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的暖意直達心底。
隋意眼中陰晦全散、漫出一絲笑意,反握住她暖乎乎的手。
「不過意哥哥,毓兒姐姐怎麽辦?」
「別擔心,宮裏頭有官家在。」
……
大趙皇宮,文德殿。
外頭正下雪,大殿裏頭卻是溫暖如春。盆中銀骨炭靜靜地燃燒著,不時發出「嗶啵」的聲響。
案上紙張窸窣翻動,筆墨落下、勾勒出風骨極佳的批註。
倏然,那筆尖一頓。
「成德海。」
「老奴在。」
老公公應聲從珠簾後走出來,躬身站到桌案邊:「官家有何吩咐?」
他問了以後,官家卻不說話了。
骨節修長的手換了個姿勢握筆,又嫌不夠舒暢似的,「啪嗒」將它擱到了筆架上。
成德海眼觀鼻、鼻觀心。
「官家,今兒慈元殿那邊,段婕妤吵著鬧著要出宮去,到西華門被禁衛攔回來後、又狠狠地哭了一場。」
官家蹙眉不悅:「我何時問她了?」
成德海立即點頭哈腰道:「是是,是老奴多嘴了。」
滿室沉寂。
官家復垂首看了兩頁奏摺,冷不丁出聲:「那要怎麽辦?」
成德海嘴角一翹、強行壓下去,清了清嗓子,道:「老奴記得在宮外時,段婕妤與陸尚書家的姑娘一向交好,不如請陸姑娘進宮,或許可以代為開解。」
「陸家的?」
官家思索少時,嗤笑出聲。
「她進宮來能有什麽用,兩隻呆頭鵝一起抱頸痛哭麽?」
成德海心道,就照隋世子那護眼珠子的模樣、又怎麽會叫陸家姑娘哭呢?說不定已經把事情掐頭去尾地告訴了她、將人哄得妥妥帖帖了。
但他不敢說。
他沉默地站在一旁。
過了一會兒,忽聞官家出聲。
「那隻鳥兒……」
成德海有一瞬沒能明白這話意:「官家說什麽?」
「幾年前,中秋遊河的時候,那隻飛到我麵前的蠢鳥兒。」官家言簡意賅,「它還活著麽?」
「活著,自然活著。」成德海道,「那是段婕妤入宮前的愛寵,去哪兒都帶著,不過它沒能隨婕妤一起入宮,養在了段家,想必,如今正混在抄查來的東西裏頭。」
官家頷首:「給她弄進宮裏來。」
說完,像是解決了一件心頭大患一樣,撿起筆,重新埋頭批起公文。
但這平靜並沒能維持多久。
忽有值守的內侍從偏門匆匆走進來,通稟道:「官家,段婕妤求見。」
揮毫的筆尖微頓,還差一點,就頭一回在幹淨整潔的奏摺上落下了墨汙。
裊裊薰香被門縫吹進來的冷風擾得波折綿綿。
半晌不聞回應,那內侍猶豫著,又問了聲:「官家,見、還是不見?」
「吧嗒」一聲,紫毫筆又被擱置回了筆架。
清冷的嗓音四平八穩:「你告訴她,我不在殿裏。」
「這……」
話音方散,官家仿佛也覺察過來這說法並不對勁。倘若不曉得他在文德殿、她又怎麽會找過來?
「她在哪個門?」
內侍答:「段婕妤在正門前候著。」
官家點頭表示知道了。
他站起身,拂拂袖擺,吩咐成德海帶上一摞奏摺:
「跟我從後門出去。」
……
在這寒風凜冽、揚風攪雪的日子裏,段府被抄家的事情、無疑成為了大趙百姓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這樁案子太震撼、也太戲劇了。
從人生際遇來看,段業寒門出身,靠著一身才氣和忠君救駕一路扶搖直上,坐到了大趙宰執的位置,是多少學子士人生平仰望的楷模。
可這樣一個人,竟在致仕之際,陷入了貪汙案,令世人不勝唏噓。
從朝局來看,段業扶持舊派,官家卻力主新派,二人可謂是水火不相容。如今新派局勢愈發大好,對於舊派的打壓也就勢在必行。
民間不乏有人猜測,段業根本沒受賄,是官家為打壓舊派、捏造出來了一樁案子。
從人倫綱常來看,段業之子段伯安供職於典察司,而此番查出段業貪汙、抄了段家的,亦是典察司,這無疑應了那一句「朝堂無父子」。
更有甚者,還感嘆著段家大郎的「冷血薄情」「大義滅親」。
……
陸宜禎回府,見到泣不成聲的徐宛音時,才曉得外頭的流言已經傳得這樣厲害。
可是今晨從隋意那兒聽來的話,又不能對外人道。
她隻好手忙腳亂地將徐三姑娘安撫了一通,又聽她說了許多焦愁憂鬱的心裏話。
將人送出門後,外麵的雪下得更大了。
頭頂雲層黑壓壓一片,天色昏蒙蒙地,積了白雪的枝椏彎彎下垂、灰靡不堪,似乎隻要負重再多一片,便會「啪」地折斷掉。
第62章 渡若十二 小年
典察司。
昏暗的獄房室內, 油燈芯火顫顫跳動,兩隻飛蛾撲扇著灰翅,在燃燒的燭焰周圍高低飛竄。
獄內的談話仿佛已經接近了尾聲, 平緩的呼吸聲夾雜著一聲嘆笑散溢出狹小的內室,驚得兩隻飛蛾鑽入了濃深的陰影中。
「看來我真是老了。」
昔日的大趙宰執,穿了身囚衣、盤腿坐於矮桌之後, 髮絲雖顯淩亂,眼中神情卻是清明。
隋意眼中陰晦全散、漫出一絲笑意,反握住她暖乎乎的手。
「不過意哥哥,毓兒姐姐怎麽辦?」
「別擔心,宮裏頭有官家在。」
……
大趙皇宮,文德殿。
外頭正下雪,大殿裏頭卻是溫暖如春。盆中銀骨炭靜靜地燃燒著,不時發出「嗶啵」的聲響。
案上紙張窸窣翻動,筆墨落下、勾勒出風骨極佳的批註。
倏然,那筆尖一頓。
「成德海。」
「老奴在。」
老公公應聲從珠簾後走出來,躬身站到桌案邊:「官家有何吩咐?」
他問了以後,官家卻不說話了。
骨節修長的手換了個姿勢握筆,又嫌不夠舒暢似的,「啪嗒」將它擱到了筆架上。
成德海眼觀鼻、鼻觀心。
「官家,今兒慈元殿那邊,段婕妤吵著鬧著要出宮去,到西華門被禁衛攔回來後、又狠狠地哭了一場。」
官家蹙眉不悅:「我何時問她了?」
成德海立即點頭哈腰道:「是是,是老奴多嘴了。」
滿室沉寂。
官家復垂首看了兩頁奏摺,冷不丁出聲:「那要怎麽辦?」
成德海嘴角一翹、強行壓下去,清了清嗓子,道:「老奴記得在宮外時,段婕妤與陸尚書家的姑娘一向交好,不如請陸姑娘進宮,或許可以代為開解。」
「陸家的?」
官家思索少時,嗤笑出聲。
「她進宮來能有什麽用,兩隻呆頭鵝一起抱頸痛哭麽?」
成德海心道,就照隋世子那護眼珠子的模樣、又怎麽會叫陸家姑娘哭呢?說不定已經把事情掐頭去尾地告訴了她、將人哄得妥妥帖帖了。
但他不敢說。
他沉默地站在一旁。
過了一會兒,忽聞官家出聲。
「那隻鳥兒……」
成德海有一瞬沒能明白這話意:「官家說什麽?」
「幾年前,中秋遊河的時候,那隻飛到我麵前的蠢鳥兒。」官家言簡意賅,「它還活著麽?」
「活著,自然活著。」成德海道,「那是段婕妤入宮前的愛寵,去哪兒都帶著,不過它沒能隨婕妤一起入宮,養在了段家,想必,如今正混在抄查來的東西裏頭。」
官家頷首:「給她弄進宮裏來。」
說完,像是解決了一件心頭大患一樣,撿起筆,重新埋頭批起公文。
但這平靜並沒能維持多久。
忽有值守的內侍從偏門匆匆走進來,通稟道:「官家,段婕妤求見。」
揮毫的筆尖微頓,還差一點,就頭一回在幹淨整潔的奏摺上落下了墨汙。
裊裊薰香被門縫吹進來的冷風擾得波折綿綿。
半晌不聞回應,那內侍猶豫著,又問了聲:「官家,見、還是不見?」
「吧嗒」一聲,紫毫筆又被擱置回了筆架。
清冷的嗓音四平八穩:「你告訴她,我不在殿裏。」
「這……」
話音方散,官家仿佛也覺察過來這說法並不對勁。倘若不曉得他在文德殿、她又怎麽會找過來?
「她在哪個門?」
內侍答:「段婕妤在正門前候著。」
官家點頭表示知道了。
他站起身,拂拂袖擺,吩咐成德海帶上一摞奏摺:
「跟我從後門出去。」
……
在這寒風凜冽、揚風攪雪的日子裏,段府被抄家的事情、無疑成為了大趙百姓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這樁案子太震撼、也太戲劇了。
從人生際遇來看,段業寒門出身,靠著一身才氣和忠君救駕一路扶搖直上,坐到了大趙宰執的位置,是多少學子士人生平仰望的楷模。
可這樣一個人,竟在致仕之際,陷入了貪汙案,令世人不勝唏噓。
從朝局來看,段業扶持舊派,官家卻力主新派,二人可謂是水火不相容。如今新派局勢愈發大好,對於舊派的打壓也就勢在必行。
民間不乏有人猜測,段業根本沒受賄,是官家為打壓舊派、捏造出來了一樁案子。
從人倫綱常來看,段業之子段伯安供職於典察司,而此番查出段業貪汙、抄了段家的,亦是典察司,這無疑應了那一句「朝堂無父子」。
更有甚者,還感嘆著段家大郎的「冷血薄情」「大義滅親」。
……
陸宜禎回府,見到泣不成聲的徐宛音時,才曉得外頭的流言已經傳得這樣厲害。
可是今晨從隋意那兒聽來的話,又不能對外人道。
她隻好手忙腳亂地將徐三姑娘安撫了一通,又聽她說了許多焦愁憂鬱的心裏話。
將人送出門後,外麵的雪下得更大了。
頭頂雲層黑壓壓一片,天色昏蒙蒙地,積了白雪的枝椏彎彎下垂、灰靡不堪,似乎隻要負重再多一片,便會「啪」地折斷掉。
第62章 渡若十二 小年
典察司。
昏暗的獄房室內, 油燈芯火顫顫跳動,兩隻飛蛾撲扇著灰翅,在燃燒的燭焰周圍高低飛竄。
獄內的談話仿佛已經接近了尾聲, 平緩的呼吸聲夾雜著一聲嘆笑散溢出狹小的內室,驚得兩隻飛蛾鑽入了濃深的陰影中。
「看來我真是老了。」
昔日的大趙宰執,穿了身囚衣、盤腿坐於矮桌之後, 髮絲雖顯淩亂,眼中神情卻是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