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淮軍明顯沒有興趣處置他們,這一場追擊戰從下午打到黃昏,幾萬撚子一直被全部攆到三義鎮西邊三十多裏地,直到天色全黑淮軍再也沒有辦法追擊,這才算是徹底結束。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有夜盲症,一到晚上什麽也看不到,況且,就算沒有夜盲症在天黑後也很難視物,這個時代可不像後世,隨便哪裏都能看到點亮光,在鎮子外的野地裏,除非打起火把,不然真的是一點亮光也看不到。
淮軍當然沒有必要打著火把追擊逃敵了,今天白天到傍晚的這一場大戰收獲已經極為豐富了。超過六萬人的藍旗撚軍被擊潰,當然,其中過半以上是臨時搜羅來的普通老百姓,這些人在第二陣一潰敗後就撒開腳丫子拚命逃走,早就潰散的不知所蹤,至於撚軍的戰兵和騎兵則死傷很重,在不計後果的第二次進攻失敗後,藍旗撚軍幾乎把所有的精銳戰兵都丟在了淮軍的滑膛槍防線之前,僥幸沒有被火槍打翻的,也很可能被刺刀戳死戳傷――總之,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勝。
袁甲三扼守臨淮關時,也曾經收結皖省的團練與綠營等諸路兵馬,給予各路撚子不同程度的打擊,不過這隻是在撚子並沒有在根據地做戰的時候,袁甲三再強橫,也沒有實力進入淮北深入撚子諸旗的根據地來做戰。因為那樣做會把撚子惹急,全旗上下動員起全部的力量來與入侵者做戰,比如這一次淮軍與藍旗的生死大戰。藍旗之所以大敗,一則是因為輕視淮軍,覺得可以戰勝,二來,就是張華軒的進軍方向正好是藍旗的順義集根本,那是藍旗的老巢,不能就這麽放棄,這樣會使藍旗喪失道義上存在的根基,在其餘諸旗中折了麵子,以後難以立足。
總之這一場大戰的戰果已經頗為豐厚,可以說是鹹豐四年上半年到目前為止最漂亮的一場勝仗,與坐擁北方精銳和滿蒙八旗主力的僧王和勝保相比,與皖撫福濟相比,與陝甘總督舒興阿相比,與提督軍務的和春相比,與欽差大臣向榮相比,張華軒都要強過許多,這一場漂亮的勝仗過後,原本對他有些擁兵自重猜忌的北京朝堂,質疑的聲音想必會小上許多,讚許誇獎的聲音就會大上許多。
張華軒是坐火箭竄上來的,在朝中根本沒有任何多年交往可以依托性命的大門子,也沒有門生故舊與同年,沒有宗族與地域關係形成的官場關係網,可以說他在北京的根基是一清二白,光潔溜溜。
不過這樣也好,越是沒有諸多權力網的牽扯,出於各方平衡的考慮,反而沒有人來主動找張華軒的麻煩。
鹹豐四年六月的這一場大戰後,張華軒帶著淮軍先下順義集,然後一路上大張旗鼓逼近張樂行與龔得樹、蘇天福三人的主力,有鑒於藍旗以全部力量,人數數倍仍然是慘敗的結局,三個大旗主不敢與張華軒的主力會戰,而是選擇不繼續圍打亳州,而是全部撤往雉河集老巢,以逸待勞,同時多選精騎,沿途騷擾的戰略。
三義鎮一戰後,撚軍上下都對淮軍的火器威力有了新的認識,好幾萬人衝七八千人,其實根本沒有多少能近得淮軍的身,衝擊過程中被火炮轟擊的極慘,進入火槍射程後,又被火槍威力覆蓋,憑著血氣之勇勉強近身的撚子被人再端著刺刀一衝,就立刻潰敗。而馬隊,原本是撚軍賴以生存的主力,因為戰馬沒有經過特殊訓練,在進攻的途中就有相當數量的戰馬受到驚嚇,嚴重影響了撚軍騎兵的戰鬥力,等騎兵近身後,因為戰馬受驚,重新整理隊列,撚騎喪失了初速優勢,加上淮軍的火槍兵裏平雜著大量的長槍手,騎兵又沒得到步卒的有效支持,稍一接觸之後,也是立刻潰敗。
因為深知不是淮軍的對手,撚軍上層反而痛定思痛,選擇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擊淮軍的後勤線,幾千精騎活躍在淮軍身後,雖然從順義集到宿州,從宿州到淮安距離都並不遠,可是這些地方幾乎全是平原,一馬平川最適合騎兵奔襲,淮軍的火器威力又最仰賴於後勤,幾經騷擾之後,淮軍放棄攻打雉河集的打算,而是斜向轉彎,到達臨淮關,與和春、福濟二人會合。
當時太平軍西征主力猶在,廬州一帶最少有五六萬人的太平軍精銳,再加上淮北撚子隨時可能南下策應,所以淮軍到達之後,清軍聲勢雖盛,論實力還不是西征太平軍的對手,向征性的攻打下肥西、舒城、六安等地之後,清軍不再前壓,而是與太平軍隔著廬州一城,相互對峙。
至此,淮軍出蘇北至皖北做戰算是告了一個段落,三義鎮大戰早就上稟朝廷知道,自太平軍軍興於廣西,撚軍作亂於淮北,清軍尚未有如此幹脆利落的大勝,一天之間,潰敵近八萬,俘虜三萬餘人,當場斬殺一萬七千餘人,俘獲戰馬一千餘匹,其餘軍械物資無數……
這些東西張華軒並不需要,而是轉手大方的送給了福濟與和春二人,就是俘虜,張華軒也挑了三千多精壯,其餘的也送了給兩個滿人大員。
再加上舒城、六安、肥西等地的做戰所獲,淮軍止留小半,大半卻白填送給了福濟等人,如此一來,張華軒在皖北各處名聲大好,福濟與和春擠走了袁甲三等人,原本都是眼高於頂之輩,等閑漢員根本入不得他們眼角,倒是張華軒一入皖北,屢有斬獲,偏生為人謙遜,上表之時總要提及皖撫和春與欽差提督和春兩人,再加上奉送了大量戰利品給皖北其餘各部清軍,連那些小城的團練都很沾了些光,這樣一來,整個六月到八月,張華軒在皖北的官聲大好,聲望之高遠遠在曾國藩等人之上,北京各方勢力的大佬,也以拉攏張華軒為首要之事。
因為有淮軍撐腰,原本縮在臨淮關不敢動彈的福濟等人也提兵西進,與張華軒的淮軍一起,在舒城等地布置開來。
八月的皖北仍然很是悶熱,福濟與和春一進舒城,先行選好了駐蹕之所,福濟住在學校,和春身份高上一等,自然住進了州衙,兩個一個是新任皖撫,一個是欽差大臣,儀仗隨從甚多,兩個滿洲大員一進城,把地方不大的小小舒城擠的水泄不通,人仰馬翻鬧騰了大半天,才算安頓下來。
張華軒比兩人更先一步到此,撫境安民料理政務,淮軍將士不得入城,駐守在城外,可惜他位份很低,約束得了自己約束不了和春等人,隻是這麽著一來,在有心人眼裏,兩邊一滿一漢的統兵大員,其帶兵理民的高下立判,張華軒在皖北士紳眼裏的形象,不免得又高大了幾分。
因為張華軒先進城一步,算是半個地主,等和春等人安頓下來,便立刻命人派帖子,邀請這兩個大員來自己的住處赴宴。
換了普通的漢員,兩個滿洲大員自然不放在眼裏,不過張華軒現在是紅透了的按察使,加布政使是題中應有之意,調派出去做巡撫隻怕也很有可能,爵位與世襲鄖位是免不了的,再加上之前的恩賞,任是誰都知道,在當今天子眼裏,隻怕張華軒比很多滿洲大員都更加重要一些,帖子一到,兩人便都將帖子退還,然後都答應赴邀。
張五常雖然已經是淮軍中軍營的幫統,不過這一類的事情仍然是他的職責,得到兩人回信之後,便立刻回到張華軒住處稟報。
張華軒的住處是城中士紳的一處院子,打掃了住將進去,小小三進院子住不上太多人,隻張華軒與沈葆楨帶著十來個幕僚夫子,再有幾十個戈什哈住在院中,因今天要宴請貴客,特意兒讓人從肥西請來了幾個名廚,然後又在四鄉搜羅購買菜蔬,有些事竟是張華軒親自料理,頗讓沈葆楨有些看不過眼。
“振嶽兄,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哈哈。”
張華軒打著哈哈,與沈葆楨敷衍,一邊又笑道:“不過我可不是說他們兩位是小人,隻是滿人親貴難打交道,我也難啊!”
沈葆楨苦笑搖頭,張華軒說到最後,語意誠摯,沈葆楨想想此人班底根基,確實也不能如自己一般隨意,當下隻得勉強道:“那大人在此料理便是,下官卻要先行告退。”
以他的身份地位,現在在淮軍中參讚軍務還說的過去,若是讓他也與張華軒一起迎接大員,總覺得拉不下自己翰林學士這張臉。
“不不,振嶽兄請留步,今天不止是請兩位大員,還有舒城、肥西、桐城、六安等地的團練,等淮軍一走,這些地方必不能為朝廷所有,他們中盡有些人才,我想把他們並入淮軍之中,以咱們淮軍的威名,想來這些小地方的團練也會答應,請振嶽兄與我一起挑選人才,如何?”
沈葆楨搖頭道:“皖北也沒聽說有什麽人才……也罷,就與大人一起看看便是。”
猜猜看,是哪幾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有夜盲症,一到晚上什麽也看不到,況且,就算沒有夜盲症在天黑後也很難視物,這個時代可不像後世,隨便哪裏都能看到點亮光,在鎮子外的野地裏,除非打起火把,不然真的是一點亮光也看不到。
淮軍當然沒有必要打著火把追擊逃敵了,今天白天到傍晚的這一場大戰收獲已經極為豐富了。超過六萬人的藍旗撚軍被擊潰,當然,其中過半以上是臨時搜羅來的普通老百姓,這些人在第二陣一潰敗後就撒開腳丫子拚命逃走,早就潰散的不知所蹤,至於撚軍的戰兵和騎兵則死傷很重,在不計後果的第二次進攻失敗後,藍旗撚軍幾乎把所有的精銳戰兵都丟在了淮軍的滑膛槍防線之前,僥幸沒有被火槍打翻的,也很可能被刺刀戳死戳傷――總之,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勝。
袁甲三扼守臨淮關時,也曾經收結皖省的團練與綠營等諸路兵馬,給予各路撚子不同程度的打擊,不過這隻是在撚子並沒有在根據地做戰的時候,袁甲三再強橫,也沒有實力進入淮北深入撚子諸旗的根據地來做戰。因為那樣做會把撚子惹急,全旗上下動員起全部的力量來與入侵者做戰,比如這一次淮軍與藍旗的生死大戰。藍旗之所以大敗,一則是因為輕視淮軍,覺得可以戰勝,二來,就是張華軒的進軍方向正好是藍旗的順義集根本,那是藍旗的老巢,不能就這麽放棄,這樣會使藍旗喪失道義上存在的根基,在其餘諸旗中折了麵子,以後難以立足。
總之這一場大戰的戰果已經頗為豐厚,可以說是鹹豐四年上半年到目前為止最漂亮的一場勝仗,與坐擁北方精銳和滿蒙八旗主力的僧王和勝保相比,與皖撫福濟相比,與陝甘總督舒興阿相比,與提督軍務的和春相比,與欽差大臣向榮相比,張華軒都要強過許多,這一場漂亮的勝仗過後,原本對他有些擁兵自重猜忌的北京朝堂,質疑的聲音想必會小上許多,讚許誇獎的聲音就會大上許多。
張華軒是坐火箭竄上來的,在朝中根本沒有任何多年交往可以依托性命的大門子,也沒有門生故舊與同年,沒有宗族與地域關係形成的官場關係網,可以說他在北京的根基是一清二白,光潔溜溜。
不過這樣也好,越是沒有諸多權力網的牽扯,出於各方平衡的考慮,反而沒有人來主動找張華軒的麻煩。
鹹豐四年六月的這一場大戰後,張華軒帶著淮軍先下順義集,然後一路上大張旗鼓逼近張樂行與龔得樹、蘇天福三人的主力,有鑒於藍旗以全部力量,人數數倍仍然是慘敗的結局,三個大旗主不敢與張華軒的主力會戰,而是選擇不繼續圍打亳州,而是全部撤往雉河集老巢,以逸待勞,同時多選精騎,沿途騷擾的戰略。
三義鎮一戰後,撚軍上下都對淮軍的火器威力有了新的認識,好幾萬人衝七八千人,其實根本沒有多少能近得淮軍的身,衝擊過程中被火炮轟擊的極慘,進入火槍射程後,又被火槍威力覆蓋,憑著血氣之勇勉強近身的撚子被人再端著刺刀一衝,就立刻潰敗。而馬隊,原本是撚軍賴以生存的主力,因為戰馬沒有經過特殊訓練,在進攻的途中就有相當數量的戰馬受到驚嚇,嚴重影響了撚軍騎兵的戰鬥力,等騎兵近身後,因為戰馬受驚,重新整理隊列,撚騎喪失了初速優勢,加上淮軍的火槍兵裏平雜著大量的長槍手,騎兵又沒得到步卒的有效支持,稍一接觸之後,也是立刻潰敗。
因為深知不是淮軍的對手,撚軍上層反而痛定思痛,選擇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擊淮軍的後勤線,幾千精騎活躍在淮軍身後,雖然從順義集到宿州,從宿州到淮安距離都並不遠,可是這些地方幾乎全是平原,一馬平川最適合騎兵奔襲,淮軍的火器威力又最仰賴於後勤,幾經騷擾之後,淮軍放棄攻打雉河集的打算,而是斜向轉彎,到達臨淮關,與和春、福濟二人會合。
當時太平軍西征主力猶在,廬州一帶最少有五六萬人的太平軍精銳,再加上淮北撚子隨時可能南下策應,所以淮軍到達之後,清軍聲勢雖盛,論實力還不是西征太平軍的對手,向征性的攻打下肥西、舒城、六安等地之後,清軍不再前壓,而是與太平軍隔著廬州一城,相互對峙。
至此,淮軍出蘇北至皖北做戰算是告了一個段落,三義鎮大戰早就上稟朝廷知道,自太平軍軍興於廣西,撚軍作亂於淮北,清軍尚未有如此幹脆利落的大勝,一天之間,潰敵近八萬,俘虜三萬餘人,當場斬殺一萬七千餘人,俘獲戰馬一千餘匹,其餘軍械物資無數……
這些東西張華軒並不需要,而是轉手大方的送給了福濟與和春二人,就是俘虜,張華軒也挑了三千多精壯,其餘的也送了給兩個滿人大員。
再加上舒城、六安、肥西等地的做戰所獲,淮軍止留小半,大半卻白填送給了福濟等人,如此一來,張華軒在皖北各處名聲大好,福濟與和春擠走了袁甲三等人,原本都是眼高於頂之輩,等閑漢員根本入不得他們眼角,倒是張華軒一入皖北,屢有斬獲,偏生為人謙遜,上表之時總要提及皖撫和春與欽差提督和春兩人,再加上奉送了大量戰利品給皖北其餘各部清軍,連那些小城的團練都很沾了些光,這樣一來,整個六月到八月,張華軒在皖北的官聲大好,聲望之高遠遠在曾國藩等人之上,北京各方勢力的大佬,也以拉攏張華軒為首要之事。
因為有淮軍撐腰,原本縮在臨淮關不敢動彈的福濟等人也提兵西進,與張華軒的淮軍一起,在舒城等地布置開來。
八月的皖北仍然很是悶熱,福濟與和春一進舒城,先行選好了駐蹕之所,福濟住在學校,和春身份高上一等,自然住進了州衙,兩個一個是新任皖撫,一個是欽差大臣,儀仗隨從甚多,兩個滿洲大員一進城,把地方不大的小小舒城擠的水泄不通,人仰馬翻鬧騰了大半天,才算安頓下來。
張華軒比兩人更先一步到此,撫境安民料理政務,淮軍將士不得入城,駐守在城外,可惜他位份很低,約束得了自己約束不了和春等人,隻是這麽著一來,在有心人眼裏,兩邊一滿一漢的統兵大員,其帶兵理民的高下立判,張華軒在皖北士紳眼裏的形象,不免得又高大了幾分。
因為張華軒先進城一步,算是半個地主,等和春等人安頓下來,便立刻命人派帖子,邀請這兩個大員來自己的住處赴宴。
換了普通的漢員,兩個滿洲大員自然不放在眼裏,不過張華軒現在是紅透了的按察使,加布政使是題中應有之意,調派出去做巡撫隻怕也很有可能,爵位與世襲鄖位是免不了的,再加上之前的恩賞,任是誰都知道,在當今天子眼裏,隻怕張華軒比很多滿洲大員都更加重要一些,帖子一到,兩人便都將帖子退還,然後都答應赴邀。
張五常雖然已經是淮軍中軍營的幫統,不過這一類的事情仍然是他的職責,得到兩人回信之後,便立刻回到張華軒住處稟報。
張華軒的住處是城中士紳的一處院子,打掃了住將進去,小小三進院子住不上太多人,隻張華軒與沈葆楨帶著十來個幕僚夫子,再有幾十個戈什哈住在院中,因今天要宴請貴客,特意兒讓人從肥西請來了幾個名廚,然後又在四鄉搜羅購買菜蔬,有些事竟是張華軒親自料理,頗讓沈葆楨有些看不過眼。
“振嶽兄,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哈哈。”
張華軒打著哈哈,與沈葆楨敷衍,一邊又笑道:“不過我可不是說他們兩位是小人,隻是滿人親貴難打交道,我也難啊!”
沈葆楨苦笑搖頭,張華軒說到最後,語意誠摯,沈葆楨想想此人班底根基,確實也不能如自己一般隨意,當下隻得勉強道:“那大人在此料理便是,下官卻要先行告退。”
以他的身份地位,現在在淮軍中參讚軍務還說的過去,若是讓他也與張華軒一起迎接大員,總覺得拉不下自己翰林學士這張臉。
“不不,振嶽兄請留步,今天不止是請兩位大員,還有舒城、肥西、桐城、六安等地的團練,等淮軍一走,這些地方必不能為朝廷所有,他們中盡有些人才,我想把他們並入淮軍之中,以咱們淮軍的威名,想來這些小地方的團練也會答應,請振嶽兄與我一起挑選人才,如何?”
沈葆楨搖頭道:“皖北也沒聽說有什麽人才……也罷,就與大人一起看看便是。”
猜猜看,是哪幾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