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內閣首輔張威又來找朱由校商量事了。


    “陛下,大寧該怎麽安排?是和遼東一樣設省嗎?”


    這個問題朱由校之前就考慮過了,“暫時不設省,大寧仍設為行都司,以薊州總兵李元陽為總督,總理大寧事務!!”


    “現在正在建的那幾座城都以軍管為先,以軍備為主,你們也要配合做好準備,那裏是以後北伐的基地。”


    “是,陛下,那等建好城之後,就要開始屯糧了,到時候還需要陛下支持!”張威說的支持自然是係統。


    “嗯,朕知道了。”


    接著張威又提了第二個問題,“陛下,大寧設為行都司後,薊州鎮就失去作用了,是否取消?”


    “嗯,取消薊州軍鎮,以後歸入北直隸管轄,薊州邊軍跟著李元陽駐守大寧,改為大寧駐軍,薊州長城之前也安排好了,由府軍左右衛接管,算是京城外圍防線。”


    “是,還有就是這次大軍的封賞需要陛下做決定。”


    朱由校仔細考慮了一下,“封李元陽為寧陽侯加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滿桂這次的功勞不夠爵位提升,就加右都督吧,京營騎兵營都指揮使馬剛封為曆城伯,其他人的封賞你們拿個具體章程給我。”


    “是。”


    說完大寧方麵的事情,朱由校又問起了其他大明地方的情況。


    “現在各地具體情況怎麽樣了?”


    “回陛下,自從陛下土地稅收改革後,百姓大多都有了自家土地,積極性高漲,現在南方各地沒什麽天災,今年看來是一個豐收年,北方雖然有天災,但也可以,大部分地方都還不錯。”


    “那些之前的地主士紳現在怎麽樣了?”


    “回陛下,大部分都在想辦法做生意,特別是南方地區,除了做海貿的,還有不少都開起了工紡,因為百姓都在種田,所以也學習都知監跑到陝西河南等地招人了,現在有十幾萬百姓到了南方做工。”


    朱由校很滿意,這些家夥也不傻嗎,現在海貿規模不斷擴大,南洋那邊也打通了,以後對各種貨物肯定需求量大。


    “朕會通知都知監,出售一部分機器給他們,你們通知各地官府,讓他們做好監督。”


    “是,臣之前有安排過。”


    “看來大明內部現在還不錯,你覺得還有什麽需要改變的?”朱由校主動問起張威,畢竟是頂級人才,比他這種半吊子強的多。


    “陛下,現在除了宗室需要改革,其他的這兩年最好不動,百姓剛有田地,需要先穩定兩年。”


    “嗯,宗室改革在等等,朕已經在做準備了,等準備好了就動手。”


    朱由校也覺得需要安穩兩年,這幾年動作太大,變化太大,大明需要時間適應這些變化。既然內部暫時不能動,那就繼續對外。


    “既然這樣,朕有計劃恢複關西七衛,進而打通西域,你覺得怎麽樣?”


    張威認真考慮了一會,“臣覺得可以,也不會對大明內部有多大影響,而且打通西域可以恢複絲綢之路。”


    朱由校點點頭,“朕就是這樣考慮的,以後大明的工廠越來越多,現在百姓還沒富起來,將來那些產品都要市場,絲綢之路就不錯。”


    “那陛下是準備讓甘肅鎮動手嗎?”


    “不,甘肅鎮和固原鎮朕準備恢複河套地區,從而解除蒙古人對陝西內部的威脅,所以他們不能動!”


    “朕準備縮減上直二十六衛親軍,京城軍隊太多了,糧食供應壓力大,而且現在這情況,不需要這麽多軍隊堆在京城了。”


    張威也很讚同,當了內閣首輔才知道京城糧食壓力有多大,全靠南方供應。朱由校雖然可以出,但沒有選擇。因為運河周邊城市全靠運河才能那麽繁榮,一旦停止南糧北運,運河沿岸也會衰敗下去。所以雖然海運也可以,但朱由校也沒有放棄漕運,這關係到上千萬人的生活。


    隻有以後慢慢開展工業化,給這些人找到出路,才能減少漕運。


    “陛下準備如何做?”


    朱由校說出了早就想好的方案,“上直親軍重新恢複太祖時期的十二個衛,另外加入勇士營騎兵,分別是“金吾左衛、金吾右衛、神武左衛、神武右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虎賁左衛、虎賁右衛、監門左衛、監門右衛,這十二衛加上勇士營負責京城守衛。錦衣衛獨立出來,仍為天子親軍。”


    這十二衛加上勇士營也就八萬餘人,比之前少了一半。錦衣衛也獨立成為情報組織,不過天子親軍的名號不能取消。


    “至於其他接近七萬人,朕準備組成兩個營,為西北軍,由他們去收複關西七衛,打通西域。”


    “陛下安排甚是妥當,臣沒有意見!”張威覺得這樣很好,京城堆積幾十萬軍隊,太多了。


    “還有京營也分為南北兩軍,南軍由英國公掌管,北軍由朱良負責,京營南北軍負責京城外圍防禦。上直十二衛親軍負責京城安全。”


    “還有就是以後軍權重新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部負責內地的巡防營和後勤,武選司劃到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由朕兼任,具體事務由英國公暫時負責,那些勳貴也加入進去,既然上不了戰場,做點文事也可以。”


    張威沒有意見,他們和以前那些文官不一樣,都是以朱由校為主,而且這樣安排也是好事。


    “那收複關西七衛和河套地區是一起行動嗎?”


    朱由校覺得一起行動也沒多大壓力,“嗯,等西北軍重組完成就開始,你回去告訴戶部,開始往甘肅鎮那裏囤積糧草,到時候兩邊都要從那支取。”


    “是,臣這就去安排!”


    張威走後,朱由校認真複盤了一下,確定沒有問題後立刻準備聖旨。


    之所以進行這兩場戰爭,也算是為之後北征做準備,等河套地區收複後,到時候就能與大寧行都司東西兩邊一起行動,兩邊夾擊,效果更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鐵板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鐵板牛並收藏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