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經濟體裏的主體永遠是中小企業,巨頭就那麽幾家,而大量在線下開門店的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在與萬達這樣的大集團博弈時缺乏議價能力。因而那幫人每到月底算帳的時候,他們要支付的大頭其實不是什麽員工工資或是水電費,而是去支付租賃商鋪的費用。
但凡做過點生意的都知道這點。
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巨頭公司轉圜的餘地畢竟巨大,那群人又聰明又有力量,他們可以輕易的將傷害進行嫁接、轉化,最後逼的開店的人越來越感覺到『生意難做』。
到溫曉光重生回來的2019年,這四個字割裂皮膚血肉的痛感比現在還要真切。
但這樣的趨勢對阿狸沒什麽傷害,都轉到線上才好呢。但對萬達則不同,他們依然來依賴支付他們租金的商戶,太陽一起一落,就是一個億的租金,這是非常巨大的現金流,然而如果你的客戶都『死掉了』,那也不是個辦法。
這就跟古時候王朝徵稅一樣,你不能不征,可一旦徵得老百姓開始哇哇叫的時候,麻煩就來找你了。
不過一流的企業家在思考危機的時候,所想的永遠不是那個『危』,即使溫曉光猜也能猜到,他們想的應該是那個『機』吧。
o2o就是這個『機』。
因為他忽然發現,集團旗下的很多商鋪場景正好對應於它的內涵。
「……好多人和我討論過這件事,我自己認為大多數都過於樂觀。」溫曉光不會藏拙,也不會故意誤導,都是聰明人做這種事不僅無聊而且還損害自身,怎麽想就怎麽說,「就像現在資本市場對移動網際網路的態度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是bat都太讓人眼紅了?」
「嗨。」老人家擺擺手,輕鬆道出本質,「沒什麽為什麽,都想賺錢嘛。當然也和現在的環境有關係,沒多少機會還留著了,忽然間蹦出一個你,那不投你投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確是機會不多了。世界範圍內都有這個現象,即越是傳統的領域普通人越是難以有所成就。
你說汽車、石油、房地產這一類,你怎麽白手起家?
即便是賣個飲料礦泉水,也搞不過先起來的人。
隻有新興行業才會產生新富,才能大量造福,前十年是網際網路,眼下是移動網際網路。
溫曉光不可置否,「但是這種過度樂觀給了我們比較大的壓力,過分的期待在與現實碰撞時會很疼的。包括王總你講的o2o,微拓現在也非常謹慎,隻有在用戶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的領域,我們才會下注。」
這個非常高的頻率就是衣食住行。
不過王總還是問他:「那麽我們公司裏的百貨、影視、酒店這些呢?都是可以從線上直通到線下的。」
溫曉光也不知道咋說,說重了打擊人家積極性了,轉而問道:「王總是想試試電子商務嗎?是真的覺得這兒有萬達的機會,還是說是因為這兩年電子商務搞的過火?」
團購、直銷、特賣……這兩年越來越火的電商網站的確是馴化了消費者,如今在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主流行為模式。
這對需要人流量的萬達廣場是個巨大的危害。
溫曉光問的問題也直戳內心。
足夠優秀的經驗豐富的企業家都知道,企業被迫採取的行為往往不會有特別好的效果,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因為大船掉頭太難了。
然而還是會不斷有人重蹈覆轍,理由也很簡單。
「我總得想辦法應對吧。」王總道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覺得我們的線下場景非常豐富,可以嚐試。」
「嚐試是可以的,我想王總的意思大概是將商場搬到手機上,放置在app裏,這樣用戶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是不是?」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這樣想,反正思考了一下點頭,「這個想法很不錯。」
溫曉光內心掠過一陣省略號,「王總,我們現在理解的o2o本質是連接需求,但這並不是那麽簡單的,因為討好用戶很難,價格不補貼他就跑到對手平台,這樣一來必是一番燒錢大戰。」
「燒錢大戰?有點像那麽個意思。」老人家略有所悟,但並不畏難,隻是說道:「聽你這老闆講起來的確是很精闢的,不像我們自己討論最後還是一團漿糊,我再看看吧。不過微拓呢,你是怎麽打算的?」
「我對o2o興趣不大。」
這是個巨他媽燒錢的事,留給王星吧。
「真就這麽放過去?」
「當我投資美團的時候,就已經不準備涉足這個領域了。o2o的盈利是個巨大的問題,不開玩笑的和你說,我不能把兩個同樣的問題放在自己肩上。」
o2o概念並不那麽高深,無非是線上到線下,但平台與平台之間很難做出差異化,你說餓了麽和美團到底誰好點?ofo和摩拜呢?這個好與不好就在於你給用戶的紅包大不大,今天你給的大,你就好,明天他給的他就好。
所以與其甩開膀子下場和那些人血戰,不如當一個每家o2o企業都夢寐以求想要爭取的流量。
依靠投資增值,並在紅潮褪去時抽出,那會兒誰舒服誰知道。
「如果晚上有機會,我會好好的細述一下的。然而對於您所感受到的危機,我也很難說。」
跟這位老人家其實本來說不清楚,他要問自己咋辦,溫曉光其實也不知道咋辦,一個都不是搞網際網路的人因為局勢演變而想要摻和進來,他真想說您歇著吧,可又不能這麽講。
但凡做過點生意的都知道這點。
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巨頭公司轉圜的餘地畢竟巨大,那群人又聰明又有力量,他們可以輕易的將傷害進行嫁接、轉化,最後逼的開店的人越來越感覺到『生意難做』。
到溫曉光重生回來的2019年,這四個字割裂皮膚血肉的痛感比現在還要真切。
但這樣的趨勢對阿狸沒什麽傷害,都轉到線上才好呢。但對萬達則不同,他們依然來依賴支付他們租金的商戶,太陽一起一落,就是一個億的租金,這是非常巨大的現金流,然而如果你的客戶都『死掉了』,那也不是個辦法。
這就跟古時候王朝徵稅一樣,你不能不征,可一旦徵得老百姓開始哇哇叫的時候,麻煩就來找你了。
不過一流的企業家在思考危機的時候,所想的永遠不是那個『危』,即使溫曉光猜也能猜到,他們想的應該是那個『機』吧。
o2o就是這個『機』。
因為他忽然發現,集團旗下的很多商鋪場景正好對應於它的內涵。
「……好多人和我討論過這件事,我自己認為大多數都過於樂觀。」溫曉光不會藏拙,也不會故意誤導,都是聰明人做這種事不僅無聊而且還損害自身,怎麽想就怎麽說,「就像現在資本市場對移動網際網路的態度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是bat都太讓人眼紅了?」
「嗨。」老人家擺擺手,輕鬆道出本質,「沒什麽為什麽,都想賺錢嘛。當然也和現在的環境有關係,沒多少機會還留著了,忽然間蹦出一個你,那不投你投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確是機會不多了。世界範圍內都有這個現象,即越是傳統的領域普通人越是難以有所成就。
你說汽車、石油、房地產這一類,你怎麽白手起家?
即便是賣個飲料礦泉水,也搞不過先起來的人。
隻有新興行業才會產生新富,才能大量造福,前十年是網際網路,眼下是移動網際網路。
溫曉光不可置否,「但是這種過度樂觀給了我們比較大的壓力,過分的期待在與現實碰撞時會很疼的。包括王總你講的o2o,微拓現在也非常謹慎,隻有在用戶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的領域,我們才會下注。」
這個非常高的頻率就是衣食住行。
不過王總還是問他:「那麽我們公司裏的百貨、影視、酒店這些呢?都是可以從線上直通到線下的。」
溫曉光也不知道咋說,說重了打擊人家積極性了,轉而問道:「王總是想試試電子商務嗎?是真的覺得這兒有萬達的機會,還是說是因為這兩年電子商務搞的過火?」
團購、直銷、特賣……這兩年越來越火的電商網站的確是馴化了消費者,如今在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主流行為模式。
這對需要人流量的萬達廣場是個巨大的危害。
溫曉光問的問題也直戳內心。
足夠優秀的經驗豐富的企業家都知道,企業被迫採取的行為往往不會有特別好的效果,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因為大船掉頭太難了。
然而還是會不斷有人重蹈覆轍,理由也很簡單。
「我總得想辦法應對吧。」王總道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覺得我們的線下場景非常豐富,可以嚐試。」
「嚐試是可以的,我想王總的意思大概是將商場搬到手機上,放置在app裏,這樣用戶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是不是?」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這樣想,反正思考了一下點頭,「這個想法很不錯。」
溫曉光內心掠過一陣省略號,「王總,我們現在理解的o2o本質是連接需求,但這並不是那麽簡單的,因為討好用戶很難,價格不補貼他就跑到對手平台,這樣一來必是一番燒錢大戰。」
「燒錢大戰?有點像那麽個意思。」老人家略有所悟,但並不畏難,隻是說道:「聽你這老闆講起來的確是很精闢的,不像我們自己討論最後還是一團漿糊,我再看看吧。不過微拓呢,你是怎麽打算的?」
「我對o2o興趣不大。」
這是個巨他媽燒錢的事,留給王星吧。
「真就這麽放過去?」
「當我投資美團的時候,就已經不準備涉足這個領域了。o2o的盈利是個巨大的問題,不開玩笑的和你說,我不能把兩個同樣的問題放在自己肩上。」
o2o概念並不那麽高深,無非是線上到線下,但平台與平台之間很難做出差異化,你說餓了麽和美團到底誰好點?ofo和摩拜呢?這個好與不好就在於你給用戶的紅包大不大,今天你給的大,你就好,明天他給的他就好。
所以與其甩開膀子下場和那些人血戰,不如當一個每家o2o企業都夢寐以求想要爭取的流量。
依靠投資增值,並在紅潮褪去時抽出,那會兒誰舒服誰知道。
「如果晚上有機會,我會好好的細述一下的。然而對於您所感受到的危機,我也很難說。」
跟這位老人家其實本來說不清楚,他要問自己咋辦,溫曉光其實也不知道咋辦,一個都不是搞網際網路的人因為局勢演變而想要摻和進來,他真想說您歇著吧,可又不能這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