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蘇轍離開
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 作者:土著與土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轍現在就兩難,他是應該爭論漢武帝,還是繼續說神宗呢?!或者說今天該說的政事,關於廷試的題目。
蘇轍看著官家靜靜的看著自己,他突然明白過來,他要離開了。這壓根不是對錯爭論的事,他的奏折很長,關於新舊兩法,官家漠視了整篇奏折,都不和他討論奏折裏的內容,隻是抓住奏折裏某一點感歎下口,這除了反感他這個人還有什麽呢?!
蘇轍做揖往後退出朝堂待參,他想到了自己的哥哥,趙煦主政,他的時代已經過去,蘇轍這個退出是認輸,自己承認自己錯了,請官家和政事堂的同僚留下最後的體麵。
李清臣請用廷試題目還是為了公事,這是他的見解。鄧潤甫上言“蘇轍妖言惑眾,隱斥先帝,理當重處。”則是追究個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舉幹趴這個舊黨大佬。
範純仁出列道:“漢武帝雄才大略,史無貶辭,蘇轍比喻先帝,縱有不妥,也不過疏忽,諷刺更是無從說起。”
趙煦道:“秦皇漢武,這個並稱更是偏於貶。”
範純仁爭辯解釋:“奏折是在說事,哪怕最後爭論和引用不當,也不過是這事值得商榷,如何能因此而追究人。”
趙煦不想和範純仁爭下去,他清楚他是取巧的,官家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可以選擇戰場和方式,大臣不行,大臣需要的機變能力遠多於官家。
趙煦心裏也清楚,他討厭蘇轍不想用這個人,今天這個方式是有問題的。包括李清臣等人,他們是沒有贏下新舊兩法的爭論,這是他們現在不願擴大的,這個發起太早,戰事提前,恰恰是舊黨希望的。隨著官家心中所思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人了解,舊黨隻會越來越難熬,現在早點有這個新法舊製爭論對舊黨來說最好,這才是最可能贏的機會。
趙煦打擊的是蘇轍個人,不是新舊兩法的理念,他攻擊的是蘇轍隱喻先帝。
範純仁站在中間不肯退去,範純仁是舊黨,和蘇轍談不上關係很好,蘇家他交好的是蘇軾,範純仁對蘇轍過於銳意進取還非常不以為然。
範純仁就是不願退去,他必須和趙煦爭論這個諷刺先帝的結論,政事堂也隻有他還願意頂著。這不該是蘇轍這個副相該有的結局,嚴格來說這就是因言論罪。蘇轍和趙煦爭論一件事,哪怕他真說這事像秦始皇,那他本意也是這件事做得很像誰,而不是這個人像誰,更不是他對這個人的評價。
趙煦反感範純仁的理念,卻不反感這個人,趙煦對他最大的怨或許是認為他成年的時候,範純仁這種君子應該要高太後撤簾,趙煦最大的失望是他們沒有。
趙煦緩和了一下氣氛,他發現還是得忍,他不能這麽快意恩仇處理蘇轍,蘇轍已經退下去待參,這個時候作為官家應該維護他,他斥責蘇轍的不過是一個小事,嚴格來說是自己猜測。
經過這一茬,李清臣也不願多事,廷試題目這會子再不會爭議,這事趕緊過去再說。
趙煦想了想說道:“讓蘇轍蘇大人回頭上個自辯的折子吧。”
……
開封蘇轍府邸。
蘇轍在寫奏折,不是自辯,他自請外出,今天的事他躲過去不代表明天還能,這政事堂不是每次都有範純仁。
蘇轍回顧朝堂這十年,他心裏多少有些不甘和後悔。不甘,他離左右相位不過一步之遙,終究沒能邁出最後這步。後悔是關於選擇,不是新舊理念,這改變不了,這不是主動選擇,他的經曆和身負的利益決定他隻會這麽選。他後悔的是該聽他哥的,多和範純仁處處,範純仁固執不通變通,難道是他真的看不懂?不是,他隻是有自己心中的堅持。
蘇轍搖頭把思緒清理,結論非常明了,他必須走。諫台的人正在更換,誰都能看得出新黨很多人借機回朝,他太懂了,當年他從外回朝進的就是諫台。
蘇轍心裏突然有些痛,關於當年那場事他錯了嗎?章惇麵臨整個諫台的攻擊,他渾然不懼,在朝堂和台諫硬頂。蘇轍的那個折子讓章惇變了臉色,或許他不會想到蘇轍會攻擊他,在章惇眼中,那個時候多一個蘇轍不多,少一個不少。但不應該是蘇轍!人不應該因公廢私,但人一樣應該有情誼。
蘇轍苦笑,難怪他老哥喜歡楊元奇,這是蘇轍對楊元奇第一次肯定的評價。蘇軾和他不一樣,他在乎情誼,他們老少才是一類人。
蘇轍的帖子很快被批準,出知汝州。這在壞事中不算很壞的結果,朝堂大佬被貶謫去地方是正常流程。還能出知地方,這就是息事寧人。前麵舊黨內鬥,不很多也是出知地方,造福一方。就這個罷官轉任還是留給這個副相最後的體麵。
……
陳氏從太原來了一封函,反正就說些想念孫子孫女,這讓開封幾個女子詫異,誰都知道她想,但專門寫信來說想幾個晚輩就蹊蹺。
潘金蓮的來函讓幾個人猜到一些,陳氏知道楊家和蘇家的關係深,這不是大事。但楊元奇以尋舅舅為借口送蘇軾南下,這就太容易被人做其他解讀。陳氏有點擔心會出問題,就想把兒子女兒甚至幾個夫人都拉回太原,開封不呆就是。潘金蓮意見還是能回去就回去幾個,省的陳氏牽腸掛肚。自從楊元奇南下,她心緒不是很穩,估計也不僅是楊元奇,和她那失聯多年的老哥也有關係。
李師師、陳妙常和扈三娘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麽辦,扈三娘職務在身走不開,楊過似乎也不好走,那楊思甜和陳妙常也不好走,兩個人眼睛盯向李師師。李師師暈了:“我又沒孩子,我回去母親看著還煩!”
扈三娘說:“要不你們都回去,我留在陳留就好。”
幾個人商議來商議去。最後,陳妙常帶著楊思甜回太原,留下扈三娘、李師師和楊過,這怎麽看怎麽像兒女互換。
蘇轍看著官家靜靜的看著自己,他突然明白過來,他要離開了。這壓根不是對錯爭論的事,他的奏折很長,關於新舊兩法,官家漠視了整篇奏折,都不和他討論奏折裏的內容,隻是抓住奏折裏某一點感歎下口,這除了反感他這個人還有什麽呢?!
蘇轍做揖往後退出朝堂待參,他想到了自己的哥哥,趙煦主政,他的時代已經過去,蘇轍這個退出是認輸,自己承認自己錯了,請官家和政事堂的同僚留下最後的體麵。
李清臣請用廷試題目還是為了公事,這是他的見解。鄧潤甫上言“蘇轍妖言惑眾,隱斥先帝,理當重處。”則是追究個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舉幹趴這個舊黨大佬。
範純仁出列道:“漢武帝雄才大略,史無貶辭,蘇轍比喻先帝,縱有不妥,也不過疏忽,諷刺更是無從說起。”
趙煦道:“秦皇漢武,這個並稱更是偏於貶。”
範純仁爭辯解釋:“奏折是在說事,哪怕最後爭論和引用不當,也不過是這事值得商榷,如何能因此而追究人。”
趙煦不想和範純仁爭下去,他清楚他是取巧的,官家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可以選擇戰場和方式,大臣不行,大臣需要的機變能力遠多於官家。
趙煦心裏也清楚,他討厭蘇轍不想用這個人,今天這個方式是有問題的。包括李清臣等人,他們是沒有贏下新舊兩法的爭論,這是他們現在不願擴大的,這個發起太早,戰事提前,恰恰是舊黨希望的。隨著官家心中所思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人了解,舊黨隻會越來越難熬,現在早點有這個新法舊製爭論對舊黨來說最好,這才是最可能贏的機會。
趙煦打擊的是蘇轍個人,不是新舊兩法的理念,他攻擊的是蘇轍隱喻先帝。
範純仁站在中間不肯退去,範純仁是舊黨,和蘇轍談不上關係很好,蘇家他交好的是蘇軾,範純仁對蘇轍過於銳意進取還非常不以為然。
範純仁就是不願退去,他必須和趙煦爭論這個諷刺先帝的結論,政事堂也隻有他還願意頂著。這不該是蘇轍這個副相該有的結局,嚴格來說這就是因言論罪。蘇轍和趙煦爭論一件事,哪怕他真說這事像秦始皇,那他本意也是這件事做得很像誰,而不是這個人像誰,更不是他對這個人的評價。
趙煦反感範純仁的理念,卻不反感這個人,趙煦對他最大的怨或許是認為他成年的時候,範純仁這種君子應該要高太後撤簾,趙煦最大的失望是他們沒有。
趙煦緩和了一下氣氛,他發現還是得忍,他不能這麽快意恩仇處理蘇轍,蘇轍已經退下去待參,這個時候作為官家應該維護他,他斥責蘇轍的不過是一個小事,嚴格來說是自己猜測。
經過這一茬,李清臣也不願多事,廷試題目這會子再不會爭議,這事趕緊過去再說。
趙煦想了想說道:“讓蘇轍蘇大人回頭上個自辯的折子吧。”
……
開封蘇轍府邸。
蘇轍在寫奏折,不是自辯,他自請外出,今天的事他躲過去不代表明天還能,這政事堂不是每次都有範純仁。
蘇轍回顧朝堂這十年,他心裏多少有些不甘和後悔。不甘,他離左右相位不過一步之遙,終究沒能邁出最後這步。後悔是關於選擇,不是新舊理念,這改變不了,這不是主動選擇,他的經曆和身負的利益決定他隻會這麽選。他後悔的是該聽他哥的,多和範純仁處處,範純仁固執不通變通,難道是他真的看不懂?不是,他隻是有自己心中的堅持。
蘇轍搖頭把思緒清理,結論非常明了,他必須走。諫台的人正在更換,誰都能看得出新黨很多人借機回朝,他太懂了,當年他從外回朝進的就是諫台。
蘇轍心裏突然有些痛,關於當年那場事他錯了嗎?章惇麵臨整個諫台的攻擊,他渾然不懼,在朝堂和台諫硬頂。蘇轍的那個折子讓章惇變了臉色,或許他不會想到蘇轍會攻擊他,在章惇眼中,那個時候多一個蘇轍不多,少一個不少。但不應該是蘇轍!人不應該因公廢私,但人一樣應該有情誼。
蘇轍苦笑,難怪他老哥喜歡楊元奇,這是蘇轍對楊元奇第一次肯定的評價。蘇軾和他不一樣,他在乎情誼,他們老少才是一類人。
蘇轍的帖子很快被批準,出知汝州。這在壞事中不算很壞的結果,朝堂大佬被貶謫去地方是正常流程。還能出知地方,這就是息事寧人。前麵舊黨內鬥,不很多也是出知地方,造福一方。就這個罷官轉任還是留給這個副相最後的體麵。
……
陳氏從太原來了一封函,反正就說些想念孫子孫女,這讓開封幾個女子詫異,誰都知道她想,但專門寫信來說想幾個晚輩就蹊蹺。
潘金蓮的來函讓幾個人猜到一些,陳氏知道楊家和蘇家的關係深,這不是大事。但楊元奇以尋舅舅為借口送蘇軾南下,這就太容易被人做其他解讀。陳氏有點擔心會出問題,就想把兒子女兒甚至幾個夫人都拉回太原,開封不呆就是。潘金蓮意見還是能回去就回去幾個,省的陳氏牽腸掛肚。自從楊元奇南下,她心緒不是很穩,估計也不僅是楊元奇,和她那失聯多年的老哥也有關係。
李師師、陳妙常和扈三娘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麽辦,扈三娘職務在身走不開,楊過似乎也不好走,那楊思甜和陳妙常也不好走,兩個人眼睛盯向李師師。李師師暈了:“我又沒孩子,我回去母親看著還煩!”
扈三娘說:“要不你們都回去,我留在陳留就好。”
幾個人商議來商議去。最後,陳妙常帶著楊思甜回太原,留下扈三娘、李師師和楊過,這怎麽看怎麽像兒女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