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嚴守立嫡不立長的祖訓,先太子薨逝過後,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人就是明景。所以瑛妃為了自己的大計,當然會選擇他來下手,以絕後患。
盡管當時她對毒術的造詣不夠,沒將明景成功毒殺,僅僅隻使之身患不愈腿疾……但這也就足夠了。
因為身殘者不可為君。
雖然百草穀後來突然主動入宮覲見,表示願意為三皇子治腿之事,還將瑛妃嚇得不輕;但好在多年下來未曾根治,皇帝也逐漸放棄了立明景為太子的意圖,著實讓瑛妃狠狠鬆了口氣。
第一項計劃順利得超乎想像,那就自然該進行下一步了。
自那之後,她耐心等待了許多年,終於等到一個良機:便是羌彌王子並使臣來朝進貢,意在求娶天承公主,以結兩國之好。
雖然羌彌曾大敗於天承,但畢竟今非昔比,早就不是揮手便能滅掉的彈丸小國;而皇帝身為懂得孰輕孰重的明君,不欲發動戰爭,以致勞民傷財,那就必然會挑一個公主過去和親——
三公主明昭不受寵愛,年歲也和羌彌王子大體相宜,簡直就是最好的和親人選。
而作為她的生母,瑛妃如果能夠識大體一些,主動接下這塊燙手山芋,表示願意讓女兒去和親,便定會得到皇帝的讚賞,從小小的貴人一步登天!
事實也證明,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明昭遠嫁後,皇帝當即下旨晉她為瑛妃,還機緣巧合得到了七公主生母靜貴人的衷心。至於被九公主當麵斥罵為賣女求榮……嗬。
像明曇這種天之驕女,哪怕是想要摘星攬月,都有人會爭著搶著送到手邊,又怎麽會懂得她們這些人的苦楚?
魚溪說得不錯,瑛妃當真有女帝之風。她是個足夠心狠的女人,或許會惋惜、或許會思念嫁往異族的明昭,卻絕不會後悔自己的每一個決定。
不晉至妃位,她又如何能順理成章地接近皇帝,憑藉當年在年宴上演奏過的一首《賀春太平樂》——這是明熠的母親、端慈皇太後生前最愛的一首曲子——引起對方的興趣後,再維持知情解意的麵具,多次往天鴻殿送湯送菜,藉機在其中下藥……
陛下憂國憂民,日夜操勞,不過是頭疼得頻繁些罷了,又有什麽奇怪?
思及此,瑛妃冷笑一聲,分毫不為自己弒君的行徑而感到膽怯,亦或是良心不安。
在她看來,當年婉寧黨那般猖狂,有一半的原因都要歸結於明熠身上。
因為這位帝王當真是薄情,不止對後宮的妃嬪們漠不關心,對除了明晏以外的皇子公主也同樣沒有什麽感情——也就是因為這種對待子嗣殞命時的冷漠態度,才使得婉貴妃和寧妃愈發恣肆無忌,害得她的七皇子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便早早喪命於沈祝二人的毒手!
即使瑛妃欣賞明熠的聖明,欽佩對方有意立九公主為帝的魄力,但也不得不承認,直到這麽多年過後,她依舊對其心懷怨懟,所以才會選擇「齒動搖」這種慢性奇毒,讓皇帝飽受頭疼欲裂的折磨,數年之後才會毒發身亡,結束這種熬人的痛苦。
而與此同時,就仿佛是老天都在幫助她一般:六皇子明曄的生母宋貴嬪,在揭露寧妃暗害文婕妤三度滑胎後,由於與其同黨的緣故,被皇帝降為答應,兒子也過繼於靜貴人名下。
這對瑛妃而言,簡直堪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順理成章地將明曄也納入了她的掌權計劃之中。
——自立為女帝的阻礙頗多,且她也沒有足夠的人脈勢力,屆時拿什麽統領文武百官?
然而,扶植一個傀儡皇帝,再在其身後攝政……這樣豈不是會容易許多?
雖然不像明曇那樣,自幼就被當做皇太女而教育,但瑛妃自身的政治素養一向遠勝常人,當然足以在明曄身後執掌大權。
出身卑劣又如何?家世不顯又怎樣?
德貞女帝在入宮之前,也同樣隻是個芝麻小官的女兒罷了,與她許沉璧有什麽分別?
剛想到這兒,窗外便又是一陣料峭春風吹來,寒意讓瑛妃的思緒逐漸歸攏,瞥了眼炭盆中堆積的灰燼,方才驚覺自己居然回憶了這麽久。
——縱觀如今政局,能和九公主打擂的二皇子已倒,還有誰可以製得住明曇的鋒芒?
瑛妃低笑一聲,摸著盞中早已盡涼的茶水,揚起手來,毫不猶豫地將其潑出了窗外。
真是不知……能讓自己繼續潛藏在暗處的日子,究竟還剩下多少呢?
第110章
不日之後, 帝後回京,下旨發落那些參與謀反的罪人。
歸順於幹王的叛軍被盡數判處梟首示眾,而與明暉共同謀劃的誠國公, 就算再如何搬出當年的從龍之功來說情,也同樣難逃抄家滅族、立決問斬的命運。
又一個世代官族就此傾頹消失,下場竟比當年的祝氏還要淒涼萬分。就連誠國公的老妻也一併鋃鐺入獄,麵對沈開誼這個害得全族都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 簡直恨不得將其拆骨扒皮,擰了他的腦袋去告慰死不瞑目的沈氏列祖列宗。
「早便告誡你,之前吃了秋獵那件事的虧, 就得長個教訓,不要再跟著二皇子胡作非為, 但你就是不聽!」沈夫人淚流滿麵,指著誠國公的鼻子怒罵道, 「如今好了,眼下害得咱們舉家都落到這副情狀,你是不是終於滿意了?!」
盡管當時她對毒術的造詣不夠,沒將明景成功毒殺,僅僅隻使之身患不愈腿疾……但這也就足夠了。
因為身殘者不可為君。
雖然百草穀後來突然主動入宮覲見,表示願意為三皇子治腿之事,還將瑛妃嚇得不輕;但好在多年下來未曾根治,皇帝也逐漸放棄了立明景為太子的意圖,著實讓瑛妃狠狠鬆了口氣。
第一項計劃順利得超乎想像,那就自然該進行下一步了。
自那之後,她耐心等待了許多年,終於等到一個良機:便是羌彌王子並使臣來朝進貢,意在求娶天承公主,以結兩國之好。
雖然羌彌曾大敗於天承,但畢竟今非昔比,早就不是揮手便能滅掉的彈丸小國;而皇帝身為懂得孰輕孰重的明君,不欲發動戰爭,以致勞民傷財,那就必然會挑一個公主過去和親——
三公主明昭不受寵愛,年歲也和羌彌王子大體相宜,簡直就是最好的和親人選。
而作為她的生母,瑛妃如果能夠識大體一些,主動接下這塊燙手山芋,表示願意讓女兒去和親,便定會得到皇帝的讚賞,從小小的貴人一步登天!
事實也證明,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明昭遠嫁後,皇帝當即下旨晉她為瑛妃,還機緣巧合得到了七公主生母靜貴人的衷心。至於被九公主當麵斥罵為賣女求榮……嗬。
像明曇這種天之驕女,哪怕是想要摘星攬月,都有人會爭著搶著送到手邊,又怎麽會懂得她們這些人的苦楚?
魚溪說得不錯,瑛妃當真有女帝之風。她是個足夠心狠的女人,或許會惋惜、或許會思念嫁往異族的明昭,卻絕不會後悔自己的每一個決定。
不晉至妃位,她又如何能順理成章地接近皇帝,憑藉當年在年宴上演奏過的一首《賀春太平樂》——這是明熠的母親、端慈皇太後生前最愛的一首曲子——引起對方的興趣後,再維持知情解意的麵具,多次往天鴻殿送湯送菜,藉機在其中下藥……
陛下憂國憂民,日夜操勞,不過是頭疼得頻繁些罷了,又有什麽奇怪?
思及此,瑛妃冷笑一聲,分毫不為自己弒君的行徑而感到膽怯,亦或是良心不安。
在她看來,當年婉寧黨那般猖狂,有一半的原因都要歸結於明熠身上。
因為這位帝王當真是薄情,不止對後宮的妃嬪們漠不關心,對除了明晏以外的皇子公主也同樣沒有什麽感情——也就是因為這種對待子嗣殞命時的冷漠態度,才使得婉貴妃和寧妃愈發恣肆無忌,害得她的七皇子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便早早喪命於沈祝二人的毒手!
即使瑛妃欣賞明熠的聖明,欽佩對方有意立九公主為帝的魄力,但也不得不承認,直到這麽多年過後,她依舊對其心懷怨懟,所以才會選擇「齒動搖」這種慢性奇毒,讓皇帝飽受頭疼欲裂的折磨,數年之後才會毒發身亡,結束這種熬人的痛苦。
而與此同時,就仿佛是老天都在幫助她一般:六皇子明曄的生母宋貴嬪,在揭露寧妃暗害文婕妤三度滑胎後,由於與其同黨的緣故,被皇帝降為答應,兒子也過繼於靜貴人名下。
這對瑛妃而言,簡直堪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順理成章地將明曄也納入了她的掌權計劃之中。
——自立為女帝的阻礙頗多,且她也沒有足夠的人脈勢力,屆時拿什麽統領文武百官?
然而,扶植一個傀儡皇帝,再在其身後攝政……這樣豈不是會容易許多?
雖然不像明曇那樣,自幼就被當做皇太女而教育,但瑛妃自身的政治素養一向遠勝常人,當然足以在明曄身後執掌大權。
出身卑劣又如何?家世不顯又怎樣?
德貞女帝在入宮之前,也同樣隻是個芝麻小官的女兒罷了,與她許沉璧有什麽分別?
剛想到這兒,窗外便又是一陣料峭春風吹來,寒意讓瑛妃的思緒逐漸歸攏,瞥了眼炭盆中堆積的灰燼,方才驚覺自己居然回憶了這麽久。
——縱觀如今政局,能和九公主打擂的二皇子已倒,還有誰可以製得住明曇的鋒芒?
瑛妃低笑一聲,摸著盞中早已盡涼的茶水,揚起手來,毫不猶豫地將其潑出了窗外。
真是不知……能讓自己繼續潛藏在暗處的日子,究竟還剩下多少呢?
第110章
不日之後, 帝後回京,下旨發落那些參與謀反的罪人。
歸順於幹王的叛軍被盡數判處梟首示眾,而與明暉共同謀劃的誠國公, 就算再如何搬出當年的從龍之功來說情,也同樣難逃抄家滅族、立決問斬的命運。
又一個世代官族就此傾頹消失,下場竟比當年的祝氏還要淒涼萬分。就連誠國公的老妻也一併鋃鐺入獄,麵對沈開誼這個害得全族都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 簡直恨不得將其拆骨扒皮,擰了他的腦袋去告慰死不瞑目的沈氏列祖列宗。
「早便告誡你,之前吃了秋獵那件事的虧, 就得長個教訓,不要再跟著二皇子胡作非為, 但你就是不聽!」沈夫人淚流滿麵,指著誠國公的鼻子怒罵道, 「如今好了,眼下害得咱們舉家都落到這副情狀,你是不是終於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