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美地控製全國,朱元璋立國之初就建立了巡察製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巡按禦史巡察各地,以了解民生、吏治、兵備、邊防。


    這本身是一項很好的製度,但再好的製度都是靠人執行。


    朱元璋草莽出身,熟知民間疾苦,而且心狠手辣,耳目眾多,一般人都沒本事更沒膽量糊弄他,偶爾有一兩頭鐵的,也被他十分精準地揪出來哢嚓掉了。


    因此在洪武朝,巡察製度執行的非常之好,那些偏遠小縣的縣令有沒有虐民,有沒有貪贓,朱元璋都能夠奇跡般地知道。


    可是後代的子孫哪能有朱元璋的本事,很快,巡察製度就被玩壞了。


    巡按禦史品級不高,一般是從七品到正六品,偶爾會派正四品的官員出巡。


    但不論品級高低,都是代天子巡狩,所到之處,無論是督撫大員還是州縣官員莫不畏之如虎,生怕有一丁點侍候不好的。


    人還在百裏之外,地方官員就做好了迎接款待的準備,美酒佳肴是不會少的,美女是不會少的,孝敬也是不會少的。


    沿途方圓十裏之內,根本不會讓禦史大人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碰到不該碰到的人。


    巡按禦史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一路上好吃好喝好玩,收一路禮物,回到京師,自然會替地方官員說不通好話。


    皇帝深居宮城,想聽到一句真話,往往比登天還難。


    瞿式耜、高迎祥、王徵一行十餘人,護衛著朱由校、朱由檢兄弟倆,出了北京城,一路向南而行。


    朱由校、朱由檢扮作鄉下老財主的傻兒子,高迎祥扮作馬車夫,瞿式耜扮作管家,王徵則扮作私塾先生,七八個錦衣衛則扮作佃工,挑著衣服行李在後跟隨。


    王徵上了歲數了,走不了遠道,和朱由校、朱由檢坐在馬車裏。


    第一次外出,朱由校看什麽都新奇,看見一個農夫扶著犁耙在犁地,興奮地大叫:


    \"老五,你看,牛,牛!\"


    朱由檢更新奇,兩個人都想下去看一看,本來就是體察民情,瞿式耜欣然同意了。


    朱由校率先跳下了馬車,朱由檢也跟著跳了下去。


    兩人跑到老農身邊,好奇地看著犁耙。


    老農嚇了一跳,以為這兩位是哪家的公子哥,連忙停下手中的活兒,陪著笑臉說道:“二位少爺看著眼生,你們打哪來呀?\"


    朱由校剛想說話,朱由檢搶著答道:\"我們從京師來,回鳳陽老家省親。\"


    老農笑道:\"難怪這麽貴氣,原來是皇爺爺老家的人。\"


    朱由校圍著犁耙看個不停,口裏嘖嘖稱奇,滿臉討好地說道:\"老伯,讓我犁犁行不行?\"


    老農笑道:\"您老這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公孓哥,犁地有啥好,您老還是快些走吧,省弄髒了你老的衣裳,我老漢可賠不起。”


    朱由校嘿嘿一笑,說道:“我們就是看看,沒事的。老伯,這犁地累不累啊?”


    老農答道:“累啊,這耕地可是體力活兒,一天下來腰酸背痛的。\"


    \"那你為啥還犁地?\"


    老農哈哈大笑,\"果然是公子哥,不犁地一家老小吃啥?像我這樣有地犁的,累死心裏踏實啊,怕就怕想犁地沒處犁”


    朱由校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們家有多少畝地啊?”


    老農歎了口氣,“不多,我家祖孫三代九口人,也就六畝薄田,一家人連口都糊不上。”


    朱由校心中一動,問道:\"那為什麽不多買幾畝地?\"


    老農道:\"您老說的真輕巧,窮人家的地總是一年比一年少,哪能一年比一年多?\"


    \"為啥?\"


    老農苦笑:\"交不起官府的夏糧秋稅,就賣地補。我爺爺時,家裏有四十畝地,到我爹手上,隻有二十畝地,到我手上,隻剩下六畝。今年大半年沒怎麽落雨,秋糧沒啥指望了,又得賣掉二畝地………\"


    \"九口人,四畝地,怎麽夠?\"


    \"到時候,就沒九口人了……\"


    \"為啥?\"


    \"老的老,病的病,再餓一餓,該死的不該死的就全死了。\"


    朱由校眼中淚光一閃,從懷中摸出一把碎銀子,塞到老農手中,\"這個給你,別賣地了。\"


    老農驚得目瞪口呆,大叫道:\"您老莫非是天上的善財童子,老漢我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麽多錢!真的是給我的嗎?\"


    \"是!老伯,讓我玩玩你的犁能行嗎?\"


    \"行!當然行!有啥不行!\"


    朱由校扶著犁,老農像護天神一樣護在後麵,口裏不停地說:\"小心點,小心點。\"


    朱由檢在地裏跌跌撞撞走了四五丈,就累得滿臉是汗,忙用手背揩了一下。


    朱由檢跳著腳笑:\"大哥,你變成花貓了!你變成花貓了!\"


    朱由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老農憨笑著,從旁邊接過犁把,“公子爺,您老還是一旁歇著吧!這粗活,交給俺老漢就成。”


    朱由校也不堅持,走到田邊蹲下來,看著老農熟練地在田裏勞作。


    上了馬車,王徵趁機說教開了,\"兩位殿下,應該體會到陛下苦心了吧?太祖創業艱難,打下萬裏江山,要想千秋萬代傳承下去,殊非易事。\"


    開了這個頭,然後就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愛惜民力輕徭薄賦、苛政猛於虎、為政以德之類的老生常談。


    一行人曉行夜宿,走了半個多月,所見皆是低矮的房屋,稀疏的禾苗,塵土飛揚的道路,以及衣衫襤褸的麵黃肌瘦的男男女女。


    望著千篇一律的景象,朱由校的新奇感很快消失了,問道:\"王師傅,大明的老百姓都是這麽窮苦嗎?\"


    \"還有更窮苦的。\"


    \"哪裏?\"


    \"陝西比北直窮一百倍,北直的老百姓還吃得上糧,陝西的老百姓一年有八個月要吃野菜……\"


    \"什麽野菜?\"


    \"地裏多的是銅錢草、花花草、馬蹄草、三葉草之類的,先拿手蓐了,再用水洗一洗,搗得稀爛了煮上一滿鍋,上麵撒上一小把小米,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飯食了……\"


    \"野菜吃完了吃什麽?\"


    \"吃樹皮。\"


    \"樹皮吃完了呢?\"


    \"吃人!\"


    \"王師傅你見過嗎?\"


    高迎祥回過頭來,\"我見過!\"


    瞿式耜也說道:\"史書上到處都是歲大饑人相食,那都不是瞎說的!\"


    朱由檢眼睛瞪得圓圓的;朱由校差點吐了出來。


    馬車又行了七八日,前麵一座人煙繁盛的大城,高高的城樓上書\"潞州府\"三個大字。


    此時已近晌午,眾人又饑又渴。


    瞿式耜便讓高迎祥先去找家像樣的客棧歇歇腳,好好吃點東西。


    高迎祥應了一聲,帶著兩名錦衣衛向城內走去。


    不一會兒,高迎祥回來了,稟告說城裏有家很不錯的酒樓叫“醉仙樓”,可以去那裏吃飯歇息。


    一行人跟著高迎祥來到了醉仙樓。


    酒樓的掌櫃見來了這麽多人,趕忙迎了上來,將他們帶到樓上的一間包房。


    眾人落座之後,點菜上菜,忙乎了一陣,終於可以開吃了。


    自從出了北京,朱由校、朱由檢再也沒吃過如此豐盛的菜肴,直吃得滿嘴流油。


    正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幾個錦衣華服的人坐在高頭大馬上,橫衝直撞過來。


    街道上的人們四處奔逃,卻逃不掉劈頭蓋臉的皮鞭。


    無數的小攤小販被馬蹄踢翻,哭爹喊娘聲響成一團。


    朱由校、朱由檢正巧坐在窗邊,樓下的一切盡收眼底,不約而同問道:


    \"什麽人這麽猖狂,還有王法嗎?\"


    站在桌邊侍候的店家臉色慘白,雙腿發抖,\"各位爺,得罪了,請到暗堂避一避………\"


    朱由校問道:\"為什麽?\"


    \"各位爺從外地來,自然不知道,這是潞王府的人又來收租子了…………\"


    \"這酒樓不是你開的嗎?為什麽還要向潞王府交租子?\"


    \"酒樓是我開的,可潞州是潞王爺開的,但凡想在潞州做生意,都得給潞王爺交租子……\"


    \"不交不行嗎?\"


    \"我的爺,老潞王爺是皇爺嫡親叔父,小潞王爺是皇爺叔伯兄弟,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惹得起?\"


    噔噔噔的腳步聲在樓梯上響起。


    店家的眼神裏充滿了乞求:\"爺爺們,行行好吧,請到後麵暗堂避一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