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一年很快就過去,朱由校除夕也是陪著老婆孩子過了年。


    皇長子已經六歲了,目前已經開始讀書了。朱由校規定皇室子弟六歲開始讀書。


    以前光是在皇宮內單獨教育感覺不好,所以朱由校在皇城內靠近皇宮的地方設立了一所學堂,除了各個皇子公主,在京的藩王孩子以及勳貴子弟年齡合適都在這裏學習。


    除了培養孩子的為人處世,也能拉近皇室和這些人的關係。


    目前皇子就一個,不過其他人不少,幾個皇叔這幾年都添了不少孩子,加上那些勳貴家的直係子弟,也有上百個。


    當然男女還是分開上課的,這方麵現在還是要一步步來。


    這幾年朱由校又有不少妃子懷孕,皇後又生了一個公主,其他的則是有三個皇子四個公主。


    目前朱由校已經有十幾個孩子了,關鍵是沒有一個夭折的,除了醫療水平好,就是沒人能將手伸到宮裏。


    之前大明皇帝經常死兒子,就有其他方麵的原因。像是嘉靖,前期看重的兒子都死了,最後搞了個二龍不相見,將教育權交給文官,最後兩個才活下來。


    當然帝王心術這方麵需要朱由校自己教,雖然這輩子估計這些兒子都沒登基的希望,但該教還是要教。


    這東西都是言傳身教的,像是朱由校前期就不會,要不是有係統一力破萬法,估計命都沒了。


    天啟十二年剛開年,當代西平侯突然生病,然後就快不行了,原本前幾年他就沒了,不過來京後朱由校讓禦醫幫他治療,延緩了幾年。


    朱由校知道後,隻能讓人連忙將電報發到廣東,然後派人去南洋,將在南洋從軍的西平侯世子叫回來。


    不過到底是沒等到,一月底就沒了。


    沐家到底不一樣,初代西平侯是朱元璋最看重的義子,而且來京這幾年表現的也不錯,所以朱由校下旨以黔國公之禮下葬。


    除了他,老將們身體都不行了,陳策年前就病倒了,估計也撐不過今年。


    好在後續的勳貴已經能撐起五軍都督府,加上老奸巨猾的英國公身體還好的很,不用朱由校多操心。


    除了這些,開年過後朱由校的目光主要放到各地鐵路上。


    目前整個大明仿佛就是一個大工地,東南西北都在動工。


    遼東方麵,首批十萬倭人已經送到,不過由於天氣原因,現在還在做準備工作。


    北方都是這樣,南方倒是已經開工了,。


    到了四月,全部動工,根據遼東方麵的報告,每修建一裏鐵路,幾乎都有至少十個倭人死去。


    就這還是前期,等後續到了沒開發的那些地方,估計傷亡還要增加幾倍。


    不過朱由校不在乎,倭人在他這不值錢,和南洋土著一樣。


    同時在三月的時候,各地藩王都帶著一家老小進京了。


    朱由校沒耽擱,直接根據各藩平時的表現將他們的封地確定,沒人大約一縣之地。


    當然為了他們別被殺了,朱由校允許這些人招募一個千戶的士兵作為護衛,當然錢由他們自己出。


    因為倭國剛占下來的原因,那裏還沒穩定。為了小命著想,這些家夥都是拿出大筆錢財。


    不過他們招募的人手大部分都是朱由校兌換然後悄悄加入的,雖然不怕這些人搞事,但也要防著一手。


    再說朱由校也怕這些人出事,不是有多看重他們,而是丟人。


    至於裝備方麵,都是之前軍隊退下來的那些,包括燧發槍。


    將這些人送走後,大明內部還有的藩王就是瑞王、桂王、惠王、慶王、肅王、信王、周王、蜀王以及還在西安的秦王。


    對於這些目前都有重用的藩王,朱由校問過他們的意思。


    不過沒人願意離開大明,他們不傻,現在日子過得這麽舒服,到哪裏都是座上賓,傻子才去倭國。


    朱由校目前也在逐步讓這些藩王參與朝廷事務,比如周王,朱由校就讓他去監督津浦鐵路的修建。


    還有蜀王,則是去遼東監督鐵路建設。


    之所以派人去遼東,主要是孫承宗居然聖母病發作,上書反對那樣對待倭人。


    朱由校這些年之所以一直將孫承宗放到遼東沒動,就是覺得這人有些迂腐。和平情況下治理地方還可以,但朝廷針對許多地方的手段很血腥,不是這種傳統儒家文人能接受的。


    看在孫承宗這些年治理遼東不錯,加上年紀也大了,朱由校就加封了他一個太子少師頭銜,讓他回家養老了。


    新的遼東布政使,朱由校選中了之前清理留下的王在晉,他雖然也有些小毛病,但能力不錯,朱由校清理官員的時候就留下了他,不過降了官位。


    這次之所以看重他,就是這人也是個狠角色,沒孫承宗那種毛病,而且他還懂軍事,很適合遼東這種地方,不過去上任之前朱由校還有事交代。


    “卿這次去遼東,除了治理遼東,還有就是注意朝鮮方麵的情況,這幾年朝鮮表現還可以,去安撫一下他們。”


    “是!”王在晉知道朱由校的意思,就是這幾年大明滅了太多國家,怕嚇著朝鮮了。


    朱由校對朝鮮沒想法,老實給大明當小弟,再加上一個消費市場就好。


    “對了,和朝鮮王說,朝廷要他們的濟州島作為海軍基地,讓他把上麵的人都遷走。”


    這個位置還是不錯的,挺適合海軍駐紮,加上上麵沒多少人,遷走也不麻煩。


    “陛下,是否要修一條鐵路支線通往朝鮮,加強對那裏的控製?”王在晉問道。


    朱由校考慮了一下,“先主要修建遼東鐵路。不過可以派人考察朝鮮各地礦產情況,後續可以考慮。”


    “臣明白了!”


    “你的首要任務就是鐵路,然後就是派人對整個遼東以及奴爾幹都司考察,看看哪些地方適合開發出來,朕會讓工部派人配合你!”


    現在遼東的情況和後續差距太大,還是要實地看看。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鐵板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鐵板牛並收藏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