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丈,您說!」
「我們桑家在富安,累世的煎鹽,煎出能耐了!這手藝了得,連官府也得讓三分,這一處,小竹子知道?」
少筠微笑道:「多少知道一些的!」
林誌遠點頭:「小竹子,兩淮鹽倉星羅棋布,除了市麵上常見的成色上乘的淨鹽,鹽倉裏還有大量的殘鹽!殘鹽怎麽來的?你也知道倉庫裏頭的東西堆放久了,滲水呀、耗子咬呀的,雜質就漸漸摻進來了,淨鹽就成了殘鹽。這殘鹽自然沒有淨鹽值錢,可是他再不值錢也是鹽!朝廷賤賣殘鹽,官老爺們就打上這主意了!很低賤的價格把殘鹽收進來,略略加工,殘鹽也能賣個好價錢。這等好事,比明目張膽的向朝廷索鹽可劃算多了。」
少筠眸子略轉,就偏頭笑道:「姑丈,咱們家的老掌故有法子殘鹽變淨鹽,是麽?」
林誌遠笑開:「就是這點手藝值錢了!這幾年咱們家能維持下來,一是為這手藝能幫著官老爺賺錢,二是這手藝也著實幫著咱們家賺點銀子。原先那些開中換鹽引的,都是個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罷了!」
少筠點頭:「小竹子知道了,按說還是家裏的老掌故的能耐了!」
林誌遠也點頭,然後語重心長:「筠兒,北邊屯邊的田地是換鹽引的根基,南邊自家掌故的手藝則是咱們發家的根基。但凡有了這兩樣,桑家總能熬過難關,隻看筠兒你的能耐。姑丈沒本事,把這家折騰成這副樣子,倒叫你為難了。姑丈心裏想著,若能好好經營南北兩麵,咱們家也就能同你大伯爹爹在時那樣興旺的!」
少筠一麵聽一麵思量,原來她多少還是留有殺手鐧在手上的,這也就難怪萬錢那個傢夥答應她答應的那麽爽快了!然而,她能否手握日月倒幹坤,仍是未知數。
……
作者有話要說:林誌遠……嘆嘆……
若是看言情,此一章節可以略過,一下文字也不需要再看。但是,若要看本文大關節、看當時鹽商的行為,林誌遠這一番話,就是總綱本文了。
開中法其實源於宋代,但宋代統治者對開中法的作用是不那麽明確的,所以實行起來也不那麽大規模。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拿來用,開中法就變得非常要緊。鹽課五分天下稅利,更是直接支撐當時全部的軍費開支!一個國家的國防全部依賴一項政策,那中間可以權力尋租的空間就太過巨大了!
開中法的做法,我在明清史裏麵有過紀錄,本文中也常常有穿插,當然實際上比這裏的述說要複雜得多。但我沒打算寫得那麽複雜,隻要有個大概的麵貌就可以了。
朱元璋是個很精明強幹的人,從他開始,明代重典治吏,好壞與效果,我是談不上來的。朱元璋雖然有藏富於民、寬政善政的舉措,但麵對歷史潮流,他也不免天真。這一點,從他廢黜宰相、設立開中法可以看出來。
廢除宰相的優缺點許多史書都有自己的觀點,至於開中法……朱元璋的原意是要邊疆永遠太平,所以鹽引居中,以鹽商為針線,一邊是邊軍邊餉,一邊鹽課稅利。如此嚴密的經濟體係將大明送到了當時最強大的帝國的地位。然而,無論多嚴密的經濟體係,都擋不住經濟本身的規律,多富有創造力的製度在潮流麵前,都是僵化的可笑的一堆廢物……
開中法到了弘治時期,已經走不下去了,為什麽?當時的朝廷不可避免的犯了任何一個專製朝廷都會犯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誤以為天下萬民真的都是自己手裏的玩具,可以任意揉捏。
此後,開中法弊端百出,本章節點出了幾點。
首先,權貴們向朝廷索要鹽,擠壓了鹽商的生存空間,直接毀壞了鹽政。到了正德、萬曆年間,死太監們四處搜羅鹽去賣,更是直接給開中法加了最後一根稻草。
權貴搜羅了正經的鹽,鹽倉裏的鹽不足,鹽商們就是有正經的鹽引在手,也未必能支取到足量的鹽來經營,所以有什麽常股鹽、存積鹽,又是給了權貴們權力尋租的空間。
然而,自古而今,有破產的商人,但行商這個行當,從未消失過。在歷史書中,能在任何環境中都有遊走空間的,不是強悍的政治強人,是商人。正是商人,創造了無盡的奇蹟,所以商人,一點也不幹淨,卻總有空間來對抗好的壞的製度,以及製度下的人。這也正是小竹子得以稱為「無冕之王」的真正原因。
好吧,讓我們一起來經歷那一些悲歡離合!讓我們敞開心胸,豪邁的經歷所有的苦痛和快樂!看看小竹子如何的兵刃上遊走,最後顛覆了開中法!
說了好多,哈哈……
☆、039
林誌遠的話讓少筠一整日的思量,連李氏都大為震動,當即下定決心要裁減家中奢侈用度。然而李氏能耐有限,一來二去的,不免錯傷了一些好人,惹了抱怨。少筠知道了也覺得操心,權衡之下便抬舉了清漪,讓她正式的與李氏一道,管理內幃事務。清漪經歷了慘痛的教訓,自然而然收斂了許多大小姐的驕傲脾氣,為人圓滑周到,李氏得清漪在旁指點,這才讓桑家內幃漸漸有了些大方的氣象,這也都是後話了。
自少筠和姑丈林誌遠談過後,少筠對姑姑身邊的柳四娘、彩英等人都訓誡了一回,才從東院出來。
這時候侍蘭上來回道:「二小姐,桑貴方才遣了嫲嫲進來回話,說是他與徐管家交接了外帳房的帳,想問問小姐什麽時候得空了往外帳房去說話呢。」
「我們桑家在富安,累世的煎鹽,煎出能耐了!這手藝了得,連官府也得讓三分,這一處,小竹子知道?」
少筠微笑道:「多少知道一些的!」
林誌遠點頭:「小竹子,兩淮鹽倉星羅棋布,除了市麵上常見的成色上乘的淨鹽,鹽倉裏還有大量的殘鹽!殘鹽怎麽來的?你也知道倉庫裏頭的東西堆放久了,滲水呀、耗子咬呀的,雜質就漸漸摻進來了,淨鹽就成了殘鹽。這殘鹽自然沒有淨鹽值錢,可是他再不值錢也是鹽!朝廷賤賣殘鹽,官老爺們就打上這主意了!很低賤的價格把殘鹽收進來,略略加工,殘鹽也能賣個好價錢。這等好事,比明目張膽的向朝廷索鹽可劃算多了。」
少筠眸子略轉,就偏頭笑道:「姑丈,咱們家的老掌故有法子殘鹽變淨鹽,是麽?」
林誌遠笑開:「就是這點手藝值錢了!這幾年咱們家能維持下來,一是為這手藝能幫著官老爺賺錢,二是這手藝也著實幫著咱們家賺點銀子。原先那些開中換鹽引的,都是個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罷了!」
少筠點頭:「小竹子知道了,按說還是家裏的老掌故的能耐了!」
林誌遠也點頭,然後語重心長:「筠兒,北邊屯邊的田地是換鹽引的根基,南邊自家掌故的手藝則是咱們發家的根基。但凡有了這兩樣,桑家總能熬過難關,隻看筠兒你的能耐。姑丈沒本事,把這家折騰成這副樣子,倒叫你為難了。姑丈心裏想著,若能好好經營南北兩麵,咱們家也就能同你大伯爹爹在時那樣興旺的!」
少筠一麵聽一麵思量,原來她多少還是留有殺手鐧在手上的,這也就難怪萬錢那個傢夥答應她答應的那麽爽快了!然而,她能否手握日月倒幹坤,仍是未知數。
……
作者有話要說:林誌遠……嘆嘆……
若是看言情,此一章節可以略過,一下文字也不需要再看。但是,若要看本文大關節、看當時鹽商的行為,林誌遠這一番話,就是總綱本文了。
開中法其實源於宋代,但宋代統治者對開中法的作用是不那麽明確的,所以實行起來也不那麽大規模。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拿來用,開中法就變得非常要緊。鹽課五分天下稅利,更是直接支撐當時全部的軍費開支!一個國家的國防全部依賴一項政策,那中間可以權力尋租的空間就太過巨大了!
開中法的做法,我在明清史裏麵有過紀錄,本文中也常常有穿插,當然實際上比這裏的述說要複雜得多。但我沒打算寫得那麽複雜,隻要有個大概的麵貌就可以了。
朱元璋是個很精明強幹的人,從他開始,明代重典治吏,好壞與效果,我是談不上來的。朱元璋雖然有藏富於民、寬政善政的舉措,但麵對歷史潮流,他也不免天真。這一點,從他廢黜宰相、設立開中法可以看出來。
廢除宰相的優缺點許多史書都有自己的觀點,至於開中法……朱元璋的原意是要邊疆永遠太平,所以鹽引居中,以鹽商為針線,一邊是邊軍邊餉,一邊鹽課稅利。如此嚴密的經濟體係將大明送到了當時最強大的帝國的地位。然而,無論多嚴密的經濟體係,都擋不住經濟本身的規律,多富有創造力的製度在潮流麵前,都是僵化的可笑的一堆廢物……
開中法到了弘治時期,已經走不下去了,為什麽?當時的朝廷不可避免的犯了任何一個專製朝廷都會犯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誤以為天下萬民真的都是自己手裏的玩具,可以任意揉捏。
此後,開中法弊端百出,本章節點出了幾點。
首先,權貴們向朝廷索要鹽,擠壓了鹽商的生存空間,直接毀壞了鹽政。到了正德、萬曆年間,死太監們四處搜羅鹽去賣,更是直接給開中法加了最後一根稻草。
權貴搜羅了正經的鹽,鹽倉裏的鹽不足,鹽商們就是有正經的鹽引在手,也未必能支取到足量的鹽來經營,所以有什麽常股鹽、存積鹽,又是給了權貴們權力尋租的空間。
然而,自古而今,有破產的商人,但行商這個行當,從未消失過。在歷史書中,能在任何環境中都有遊走空間的,不是強悍的政治強人,是商人。正是商人,創造了無盡的奇蹟,所以商人,一點也不幹淨,卻總有空間來對抗好的壞的製度,以及製度下的人。這也正是小竹子得以稱為「無冕之王」的真正原因。
好吧,讓我們一起來經歷那一些悲歡離合!讓我們敞開心胸,豪邁的經歷所有的苦痛和快樂!看看小竹子如何的兵刃上遊走,最後顛覆了開中法!
說了好多,哈哈……
☆、039
林誌遠的話讓少筠一整日的思量,連李氏都大為震動,當即下定決心要裁減家中奢侈用度。然而李氏能耐有限,一來二去的,不免錯傷了一些好人,惹了抱怨。少筠知道了也覺得操心,權衡之下便抬舉了清漪,讓她正式的與李氏一道,管理內幃事務。清漪經歷了慘痛的教訓,自然而然收斂了許多大小姐的驕傲脾氣,為人圓滑周到,李氏得清漪在旁指點,這才讓桑家內幃漸漸有了些大方的氣象,這也都是後話了。
自少筠和姑丈林誌遠談過後,少筠對姑姑身邊的柳四娘、彩英等人都訓誡了一回,才從東院出來。
這時候侍蘭上來回道:「二小姐,桑貴方才遣了嫲嫲進來回話,說是他與徐管家交接了外帳房的帳,想問問小姐什麽時候得空了往外帳房去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