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君子乎?”


    元盛填寫,“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至死不變;強哉矯。


    元盛填,“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


    ……


    貼經題目,元盛抄了整整三張宣紙,《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都有考到,純粹考驗學子的背誦與寫字能力。


    背誦是元盛強項,很快他便將貼經題目全部做完,並檢查了兩遍。


    考試內容的另一部分便是算學了,這些題目也是簡單至極。


    第一題,甲有一百文錢,一斤肉二十一文,是否夠買四斤肉?如果夠的話,買完四斤肉,還餘多少錢。


    這一道題是最簡單的乘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


    元盛答,一百文錢夠買四斤肉,買完四斤肉,還剩餘十六文錢。


    第二題,現有一水池八尺見方,池中生有一棵初生的蘆葦,蘆葦高五尺,如把它引向岸邊,正好與岸邊齊平,問水池深多少尺?


    這一道題考察的是勾股定理。


    元盛畫上一個直角三角形,其中股為四尺,弦為五尺,根據勾三股四弦五定理,則勾為三尺,水池深三尺。


    ……


    第十題,一農夫攜一狼、一羊及一筐菜欲渡河,而小舟僅能載農夫及一物。若狼與羊獨處,則狼必食羊;若羊與菜獨處,則羊必食菜。問農夫何以安排行程,方能保所有物安然渡河乎?


    這道題考察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狼吃羊,羊吃草,因為不能同時讓狼和羊,羊和草出現在河岸的同一邊。


    元盛答,農夫攜羊渡河,置於彼岸,而獨返。


    農夫攜狼渡河,置於彼岸,而將羊攜歸。


    農夫留狼於彼岸,攜菜複渡,置於彼岸,而獨返。


    農夫攜羊渡河,置於彼岸。


    如此,狼、羊、菜及農夫皆安然渡河矣。


    這些算學題對元盛來說,實在簡單,他快速做完,又檢查了兩遍,便交了試卷。


    監考學童考試的是石鼓書院的高年級優秀學子,五位學子見元盛這麽快交卷,隻用了一個半時辰,不禁有些側目。


    其中一位五官端正,身材甚偉,年方十八,名叫範誌遠,是石鼓書院秀才中的佼佼者。


    劉鴻飛問,“這麽快交卷?答的怎麽樣?”


    王康裕說:“我估計八成沒做完,跑石鼓書院來玩了。”


    王康裕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每年都有些水平很差的學童,來石鼓書院見世麵,純粹來湊熱鬧的。


    範誌遠沒說話,而是認真閱覽元盛的試卷。


    他快速看完貼經第一頁,全部正確。


    他又快速看完貼經第二頁,全部正確。


    範誌遠的表情越來越認真,他再次看完貼經第三頁,還是全部正確,一絲錯漏都沒有。


    他又拿起元盛的算學試卷,前麵這些題沒有難度,他直接看最後一道狼羊渡河問題,還是全部正確。


    王康裕看範誌遠表情凝重認真,問道:“誌遠,他到底做的怎麽樣?”


    範誌遠將試卷遞給王康裕,“你看吧。”隨後,他念叨著元盛的名字,“此子不能小覷。”


    四人見範誌遠如此評價元盛,都收起輕視之心,開始認真閱覽元盛的試卷。


    字體大小一致,字跡工整,不管是貼經題目,還是算學題目,全部正確。


    王康裕這人嫉妒心比較強,脫口而出,“我看那人身高頎長,應該已成年,如今連童生都不是,即使將題目全部答對,有什麽稀奇的。有些人,就喜歡搞這些驚人之舉,說不定還想著考個縣案首,一鳴驚人呢!”


    王康裕三言兩語就將元盛定性為,為了出風頭,故意拖延童生試的人。


    劉鴻飛等人聽到王康裕這麽說,臉色有些不好,王康裕也太沒有容人之量了,這位青山鎮山後村元盛,以前從未聽過他的名號,說不定蒙學時日不長,王康裕未免太小人之心了。


    範誌遠則麵無表情。


    王康裕見四人臉色不好,頓時覺得自己嘴快了,把自己心裏話說出來了,他努力找補,“我們村有位學子就是,跟著自己的父親在家讀了十年,初入學堂時,先生覺得他十分聰穎,但後續要學習經義和策論,他便開始跟不上了……”


    範誌遠咳嗽一聲,說道:“我們繼續監考吧。”


    又過了一個半時辰,不管做完沒做完的,全部交了卷。


    元盛出去後,便找個塊石頭,認真看《孟子》注解,不管刮風下雨,元盛每日兩個時辰的讀書時間是必須保證的。


    一個半時辰後,學子們陸陸續續都出來了。


    孫高陽,周玉川,趙有良和趙有學,都來到趙明德,元盛和祝晨曦身邊。


    周玉川說:“小舅,我看你隻用了一個半時辰就交卷了,這次考試肯定穩了吧?”


    元盛點了點頭。


    周玉川跳起來,叫道:“太好了。”


    趙明德很欣慰,看元盛像看自己半個兒子一樣,元盛有出息,他感覺特別驕傲,“走,咱們去吃飯,我請客。”


    元盛說:“姐夫,我已經讓許江去東順來定了包間,咱們直接去就行。”


    趙明德知道元盛和東順來合作,也沒推辭,說道:“行,不過我可說好了,到時候我請客,你們可別跟我搶。”


    “好。”元盛也沒推辭,隻有讓二姐夫也花些錢,他心裏才會自在。


    孫高陽知道東順來的菜很貴,他也想請大家吃飯,但隻能去路邊的小店,如今他讀書的銀子還是元盛借的,他怎能用元盛借的錢請大家去東順來吃喝?


    但是,此時說不去,眾人肯定又會費一番口舌勸他去,孫高陽很窘迫,也就是他皮膚黑,遮蓋住了他臉上的紅。


    元盛注意到五姐夫的異樣,心想一定要盡快給五姐夫家找一門適合的營生。


    石鼓書院距離東順來並不遠,大家走路過去。


    路上元盛問:“五姐夫,你今天考的怎麽樣?”


    孫高陽說:“我覺得不錯。”


    趙有良問,“小舅,五姨父,算術最後一道題你們是怎麽答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番石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番石榴並收藏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