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落定,她披著微濕的頭發,靜靜倚在榻上。
燕竹在旁靜靜地研磨,為她鋪開信紙,潔白的宣紙在燭光的渲染下格外令人浮想聯翩。回信說簡單也簡單,按著王爺寫的格式,寫一封差不多的就成。
不過林七許今兒興致好,這會兒正琢磨著寫什麽呢。
生活瑣事?太雞毛蒜皮的王爺不愛看。
談談燕笑與新生的女兒?恐怕王爺根本沒放在心上吧,何必去觸黴頭。
至於別莊的貓膩,林七許不由地眼神一凝。
其琛已經上報給皇帝了,想來不出數日就會有人去接手別莊,順帶解決那些守護別莊的走狗。
梨花無聲地握著把精巧的簪花篦子給她梳頭發,從頭梳到尾,手法頗為熟練。
“主子願意養燕笑姑娘的孩子嗎?”
僅管母女分離,但燕笑在王府生活了那麽多年,應當很明白子以母貴的道理,養在通房丫環下的,和養在側妃名下的,完全是兩個概念。
林七許卻點出一個事實:“論起來,我的身份不算尊貴。”
燕笑有本事讓王妃去養才是正道呢。
不過王妃如今有這麽個得寵又聰慧的榮憲,傻了才去養別人的閨女呢。
“可主子是最適合的了。”燕竹同樣說了這句話。
林七許撫了撫含著濕熱水汽的鬢發,沉默不語,慢慢挪向案邊,輕巧地執起狼毫,隻是落筆還是頗有猶疑。
“王爺,近來事端頻發,好在上蒼庇佑,一一化險為夷。妾身心裏倍感榮幸,在此賀喜您喜得一女,有關前日遇襲一事,容妾身詳細道來……”
林七許姣好的側臉在燭火的輝映下柔和溫暖,大抵因為洗過澡的緣故,顯得分外白嫩水潤,燕竹餘光不經意地一瞥,心下感歎,怪不得王爺有時特別喜愛主子。
“小心風幹。”
絮絮叨叨地,一個不小心就寫了一張紙。
林七許無奈地抬起頭,微微揉了揉酸疼的肩窩,見燕竹要上來揉捏便擺手道:“去書櫥裏拿個牛皮信封來。”
燕竹見她如此認真地寫這封給王爺的回信,為主子的開竅感到欣喜,忙笑逐顏開地去了。
“難得看主子如此上心呢。”
林七許淡淡看了眼燕竹,笑道:“你倒是開心。”
燕竹又抿著嘴笑:“主子寫了什麽呀?”
這都第三張了。
“有些事情,既然說了開頭,就要有始有終。省得王爺被我寫的東西誤導了,務必條理清晰。”第二張紙是林氏用來整合思路的,並沒有真正的動筆。
別莊的來龍去脈其實有點複雜,最好能當麵說清。
不過攝政王日程繁忙,此處又離京城較遠,可叫她車馬勞頓地回去一趟,林七許才不願意呢。吃了那麽多的苦頭才享受到的悠閑,這一回去可不就沒了,所謂寬進嚴出,林七許也不想多事,天天來來去去的。
信上寫得還是籠統,不夠細致化。
林七許細細看了一遍,又注釋了幾處,才裝入信封。燕笑早取出漿糊小心地糊好,摸著鼓鼓囊囊的信封,笑嘻嘻地望著林七許。
“別笑了,時辰偏晚了,你也安歇吧。”
“嗯,奴婢先伺候您就寢。”
次日信已發出,林七許便也不多考慮攝政王看見這封信的心情了。根據她的猜測,除了政治上的較量考慮,攝政王會更側重林氏對他的信任感,說不定……
燕竹將這封信交給小廝時,就嘿嘿笑道:“說不定王爺見到這封信就想起了主子,抽個空擋過來看您了。”
日子一天天地移過去,悠閑地令人發指。
林七許整日放任自己像一條沒骨頭的蟲子,軟趴趴地躺在床上,倚在榻上,或者在結出青色小葡萄的藤蘿架下蕩著躺椅。生性活潑的桃花還撅著嘴抱怨:“還以為主子你會去田間裏走走,或者去不遠處的興華寺拜拜菩薩。”沒想到主子你真是坐得住,別說踏出院門,別房門都懶得邁出來。
燕竹對著桃花微微一笑:“桃花你可以出去玩啊。”在不當值的時候。
桃花委屈巴巴地道:“這邊太荒涼了,走出去一公裏都沒個人影,我嫌無聊就走回來了。”
“知道就好。這邊本就不是什麽繁華地段,出去碰上壞人怎麽辦。你來保住主子的安全嗎?”燕竹嫌棄般地看了眼桃花的胳膊與腿腳。
桃花小聲道:“壞人又不是天天出來作壞事。”
對於底下小丫鬟的頂嘴,燕竹不好在林七許麵前太逞威風,肆無忌憚地教訓小丫鬟。她用一種同仇敵愾的眼神向林氏求助。
不成想主子的眼神似乎失了神。
燕笑順著林七許的目光看去,除了一麵光禿禿的有一隻壁虎爬著的牆麵,再無他物。
桃花也注意到了主人的反常,與燕竹相視一笑,彼此都看見了彼此的無奈。
沒辦法,主子愛發呆。
總比愛挑剔強吧。
不過這回她倆想差了,林七許沒有發呆,而是在悠遠的回憶裏搜索隻字片語的符號,意圖使兩者對的上號。
這附近的寺廟……
她聽來送菜的農婦說過,是出了名的進士廟。
林言軒與昔日還是世子的輔國公就是在京城外的一座寺廟相知相遇,按照林言軒赴京趕考的目的性來看,這座廟必然是興華寺。
興華寺……
進士廟……
興華……
這個字眼,似乎在很多年前就出現在她的生命裏過。
大抵是年紀太小,所以太過模糊?
不不,以她的記憶和童年的不幸,理應不會忘記。畢竟,人都記苦日子記得更牢。
既然是很久遠的時光,那麽是不是與母親有關呢?可是母親是從武鄉侯府出來的婢女,與興華寺怎麽都扯不上關係吧?母親的親人也尋到了根,遠在千裏之外的月氏,那麽是什麽印子讓母親說起了興華呢?
既然這個詞匯能在年幼的她的腦海裏落下痕跡,可見是與她有關的。
而且,這似乎不是什麽愉快的回憶。
伴著母親似有似無的眼淚,和麵容上深沉哀慟的憂傷。
其實林七許的回憶裏沒有母親的難過與淚水,可不知為什麽,一聯想到興華二字,莫名地就會為母親感到難過。
以至於腦海裏能自動補出母親痛哭的模樣。(未完待續。)
燕竹在旁靜靜地研磨,為她鋪開信紙,潔白的宣紙在燭光的渲染下格外令人浮想聯翩。回信說簡單也簡單,按著王爺寫的格式,寫一封差不多的就成。
不過林七許今兒興致好,這會兒正琢磨著寫什麽呢。
生活瑣事?太雞毛蒜皮的王爺不愛看。
談談燕笑與新生的女兒?恐怕王爺根本沒放在心上吧,何必去觸黴頭。
至於別莊的貓膩,林七許不由地眼神一凝。
其琛已經上報給皇帝了,想來不出數日就會有人去接手別莊,順帶解決那些守護別莊的走狗。
梨花無聲地握著把精巧的簪花篦子給她梳頭發,從頭梳到尾,手法頗為熟練。
“主子願意養燕笑姑娘的孩子嗎?”
僅管母女分離,但燕笑在王府生活了那麽多年,應當很明白子以母貴的道理,養在通房丫環下的,和養在側妃名下的,完全是兩個概念。
林七許卻點出一個事實:“論起來,我的身份不算尊貴。”
燕笑有本事讓王妃去養才是正道呢。
不過王妃如今有這麽個得寵又聰慧的榮憲,傻了才去養別人的閨女呢。
“可主子是最適合的了。”燕竹同樣說了這句話。
林七許撫了撫含著濕熱水汽的鬢發,沉默不語,慢慢挪向案邊,輕巧地執起狼毫,隻是落筆還是頗有猶疑。
“王爺,近來事端頻發,好在上蒼庇佑,一一化險為夷。妾身心裏倍感榮幸,在此賀喜您喜得一女,有關前日遇襲一事,容妾身詳細道來……”
林七許姣好的側臉在燭火的輝映下柔和溫暖,大抵因為洗過澡的緣故,顯得分外白嫩水潤,燕竹餘光不經意地一瞥,心下感歎,怪不得王爺有時特別喜愛主子。
“小心風幹。”
絮絮叨叨地,一個不小心就寫了一張紙。
林七許無奈地抬起頭,微微揉了揉酸疼的肩窩,見燕竹要上來揉捏便擺手道:“去書櫥裏拿個牛皮信封來。”
燕竹見她如此認真地寫這封給王爺的回信,為主子的開竅感到欣喜,忙笑逐顏開地去了。
“難得看主子如此上心呢。”
林七許淡淡看了眼燕竹,笑道:“你倒是開心。”
燕竹又抿著嘴笑:“主子寫了什麽呀?”
這都第三張了。
“有些事情,既然說了開頭,就要有始有終。省得王爺被我寫的東西誤導了,務必條理清晰。”第二張紙是林氏用來整合思路的,並沒有真正的動筆。
別莊的來龍去脈其實有點複雜,最好能當麵說清。
不過攝政王日程繁忙,此處又離京城較遠,可叫她車馬勞頓地回去一趟,林七許才不願意呢。吃了那麽多的苦頭才享受到的悠閑,這一回去可不就沒了,所謂寬進嚴出,林七許也不想多事,天天來來去去的。
信上寫得還是籠統,不夠細致化。
林七許細細看了一遍,又注釋了幾處,才裝入信封。燕笑早取出漿糊小心地糊好,摸著鼓鼓囊囊的信封,笑嘻嘻地望著林七許。
“別笑了,時辰偏晚了,你也安歇吧。”
“嗯,奴婢先伺候您就寢。”
次日信已發出,林七許便也不多考慮攝政王看見這封信的心情了。根據她的猜測,除了政治上的較量考慮,攝政王會更側重林氏對他的信任感,說不定……
燕竹將這封信交給小廝時,就嘿嘿笑道:“說不定王爺見到這封信就想起了主子,抽個空擋過來看您了。”
日子一天天地移過去,悠閑地令人發指。
林七許整日放任自己像一條沒骨頭的蟲子,軟趴趴地躺在床上,倚在榻上,或者在結出青色小葡萄的藤蘿架下蕩著躺椅。生性活潑的桃花還撅著嘴抱怨:“還以為主子你會去田間裏走走,或者去不遠處的興華寺拜拜菩薩。”沒想到主子你真是坐得住,別說踏出院門,別房門都懶得邁出來。
燕竹對著桃花微微一笑:“桃花你可以出去玩啊。”在不當值的時候。
桃花委屈巴巴地道:“這邊太荒涼了,走出去一公裏都沒個人影,我嫌無聊就走回來了。”
“知道就好。這邊本就不是什麽繁華地段,出去碰上壞人怎麽辦。你來保住主子的安全嗎?”燕竹嫌棄般地看了眼桃花的胳膊與腿腳。
桃花小聲道:“壞人又不是天天出來作壞事。”
對於底下小丫鬟的頂嘴,燕竹不好在林七許麵前太逞威風,肆無忌憚地教訓小丫鬟。她用一種同仇敵愾的眼神向林氏求助。
不成想主子的眼神似乎失了神。
燕笑順著林七許的目光看去,除了一麵光禿禿的有一隻壁虎爬著的牆麵,再無他物。
桃花也注意到了主人的反常,與燕竹相視一笑,彼此都看見了彼此的無奈。
沒辦法,主子愛發呆。
總比愛挑剔強吧。
不過這回她倆想差了,林七許沒有發呆,而是在悠遠的回憶裏搜索隻字片語的符號,意圖使兩者對的上號。
這附近的寺廟……
她聽來送菜的農婦說過,是出了名的進士廟。
林言軒與昔日還是世子的輔國公就是在京城外的一座寺廟相知相遇,按照林言軒赴京趕考的目的性來看,這座廟必然是興華寺。
興華寺……
進士廟……
興華……
這個字眼,似乎在很多年前就出現在她的生命裏過。
大抵是年紀太小,所以太過模糊?
不不,以她的記憶和童年的不幸,理應不會忘記。畢竟,人都記苦日子記得更牢。
既然是很久遠的時光,那麽是不是與母親有關呢?可是母親是從武鄉侯府出來的婢女,與興華寺怎麽都扯不上關係吧?母親的親人也尋到了根,遠在千裏之外的月氏,那麽是什麽印子讓母親說起了興華呢?
既然這個詞匯能在年幼的她的腦海裏落下痕跡,可見是與她有關的。
而且,這似乎不是什麽愉快的回憶。
伴著母親似有似無的眼淚,和麵容上深沉哀慟的憂傷。
其實林七許的回憶裏沒有母親的難過與淚水,可不知為什麽,一聯想到興華二字,莫名地就會為母親感到難過。
以至於腦海裏能自動補出母親痛哭的模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