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鐵板一塊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害老百姓兩千年的曲阜孔家,以及荒淫暴虐的兗州魯王府、濟南德王府,轟然倒塌了。
常洛想做卻根本做不到的事,徐鴻儒卻幫他做到了,他在夢裏都笑醒了。
尤其是山東南部,飽受戰亂洗劫,看起來滿目瘡痍,實際上卻充滿了勃勃生機。
山東南部本來是土地兼並極為嚴重的地區,但在孔家和魯王府倒台之後,釋放出了大量的土地。
許多官僚、士紳、大地主死在徐鴻儒的屠刀之下,讓大量土地變為無主之地。
怎樣處置這些土地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常洛給丁啟睿親筆寫了一封密信,由他提出,將這些無主之地收歸官有,再重新分配給窮苦百姓耕種。
丁啟睿深知自己一旦提出這個主張,必定成為士林公敵,為天下所不容,但皇帝秘旨怎敢忤逆。
猶豫再三後,他上書朝廷,提出了這一主張,稱:
\"山東溫暖多雨,土地肥沃,向來富庶,然而白蓮教卻最為肆虐,究其原因,是失地者十居其九,民間怨懟之氣深重,故易於煽動。
自古有恒產者有恒心,將無主之地分給失地農民,是人心之所向。人心順,則地方不治而安。\"
山東的貧苦百姓聽到這一消息,無不歡呼雀躍,紛紛稱讚丁巡撫是為民請命的好官。
然而朝堂上的官僚們卻不願意了,都院禦史科道言官紛紛上書,彈劾丁啟睿誤國,稱丁啟睿是非不分,善惡不明,開此先例,實為反賊張目,導刁民造反。
孫承宗義憤填膺地說:\"衍聖公尚在徐賊挾持之中,朝廷理應包圍梁山,將徐賊斬盡殺絕,迎回聖裔,恢複聖門。啟睿為一方封疆大吏,作此荒誕不經語,實在是其心可誅。難道他是想絕了聖門的祭祀嗎?\"
幾十個大小官員跟進,氣勢洶洶,根本不容人反駁。
看來真的是眾怒難犯啊。
身為皇帝,常洛卻隻端坐在龍椅上安安靜靜地聽著,根本插不上嘴。
山東中部和北部的士紳和地主,以及山東南部殺剩下的士紳和地主,無不心懷憤恨,暗中串聯了起來,謀劃驅逐惡巡撫丁啟睿。
他們編造丁啟睿黃段子,稱丁啟睿品行卑汙,少年時盜嫂蒸父妾。
丁啟睿氣得吐血,辯白說:\"啟睿行大,焉有嫂?幼失嚴,焉有父妾?\"
一張嘴怎麽敵得過百千萬張嘴?任憑怎麽辯白,丁啟睿\"禽獸巡撫\"的惡名還是傳得盡人皆知,丁啟睿成了山東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丁啟睿雖然還巡撫,但手下的府縣官員根本不買賬,聯合抵製他,就是巡撫衙門裏,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大小官吏也公然訕笑。
把丁啟睿搞臭架空之後,他們又買通了山東籍在任的離任的官員,共四十九人之多,聯名向朝廷上書,稱:
\"丁啟睿狂言亂語,山東一省驚詫莫名。孔府土地理應歸還孔府,魯府土地理應歸還還魯府。確實失主的土地,理應賣給有功名之人,既可充實國庫,又可造福地方。\"
常洛覽奏,憤恨不己,這些人不僅貪婪無恥,而且不長記性,暗自後悔不應該那麽快就把徐鴻儒彈壓下去。
丁啟睿被搞得身心憔悴,接二連三上書請辭。
常洛將那些彈劾的奏章扔在一旁,心中煩悶不已。
他深知這背後是各方勢力的博弈,可如此明目張膽地針對一個忠臣,實非國家之幸。
於是,他下旨宣召丁啟睿進宮,看著形容枯槁的他,心中滿是愧疚。
“丁愛卿,朕知道你受了委屈。\"
丁啟睿答道:\"臣受點委屈算不了什麽。真正令臣寒心的是山東的官僚士紳,人家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們是傷疤沒好就忘了疼。徐鴻儒粗通文墨,鄙陋不堪一個江湖騙子,卻能在山東一呼百應。不是徐鴻儒多有本事,實在是山東的官僚士紳太貪太虐太失人心了!\"
常洛聽後長歎一聲,“愛卿所言極是,如今朝中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朕亦舉步維艱。卿不肯做山東巡撫,正如了他們的願。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卿免力為之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撂挑子就太不像話了。
丁啟睿趕忙伏地叩首,“陛下一片憂國憂民之心,誠可以感天動地,臣願再赴山東,定當竭力整頓官場風氣,不負聖恩。”
常洛微微動容,扶起丁啟睿,“愛卿此去,必定艱險重重,朕賜你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望你能重振山東吏治。”
丁啟睿也很感動,說道:\"聖主難遇,臣定當盡心竭力,隻是山東宛如一塊鐵板,臣實在獨木難支。\"
常洛點點頭,笑道:\"好。朕就給你找幾個幫手。山東不是儒學興盛嗎?朕就找個儒學大師跟他們辯經,保證辯得他們啞口無言。\"
\"陛下說的是誰?\"
\"劉宗周。\"
丁啟睿一聽,也忍不住笑了。
劉宗周是萬曆二十九年的老進士,早年受教於浙東名儒章穎、許孚遠,為人忠直耿介,不事權貴,不入流俗,不苟言笑,終日形隻影單,宛如孤鶴。
此人學問一流,人品一流,是公認的理學大師。
有這樣的人替自己背書,誰還敢汙以惡名?
常洛道:\"以劉宗周為山東督學,整頓山東士林風氣,是再好不過的。除劉宗周外,朕再給你派三個幫手,都是這一科的新進士。一個名黃道周,一個名倪元璐,一個名盧象昇,都是次輔袁可立座下弟子,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丁啟睿帶著皇命再次返回山東。那些原本張狂的官員聽聞丁啟睿手持尚方寶劍歸來,方知丁啟睿的主張就是皇帝的主張,個個驚恐萬分。
但仍有幾個頑固分子妄圖勾結起來對抗,阻撓丁啟睿將無主田畝收歸官有。
丁啟睿雷厲風行,先是查處了幾個帶頭抵製他的官員,並當眾用尚方寶劍斬首示眾。
一時間,山東官場人人自危,風氣逐漸轉變。
而百姓們看到丁啟睿真的在為他們謀福祉,紛紛支持他的舉措。
丁啟睿在山東逐步站穩腳跟,開始推行一係列利民政策,山東之地慢慢恢複生機,常洛得知後也深感欣慰。
常洛想做卻根本做不到的事,徐鴻儒卻幫他做到了,他在夢裏都笑醒了。
尤其是山東南部,飽受戰亂洗劫,看起來滿目瘡痍,實際上卻充滿了勃勃生機。
山東南部本來是土地兼並極為嚴重的地區,但在孔家和魯王府倒台之後,釋放出了大量的土地。
許多官僚、士紳、大地主死在徐鴻儒的屠刀之下,讓大量土地變為無主之地。
怎樣處置這些土地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常洛給丁啟睿親筆寫了一封密信,由他提出,將這些無主之地收歸官有,再重新分配給窮苦百姓耕種。
丁啟睿深知自己一旦提出這個主張,必定成為士林公敵,為天下所不容,但皇帝秘旨怎敢忤逆。
猶豫再三後,他上書朝廷,提出了這一主張,稱:
\"山東溫暖多雨,土地肥沃,向來富庶,然而白蓮教卻最為肆虐,究其原因,是失地者十居其九,民間怨懟之氣深重,故易於煽動。
自古有恒產者有恒心,將無主之地分給失地農民,是人心之所向。人心順,則地方不治而安。\"
山東的貧苦百姓聽到這一消息,無不歡呼雀躍,紛紛稱讚丁巡撫是為民請命的好官。
然而朝堂上的官僚們卻不願意了,都院禦史科道言官紛紛上書,彈劾丁啟睿誤國,稱丁啟睿是非不分,善惡不明,開此先例,實為反賊張目,導刁民造反。
孫承宗義憤填膺地說:\"衍聖公尚在徐賊挾持之中,朝廷理應包圍梁山,將徐賊斬盡殺絕,迎回聖裔,恢複聖門。啟睿為一方封疆大吏,作此荒誕不經語,實在是其心可誅。難道他是想絕了聖門的祭祀嗎?\"
幾十個大小官員跟進,氣勢洶洶,根本不容人反駁。
看來真的是眾怒難犯啊。
身為皇帝,常洛卻隻端坐在龍椅上安安靜靜地聽著,根本插不上嘴。
山東中部和北部的士紳和地主,以及山東南部殺剩下的士紳和地主,無不心懷憤恨,暗中串聯了起來,謀劃驅逐惡巡撫丁啟睿。
他們編造丁啟睿黃段子,稱丁啟睿品行卑汙,少年時盜嫂蒸父妾。
丁啟睿氣得吐血,辯白說:\"啟睿行大,焉有嫂?幼失嚴,焉有父妾?\"
一張嘴怎麽敵得過百千萬張嘴?任憑怎麽辯白,丁啟睿\"禽獸巡撫\"的惡名還是傳得盡人皆知,丁啟睿成了山東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丁啟睿雖然還巡撫,但手下的府縣官員根本不買賬,聯合抵製他,就是巡撫衙門裏,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大小官吏也公然訕笑。
把丁啟睿搞臭架空之後,他們又買通了山東籍在任的離任的官員,共四十九人之多,聯名向朝廷上書,稱:
\"丁啟睿狂言亂語,山東一省驚詫莫名。孔府土地理應歸還孔府,魯府土地理應歸還還魯府。確實失主的土地,理應賣給有功名之人,既可充實國庫,又可造福地方。\"
常洛覽奏,憤恨不己,這些人不僅貪婪無恥,而且不長記性,暗自後悔不應該那麽快就把徐鴻儒彈壓下去。
丁啟睿被搞得身心憔悴,接二連三上書請辭。
常洛將那些彈劾的奏章扔在一旁,心中煩悶不已。
他深知這背後是各方勢力的博弈,可如此明目張膽地針對一個忠臣,實非國家之幸。
於是,他下旨宣召丁啟睿進宮,看著形容枯槁的他,心中滿是愧疚。
“丁愛卿,朕知道你受了委屈。\"
丁啟睿答道:\"臣受點委屈算不了什麽。真正令臣寒心的是山東的官僚士紳,人家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們是傷疤沒好就忘了疼。徐鴻儒粗通文墨,鄙陋不堪一個江湖騙子,卻能在山東一呼百應。不是徐鴻儒多有本事,實在是山東的官僚士紳太貪太虐太失人心了!\"
常洛聽後長歎一聲,“愛卿所言極是,如今朝中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朕亦舉步維艱。卿不肯做山東巡撫,正如了他們的願。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卿免力為之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撂挑子就太不像話了。
丁啟睿趕忙伏地叩首,“陛下一片憂國憂民之心,誠可以感天動地,臣願再赴山東,定當竭力整頓官場風氣,不負聖恩。”
常洛微微動容,扶起丁啟睿,“愛卿此去,必定艱險重重,朕賜你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望你能重振山東吏治。”
丁啟睿也很感動,說道:\"聖主難遇,臣定當盡心竭力,隻是山東宛如一塊鐵板,臣實在獨木難支。\"
常洛點點頭,笑道:\"好。朕就給你找幾個幫手。山東不是儒學興盛嗎?朕就找個儒學大師跟他們辯經,保證辯得他們啞口無言。\"
\"陛下說的是誰?\"
\"劉宗周。\"
丁啟睿一聽,也忍不住笑了。
劉宗周是萬曆二十九年的老進士,早年受教於浙東名儒章穎、許孚遠,為人忠直耿介,不事權貴,不入流俗,不苟言笑,終日形隻影單,宛如孤鶴。
此人學問一流,人品一流,是公認的理學大師。
有這樣的人替自己背書,誰還敢汙以惡名?
常洛道:\"以劉宗周為山東督學,整頓山東士林風氣,是再好不過的。除劉宗周外,朕再給你派三個幫手,都是這一科的新進士。一個名黃道周,一個名倪元璐,一個名盧象昇,都是次輔袁可立座下弟子,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丁啟睿帶著皇命再次返回山東。那些原本張狂的官員聽聞丁啟睿手持尚方寶劍歸來,方知丁啟睿的主張就是皇帝的主張,個個驚恐萬分。
但仍有幾個頑固分子妄圖勾結起來對抗,阻撓丁啟睿將無主田畝收歸官有。
丁啟睿雷厲風行,先是查處了幾個帶頭抵製他的官員,並當眾用尚方寶劍斬首示眾。
一時間,山東官場人人自危,風氣逐漸轉變。
而百姓們看到丁啟睿真的在為他們謀福祉,紛紛支持他的舉措。
丁啟睿在山東逐步站穩腳跟,開始推行一係列利民政策,山東之地慢慢恢複生機,常洛得知後也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