我們下放時雷鳳英的大女兒已經出嫁,她生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說雷鳳英是那孩子的外婆,可那年她才四十歲。家裏還有一個臥床的男人和五個女兒,最小的那個和我差不多大,八歲左右。
我們下放的那天晚上被安排在雷鳳英家吃晚飯,可見隊上對她的能力很相信,一是外交,二是做飯的技術。吃飯時隊幹部作陪,雷鳳英破例也上了桌(當地的風俗,請客婦道是不上桌的)。她的幾個女兒在鍋屋裏忙碌,雷鳳英不時要起身指點,或不離座大聲發號施令。女兒們也有事必問。甚至隊幹部在怎樣安排我們一家的事情上也要請她出主意。
這餐飯由隊上給錢糧,吃剩下的歸雷鳳英所有。但她不是那號人,公款請客每次她都隻貼不餘。這些是我們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吃飯用的是一張小木桌,比膝蓋高不了多少,桌麵二尺見方。別看這麽小,一般還用不到。村上人習慣手捧飯碗隨便找個地方蹲下吃,或靠在豬欄旁,一麵喝稀粥一麵看欄內豬吃食,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捧著飯碗走東家串西家也是常有的事。菜量不多,樣數更少,但菜很鹹,很耐吃,一般夾在碗頭上,不必另設菜碗。待客時才用到小方桌,大家繞桌而坐,由於都習慣將飯碗捧在手上,桌麵上隻擱菜碗,所以總有空餘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後來才知道的。
那天我們把飯碗擱在桌子上,然後低下頭去用嘴來夠碗沿。他們就想:城裏人連飯碗都捧不動,吃相又難看,就像貓狗畜生,把嘴伸到食槽裏去了。更要命的是這樣一來方桌就顯小了。方桌中間放著四隻菜碗,菜堆得高高的,顏色一律黑黑的,看不出來都是些什麽菜。油燈是墨水瓶做成的,燈焰如豆,左搖右晃,有時升直了,一股黑煙從火苗的上端向上直躥。桌上菜碗的投影很深,墨水瓶底部抹上漆黑的一圈。方桌是靠床放的,另外三麵擱了條凳。媽媽和我坐在床沿上,臉朝著房門。我們身後的床到牆壁黑糊糊的,一些被褥之類的東西堆得老高。雷鳳英的丈夫就躺在一堆被子下麵。隊長作了介紹,我轉過身去看了一眼,因害怕看得不很真切。他說了句什麽,我沒有聽懂。後來我們就不再看他了。吃完飯我向後靠在那堆被子上,他為使我靠得舒服些在被子下麵把腿屈起來。我感到了他的好意。
雷鳳英四十左右的年紀,長圓臉,高顴骨,眉毛粗重,很有些男人氣,一般情況下表情嚴肅,眼角及眉頭上常有皺紋。爸爸說她的性格有點像我的小姑姑,都是急性子、潑辣,但內心很善良。爸爸對這一類女人有好感,以前他就寫過這種類型的。爸爸也的確把雷鳳英歸結於某類文學人物了,他就是這樣引導我們看問題的。
爸爸公開地讚賞她:一不靠關係,二不靠男人,把一個家支撐起來,而且哪方麵也不比別人差。更可敬的是她對侮辱的態度:絕不忍氣吞聲,而是奮起反抗。
一次生產隊的糧食被人偷了。
新麥剛登場,脫粒揚淨後攤在曬場上晾曬。太陽落山時將晾曬的麥粒掃成幾堆,然後在上麵印上杴印做記號(有人動過就能及時發現)。隊裏派人輪流看場。看場的睡在曬場上的草棚裏。當然是幾個人同時看,好互相監督。雖然嚴加防範,新麥還是叫人偷了,重新過秤少了兩百斤(扣除了一天下來陽光所吸收的水分)。查尋的辦法隻有挨家挨戶地搜,誰也沒有覺得此舉有什麽不正常的。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大家為洗刷自己還來不及呢,誰家不讓搜不就當真要背黑鍋?或者就是賊本人了。
雷鳳英家的園子在村子中部,從西往東開始搜,到她家時卡住了。雷鳳英硬是不讓搜,爭吵間甚至和村幹部動起手來。其實誰也沒懷疑她會唆使女兒偷糧食,可隔過她家怎麽說服別人呢?這些道理都對她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