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當看到這個俊俏的後生禮貌地過來問路的時候,他們對他也就十分熱情和善了:「要往哪裏去呀?哦哦哦,過來拜訪朋友順便踏青啊。那你可來得巧了啊!這山上有一座陶公廟,最是靈驗不過,別的不說,消病除難可是靈得不得了的!」
陽光自林葉間簌簌落下,雀鳥飛起又降落,撲扇著翅膀帶起一陣風聲。
日光之下,麵前一身藍布衣衫的清瘦書生半垂了眼睫,露出一個溫和又帶著幾分興趣的笑容:「既然如此,那我定是要去拜一拜了,多謝您告訴我。」
那位約莫五十多歲的布衣老人聽了便很是高興:「正巧,我也要去陶公廟,不如一道走?」
顧辭舟微微笑著:「好。」
兩人一路走一路交談。顧辭舟給自己捏造的身份是江州的一名書生,名叫嚴昌,近日前來吳州平江城探訪友人。又恰逢友人今兒有事出門去了,他便自個兒出來踏青遊玩。
左右容與是打小在江州長大的,江州大大小小的事兒他也聽她在閑談時說起過不少,這會兒說起來,倒也很是自如,大有信手拈來之感,半點都不會惹起旁人的懷疑。
而他身邊的這位老人也的確沒有懷疑。
交談中顧辭舟得知,這位老人是山下王家村的,姓王名粟,聽說這裏建起了一座陶公廟,他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直到自己真的來拜過了幾回,感覺到身上的一些陳年病痛似乎消去了不少,這才信了,而後漸漸地,一日比一日更相信。
山路盤旋,蜿蜒不止。顧辭舟隨口問了句「陶公廟在的地方這麽高的嗎」——其實他先前來過兩回,也認得路,這麽說不過是做戲做全套罷了——而王粟也是笑嗬嗬的:「不高不高,不用再往上爬啦,沿著這條路往前走,轉過這個彎兒就到了。喏,是被那些林子山坡擋住了。」一看就是個常來的。
陶公廟的風水著實不差,山靜水緩,林木成蔭,寺院建築完美融入一片安靜雅致的環境中,可見陶家人當初也是下了功夫的。顧辭舟在心底暗暗記下,隨著王粟走進了寺院中。
一進寺廟,便有打扮得像模像樣的「僧人」迎上來——顯然,這個陶公廟是依著那些佛家寺院的模樣建的,連裏頭的人的服裝都是照著寺院僧人的衣裳依樣畫葫蘆做的——也可見王粟確實是這裏的常客,旁人大多是進了寺廟後自行散去,而這個僧人明顯與他熟識,見著他便迎上來,點頭微笑示好,隨後把目光轉向他身邊的顧辭舟。
王粟連忙介紹:「這位是來咱們這兒訪友的,正巧今日獨自出來踏青,我和他路上碰上了,就邀他過來拜一拜。」
僧人收回目光,合掌微笑:「也好。二位隨我來吧。今日還是先拜陶公?」
王粟連連點頭:「是,是。」
僧人側身,目光若有似無地在顧辭舟腰間的香包上一劃:「請。」
第80章 香囊(劇情) 「香囊?他腰上掛了香囊……
大殿倒是建得深且闊, 遠遠看去好像也有那麽幾分氣派,不過裝飾卻著實算得上簡陋。紅漆漆過的木門欄上雕著幾朵粗陋簡樸的花兒權作修飾,麵容慈藹的塑像端坐高台之上, 身上的色彩已經有幾處斑駁凋落了。
顧辭舟的目光淡淡掃過殿中一角的蛛網,最後轉回麵前高台上的陶斯。
蓮花寶座, 神色肅穆。
其實乍一看,陶斯長得著實與他身後的那尊塑像, 傳說中的「陶公像」有那麽幾分相似。不過想來這塑像本就是以他的相貌為藍本所立的,倒也不足為奇了。
陶斯坐的位置其實也十分巧妙,正正好就在日光映進來的那一邊, 而身後諸般物什皆沒入黑暗之中, 日頭映得他麵龐新雪一樣白, 無端端就帶上了幾分不似凡塵中人的味道。
盡管他的相貌甚至可以稱得上「平庸」, 但在恰到好處的光線與自身氣質的加持之下, 過路者無不敬而俯首,更有那跪在蒲團之上三跪九叩的。
或許是顧辭舟盯著他看的時間實在是長得有些不正常了,陶斯那不算長卻十分濃密的睫毛忽然顫了顫, 下一秒, 他睜開眼睛,望了過來。
顧辭舟一怔,而後對他笑了笑, 便轉頭又去看他身後的那尊塑像了。
——可是心裏卻還在忍不住回想。
陶斯睜開眼睛的那一剎那,他忽然意識到, 其實這個小少年也才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
別的孩子這個年紀要麽在學堂裏跟著夫子搖頭晃腦地讀詩文,要麽平日裏幫著父母幹農活兒,忙裏偷閑的時候和一般大的年紀的孩子一起瘋玩。
怎麽會、怎麽會像現在這樣,被放在一個高台之上, 當做一尊泥土塑成的雕像來供人信仰與膜拜呢?
顧辭舟幾乎是下意識地想起了卿哥兒。
捫心自問,他是斷斷捨不得的,光是想一想,便覺得心疼。
微小的塵埃在春日爛漫而溫暖的光線裏起起伏伏,上下紛飛。在這樣的光線裏,顧辭舟輕輕嘆了口氣。
隨著王粟拜過了陶公,又被拉著轉去其他幾個什麽保佑科舉、保佑父母妻兒的神靈那裏拜了拜——王粟堅持得很,聽說顧辭舟已經娶了親,又曉得他是個讀書人,便說什麽都要讓他去拜上一拜。索性顧辭舟本來也就是為了探一探這陶公廟,也就從善如流了。
一個一個神靈全都拜完,顧辭舟才和王粟一道下了山。
陽光自林葉間簌簌落下,雀鳥飛起又降落,撲扇著翅膀帶起一陣風聲。
日光之下,麵前一身藍布衣衫的清瘦書生半垂了眼睫,露出一個溫和又帶著幾分興趣的笑容:「既然如此,那我定是要去拜一拜了,多謝您告訴我。」
那位約莫五十多歲的布衣老人聽了便很是高興:「正巧,我也要去陶公廟,不如一道走?」
顧辭舟微微笑著:「好。」
兩人一路走一路交談。顧辭舟給自己捏造的身份是江州的一名書生,名叫嚴昌,近日前來吳州平江城探訪友人。又恰逢友人今兒有事出門去了,他便自個兒出來踏青遊玩。
左右容與是打小在江州長大的,江州大大小小的事兒他也聽她在閑談時說起過不少,這會兒說起來,倒也很是自如,大有信手拈來之感,半點都不會惹起旁人的懷疑。
而他身邊的這位老人也的確沒有懷疑。
交談中顧辭舟得知,這位老人是山下王家村的,姓王名粟,聽說這裏建起了一座陶公廟,他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直到自己真的來拜過了幾回,感覺到身上的一些陳年病痛似乎消去了不少,這才信了,而後漸漸地,一日比一日更相信。
山路盤旋,蜿蜒不止。顧辭舟隨口問了句「陶公廟在的地方這麽高的嗎」——其實他先前來過兩回,也認得路,這麽說不過是做戲做全套罷了——而王粟也是笑嗬嗬的:「不高不高,不用再往上爬啦,沿著這條路往前走,轉過這個彎兒就到了。喏,是被那些林子山坡擋住了。」一看就是個常來的。
陶公廟的風水著實不差,山靜水緩,林木成蔭,寺院建築完美融入一片安靜雅致的環境中,可見陶家人當初也是下了功夫的。顧辭舟在心底暗暗記下,隨著王粟走進了寺院中。
一進寺廟,便有打扮得像模像樣的「僧人」迎上來——顯然,這個陶公廟是依著那些佛家寺院的模樣建的,連裏頭的人的服裝都是照著寺院僧人的衣裳依樣畫葫蘆做的——也可見王粟確實是這裏的常客,旁人大多是進了寺廟後自行散去,而這個僧人明顯與他熟識,見著他便迎上來,點頭微笑示好,隨後把目光轉向他身邊的顧辭舟。
王粟連忙介紹:「這位是來咱們這兒訪友的,正巧今日獨自出來踏青,我和他路上碰上了,就邀他過來拜一拜。」
僧人收回目光,合掌微笑:「也好。二位隨我來吧。今日還是先拜陶公?」
王粟連連點頭:「是,是。」
僧人側身,目光若有似無地在顧辭舟腰間的香包上一劃:「請。」
第80章 香囊(劇情) 「香囊?他腰上掛了香囊……
大殿倒是建得深且闊, 遠遠看去好像也有那麽幾分氣派,不過裝飾卻著實算得上簡陋。紅漆漆過的木門欄上雕著幾朵粗陋簡樸的花兒權作修飾,麵容慈藹的塑像端坐高台之上, 身上的色彩已經有幾處斑駁凋落了。
顧辭舟的目光淡淡掃過殿中一角的蛛網,最後轉回麵前高台上的陶斯。
蓮花寶座, 神色肅穆。
其實乍一看,陶斯長得著實與他身後的那尊塑像, 傳說中的「陶公像」有那麽幾分相似。不過想來這塑像本就是以他的相貌為藍本所立的,倒也不足為奇了。
陶斯坐的位置其實也十分巧妙,正正好就在日光映進來的那一邊, 而身後諸般物什皆沒入黑暗之中, 日頭映得他麵龐新雪一樣白, 無端端就帶上了幾分不似凡塵中人的味道。
盡管他的相貌甚至可以稱得上「平庸」, 但在恰到好處的光線與自身氣質的加持之下, 過路者無不敬而俯首,更有那跪在蒲團之上三跪九叩的。
或許是顧辭舟盯著他看的時間實在是長得有些不正常了,陶斯那不算長卻十分濃密的睫毛忽然顫了顫, 下一秒, 他睜開眼睛,望了過來。
顧辭舟一怔,而後對他笑了笑, 便轉頭又去看他身後的那尊塑像了。
——可是心裏卻還在忍不住回想。
陶斯睜開眼睛的那一剎那,他忽然意識到, 其實這個小少年也才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
別的孩子這個年紀要麽在學堂裏跟著夫子搖頭晃腦地讀詩文,要麽平日裏幫著父母幹農活兒,忙裏偷閑的時候和一般大的年紀的孩子一起瘋玩。
怎麽會、怎麽會像現在這樣,被放在一個高台之上, 當做一尊泥土塑成的雕像來供人信仰與膜拜呢?
顧辭舟幾乎是下意識地想起了卿哥兒。
捫心自問,他是斷斷捨不得的,光是想一想,便覺得心疼。
微小的塵埃在春日爛漫而溫暖的光線裏起起伏伏,上下紛飛。在這樣的光線裏,顧辭舟輕輕嘆了口氣。
隨著王粟拜過了陶公,又被拉著轉去其他幾個什麽保佑科舉、保佑父母妻兒的神靈那裏拜了拜——王粟堅持得很,聽說顧辭舟已經娶了親,又曉得他是個讀書人,便說什麽都要讓他去拜上一拜。索性顧辭舟本來也就是為了探一探這陶公廟,也就從善如流了。
一個一個神靈全都拜完,顧辭舟才和王粟一道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