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明朝廷的行動效率很快,朱由校下達命令後,本來就在薊州等待的工部官員立刻出關,同時大批物資運到大寧。


    原大寧城已經破敗不堪了,不過遺址還能用,而且有不少東西如石頭之類的還能用,所以工部的計劃就是在原來的地方建新城。


    由於物資運的比較慢,所以先到的工部官員先找到了李元陽,要來了蒙古人俘虜,準備先清理大寧廢墟。


    李元陽為了安全,派了一個衛的騎兵看守那些俘虜幹活。


    原大寧城裏許多東西都被蒙古人搬走了,剩的不多,所以清理的很快,三天後,內地的物資到了,也開始建城了。


    最開始先建大寧,之後還計劃建幾座新城,還有就是在北邊幾個地形險要的地方建設軍堡,利於防守。


    最先到達的十萬百姓也很快到了大寧新城周邊,他們將在這裏開荒。


    這裏糧食產量不高,不過朱由校準備讓他們種玉米,輔助種植土豆和紅薯,這些作物對土地的要求比較低。


    京城這裏朱由校正在問關於這幾種作物的情況。


    “之前讓你們培育的那幾種作物,現在怎麽樣了?”


    都知監太監王曉站出來回答,“回皇爺,之前皇莊大部分賣出去了,剩下的都在種這幾種作物,皇爺給的種子好,玉米大概有五百斤產量,土豆和紅薯都在兩千到三千斤左右。”


    朱由校點點頭,這些種子都是他從係統兌換的,比大明現在有的種子多培育了一百多年,不論是產量還是適應性都強很多。


    之所以一直沒推廣,是因為係統裏種子太貴了,是糧食的上百倍。本來朱由校還想直接兌換這幾種作物糧食當種子,結果係統有限製,用糧食當種子產量和大明現在有的一樣。


    這坑爹的玩意,朱由校沒辦法,兌換了不少,不過都在皇莊裏育種擴大規模了。


    “現在有的種子能不能夠北方使用?”


    “回皇爺,還不夠,大概隻夠兩三個省的。”


    “陝西、河南再加上現在的大寧行都司夠不夠?”


    王曉連連點頭,“夠的,還能剩下不少皇莊繼續種!”


    “那好,你們都知監與戶部配合,在這兩省推廣,以玉米為主,其他兩種為輔,具體怎麽種你們比朕懂,好好安排!”


    之所以玉米為主,是因為玉米可以當主食吃,很耐餓,而且玉米也比較耐旱。


    至於土豆和紅薯,雖然產量更大,但不好保存,而且吃多了容易燒心,很難受,還不耐餓,隻能當作臨時救急。


    而且土豆和紅薯十分損耗地力,要和玉米輪換種植才行。


    現在陝西、河南等地天災嚴重,特別是幹旱缺水,這幾種作物耐旱性好,產量大,對於應付天災正好。


    想來等今年把這些都推廣開了,明年也能有個好收成。


    現在朱由校的壓力也挺大,天災太多,特別是陝西,朱由校被這破地方搞得都快睡不著覺了,那邊官員來的奏折不是這裏有天災,就是那裏有天災。


    這兩年陝西開始了大規模以工代賑,耗費糧食眾多,之前留的那些也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了,就這還是現在天災沒幾年後那麽嚴重,多少還能產一些糧食。


    不過這兩年以工代賑也收獲了巨大的成果,陝西各地修建了眾多水利工程,水渠幾乎各地都有,與黃河等大河聯通。


    而且各地都打了許多井,不過這些主要是供人喝的,灌溉農田不現實。


    除了水利,各地道路都修繕了,還重新修建了不少官道,交通情況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之前那些道路年久失修,不知道多難走,現在路修好了,運糧都方便許多。


    各地城池也修繕了,城牆都修了,有護城河的也擴寬了。


    反正這兩年陝西一片忙碌,到處都是工地,不過這也是朱由校的意思,這些災民不能讓他們休息,不然太閑了容易出事,隻有忙起來,才能讓他們忘記其他。


    河南和山西也是,反正官府以工代賑,受災的都可以來,這兩省的路和水渠也是大規模修建,今年因為這些工程的原因,天災的影響都小多了。


    所以接下來還是繼續修路修水渠,現在那裏缺糧食,朱由校不可能再跑一趟,幸好這邊道路都修好了,運輸方便多了。


    先是從京城運到河南和山西,然後再從這兩省轉運到陝西,朱由校為了加快速度,兌換了不少馬匹,雖然運輸消耗大,但也比以前好多了。


    安排好新作物的事情,朱由校鬆了一口氣,等新作物推廣開,他的壓力能小不少,現在積分很大部分都不敢用,就是留著換糧食的。


    其實在朱由校心裏,所謂蒙古人和建奴都沒天災的危害大,隻要大明不亂,建奴沒有機會。


    想著想著朱由校想到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連忙叫來鄭耀先。


    “之前讓你查的幾個人查到了嗎?”


    鄭耀先想了想說道,“回陛下,李自成是個驛站驛卒,高迎翔之前是個馬販子,不過大明嚴密封鎖邊境後,他就回老家了,之前買了上百畝地,現在在老家種地,張獻忠沒查到。”


    “現在各地驛站怎麽樣了?”


    “回陛下,之前驛站的官員都被清洗換了人,現在新上任的官員恢複了張居正時期對驛站的改革,所以現在各地驛站都煥然一新,那些驛卒也能養家糊口。”


    朱由校很滿意,這係統人員辦事就是有效率。他之前都沒想起來驛站,沒想到他們倒是自己辦好了,還能想到用張居正的改革,他都忘了


    “嗯,做的不錯,那李自成還在做驛卒嗎?”


    “是,現在驛卒待遇上來了,那李自成沒想著走。”


    “好,把這幾人都盯住了,如果沒什麽動作,就不管他們,敢有反意,直接殺無赦!”


    “是!”


    朱由校沒直接殺他們,說到底他們曆史上會造反都是被逼的,但凡朱由檢不裁撤驛站,也不會有攻入京城的李自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鐵板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鐵板牛並收藏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