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高句麗二十萬援兵?
大唐,開局帶小公主去現代 作者:暢遊書海的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城的抵抗比想象中要弱多了,甚至不如蓋牟城。
守將高慧真帶著萬餘士兵從東門跑路時被張儉率領的玄甲軍兩個衝鋒就打跪了。
留下一堆屍體後,紛紛跪地乞降。
主要還是城門破的太快了,本就處於心理弱勢的高句麗守軍得知城門都破了,哪裏還有心思繼續作戰。
見大局已定,李世民李靖李世積等也開始進城。
趙崢自然跟著也過去看看。
城門洞被雲爆彈燒的表麵一層的磚石都有些釉化了。
李世民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些異常。
被燒死的高句麗士兵屍體被搬走後,地麵仍舊留下人形的印記。
空氣中依舊散發著淡淡的人肉的焦臭。
負責伏擊的張儉也帶著被捆縛的高惠真到李世民麵前。
高惠真一見李世民腿都軟了,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敗軍之將拜見唐皇。”
“陛下,遼東城的守將高惠真已被俘。”張儉說著一腳跪著的高慧真踹翻在地。
高慧真也不敢就此躺平,又趕緊端正的跪好。
“嗯,帶下去吧。”李世民對於守將被不被抓毫不在意。
從這人的守城布置來看就是一員庸才而已。
真有才幹,李世民也不介意收為自用。
大唐一朝外族名將何其多也。
“岑文本!”
“臣在。”
“給你三日時間安撫城中百姓,處理降卒,三日後大軍開拔破安市城。”
李世民看著亂哄哄的高麗民眾,皺著眉頭對岑文本吩咐道。
“臣這就去辦。”說著岑文本點了一眾官員去一起處理遼東民眾事宜。
“趙卿,你覺得這高麗百姓該如何處理啊?”
現在的遼東還不是後來那個因長期修築長城,百姓紛紛外逃的遼東。
幾個城市俘虜了二十餘萬的高句麗的百姓,這些人肯定是不能留在遼東的。
否則這高句麗滅跟不滅有什麽區別?
很快又會誕生一個新的政權出來了。
“全部做奴隸吧。”趙崢對高句麗沒什麽好感。
隋朝的大敗也是漢族的恥辱,沒有任何必要對敵人仁慈。
“二十餘萬人全部貶為奴隸,非仁政也。”李世積皺著眉頭道。
在他看來,自古以來的做法應該是滅其國遷其民,使其歸化,這才是仁政,不僅能獲得人口,也算是教化之功。
敵國的士兵殺了也就殺了,百姓應該屬於被吸納的才對。
“我隻信奉一句話,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我們殺的那些守城士兵有多少是出自於這些百姓之家?他們會沒有恨嗎?
他們會怎麽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你能控製嗎?前朝都能說出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我大唐反不如前朝?”對於李世積這種有些聖母的發言,趙崢毫不客氣的回懟。
隨後又補充一句:“沒有決定把這幾十萬人屠光,我已經很仁慈了,做奴隸也是給他們一條活路不是?”
一連串的質問讓李世積為之語塞。
他本能的不認可這種說法,但是確實無法反駁高句麗人一定是恨大唐的。
“全部貶為奴隸必會引起這些高句麗百姓的反抗,釀成民亂對我們也不是好事,而且我們這些滅國之戰還沒結束,如果被高句麗其餘百姓得知他們都會成為奴隸,必會踴躍參軍,頑抗到底,我軍阻力將會前所未有的大!”
李靖也說出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現在才破了7-8座城而已,距離獲勝還早著呢,把這些蠻夷逼急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那就先穩住他們,抓他們的壯丁過來運送糧草,當輔兵,填護城河,當敢死隊!”
對待外族,趙崢的道德底線一向很靈活。
如果是小鬼子,這個機會趙崢都不會給,不行就在海外非洲成立個公司嘛,那種二戰的大炮想買還是買得到的。
我就不信還有大炮征服不了的土地!
“朕就不該問你!”李世民也被趙崢整無語了。
本來想著後世的華夏吸納了這麽多的民族,而且還能和睦相處,應該是有一些獨到的方法政策的。
大唐也可以借鑒一二。
結果趙崢上來不是說貶為奴隸,就是要殺光,真是多餘問他!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後世為了這個多民族融合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有生活在西域的小夥伴(這裏就不具體點名了)應該知道,那邊有的區域幾百米一個警務站。
甚至一百米就有一個!
幾十年一直持續的有做基層工作的人員不斷的去做當地百姓的安撫工作,進行政策的解讀。
從建國至今,政府幾十年的努力才勉強做到現在的平穩的。
大唐想學?你有這個人力物力精力嗎?
在趙崢看來還是殺光了更簡單快捷。
遼東開發可以慢慢來,人口總歸是要增長的。
不行可以遷徙內地人口密集區域的人,去了就發錢,發耕牛,發新式農具,再發一個高句麗女婢,不信沒人去!
趙崢打算找個機會讓李世民看看後世到底投入多大的精力來做這件事情的。
“這些人先看管起來,傳書讓太子跟三省宰相一起商量對策,再匯報給朕。”
李世民本來也是屬意遷徙高句麗降民的,現在被趙崢一說,也覺得還是商議後再做決定的好。
征調高句麗青壯幹苦力這個主意倒是和李世民不謀而合,但是管理還是要嚴格,武力鎮壓要徹底。
否則也會是不穩定因素。
“陛下,有急報!”
幾人正在商量征調多少青壯比較穩妥時,張阿難從外麵趕了過來。
“念!”
“高句麗百濟合兵20萬,如今距離遼東城隻有300裏了!最快則3日,慢則日。觀其行軍路線大抵是要駐紮在駐蹕山上。”
“探查到主將是誰了嗎?“
“主將乃是高句麗大對盧之子,淵蓋蘇文。”(舊唐書記為錢蓋蘇文,新唐書為避李淵諱,改泉蓋蘇文。)
“是這個人?”趙崢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起來。
“趙卿對此人很熟悉?”
“被棒子吹出來的名將罷了,水平怎麽不知道。不過這人腦後有反骨,這次最好直接除掉他。”
高句麗的大對盧類似於宰相,掌握高句麗的軍政大權,淵太祚死後,淵蓋蘇文承接大對盧的職位,這也是為什麽淵蓋蘇文後來有能力篡位。
守將高慧真帶著萬餘士兵從東門跑路時被張儉率領的玄甲軍兩個衝鋒就打跪了。
留下一堆屍體後,紛紛跪地乞降。
主要還是城門破的太快了,本就處於心理弱勢的高句麗守軍得知城門都破了,哪裏還有心思繼續作戰。
見大局已定,李世民李靖李世積等也開始進城。
趙崢自然跟著也過去看看。
城門洞被雲爆彈燒的表麵一層的磚石都有些釉化了。
李世民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些異常。
被燒死的高句麗士兵屍體被搬走後,地麵仍舊留下人形的印記。
空氣中依舊散發著淡淡的人肉的焦臭。
負責伏擊的張儉也帶著被捆縛的高惠真到李世民麵前。
高惠真一見李世民腿都軟了,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敗軍之將拜見唐皇。”
“陛下,遼東城的守將高惠真已被俘。”張儉說著一腳跪著的高慧真踹翻在地。
高慧真也不敢就此躺平,又趕緊端正的跪好。
“嗯,帶下去吧。”李世民對於守將被不被抓毫不在意。
從這人的守城布置來看就是一員庸才而已。
真有才幹,李世民也不介意收為自用。
大唐一朝外族名將何其多也。
“岑文本!”
“臣在。”
“給你三日時間安撫城中百姓,處理降卒,三日後大軍開拔破安市城。”
李世民看著亂哄哄的高麗民眾,皺著眉頭對岑文本吩咐道。
“臣這就去辦。”說著岑文本點了一眾官員去一起處理遼東民眾事宜。
“趙卿,你覺得這高麗百姓該如何處理啊?”
現在的遼東還不是後來那個因長期修築長城,百姓紛紛外逃的遼東。
幾個城市俘虜了二十餘萬的高句麗的百姓,這些人肯定是不能留在遼東的。
否則這高句麗滅跟不滅有什麽區別?
很快又會誕生一個新的政權出來了。
“全部做奴隸吧。”趙崢對高句麗沒什麽好感。
隋朝的大敗也是漢族的恥辱,沒有任何必要對敵人仁慈。
“二十餘萬人全部貶為奴隸,非仁政也。”李世積皺著眉頭道。
在他看來,自古以來的做法應該是滅其國遷其民,使其歸化,這才是仁政,不僅能獲得人口,也算是教化之功。
敵國的士兵殺了也就殺了,百姓應該屬於被吸納的才對。
“我隻信奉一句話,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我們殺的那些守城士兵有多少是出自於這些百姓之家?他們會沒有恨嗎?
他們會怎麽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你能控製嗎?前朝都能說出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我大唐反不如前朝?”對於李世積這種有些聖母的發言,趙崢毫不客氣的回懟。
隨後又補充一句:“沒有決定把這幾十萬人屠光,我已經很仁慈了,做奴隸也是給他們一條活路不是?”
一連串的質問讓李世積為之語塞。
他本能的不認可這種說法,但是確實無法反駁高句麗人一定是恨大唐的。
“全部貶為奴隸必會引起這些高句麗百姓的反抗,釀成民亂對我們也不是好事,而且我們這些滅國之戰還沒結束,如果被高句麗其餘百姓得知他們都會成為奴隸,必會踴躍參軍,頑抗到底,我軍阻力將會前所未有的大!”
李靖也說出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現在才破了7-8座城而已,距離獲勝還早著呢,把這些蠻夷逼急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那就先穩住他們,抓他們的壯丁過來運送糧草,當輔兵,填護城河,當敢死隊!”
對待外族,趙崢的道德底線一向很靈活。
如果是小鬼子,這個機會趙崢都不會給,不行就在海外非洲成立個公司嘛,那種二戰的大炮想買還是買得到的。
我就不信還有大炮征服不了的土地!
“朕就不該問你!”李世民也被趙崢整無語了。
本來想著後世的華夏吸納了這麽多的民族,而且還能和睦相處,應該是有一些獨到的方法政策的。
大唐也可以借鑒一二。
結果趙崢上來不是說貶為奴隸,就是要殺光,真是多餘問他!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後世為了這個多民族融合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有生活在西域的小夥伴(這裏就不具體點名了)應該知道,那邊有的區域幾百米一個警務站。
甚至一百米就有一個!
幾十年一直持續的有做基層工作的人員不斷的去做當地百姓的安撫工作,進行政策的解讀。
從建國至今,政府幾十年的努力才勉強做到現在的平穩的。
大唐想學?你有這個人力物力精力嗎?
在趙崢看來還是殺光了更簡單快捷。
遼東開發可以慢慢來,人口總歸是要增長的。
不行可以遷徙內地人口密集區域的人,去了就發錢,發耕牛,發新式農具,再發一個高句麗女婢,不信沒人去!
趙崢打算找個機會讓李世民看看後世到底投入多大的精力來做這件事情的。
“這些人先看管起來,傳書讓太子跟三省宰相一起商量對策,再匯報給朕。”
李世民本來也是屬意遷徙高句麗降民的,現在被趙崢一說,也覺得還是商議後再做決定的好。
征調高句麗青壯幹苦力這個主意倒是和李世民不謀而合,但是管理還是要嚴格,武力鎮壓要徹底。
否則也會是不穩定因素。
“陛下,有急報!”
幾人正在商量征調多少青壯比較穩妥時,張阿難從外麵趕了過來。
“念!”
“高句麗百濟合兵20萬,如今距離遼東城隻有300裏了!最快則3日,慢則日。觀其行軍路線大抵是要駐紮在駐蹕山上。”
“探查到主將是誰了嗎?“
“主將乃是高句麗大對盧之子,淵蓋蘇文。”(舊唐書記為錢蓋蘇文,新唐書為避李淵諱,改泉蓋蘇文。)
“是這個人?”趙崢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起來。
“趙卿對此人很熟悉?”
“被棒子吹出來的名將罷了,水平怎麽不知道。不過這人腦後有反骨,這次最好直接除掉他。”
高句麗的大對盧類似於宰相,掌握高句麗的軍政大權,淵太祚死後,淵蓋蘇文承接大對盧的職位,這也是為什麽淵蓋蘇文後來有能力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