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拔亂反正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王府在荊州城北,建於永樂二年,以後又不斷增修,備極豪華。
隆慶元年,禦史陳省上書朝廷,彈劾遼王朱憲?:
\"最喜裝神弄鬼,經常跑到平民百姓家裏,上趕著為人做法事,然後索高額酬金,不給就搶;\"
\"又當街割醉漢之頭,說法力無邊,會換頭神功,荊州一城百姓十分驚懼,紛紛外逃。\"
隆慶帝覽奏勃然大怒,命刑部侍郎洪朝選、郎中施篤臣到荊州勘查。
施篤臣與遼王素有積怨,偽造遼王賄賂正使洪朝選的書信,陷害遼王。
遼王不肯就範,豎起一麵大白旗,上書\"訟冤之纛\"四個大字。
施篤臣大喜,派兵包圍遼王府,四處散布消息,說遼王反了。
洪朝選很憎恨施篤臣興風作浪,返京後隻彈劾遼王荒淫無恥,擾害地方,對於遼王樹大白旗的事隻字不提。
張居正老家正是荊州,好巧不巧也與遼王有矛盾。
他嫌洪朝選包庇遼王,逼著洪朝選辭職。
洪朝選回鄉後,張居正又指使福建巡撫勞堪,將洪朝選生生迫害致死,還不準殮屍,任其腐爛。
張居正大權在握的時候,這都不是事,可是他一旦死了,對他的反攻倒算就開始了。
洪朝選之子上書朱翊鈞,為父申冤。
朱翊鈞罷免了勞堪巡撫之職,但並未追究張居正的責任。
陝西道禦史楊四知、兵科給事中孫瑋、刑部主事韓濟、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丘橓,接連上書彈劾張居正擅權濫權。
朱翊鈞出於往日的師生情分,還是沒有追究張居正的責任。
這時候,雲南道禦史羊立跳了出來,說張居正侵占了遼王府的大量莊田,所以欲置遼王於死地。
朱翊鈞未聞可否,保持沉默。
李植、江東之嗅出皇帝態度曖昧,也跟著鼓噪。
一時間倒張聲浪大起,無數人加入其中。
這時候,遼王次妃不失時機地上了一道疏,言之鑿鑿地說,遼王府數萬兩黃金,百萬兩白銀,全被張居正侵占了。
朱翊鈞一向愛財,聞聽此言怦然心動,沉默數日後,令丘橓帶領都院和刑部的人前往荊州,查抄張家。
張家終於迎來了滅頂之災。
老大張敬修自縊;老二張嗣修被遣送海南;老三張懋修削籍為民,兩度自殺未遂;四子張簡修削籍為民,流落在外;五子張允修逃亡;六子張靜修逃亡。
一門四鼎甲,顯赫無比的張家在傾刻間煙消雲散。
李植、江東之、羊可立投機成功,紅極一時。
張居正案成為晚明政治的分水嶺,萬曆新政戛然而止,從此國勢日頹,黨爭成風。
朝中的靠山倒了,李成梁為了自保,玩起了養寇自重的把戲。
張居正之後的首輔,再也沒人敢真心幹事了。
時隔三十八年,當事人基本上死光了,重審張居正案實在太難了。
但此案關係朝廷風向,不審不行。
常洛命孫傳庭派出錦衣衛緹騎四處搜集證據,查閱當年舊檔案,大海撈針般尋找知情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傳庭終於找到了遼王次妃的貼身侍女。
原來,當年張居正並沒有侵占遼王府的財產,遼王府很窮,也壓根沒那麽多錢。
遼王次妃之所以上書,是因為宮中有神秘人物給遼王府傳信,叫他們誣告張居正,並且答應,等把張居正搞臭了,就幫他們複藩。
而這個幕後主使者是當時的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提督太監張誠。
張誠已經快八十四歲了,寓居江寧老家二十幾年了。
終於真相大白了。
當孫傳庭親自登門的時候,張誠似乎一點也不驚訝,反而漫不經心地說道:
\"哎呀,你就是孫都督啊!真是好年輕啊,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孫傳庭冷冷道:\"張誠,陛下命本督傳你去北京問話。\"
\"問什麽?\"
\"張居正。\"
張誠嘿嘿一笑,\"居正死了四十年了,早轉世投胎了,還提他幹什麽?\"
\"可是你還沒死啊。\"
\"快了。\"
張誠己經形同塚中枯骨,孫傳庭真的怕他一命嗚呼死了,弄了一頂軟轎,一路從江寧抬到北京。
常洛在乾清宮西暖閣召見了張誠,問道:\"張誠,當年張居正已經死了,你為什麽還要陷害他?\"
張誠答道:\"張居正和馮保最是相得,我想要在司禮監站住腳,就得狠踩張居正。\"
常洛又問:\"你是怎樣蒙蔽挑唆父皇的?\"
張誠答道:\"老皇爺天縱聰明,我一個閹人,有什麽本事蒙蔽他老人家挑唆他老人家?我都是揣摩著著老皇爺的心思,順著老皇爺的意思來的……\"
常洛怒喝道:\"狗奴婢,你天生一肚子壞水,死到臨頭了,還敢往父皇身上潑髒水!\"
張誠滿不在乎答道:\"皇爺息怒,奴婢土都埋到脖子了,還有什麽必要扯謊。張居正輔政十年,狂言妄語說了一大堆。\"
\"萬曆八年,老皇爺諭令取光祿銀,張居正居然說,若再有取用,決不敢奉詔。\"
\"曾有人送給張居正一副對聯,【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嶽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這麽僭越的話,張居正竟然欣然笑納了。老皇爺那時雖然年幼,卻都記在心上了,所以張居正一死,老皇爺就想跟他算賬。\"
\"恰好前朝的那些禦史言官看張居正不順眼,不停地上奏折,慢慢的,老皇爺就動了心……\"
常洛喝道:\"閉嘴!朕現在問你,你在其中都幹了些什麽?\"
張誠答道:\"也輪不到奴婢幹什麽,奴婢隻用向外朝透透老皇爺的心思,那些科道官就會瘋咬起來………\"
真是一群禍國殃民的害人精!
朱由校、朱由檢就站在身旁,常洛對他們說道:
\"哥兒,你們都聽見了嗎?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朱家的子孫不是那麽好當的,你們將來每一個念頭都要小心謹慎,不然被人當槍使了還自鳴得意。\"
隨即傳旨,將張誠移交三法司。
張誠一個無兒無女的老太監,又是一大把年紀了,也許是久沒人跟他說話的緣故,話特別多,不等張問達訊問,就竹筒倒豆子說了一大堆。
三法司拿到了張誠的口供:
\"遼王被廢是自找的,的確與張居正無關,當時內閣首輔是高拱,張居正在內閣中排第四,廢遼王是隆慶皇帝拍的板,張居正根本沒有侵吞遼王府田產,純屬誣告。\"
常洛詔告兩京十三省一切軍民人等:
\"為己故首輔張居正恢複名譽,尋訪張居正後人,妥善安置;\"
\"李植、江東之、羊可立之流早就死了,一律掘墳剹屍;\"
\"剝奪六科給事中和十三道禦史風聞奏事的特權,若再有人胡亂上書彈劾挑起黨爭,一律嚴懲不貸。\"
一樁塵封了四十年之久的大案,就這樣劃上了句號。
張居正曆事三朝,為帝師,有教導之誼,柄政十年,雖專權跋扈,卻確有中興之功,朱翊鈞卻在張居正死後殘酷迫害其家人,無疑會讓天下人寒心。
常洛費盡周折為張居正平反,正是因為,隻有拋下了這個沉重的政治包袱,大明帝國才能扭轉風氣,輕裝前進。
泰昌元年七月,北京的天氣異常炎熱,大地被烤得龜裂。
朱由校、朱由檢一身布衣,在七八個錦衣衛暗衛的護送下,徒步前往鳳陽老家。
隨行的有瞿式耜、高迎祥、王徵。
生平第一次走出高高的宮牆,朱由校、朱由檢興奮又好奇,一路上嘰嘰喳喳的。
他們將仿效朱標、朱棣,在鳳陽常住三年,讀書、種地、騎射、遊曆,了解真實的民間生活,省得成為啥也不懂的\"城中癡兒\"
遵照常洛的指示,內閣、六部、都院、大理寺選派了二百一十名品級不同的官員,奔赴西北、西南、東南、東北,用半年時間實地考察當地的民生和吏治。
隆慶元年,禦史陳省上書朝廷,彈劾遼王朱憲?:
\"最喜裝神弄鬼,經常跑到平民百姓家裏,上趕著為人做法事,然後索高額酬金,不給就搶;\"
\"又當街割醉漢之頭,說法力無邊,會換頭神功,荊州一城百姓十分驚懼,紛紛外逃。\"
隆慶帝覽奏勃然大怒,命刑部侍郎洪朝選、郎中施篤臣到荊州勘查。
施篤臣與遼王素有積怨,偽造遼王賄賂正使洪朝選的書信,陷害遼王。
遼王不肯就範,豎起一麵大白旗,上書\"訟冤之纛\"四個大字。
施篤臣大喜,派兵包圍遼王府,四處散布消息,說遼王反了。
洪朝選很憎恨施篤臣興風作浪,返京後隻彈劾遼王荒淫無恥,擾害地方,對於遼王樹大白旗的事隻字不提。
張居正老家正是荊州,好巧不巧也與遼王有矛盾。
他嫌洪朝選包庇遼王,逼著洪朝選辭職。
洪朝選回鄉後,張居正又指使福建巡撫勞堪,將洪朝選生生迫害致死,還不準殮屍,任其腐爛。
張居正大權在握的時候,這都不是事,可是他一旦死了,對他的反攻倒算就開始了。
洪朝選之子上書朱翊鈞,為父申冤。
朱翊鈞罷免了勞堪巡撫之職,但並未追究張居正的責任。
陝西道禦史楊四知、兵科給事中孫瑋、刑部主事韓濟、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丘橓,接連上書彈劾張居正擅權濫權。
朱翊鈞出於往日的師生情分,還是沒有追究張居正的責任。
這時候,雲南道禦史羊立跳了出來,說張居正侵占了遼王府的大量莊田,所以欲置遼王於死地。
朱翊鈞未聞可否,保持沉默。
李植、江東之嗅出皇帝態度曖昧,也跟著鼓噪。
一時間倒張聲浪大起,無數人加入其中。
這時候,遼王次妃不失時機地上了一道疏,言之鑿鑿地說,遼王府數萬兩黃金,百萬兩白銀,全被張居正侵占了。
朱翊鈞一向愛財,聞聽此言怦然心動,沉默數日後,令丘橓帶領都院和刑部的人前往荊州,查抄張家。
張家終於迎來了滅頂之災。
老大張敬修自縊;老二張嗣修被遣送海南;老三張懋修削籍為民,兩度自殺未遂;四子張簡修削籍為民,流落在外;五子張允修逃亡;六子張靜修逃亡。
一門四鼎甲,顯赫無比的張家在傾刻間煙消雲散。
李植、江東之、羊可立投機成功,紅極一時。
張居正案成為晚明政治的分水嶺,萬曆新政戛然而止,從此國勢日頹,黨爭成風。
朝中的靠山倒了,李成梁為了自保,玩起了養寇自重的把戲。
張居正之後的首輔,再也沒人敢真心幹事了。
時隔三十八年,當事人基本上死光了,重審張居正案實在太難了。
但此案關係朝廷風向,不審不行。
常洛命孫傳庭派出錦衣衛緹騎四處搜集證據,查閱當年舊檔案,大海撈針般尋找知情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傳庭終於找到了遼王次妃的貼身侍女。
原來,當年張居正並沒有侵占遼王府的財產,遼王府很窮,也壓根沒那麽多錢。
遼王次妃之所以上書,是因為宮中有神秘人物給遼王府傳信,叫他們誣告張居正,並且答應,等把張居正搞臭了,就幫他們複藩。
而這個幕後主使者是當時的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提督太監張誠。
張誠已經快八十四歲了,寓居江寧老家二十幾年了。
終於真相大白了。
當孫傳庭親自登門的時候,張誠似乎一點也不驚訝,反而漫不經心地說道:
\"哎呀,你就是孫都督啊!真是好年輕啊,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孫傳庭冷冷道:\"張誠,陛下命本督傳你去北京問話。\"
\"問什麽?\"
\"張居正。\"
張誠嘿嘿一笑,\"居正死了四十年了,早轉世投胎了,還提他幹什麽?\"
\"可是你還沒死啊。\"
\"快了。\"
張誠己經形同塚中枯骨,孫傳庭真的怕他一命嗚呼死了,弄了一頂軟轎,一路從江寧抬到北京。
常洛在乾清宮西暖閣召見了張誠,問道:\"張誠,當年張居正已經死了,你為什麽還要陷害他?\"
張誠答道:\"張居正和馮保最是相得,我想要在司禮監站住腳,就得狠踩張居正。\"
常洛又問:\"你是怎樣蒙蔽挑唆父皇的?\"
張誠答道:\"老皇爺天縱聰明,我一個閹人,有什麽本事蒙蔽他老人家挑唆他老人家?我都是揣摩著著老皇爺的心思,順著老皇爺的意思來的……\"
常洛怒喝道:\"狗奴婢,你天生一肚子壞水,死到臨頭了,還敢往父皇身上潑髒水!\"
張誠滿不在乎答道:\"皇爺息怒,奴婢土都埋到脖子了,還有什麽必要扯謊。張居正輔政十年,狂言妄語說了一大堆。\"
\"萬曆八年,老皇爺諭令取光祿銀,張居正居然說,若再有取用,決不敢奉詔。\"
\"曾有人送給張居正一副對聯,【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嶽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這麽僭越的話,張居正竟然欣然笑納了。老皇爺那時雖然年幼,卻都記在心上了,所以張居正一死,老皇爺就想跟他算賬。\"
\"恰好前朝的那些禦史言官看張居正不順眼,不停地上奏折,慢慢的,老皇爺就動了心……\"
常洛喝道:\"閉嘴!朕現在問你,你在其中都幹了些什麽?\"
張誠答道:\"也輪不到奴婢幹什麽,奴婢隻用向外朝透透老皇爺的心思,那些科道官就會瘋咬起來………\"
真是一群禍國殃民的害人精!
朱由校、朱由檢就站在身旁,常洛對他們說道:
\"哥兒,你們都聽見了嗎?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朱家的子孫不是那麽好當的,你們將來每一個念頭都要小心謹慎,不然被人當槍使了還自鳴得意。\"
隨即傳旨,將張誠移交三法司。
張誠一個無兒無女的老太監,又是一大把年紀了,也許是久沒人跟他說話的緣故,話特別多,不等張問達訊問,就竹筒倒豆子說了一大堆。
三法司拿到了張誠的口供:
\"遼王被廢是自找的,的確與張居正無關,當時內閣首輔是高拱,張居正在內閣中排第四,廢遼王是隆慶皇帝拍的板,張居正根本沒有侵吞遼王府田產,純屬誣告。\"
常洛詔告兩京十三省一切軍民人等:
\"為己故首輔張居正恢複名譽,尋訪張居正後人,妥善安置;\"
\"李植、江東之、羊可立之流早就死了,一律掘墳剹屍;\"
\"剝奪六科給事中和十三道禦史風聞奏事的特權,若再有人胡亂上書彈劾挑起黨爭,一律嚴懲不貸。\"
一樁塵封了四十年之久的大案,就這樣劃上了句號。
張居正曆事三朝,為帝師,有教導之誼,柄政十年,雖專權跋扈,卻確有中興之功,朱翊鈞卻在張居正死後殘酷迫害其家人,無疑會讓天下人寒心。
常洛費盡周折為張居正平反,正是因為,隻有拋下了這個沉重的政治包袱,大明帝國才能扭轉風氣,輕裝前進。
泰昌元年七月,北京的天氣異常炎熱,大地被烤得龜裂。
朱由校、朱由檢一身布衣,在七八個錦衣衛暗衛的護送下,徒步前往鳳陽老家。
隨行的有瞿式耜、高迎祥、王徵。
生平第一次走出高高的宮牆,朱由校、朱由檢興奮又好奇,一路上嘰嘰喳喳的。
他們將仿效朱標、朱棣,在鳳陽常住三年,讀書、種地、騎射、遊曆,了解真實的民間生活,省得成為啥也不懂的\"城中癡兒\"
遵照常洛的指示,內閣、六部、都院、大理寺選派了二百一十名品級不同的官員,奔赴西北、西南、東南、東北,用半年時間實地考察當地的民生和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