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見到李密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西邊的糧庫空了?怎麽可能!”
這場大火隻有西院沒被波及!
家丁哭喪著臉,“老爺,西邊那糧倉被人家掏了一個洞,裏麵的糧食隻剩下一點了,其他都沒了!”
周仁善喘著粗氣,雙眼瞪大!
怎麽敢的呀!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光整個糧倉的糧食。
周仁善一腳踹到家丁身上,“說!是不是你監守自盜!”
假定趕緊跪地求饒,“老爺冤枉啊!我昨天一整晚都在救火!大家都有看到!”
周仁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旁邊的棒子,對著家丁打了起來。
周光見老爹已經失去理智,趕緊拉住老爹,“爹!你先別急,咱們先去看看怎麽回事再說。昨天大火起的蹊蹺。”
周仁善喘著粗氣,這才不再打人。
一行人匆匆來到西院。
西院牆被人家挖了個大洞,穀倉也被捅了個大洞!
這可是一穀倉的糧食啊!幾千石的糧食!
這些都是他準備借貸出去再生錢的糧食啊!
這麽多糧食,得需要多少人搬運,才能搬運的完啊!
居然就這樣被人家偷走了!
周家一共有兩個糧倉,西院這個糧倉是滿的,另一個糧倉隻有少半。
不但銀票燒光,糧食還沒了!
周仁善越想越心疼,忍不住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他怎麽對得起周家的祖宗啊!
幾代人的積累,就敗在他這裏了。
周仁善剛剛衝昏頭腦,現在終於冷靜下來,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在他周家多處放火,又偷他家糧食,這是要搞死他家啊!
一定是仇家所為!
而且是有實力的仇家!
沒有人力怎麽可能這麽短時間搬空他一整個糧倉!
還有誰?
隻有鄉紳王利發!
他周家在拒馬河上遊,去年幹旱,他將拒馬河攔住,優先灌溉周家田,當時王利發就放狠話,一定要讓他付出代價!
這是讓王利發找到機會了?!
狗日的王利發!
周仁善將王利發的八輩祖宗拉出來罵了一遍,告官,必須去告官!
就這麽算了,他周仁善咽不下這一口窩囊氣!
周光見老爹吐血,趕緊請了郎中,隨後又按照老爹的吩咐,去衙門告官。
尚縣縣令,縣丞等人,吃了原告吃被告,吃了周仁善吃王利發,來來回回吃了一圈,最後案件不了了之。
周仁善將所剩不多的家財去賄賂,結果就是這種結果,這更讓他心情鬱結。
想找馬高義才發現此人並不是知州大人的小舅子,又發現自己被騙,病情愈發嚴重,終日病榻纏身。
……
周仁善從不善待家丁,當天,父老鄉親們就從周家家丁之口了解到,他們借錢那些契約書,都在那場大火中被燒幹淨了!
天!
那些借糧契約,就像壓在父老鄉親身上的一座座大山,可以讓他們一輩子無法翻身。
不!可以讓他們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如今,一切化為灰燼,他們不用還了!這怎能不讓人欣喜若狂!
如今,他們不但之前借的糧食不用還了,還從周家掏了很多糧食回來,至少可以保他們近兩年的溫飽。
朱家村所有父老鄉親,又再次跪地,感謝了放火的大英雄!
誰說老天無眼?老天不是派遣這樣的大英雄,來救他們了嗎!
周仁善發現這些刁民拒絕還賬之後,越發生氣。
他想讓打手收拾這些賤民,發現他們仿佛擰成了一股繩,互相幫襯誰都不還,他反倒不敢動手。
……
元盛等人一路順利,來到蜀州澄縣四方鎮七裏村無為草廬。
元盛叩響木門。
一個農夫打扮的中年男人來開門,“你要找誰?”
元盛施禮道:“大叔,我乃冀州人士,特意來拜訪李先生。”
中年男人眼皮都沒抬,“你要拜訪哪位李先生?”
元盛說:“李密先生。”
中年男人眉頭一蹙,有些厭煩說道:“你請回吧,我家先生不在。”眼前這人八成又是來巴結他家先生的。
不往正道鑽營,偏偏想走什麽捷徑,殊不知這種人,是他家先生最討厭的。
元盛仿佛沒看到中年男人的討厭,厚著臉皮說:“大叔,我不急,我在這裏等。”
中年男人甩了甩袖子說:“隨便你!”
真是狗皮膏藥!也不知道誰走漏了消息,冀州的人都聞著味來了!
直等到後半晌,一個農夫打扮頭發花白的老漢,扛著鋤頭回來。
他遠遠看到停在他家院外的三輛馬車,眉頭微蹙,是哪個不懂事的晚輩,泄露了他的位置。
隻有親近之人才知道他的位置,罷了,他就給晚輩一個麵子。
老漢徑直走到元盛麵前問道:“你找我?”
元盛立馬躬身施禮,“您是李密先生?”
老漢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一把汗,“對,我是,有事進院說吧。”
李密見元盛並沒有因為他一身農夫打扮而懷疑和嫌棄,對元盛的好感增加了一絲。
李密打開柴門,讓元盛跟著進去。
對中年男子子吆喝道:“塗海,上茶。”
元盛再次道謝。
老漢沒等著喝茶,直接端起矮桌上的水碗咕咚咕咚喝了起來。
如果元盛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任誰看了都會覺得眼前的老漢,隻是一個精神飽滿的老農。
元盛拿出元清風為其準備的拜帖,雙手奉上,“先生,在下冀州元盛,特來此拜訪。”
李密接過元盛的帖子,是元清雲寫的,上麵多是誇讚元盛聰穎,望恩師善待元盛。
原來是元清雲這個糊塗蛋!
此子也姓元,難道是族親?
此時,元盛拿出元氏犁奉上,“先生,這是送您的禮物。”
居然送一個犁?
李密看到元盛拿出的禮物,臉上帶上了兩分笑意。
元盛說:“先生,這是元氏犁,我和五哥發明的,您試試。”
李密看到這新奇的犁早已躍躍欲試,接過來找了空菜地嚐試起來。
這犁不同於傳統的直轅、長轅,而是曲轅、短轅。
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李密越用越驚喜,它比傳統犁更小更輕便,由於有了犁盤,它更方便掉頭和轉彎,操作起來更靈活,更節省人力。
不錯!
這場大火隻有西院沒被波及!
家丁哭喪著臉,“老爺,西邊那糧倉被人家掏了一個洞,裏麵的糧食隻剩下一點了,其他都沒了!”
周仁善喘著粗氣,雙眼瞪大!
怎麽敢的呀!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光整個糧倉的糧食。
周仁善一腳踹到家丁身上,“說!是不是你監守自盜!”
假定趕緊跪地求饒,“老爺冤枉啊!我昨天一整晚都在救火!大家都有看到!”
周仁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旁邊的棒子,對著家丁打了起來。
周光見老爹已經失去理智,趕緊拉住老爹,“爹!你先別急,咱們先去看看怎麽回事再說。昨天大火起的蹊蹺。”
周仁善喘著粗氣,這才不再打人。
一行人匆匆來到西院。
西院牆被人家挖了個大洞,穀倉也被捅了個大洞!
這可是一穀倉的糧食啊!幾千石的糧食!
這些都是他準備借貸出去再生錢的糧食啊!
這麽多糧食,得需要多少人搬運,才能搬運的完啊!
居然就這樣被人家偷走了!
周家一共有兩個糧倉,西院這個糧倉是滿的,另一個糧倉隻有少半。
不但銀票燒光,糧食還沒了!
周仁善越想越心疼,忍不住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他怎麽對得起周家的祖宗啊!
幾代人的積累,就敗在他這裏了。
周仁善剛剛衝昏頭腦,現在終於冷靜下來,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在他周家多處放火,又偷他家糧食,這是要搞死他家啊!
一定是仇家所為!
而且是有實力的仇家!
沒有人力怎麽可能這麽短時間搬空他一整個糧倉!
還有誰?
隻有鄉紳王利發!
他周家在拒馬河上遊,去年幹旱,他將拒馬河攔住,優先灌溉周家田,當時王利發就放狠話,一定要讓他付出代價!
這是讓王利發找到機會了?!
狗日的王利發!
周仁善將王利發的八輩祖宗拉出來罵了一遍,告官,必須去告官!
就這麽算了,他周仁善咽不下這一口窩囊氣!
周光見老爹吐血,趕緊請了郎中,隨後又按照老爹的吩咐,去衙門告官。
尚縣縣令,縣丞等人,吃了原告吃被告,吃了周仁善吃王利發,來來回回吃了一圈,最後案件不了了之。
周仁善將所剩不多的家財去賄賂,結果就是這種結果,這更讓他心情鬱結。
想找馬高義才發現此人並不是知州大人的小舅子,又發現自己被騙,病情愈發嚴重,終日病榻纏身。
……
周仁善從不善待家丁,當天,父老鄉親們就從周家家丁之口了解到,他們借錢那些契約書,都在那場大火中被燒幹淨了!
天!
那些借糧契約,就像壓在父老鄉親身上的一座座大山,可以讓他們一輩子無法翻身。
不!可以讓他們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如今,一切化為灰燼,他們不用還了!這怎能不讓人欣喜若狂!
如今,他們不但之前借的糧食不用還了,還從周家掏了很多糧食回來,至少可以保他們近兩年的溫飽。
朱家村所有父老鄉親,又再次跪地,感謝了放火的大英雄!
誰說老天無眼?老天不是派遣這樣的大英雄,來救他們了嗎!
周仁善發現這些刁民拒絕還賬之後,越發生氣。
他想讓打手收拾這些賤民,發現他們仿佛擰成了一股繩,互相幫襯誰都不還,他反倒不敢動手。
……
元盛等人一路順利,來到蜀州澄縣四方鎮七裏村無為草廬。
元盛叩響木門。
一個農夫打扮的中年男人來開門,“你要找誰?”
元盛施禮道:“大叔,我乃冀州人士,特意來拜訪李先生。”
中年男人眼皮都沒抬,“你要拜訪哪位李先生?”
元盛說:“李密先生。”
中年男人眉頭一蹙,有些厭煩說道:“你請回吧,我家先生不在。”眼前這人八成又是來巴結他家先生的。
不往正道鑽營,偏偏想走什麽捷徑,殊不知這種人,是他家先生最討厭的。
元盛仿佛沒看到中年男人的討厭,厚著臉皮說:“大叔,我不急,我在這裏等。”
中年男人甩了甩袖子說:“隨便你!”
真是狗皮膏藥!也不知道誰走漏了消息,冀州的人都聞著味來了!
直等到後半晌,一個農夫打扮頭發花白的老漢,扛著鋤頭回來。
他遠遠看到停在他家院外的三輛馬車,眉頭微蹙,是哪個不懂事的晚輩,泄露了他的位置。
隻有親近之人才知道他的位置,罷了,他就給晚輩一個麵子。
老漢徑直走到元盛麵前問道:“你找我?”
元盛立馬躬身施禮,“您是李密先生?”
老漢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一把汗,“對,我是,有事進院說吧。”
李密見元盛並沒有因為他一身農夫打扮而懷疑和嫌棄,對元盛的好感增加了一絲。
李密打開柴門,讓元盛跟著進去。
對中年男子子吆喝道:“塗海,上茶。”
元盛再次道謝。
老漢沒等著喝茶,直接端起矮桌上的水碗咕咚咕咚喝了起來。
如果元盛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任誰看了都會覺得眼前的老漢,隻是一個精神飽滿的老農。
元盛拿出元清風為其準備的拜帖,雙手奉上,“先生,在下冀州元盛,特來此拜訪。”
李密接過元盛的帖子,是元清雲寫的,上麵多是誇讚元盛聰穎,望恩師善待元盛。
原來是元清雲這個糊塗蛋!
此子也姓元,難道是族親?
此時,元盛拿出元氏犁奉上,“先生,這是送您的禮物。”
居然送一個犁?
李密看到元盛拿出的禮物,臉上帶上了兩分笑意。
元盛說:“先生,這是元氏犁,我和五哥發明的,您試試。”
李密看到這新奇的犁早已躍躍欲試,接過來找了空菜地嚐試起來。
這犁不同於傳統的直轅、長轅,而是曲轅、短轅。
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李密越用越驚喜,它比傳統犁更小更輕便,由於有了犁盤,它更方便掉頭和轉彎,操作起來更靈活,更節省人力。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