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她啊……」年輕人這才明白過來:「我隻見過她小時候……」


    「對。」導遊小姐姐說道:「華仙和杵兒七歲同窗,十八歲成親,大家對她印象最深的,就是七歲入學時,初次見麵三難蘇逗的故事。」


    「嗯。」年輕人說道:「事後孟皇後就給兩人定了親。」


    小姐姐繼續說道:「結成夫妻後,二人跨過大海,華仙公主襄贊夫君治理新宋洲,聰慧仁德,土人以為神靈,也是了不起的女性。」


    看過雕像繼續向前走,公園裏還有一個碑林,卻是幾蘇和他們的門生故舊知交的相關書法作品,以及歷代文人評價幾蘇功績的詩詞文章。


    年輕人在這裏所耗的時間最多,一路欣賞著,一路給小姐姐講解碑上的法帖、信件、詩詞的來歷,還有人物之間的關係,作者的履歷,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發生的許多故事。


    後人的他不知道,但是與幾蘇同朝同時代的那些人,可以說一清二楚。


    導遊和遊客到此來了個顛倒,小姐姐卻聽了個興致盎然,心中對年輕人不禁越來越佩服。


    等到來到一塊碑前,年輕人停了下來:「誒?明潤……呃蘇文公這詩我卻是沒見過。」


    小姐姐訝異道:「怎麽可能?這首詩可是蘇文公最有名的一首呢!」


    年輕人又細讀了一遍碑文:


    蟆頤山下此江深,雨野煙亭次第分。


    屐笠遲歸穿鹿寨,囊壺幾罄越藜門。


    停葉瑤弦誠自晦,彌風鬆酒不長溫。


    桃花遠意容吾醉,叵耐春溪易誤人。


    「沒啥特別出彩的地方啊?」


    小姐姐抿嘴一笑,自己終於有勝過這年輕人的地方了:「蘇文公晚年九十以後,據說人已經糊塗了,經常胡亂瞎畫些素描,當時沒人能夠明白,文公畫的到底是什麽。」


    「後來人們才發現,裏邊有大分子結構、脫氧核糖核酸、大型水電站、大客機、計算機、基站、火箭、衛星、空間站、潛艇……」


    「再後來,一個叫二子的網絡寫手,從這些圖畫裏得到了靈感,開了本連載,就是以蘇文公為主角。」


    「書中的文公,卻是從我們現代穿越到古代去的。」


    年輕人搖了搖頭:「怎麽可能?明潤雖然學識豐贍,但那都是來自三墳五典,聖人經義,俯仰天地,綜析人倫。」


    「其詩詞、文章、道德、義理……有豈是普普通通一個今人,穿越過去就能夠輕鬆成就的?」


    小姐姐笑道:「你這是專業人士的口吻,老百姓才不管呢,他們就喜歡獵奇。」


    說完一指碑文:「而且人家還找到了證據。」


    「證據?就這個?」


    「你將這詩每句第五字連起來讀一讀。」


    「此,次,穿,越,誠,不,容,易……啊哈?」


    小姐姐得意地道:「這首詩也是蘇文公作於九十之後。據說他那時最喜歡的,就是在艮嶽下的芙蓉池釣魚。」


    「開始糊塗後,就常常把萬歲山當成蟆頤山,把景龍江當做玻璃江,以為自己在眉山老家。」


    「這就是蘇文公最著名的『穿越詩』,二子咬死說這就是證據,蘇文公是今人穿越到古代的證據!」


    「至於他的學識,那也是他穿到那邊去後重新學的,這叫『六經注我』!」


    「現學的……」年輕人不禁恍惚了起來:「原來如此啊……」


    「喂!」小姐姐伸手在年輕人眼前晃了晃:「你沒事兒吧?」


    看著小姐姐漂亮的小手,年輕人啼笑皆非地嘀咕道:「別說,還真有可能啊……」


    「怎麽可能?!」蘇油很明顯是小姐姐的偶像,急了:「那是二子混帳!為了訂閱故意歪曲我們華夏先人的成就,說得就跟我們撿現成便宜似的!」


    「這麽一說還是你有理。」年輕人立刻站到了小姐姐的這一邊:「不是親歷者,都不知道那段時間的艱難……」


    從五蘇祠出來,小姐姐對年輕人的好感更是倍增,見年輕人同她告別,轉身離開,咬咬嘴唇,突然喊道:「喂!」


    年輕人轉身:「還有事嗎?」


    小姐姐想了想:「你的歷史知識真是淵博,我的導師陳魯平先生正在招收宋代歷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想不想試試?」


    說完低了頭:「這樣你就是我師弟了……畢業後,還能一起留在博物館工作……」


    年輕人說道:「我是學信息工程的,歷史隻是愛好……」


    小姐姐就好想吐槽,就你在碑林裏說的那一通,你都是愛好,叫我這專業的情何以堪?


    想了想,嗯,還是要給導師爭取一下好苗子:「你熟悉《宋史》嗎?」


    年輕人說道:「熟悉倒是熟悉,不過我就隻熟悉聖宗朝以上。」


    「夠了夠了!仁英神聖,乃華夏數千年來最大變局!此次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就是這個。」


    「除了個人傳記和人物關係,你還有什麽拿手的?歷史方麵?」


    「個人傳記和人物關係我隻能叫一般,我這個人不太喜歡朝政……」


    小姐姐已經想捋袖子,再謙虛我可要打人了,卻聽年輕人繼續說道:「拿手的嘛……主要還是古代數理,易數也還過得去,剩下的……大約就是十五誌裏的那部分——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廚(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蘇廚(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