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抽絲
謝儇因郡主身份躲開去歲皇帝選秀,拉著姐姐謝了好半天。長姐疼寵於她,一徑笑道:“你且安心,母親與我必給你挑一個好的,以後輕輕閑閑,痛痛快快地過日子。”
後遇上林其琛,芳心暗許,隻想等著他上門提親。
可惜,天意弄人。他為了親姐丟棄門第,離開宗族,遭盡清流唾棄。聽三哥說起,已在河南道都護府任校尉,徹底斷了科舉一途。
謝儇著實心灰意冷了一段時日,可這不代表太後可以插手她的婚事。
李氏見太後十拿九穩地篤定,心下發涼,鼻翼處溢出了汗珠,微笑道:“儇兒被我寵得無法無天的,若真被哪戶人家聘了去,還不鬧翻天了。”
謝儇沒定親是滿京城知曉的,方才還有人來打聽,想用親事來糊弄,根本行不通。
太後不以為意:“待得嫁人,性子自然會沉靜下來。謝家又是會教養女兒的人家,且看阿儷便知,淑惠明理,與攝政王恩愛敬重,全京城沒人不誇的,儇兒是阿儷的親妹妹,能差到哪兒去。”
拿大女兒堵嘴,李氏總不能反駁。否則,連帶著攝政王妃成什麽了。
李氏開始拿丈夫說事,垂眼道:“太後所言不差。隻臣婦終究一婦道人家,家中兒女嫁娶終還要老爺點頭的。”
太後存心為難謝家,怎會輸在口舌之上,話語中不無淡淡的諷刺:“謝夫人執掌公府中饋多年,幾個庶子女的婚事皆是親力親為,怎麽到了親女兒這頭,推諉地很呀。”
輔國公乃內閣首輔,女兒卻為攝政王妃,難免對攝政王頗多偏向。眼瞧著皇帝年紀漸長,無法親政,攝政王借著謝家之勢,真正是權勢滔天。連帶著謝儇,都隻知道一個勁兒地巴結榮太妃,那股親熱體貼,太後忍了很久了。
防著謝家再結一門好姻親,先下手為強算了。
左右靖安侯府的門第也不差,不會辱沒謝家。
李氏哪裏聽不出太後話語裏的責備譏諷之意,可事關愛女的終身大事,怎麽也不能鬆口,睜眼說瞎話:“臣婦愚鈍,不敢自專。”
從林七許的視角看去,謝儇與楊昭並立正前,低眉垂眼,半字不發。兩隻手隱在寬大的蝴蝶紋暗花寬袖裏,估摸攥得發白,全身極輕微地戰栗,難掩其不安之色。
公侯千金,享盡榮華,婚事豈容自己做主。
“前年安王府的二小姐因病故去,與之定親的靖安侯世子也拖到了現在。世子身份尊貴,年紀有為,且驍勇善戰,想來不會辱沒了謝家的門第。”
太後語出驚人,林七許可以明顯感受到左夫人的身體一僵。四下望去,名媛貴婦都有一瞬間的震驚與失神,表情裏含著或多或少的訝異、狐疑、幸災樂禍和零星的歎息……靖安侯世子她也是知道的,乃靖安侯夫人顧氏的嫡長子,忠武侯的親外甥,將門虎子,現官至四品,青年才俊。
左棠低低驚呼:“那楊公子…都十九了。脾氣古怪,又是喜歡男人的……”
時常流連煙花之地,因保養相公戲子,曾被禦史彈劾過,與靖安侯門當戶對的人家,大多曉得內情,不願將嫡女許過去。可楊夫人哪肯將就,好容易談妥了安王府的小姐,雖是庶出,但生母早逝,打小養在嫡母跟前,這才勉強同意了。
李氏嘴唇發顫,布滿血絲的眼慢慢沉寂下來,像是黑夜裏幽幽的珍珠,極力維持著大家夫人的矜持端貴。
太後也不睬她,去問同樣大驚失色的靖安侯府人顧氏,神情和藹:“儇兒是你打小看大的姑娘,待世子差事畢了回京,早早完婚,你也好抱孫子。”
楊夫人一直想挑娘家的侄女做媳婦,隻是太後是他們侯府的依仗,謝儇論家世品貌又是一等一的出挑,思忖了好一會兒,才慢慢應下:“臣婦替犬子多謝太後。不知謝家是什麽意思?”她略有譏笑地望著麵色如土的李氏,謝家再清貴,也抵不過皇家旨意。
楊昭盯著旁邊垂首靜默的謝儇,神色複雜,欲言又止,終退開幾步回到了母親身邊。
李氏何其敏感,思索下朝政時局,便知此乃聖意,又從一定方麵維護了謝家的地位,靖安侯素來支持太後,維護正統。若將女兒許之,結成秦晉之好,日後皇帝親政,謝家也不怕被清算什麽。
隻當年含淚嫁了大女兒,一入王府,日夜操勞。現下又是千疼萬寵的幼女,一顆心宛如在油鍋裏炸來炸去。
“謝夫人怕歡喜地唬住了。儇兒,你的意思呢?”太後輕柔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謝儇這才揚起了姣好的臉龐,麵無表情地淡漠。
自小她就懂得,身為謝氏嫡女,尊貴無比,錦衣玉食。可婚事須得為家族出力,為父兄分憂,不枉父母兄姐疼她一場。
若沒有遇見過其琛,她或許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下這場不懷好意的賜婚。
可是,她先去看了眼顫顫巍巍,幾欲落淚的母親,鼻頭一酸。李氏才四十些許,可操持國公府十數年,眼角微皺,鬢邊早已發白。她平素愛頑愛鬧,都不知體貼母親,這回,要乖巧懂事一點。
目光劃過席間的各家夫人小姐,無悲無喜。
湖麵微波粼粼,泛著初夏細碎密集的斑點,好似水晶碎了一地的璀璨光芒。林七許亦眼神相隨,淡淡望著謝儇,望著她緩緩移過來的麵龐,燦若夏花,顏色明豔。
本以為不過隨意一瞄,可林七許抬眸便對上謝儇目不轉睛的視線。
那樣認真而全神貫注,拚盡一生力氣的注視,目光凝結在她臉上,火辣辣地灼熱,似要穿透她去凝視另一個人,充滿杏花雨裏繾綣的懷戀與溫柔,甜美地仿佛要溢出來。
思緒縹緲地抓住了什麽,又稍縱即逝。
太後見謝儇瞅著林姬出神,麵上不豫,淡淡發問:“林姬,你覺得這樁婚事如何?”
這句話使謝儇的眼神猛地狼狽了起來,閃躲地避開了林七許意欲探究的視線。
淚水在心口凝成冰錐,她慢慢跪下。
夠了。
今生既無緣,何必還要他的姐姐對她恭賀,將她親手推向他人的懷抱。她可以接受旁人的譏諷嘲笑,滿口道賀。
卻獨獨不想聽見其琛的姐姐親口對太後說出“天作之合,恭喜郡主”的話。
言語如刀,字字見血。
不必他人來親手斬斷她與其琛的眷戀與羈絆。
不必這樣殘忍地扯斷最後一絲緣分。
她背脊挺得筆直,眼神熾烈又那樣絕望,延展開無能為力的哀傷。一字一頓道:“永清郡主謝儇,謝太後恩典。”
俯首磕首,是母親堙沒在發鬢的淚水,是姐姐在王府忍氣吞聲的笑容,也是其琛飛揚在楓林間的清俊麵龐,溫潤而深情許許,是勝過世間一切的美好。
恭賀祝福之語綿延不斷地湧來,她端坐在母親身旁,麻木地接受著絡繹不絕的打量探究,和那些貴婦眼底深處的隱隱憐憫。
謝儇最後回眸,隻看見了一人。
於花團錦簇,衣香鬢影裏。
林七許,麵色如鬼。
謝儇因郡主身份躲開去歲皇帝選秀,拉著姐姐謝了好半天。長姐疼寵於她,一徑笑道:“你且安心,母親與我必給你挑一個好的,以後輕輕閑閑,痛痛快快地過日子。”
後遇上林其琛,芳心暗許,隻想等著他上門提親。
可惜,天意弄人。他為了親姐丟棄門第,離開宗族,遭盡清流唾棄。聽三哥說起,已在河南道都護府任校尉,徹底斷了科舉一途。
謝儇著實心灰意冷了一段時日,可這不代表太後可以插手她的婚事。
李氏見太後十拿九穩地篤定,心下發涼,鼻翼處溢出了汗珠,微笑道:“儇兒被我寵得無法無天的,若真被哪戶人家聘了去,還不鬧翻天了。”
謝儇沒定親是滿京城知曉的,方才還有人來打聽,想用親事來糊弄,根本行不通。
太後不以為意:“待得嫁人,性子自然會沉靜下來。謝家又是會教養女兒的人家,且看阿儷便知,淑惠明理,與攝政王恩愛敬重,全京城沒人不誇的,儇兒是阿儷的親妹妹,能差到哪兒去。”
拿大女兒堵嘴,李氏總不能反駁。否則,連帶著攝政王妃成什麽了。
李氏開始拿丈夫說事,垂眼道:“太後所言不差。隻臣婦終究一婦道人家,家中兒女嫁娶終還要老爺點頭的。”
太後存心為難謝家,怎會輸在口舌之上,話語中不無淡淡的諷刺:“謝夫人執掌公府中饋多年,幾個庶子女的婚事皆是親力親為,怎麽到了親女兒這頭,推諉地很呀。”
輔國公乃內閣首輔,女兒卻為攝政王妃,難免對攝政王頗多偏向。眼瞧著皇帝年紀漸長,無法親政,攝政王借著謝家之勢,真正是權勢滔天。連帶著謝儇,都隻知道一個勁兒地巴結榮太妃,那股親熱體貼,太後忍了很久了。
防著謝家再結一門好姻親,先下手為強算了。
左右靖安侯府的門第也不差,不會辱沒謝家。
李氏哪裏聽不出太後話語裏的責備譏諷之意,可事關愛女的終身大事,怎麽也不能鬆口,睜眼說瞎話:“臣婦愚鈍,不敢自專。”
從林七許的視角看去,謝儇與楊昭並立正前,低眉垂眼,半字不發。兩隻手隱在寬大的蝴蝶紋暗花寬袖裏,估摸攥得發白,全身極輕微地戰栗,難掩其不安之色。
公侯千金,享盡榮華,婚事豈容自己做主。
“前年安王府的二小姐因病故去,與之定親的靖安侯世子也拖到了現在。世子身份尊貴,年紀有為,且驍勇善戰,想來不會辱沒了謝家的門第。”
太後語出驚人,林七許可以明顯感受到左夫人的身體一僵。四下望去,名媛貴婦都有一瞬間的震驚與失神,表情裏含著或多或少的訝異、狐疑、幸災樂禍和零星的歎息……靖安侯世子她也是知道的,乃靖安侯夫人顧氏的嫡長子,忠武侯的親外甥,將門虎子,現官至四品,青年才俊。
左棠低低驚呼:“那楊公子…都十九了。脾氣古怪,又是喜歡男人的……”
時常流連煙花之地,因保養相公戲子,曾被禦史彈劾過,與靖安侯門當戶對的人家,大多曉得內情,不願將嫡女許過去。可楊夫人哪肯將就,好容易談妥了安王府的小姐,雖是庶出,但生母早逝,打小養在嫡母跟前,這才勉強同意了。
李氏嘴唇發顫,布滿血絲的眼慢慢沉寂下來,像是黑夜裏幽幽的珍珠,極力維持著大家夫人的矜持端貴。
太後也不睬她,去問同樣大驚失色的靖安侯府人顧氏,神情和藹:“儇兒是你打小看大的姑娘,待世子差事畢了回京,早早完婚,你也好抱孫子。”
楊夫人一直想挑娘家的侄女做媳婦,隻是太後是他們侯府的依仗,謝儇論家世品貌又是一等一的出挑,思忖了好一會兒,才慢慢應下:“臣婦替犬子多謝太後。不知謝家是什麽意思?”她略有譏笑地望著麵色如土的李氏,謝家再清貴,也抵不過皇家旨意。
楊昭盯著旁邊垂首靜默的謝儇,神色複雜,欲言又止,終退開幾步回到了母親身邊。
李氏何其敏感,思索下朝政時局,便知此乃聖意,又從一定方麵維護了謝家的地位,靖安侯素來支持太後,維護正統。若將女兒許之,結成秦晉之好,日後皇帝親政,謝家也不怕被清算什麽。
隻當年含淚嫁了大女兒,一入王府,日夜操勞。現下又是千疼萬寵的幼女,一顆心宛如在油鍋裏炸來炸去。
“謝夫人怕歡喜地唬住了。儇兒,你的意思呢?”太後輕柔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謝儇這才揚起了姣好的臉龐,麵無表情地淡漠。
自小她就懂得,身為謝氏嫡女,尊貴無比,錦衣玉食。可婚事須得為家族出力,為父兄分憂,不枉父母兄姐疼她一場。
若沒有遇見過其琛,她或許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下這場不懷好意的賜婚。
可是,她先去看了眼顫顫巍巍,幾欲落淚的母親,鼻頭一酸。李氏才四十些許,可操持國公府十數年,眼角微皺,鬢邊早已發白。她平素愛頑愛鬧,都不知體貼母親,這回,要乖巧懂事一點。
目光劃過席間的各家夫人小姐,無悲無喜。
湖麵微波粼粼,泛著初夏細碎密集的斑點,好似水晶碎了一地的璀璨光芒。林七許亦眼神相隨,淡淡望著謝儇,望著她緩緩移過來的麵龐,燦若夏花,顏色明豔。
本以為不過隨意一瞄,可林七許抬眸便對上謝儇目不轉睛的視線。
那樣認真而全神貫注,拚盡一生力氣的注視,目光凝結在她臉上,火辣辣地灼熱,似要穿透她去凝視另一個人,充滿杏花雨裏繾綣的懷戀與溫柔,甜美地仿佛要溢出來。
思緒縹緲地抓住了什麽,又稍縱即逝。
太後見謝儇瞅著林姬出神,麵上不豫,淡淡發問:“林姬,你覺得這樁婚事如何?”
這句話使謝儇的眼神猛地狼狽了起來,閃躲地避開了林七許意欲探究的視線。
淚水在心口凝成冰錐,她慢慢跪下。
夠了。
今生既無緣,何必還要他的姐姐對她恭賀,將她親手推向他人的懷抱。她可以接受旁人的譏諷嘲笑,滿口道賀。
卻獨獨不想聽見其琛的姐姐親口對太後說出“天作之合,恭喜郡主”的話。
言語如刀,字字見血。
不必他人來親手斬斷她與其琛的眷戀與羈絆。
不必這樣殘忍地扯斷最後一絲緣分。
她背脊挺得筆直,眼神熾烈又那樣絕望,延展開無能為力的哀傷。一字一頓道:“永清郡主謝儇,謝太後恩典。”
俯首磕首,是母親堙沒在發鬢的淚水,是姐姐在王府忍氣吞聲的笑容,也是其琛飛揚在楓林間的清俊麵龐,溫潤而深情許許,是勝過世間一切的美好。
恭賀祝福之語綿延不斷地湧來,她端坐在母親身旁,麻木地接受著絡繹不絕的打量探究,和那些貴婦眼底深處的隱隱憐憫。
謝儇最後回眸,隻看見了一人。
於花團錦簇,衣香鬢影裏。
林七許,麵色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