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無比激奮地講了徐鴻儒在曲阜的種種暴行,末尾說道:


    \"孔林被毀,孔廟被毀,孔府被毀,衍聖公被劫持,曾聖後裔、顏聖後裔、孟聖後裔被劫持。\"


    \"此是二千年來未有之事,士林無不切齒,臣亦肝腸寸斷,請陛下發兵十萬,奔赴山東,剿滅徐賊。\"


    \"國家蒙此大難,皆是臣等輔政無方,臣願督師山東,戴罪立功,懇請陛下俯允!\"


    常洛聽見徐鴻儒突突了曲阜孔家,心中暗自竊喜,臉上卻現出悲戚之色,道:\"先生還是坐鎮內閣的好,督師山東還是另擇良臣的好。\"


    孫承宗道:\"陛下擬派何人?\"


    常洛略想了想,說道:\"丁啟睿己經抵達濟南了,著內閣擬一道諭旨,命他調集濟南、青州、登州、萊州兵勇,嚴防徐鴻儒北上;\"


    \"漕運總督駐地淮安離徐鴻儒老巢鄒縣、滕州很近,從浙江和南直調兵三至四萬,以楊嗣昌為督師,沿運河北上。\"


    \"丁啟睿由北向南,楊嗣昌由南向北,對徐鴻儒形成合圍之勢。\"


    孫承宗不解地問道:\"兵貴神速,陛下為什麽選擇徐徐合圍,而不是快速剿滅呢?\"


    常洛道:\"剿寇千萬不可操之過急。譬如打老鼠,先生是希望老鼠始終在一間屋子裏,還是希望老鼠滿世界亂竄?打老鼠固然要緊,卻也不能因此把家裏的壇壇罐罐全打爛了。\"


    \"除山東之外,河北、河南、四川的白蓮教也在作亂。這已經夠讓人頭疼了,倘若把他們攆到了浙江、南直乃至湖廣,豈不是更加糟糕?\"


    \"再說,孔胤植、孟承光、曾聞達、顏繼祖等人還在徐鴻儒手上,逼得急了,萬一徐鴻儒把他們殺了,朝廷更加臉上無光。\"


    孫承宗想想也是這個理,拱手說道:\"陛下聖明,還有一事,兗州離鄒縣太近,魯王十分畏懼,請求朝廷派兵保護。\"


    他是不是傻啊,老子巴不得徐鴻儒把他突突了才好,怎麽會派兵保護?


    常洛心中暗罵,口中卻說道:\"擬一道旨,著魯王到濟南避禍,或者幹脆到北京來。\"


    孫承宗領命而去,與閣部大臣商議如何落實皇帝的部署。


    從浙江和南直調兵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兵部討論了一天,才拿出一個初步的方案。


    兵有了著落,又要劃撥錢糧軍餉,戶部和工部又扯開了,一扯就是兩三天,最後扯出一個方案,戶部出五成,工部出三成,剩下的兩成由浙江和南直分攤。


    最後是兵部行文浙江指揮使司和南直指揮使司調兵。


    整個流程下來,七八天時間就過去了。


    楊嗣昌接到朝廷諭旨,心裏直犯嘀咕:\"我一個漕運總督,根本不知兵啊,讓我督師山東剿賊,這不是在為難我嗎?\"


    再想想諭旨說的是【合圍】,並不是【征剿】,又似乎若有所悟了。


    丁啟睿剛回到濟南,就接到朝廷諭旨,要他在濟南、登州、萊州、青州各處調兵。


    那一夜,他到了孫傳庭府中,兩人徹夜長談。


    孫傳庭雖然始終沒有明說,但丁啟睿卻恍然大悟——


    徐鴻儒固然是山東一大賊,但德王、魯王、孔家占據了山東大半土地,卻不交一厘錢的賦稅,不交稅也就罷了,還魚肉百姓。


    白蓮教作亂,有一大半的責任都是他們的,所以他們也是山東三大賊。


    如果能借徐鴻儒的手,打擊德王、魯王、孔家,未尚不是一件好事。


    悟到了這一層,丁啟睿慢吞吞調兵,調到兵後再再慢吞吞集結。


    看見丁啟睿行動遲緩,楊嗣昌更加不敢冒進,也在徐州一帶遲滯不動。


    幾日後,魯王朱壽鋐接到聖旨,心裏一萬個不願意,磨磨蹭蹭不肯挪窩。


    常洛三天之內,連下五道諭旨催逼。


    徐鴻儒對兗州虎視耽眈,多次派弟子潛入兗州城內。


    朱壽鋐著實受不了這種折磨,收拾好金銀細軟,裝了整整百餘車,乘著夜色往濟南府而去。


    誰知剛出了兗州城,徐鴻儒就帶著數百信眾圍攏過來,連車帶人一同擄掠到水泊梁山去了。


    消息傳到北京,常洛差點繃不住笑出聲來。


    徐鴻儒起事己三月有餘,但他萬萬沒料到,官軍表現會如此之窩囊,這使他飄飄然起來。


    泰昌二年九月,徐鴻儒占領了兗州;


    泰昌二年十月,徐鴻儒占領了濟州。


    泰昌二年十一月,徐鴻儒威逼徐州。


    短短三個月,徐鴻儒己擁兵十二萬,控製了山東南部大片區域,與河北王好賢、於弘誌遙相呼應,儼然朝廷心腹大患。


    徐鴻儒每下一城,即殺官放糧,救濟災民,屠殺士紳豪強,分田分產。


    山東南部的地主富戶哀嚎不已,窮苦老百姓則歡欣鼓舞。


    徐鴻儒的聲勢越來越壯,不光是山東南部,就是河南、安徽、南直亦有大批人前往投奔。


    朝野上下紛紛彈劾楊嗣昌、丁啟睿行動遲緩,貽誤戰機,要求速速剿滅白蓮教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常洛又接二連三向德王朱常潛發出諭旨,警告他大戰在即,命他速速攜家小離開濟南,前往北京,不要重蹈了孔家和魯王的覆轍。


    朱常潛聽說魯王和孔胤植在梁山受盡淩辱,萬般無奈之下舍下了基業跑了。


    朱常潛一走,常洛就命令收網。


    丁啟睿從濟南、登萊等處調集了三萬五千人馬;


    楊嗣昌從浙江、南直調集了五萬八千人馬。


    常洛命令他們南北合擊徐鴻儒。


    徐鴻儒得知朝廷派兵前來圍剿,卻也不懼。


    他自恃手下兵多的是悍不畏死的熱血信眾,將主力布置於鄒縣固守,準備以逸待勞重創官軍,而派徐和宇率三萬人駐守濟州,成犄角之勢。


    丁啟睿與楊嗣昌會師之後,探知了徐鴻儒的兵力布置,二人商議對策。


    楊嗣昌抓住徐鴻儒分兵的破綻,定下了圍點打援各個擊破的策略,由丁啟睿率領,六萬兵馬,猛攻濟州,吸引徐鴻儒來救;


    楊嗣昌帶領餘部三萬餘人,埋伏在鄒縣通往濟州的必經之路上。


    戰鬥打響,丁啟睿猛攻濟州,喊殺聲震天動地,士兵們如潮水般湧來,雲梯一架架豎起,試圖攀上城頭。城牆上,守軍們奮力抵抗,滾石、熱油不斷傾瀉而下,官軍傷亡慘重。


    丁啟睿命令架起火炮轟擊城牆,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喊話叫徐和宇投降。


    徐和宇眼看濟州城將破,向徐鴻儒求救。


    徐鴻儒果然中計,派陳燦宇帶五萬人馬來救援。


    等陳燦宇進入伏擊圈之後,楊嗣昌突然發動攻擊。


    陳燦宇雖然人數眾多,但沒有什麽作戰經驗,武器多為鐮刀、扁擔、鋤頭,有刀槍的不過三成。


    麵對官軍的突襲,陳燦宇顯得措手不及。


    在官軍火銃兵、弓弩手的連番射擊下,陳燦宇的人馬很快陷入潰敗,數萬人扯下頭上紅巾,四散奔逃。


    陳燦宇帶著數百骨幹信徒逃回鄒縣。


    楊嗣昌不追窮寇,帶領三萬人馬奔赴濟寧,與丁啟睿合兵一處,圍困陳和宇。


    七日後,徐和宇糧盡而降。


    徐鴻儒見勢不妙,將鄒縣、滕州劫掠一空,然後帶領信眾遁入水泊梁山。


    喧囂一時的徐鴻儒之亂終於暫時告一段落。


    楊嗣昌、丁啟睿兩個書生,卻這麽會用兵,常洛傳令嘉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