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犯的著如此趕盡殺絕?不留情麵?
在這些人看來,即使退一萬步,縱然鬱夷的事情釀成大禍,變成民變,他們也完全可以從容調集軍隊進剿,整個岐山原加起來也就十幾二十萬人口,哪怕全反,也不過是大軍一擊之事。
而若是如此,所有的證據都將泯滅於戰火之中。
更緊要的是,所有的罪責,都和他們無關了。
因為,到那個時候,承擔罪責的就是太子了!
如此想著,眼前的這個年輕的侍中官,就成為了很多人的仇敵。
必先除之而後快,甚至不惜代價也要除掉的死敵!
甚至還有人認為,隻要除掉這個人,自己的罪責就可以解脫了。
雖然這種邏輯看上去很怪,很難自圓其說。
但,現在他們就是這樣想的。
……
張越抬起頭來,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個太子。
張越記得一個多月前,他在博望苑見到劉據的時候,這位漢太子還是一個看上去有些微胖,笑起來有些富態的中年男人。
但現在,他卻明顯的消瘦了。
眼角也出現了明顯的皺紋和黑眼圈。
看來坊間的傳聞沒有誇大,這位大漢太子在鬱夷救災,確實是日以繼夜,甚至身先士卒。
據說為了救災和幫助鬱夷以及岐山原一帶的受災百姓,這位太子殿下連博望苑的存糧也全部調光了。
他甚至將自己的妃嬪們的用度也都減少了一半,將錢拿來給災民買種子、架水車。
正是在這位太子的親自督促和監督下,鬱夷和周圍地區的旱災得到了極大緩解。
許多受災嚴重的地區,被免除了今年和明年的所有徭役賦稅。
聽說還有兩百多個在旱災中失去了雙親的孤兒被他接到了上林苑,安置在博望苑附近的官社裏。
災情在他介入後,迅速被削減。
隻是……
張越心裏麵有不少疑問。
旱災看上去是過去了,汧水兩岸也架起了大量水車,日夜不停的汲水灌溉農田。
但已經造成的損失卻是不可挽回了。
現在補種粟米也完全來不及。
那麽今年冬天,鬱夷百姓和周圍重災區的農民怎麽辦?
等吃完了救災糧,他們怎麽辦?
更重要的是——根據常識,大災後必有大疫,旱災雖然不像水災,會出現大規模的傳染病,可也不得不防民眾感染鼠疫的風險。
隻是這種問題,張越現在也不好問,隻好有機會私底下向劉據提出來。
心裏麵想著這些事情,張越就被劉據領著,走到一側:「張侍中,孤要向侍中與諸公介紹一下……」
他指著一個坐在左側,一直在低著頭的官吏麵前,道:「此鬱夷令王君!」
「此番鬱夷旱災,孤幸先得張侍中之諫,得曉災情,又幸得遇王縣令,施政得體,盡心竭力,保民安生,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劉據感慨的說著。
那官吏聞言立刻出列,對著劉據和張越拜道:「微臣不敢當家上繆贊,不過盡忠職守,以報家上與陛下!」
張越看著這個官吏,他大約三十來歲,長著一張國字臉,身高大約七尺,體型不是很健壯,看上去似乎是齊人?因為他的冠帽有著明顯齊魯地區的特徵。
出於禮貌,張越對此人拱手一拜,問道:「未知王縣令尊諱?」
對方連忙拜道:「下官鬱夷令王沂,敬拜侍中公!」
「王沂?!」張越看著他,問道:「右輔都尉王言斤是閣下的?」
「是家兄……」對方恭身說道。
張越忽然露出一絲玩味的神色出來。
若他沒有記錯的話,那麽,王言斤將來會成為漢室巨頭。
並在昭帝時期拜相——這當然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上王言斤拜相是因為霍光需要,所以他隻是一個傀儡。
關鍵在於,王言斤這一脈傳承的很久。
在西漢末年,王家有個女人嫁給一個姓王的年輕人。
這個人名聲很大,也很有賢名。
他就是王莽,西漢末年的疑似穿越者……
「濟南王氏家族,素有賢名啊……」張越笑著打了個哈哈,卻讓王沂聽的有些難受,連忙道:「侍中可能記錯了,臣家素來微寒,不過有地百三十畝而已……」
他可不敢和濟南名士扯上任何關係。
因為……
全天下都知道,濟南郡的名士,就是豪強。
而且是名聲最臭的哪一種——因為貪婪,濟南郡的豪強,曾成功的將全郡七成以上人口,變成了自家的奴婢。
由此引發了整個士林的口誅筆伐,隨之導致了十年前現任禦史大夫暴勝之持節南下,鎮壓齊魯,殺了個人頭滾滾。
自那以後,出生濟南的士人,都會拚命撇清自己根本不是什麽名士、豪強之子。
哪怕家有良田千頃,也必須表明自己家裏真的沒有什麽錢,最多也就有一百三十畝地。
這個梗的影響很大,以至於數十年後貢禹上表給元帝,也要說:臣家真的隻有一百三十畝地啊,臣來上任還是賣了家裏的牛和地,才湊夠了路費的,陛下您要信我啊!
當然,貢禹確實很清貧也很廉潔。
他也可能確實隻有一百三十畝地。
但他一點也不窮!
在這些人看來,即使退一萬步,縱然鬱夷的事情釀成大禍,變成民變,他們也完全可以從容調集軍隊進剿,整個岐山原加起來也就十幾二十萬人口,哪怕全反,也不過是大軍一擊之事。
而若是如此,所有的證據都將泯滅於戰火之中。
更緊要的是,所有的罪責,都和他們無關了。
因為,到那個時候,承擔罪責的就是太子了!
如此想著,眼前的這個年輕的侍中官,就成為了很多人的仇敵。
必先除之而後快,甚至不惜代價也要除掉的死敵!
甚至還有人認為,隻要除掉這個人,自己的罪責就可以解脫了。
雖然這種邏輯看上去很怪,很難自圓其說。
但,現在他們就是這樣想的。
……
張越抬起頭來,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個太子。
張越記得一個多月前,他在博望苑見到劉據的時候,這位漢太子還是一個看上去有些微胖,笑起來有些富態的中年男人。
但現在,他卻明顯的消瘦了。
眼角也出現了明顯的皺紋和黑眼圈。
看來坊間的傳聞沒有誇大,這位大漢太子在鬱夷救災,確實是日以繼夜,甚至身先士卒。
據說為了救災和幫助鬱夷以及岐山原一帶的受災百姓,這位太子殿下連博望苑的存糧也全部調光了。
他甚至將自己的妃嬪們的用度也都減少了一半,將錢拿來給災民買種子、架水車。
正是在這位太子的親自督促和監督下,鬱夷和周圍地區的旱災得到了極大緩解。
許多受災嚴重的地區,被免除了今年和明年的所有徭役賦稅。
聽說還有兩百多個在旱災中失去了雙親的孤兒被他接到了上林苑,安置在博望苑附近的官社裏。
災情在他介入後,迅速被削減。
隻是……
張越心裏麵有不少疑問。
旱災看上去是過去了,汧水兩岸也架起了大量水車,日夜不停的汲水灌溉農田。
但已經造成的損失卻是不可挽回了。
現在補種粟米也完全來不及。
那麽今年冬天,鬱夷百姓和周圍重災區的農民怎麽辦?
等吃完了救災糧,他們怎麽辦?
更重要的是——根據常識,大災後必有大疫,旱災雖然不像水災,會出現大規模的傳染病,可也不得不防民眾感染鼠疫的風險。
隻是這種問題,張越現在也不好問,隻好有機會私底下向劉據提出來。
心裏麵想著這些事情,張越就被劉據領著,走到一側:「張侍中,孤要向侍中與諸公介紹一下……」
他指著一個坐在左側,一直在低著頭的官吏麵前,道:「此鬱夷令王君!」
「此番鬱夷旱災,孤幸先得張侍中之諫,得曉災情,又幸得遇王縣令,施政得體,盡心竭力,保民安生,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劉據感慨的說著。
那官吏聞言立刻出列,對著劉據和張越拜道:「微臣不敢當家上繆贊,不過盡忠職守,以報家上與陛下!」
張越看著這個官吏,他大約三十來歲,長著一張國字臉,身高大約七尺,體型不是很健壯,看上去似乎是齊人?因為他的冠帽有著明顯齊魯地區的特徵。
出於禮貌,張越對此人拱手一拜,問道:「未知王縣令尊諱?」
對方連忙拜道:「下官鬱夷令王沂,敬拜侍中公!」
「王沂?!」張越看著他,問道:「右輔都尉王言斤是閣下的?」
「是家兄……」對方恭身說道。
張越忽然露出一絲玩味的神色出來。
若他沒有記錯的話,那麽,王言斤將來會成為漢室巨頭。
並在昭帝時期拜相——這當然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上王言斤拜相是因為霍光需要,所以他隻是一個傀儡。
關鍵在於,王言斤這一脈傳承的很久。
在西漢末年,王家有個女人嫁給一個姓王的年輕人。
這個人名聲很大,也很有賢名。
他就是王莽,西漢末年的疑似穿越者……
「濟南王氏家族,素有賢名啊……」張越笑著打了個哈哈,卻讓王沂聽的有些難受,連忙道:「侍中可能記錯了,臣家素來微寒,不過有地百三十畝而已……」
他可不敢和濟南名士扯上任何關係。
因為……
全天下都知道,濟南郡的名士,就是豪強。
而且是名聲最臭的哪一種——因為貪婪,濟南郡的豪強,曾成功的將全郡七成以上人口,變成了自家的奴婢。
由此引發了整個士林的口誅筆伐,隨之導致了十年前現任禦史大夫暴勝之持節南下,鎮壓齊魯,殺了個人頭滾滾。
自那以後,出生濟南的士人,都會拚命撇清自己根本不是什麽名士、豪強之子。
哪怕家有良田千頃,也必須表明自己家裏真的沒有什麽錢,最多也就有一百三十畝地。
這個梗的影響很大,以至於數十年後貢禹上表給元帝,也要說:臣家真的隻有一百三十畝地啊,臣來上任還是賣了家裏的牛和地,才湊夠了路費的,陛下您要信我啊!
當然,貢禹確實很清貧也很廉潔。
他也可能確實隻有一百三十畝地。
但他一點也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