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他越努力離亡國越快
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 作者:擺爛z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林黨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由檢表明忠心。
才十幾歲的少年不就覺得東林黨是忠臣了嘛,所有就不遺餘力打擊閹黨。
在當時他覺得自己是在懲惡揚善呢。
嫚兒想到了什麽,問道,“崇禎陛下,您那邊現在是多少年?。”
“崇禎十年。”
“啊。”朱厚照坐直身體湊近了一些仔細看朱由檢的臉,“小由……小檢那你才二十七歲啊,這…………”
這搞得跟個三十六七歲似的,未老先衰嗎???。
王莽是知道這個朱由檢一天天急得少年白頭的,故而也沒有震驚。
小朱和朱瞻基都瞪大了眼睛,小朱現在才三十五歲,他還以為這個朱由檢和他差不多大。
嫚兒看向老朱解釋道,“老朱叔啊,等會您在教訓後輩吧。”
“嗯。”
嫚兒看了看憔悴的朱由檢,也是歎息,他在位期間麵臨巨大壓力和困境,睡眠不足等諸多因素共同導致的少年白頭。
隻不過他努力的方向不對,使錯了勁,盡管他勵精圖治,想要挽救大明危機,可他自身又沒有長遠的政治眼光。
所以他越努力,明朝滅亡得越快。
嫚兒對他的評價也很複雜,他不是一個昏君,但是他又做著昏君才能做出來的朝政之事。
雖然他不是主觀意願,但是事實上他做的那些事確實不是一個明君會做的事。。
老朱之前聽到明朝隻有十七年,他看到朱由檢的外貌也以為他三十多歲了。
他也以為這個時候來的朱由檢是亡國前夕的他,沒想到還有七年呢。
他聽聽嫚兒說之後的事,看大明還能不能挽救,“嫚兒你說吧。”
嫚兒繼續道,“因為官僚係統腐敗,土地兼並嚴重,邊境戰事吃緊,天災不斷,皇帝和百姓都窮的叮當響,士兵的軍餉依舊發不出,經常拖欠。”
“國庫窮,百姓窮,皇帝都窮,可是朝廷官員因為官商勾結,貪汙受賄卻賺得盆滿缽滿,朱由校有多窮呢?最窮皇帝排名他能進前五名。”
“他和皇後生活極為節儉,甚至是到了摳門的程度,他從不在宮中設宴,他的衣服襪子都是打補丁的,除了龍袍外基本上都是粗布衣,就連龍袍破了也隻能修修補補依舊穿身上。”
“至於對大臣,那就更是刻薄了,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能口頭獎勵的事,絕對不會花銀子賞賜。”
老朱看向朱由檢,“國庫都那麽窮了,你為什麽不抄幾個貪官的家呢。?”
嫚兒想到他那邊現在是崇禎十年,就幫他說話,“老朱叔崇禎十一年的時候他是想過抄家的,隻是他不但賠上了一個皇子的命,還附帶送上了一個內閣首輔的人頭。”
老朱皺眉,“哦??,為什麽會這樣?。”
“當時有個首輔叫薛國觀,他是想盡辦法要幫朱由檢弄銀子,他提出的大致意思就是,朝中的臣子他去向他們說,但是老朱家的那些親戚還有那些世代的勳貴們,他一個臣子搞不定,要朱由檢自己去處理。”
“當時大明的藩王都已經分封一兩百年了,地方上更是盤根錯節,想要搶他們的銀子基本上不可能,現在國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隻要朱由檢能去隨便說服一個就能解決眼下問題。”
“朱由檢當時也是把目標放在了武清侯李國瑞的身上,李國瑞是萬曆的母親李太後娘家的後代,朝堂上的影響力並不大,又特別有錢,朱由檢想拿他試試可行性。”
“隻是那個李國瑞是個守財奴,朱由檢讓他捐錢,他是一個子都沒給,撒潑打滾說沒錢,於是他一怒之下下旨把李國瑞奪了爵位革職查辦了,並強迫對方拿出四十萬兩銀子,不給錢他不放人。”
“結果這個李國瑞是個膽小的,看見朱由檢大怒就嚇死在了監獄裏,這個時候那些勳貴們應該知道皇帝很缺錢了吧,應該都紛紛捐點錢了吧。”
“結果那些勳貴一分錢不出,就在這個時候朱由檢的一個五歲的皇子突然就死了,這些勳貴說皇子死了,是因為李太後顯靈了,說皇帝要欺負他們勳貴,所有祖宗顯靈把皇帝的皇子帶走了。。”
其實這些勳貴就是想告訴他不要做的太過分了。
今天可以“嚇死”皇宮內的小皇子,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嚇死”他。。
“朱由檢當時嚇壞了,隻能生生咽下這口氣,把在李家沒收的財產又都還了回去,然後又殺了薛國觀這個倒黴的首輔,給皇親國戚們出氣。”
對於這一點,嫚兒是真的不知道該說這個朱由檢什麽才好。
他是真的專門殺給他出主意的首輔,出事了就找首輔背鍋。
“後來他是想抄也不敢抄了,明末的時候臣子的財富已經不在是依靠於皇帝的賞賜,不論是世家勳貴,還是朝中臣子,他們的財富都是自己私下經營而得來的,那個朱由檢想要動他們的財富,怕是隻有魚死網破了。”
老朱他們也知道,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時期,他後麵是真的不敢輕易動那些文官。。
外敵入侵,內有民亂,如果朝廷在亂起來。。。。
那就一發不可收拾。
嫚兒繼續說道,“由於地方也因為朝廷拖欠軍餉發生了兵變,百姓因為天災和稅收被逼得民變,金朝縷縷入侵,朱由校成日為這些事忙的焦頭爛額,終日處理大量的政務,他是日落而入,星存而出,比老朱叔還要勤奮。”
“朱由檢這些年也被朝中大臣極度失望,他猜忌多疑的心理也越發嚴重,也經常反複無常,經常前一秒他在商量軍國大事,如果事情辦不好,或者辦砸了,後一秒就翻臉把責任推給對方。”
“他是外事不決殺總兵,內事不決殺尚書。他在位十七年,更換了五十位內閣首輔,刑部尚書十七人,這就導致了朝堂上根本在沒人敢做事,說實話了,養成了朝廷倦怠的局麵。”
老朱,“。。。。”無語。
這換首輔換的那麽勤快,說錯話可能要被殺,做錯事也要被殺。
他雖然也殺了不少人,但是他知道他有足夠的官員頂上去,而且他殺的要不就是貪官,要不就是對大明有危險的人。
那些朝中身居高位的臣子,他殺的時候都還要斟酌再三才敢殺。
才十幾歲的少年不就覺得東林黨是忠臣了嘛,所有就不遺餘力打擊閹黨。
在當時他覺得自己是在懲惡揚善呢。
嫚兒想到了什麽,問道,“崇禎陛下,您那邊現在是多少年?。”
“崇禎十年。”
“啊。”朱厚照坐直身體湊近了一些仔細看朱由檢的臉,“小由……小檢那你才二十七歲啊,這…………”
這搞得跟個三十六七歲似的,未老先衰嗎???。
王莽是知道這個朱由檢一天天急得少年白頭的,故而也沒有震驚。
小朱和朱瞻基都瞪大了眼睛,小朱現在才三十五歲,他還以為這個朱由檢和他差不多大。
嫚兒看向老朱解釋道,“老朱叔啊,等會您在教訓後輩吧。”
“嗯。”
嫚兒看了看憔悴的朱由檢,也是歎息,他在位期間麵臨巨大壓力和困境,睡眠不足等諸多因素共同導致的少年白頭。
隻不過他努力的方向不對,使錯了勁,盡管他勵精圖治,想要挽救大明危機,可他自身又沒有長遠的政治眼光。
所以他越努力,明朝滅亡得越快。
嫚兒對他的評價也很複雜,他不是一個昏君,但是他又做著昏君才能做出來的朝政之事。
雖然他不是主觀意願,但是事實上他做的那些事確實不是一個明君會做的事。。
老朱之前聽到明朝隻有十七年,他看到朱由檢的外貌也以為他三十多歲了。
他也以為這個時候來的朱由檢是亡國前夕的他,沒想到還有七年呢。
他聽聽嫚兒說之後的事,看大明還能不能挽救,“嫚兒你說吧。”
嫚兒繼續道,“因為官僚係統腐敗,土地兼並嚴重,邊境戰事吃緊,天災不斷,皇帝和百姓都窮的叮當響,士兵的軍餉依舊發不出,經常拖欠。”
“國庫窮,百姓窮,皇帝都窮,可是朝廷官員因為官商勾結,貪汙受賄卻賺得盆滿缽滿,朱由校有多窮呢?最窮皇帝排名他能進前五名。”
“他和皇後生活極為節儉,甚至是到了摳門的程度,他從不在宮中設宴,他的衣服襪子都是打補丁的,除了龍袍外基本上都是粗布衣,就連龍袍破了也隻能修修補補依舊穿身上。”
“至於對大臣,那就更是刻薄了,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能口頭獎勵的事,絕對不會花銀子賞賜。”
老朱看向朱由檢,“國庫都那麽窮了,你為什麽不抄幾個貪官的家呢。?”
嫚兒想到他那邊現在是崇禎十年,就幫他說話,“老朱叔崇禎十一年的時候他是想過抄家的,隻是他不但賠上了一個皇子的命,還附帶送上了一個內閣首輔的人頭。”
老朱皺眉,“哦??,為什麽會這樣?。”
“當時有個首輔叫薛國觀,他是想盡辦法要幫朱由檢弄銀子,他提出的大致意思就是,朝中的臣子他去向他們說,但是老朱家的那些親戚還有那些世代的勳貴們,他一個臣子搞不定,要朱由檢自己去處理。”
“當時大明的藩王都已經分封一兩百年了,地方上更是盤根錯節,想要搶他們的銀子基本上不可能,現在國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隻要朱由檢能去隨便說服一個就能解決眼下問題。”
“朱由檢當時也是把目標放在了武清侯李國瑞的身上,李國瑞是萬曆的母親李太後娘家的後代,朝堂上的影響力並不大,又特別有錢,朱由檢想拿他試試可行性。”
“隻是那個李國瑞是個守財奴,朱由檢讓他捐錢,他是一個子都沒給,撒潑打滾說沒錢,於是他一怒之下下旨把李國瑞奪了爵位革職查辦了,並強迫對方拿出四十萬兩銀子,不給錢他不放人。”
“結果這個李國瑞是個膽小的,看見朱由檢大怒就嚇死在了監獄裏,這個時候那些勳貴們應該知道皇帝很缺錢了吧,應該都紛紛捐點錢了吧。”
“結果那些勳貴一分錢不出,就在這個時候朱由檢的一個五歲的皇子突然就死了,這些勳貴說皇子死了,是因為李太後顯靈了,說皇帝要欺負他們勳貴,所有祖宗顯靈把皇帝的皇子帶走了。。”
其實這些勳貴就是想告訴他不要做的太過分了。
今天可以“嚇死”皇宮內的小皇子,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嚇死”他。。
“朱由檢當時嚇壞了,隻能生生咽下這口氣,把在李家沒收的財產又都還了回去,然後又殺了薛國觀這個倒黴的首輔,給皇親國戚們出氣。”
對於這一點,嫚兒是真的不知道該說這個朱由檢什麽才好。
他是真的專門殺給他出主意的首輔,出事了就找首輔背鍋。
“後來他是想抄也不敢抄了,明末的時候臣子的財富已經不在是依靠於皇帝的賞賜,不論是世家勳貴,還是朝中臣子,他們的財富都是自己私下經營而得來的,那個朱由檢想要動他們的財富,怕是隻有魚死網破了。”
老朱他們也知道,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時期,他後麵是真的不敢輕易動那些文官。。
外敵入侵,內有民亂,如果朝廷在亂起來。。。。
那就一發不可收拾。
嫚兒繼續說道,“由於地方也因為朝廷拖欠軍餉發生了兵變,百姓因為天災和稅收被逼得民變,金朝縷縷入侵,朱由校成日為這些事忙的焦頭爛額,終日處理大量的政務,他是日落而入,星存而出,比老朱叔還要勤奮。”
“朱由檢這些年也被朝中大臣極度失望,他猜忌多疑的心理也越發嚴重,也經常反複無常,經常前一秒他在商量軍國大事,如果事情辦不好,或者辦砸了,後一秒就翻臉把責任推給對方。”
“他是外事不決殺總兵,內事不決殺尚書。他在位十七年,更換了五十位內閣首輔,刑部尚書十七人,這就導致了朝堂上根本在沒人敢做事,說實話了,養成了朝廷倦怠的局麵。”
老朱,“。。。。”無語。
這換首輔換的那麽勤快,說錯話可能要被殺,做錯事也要被殺。
他雖然也殺了不少人,但是他知道他有足夠的官員頂上去,而且他殺的要不就是貪官,要不就是對大明有危險的人。
那些朝中身居高位的臣子,他殺的時候都還要斟酌再三才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