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淩寒率領五萬兵馬就敢進攻襄陽的底氣。
一旦兩軍在平地對壘,無疑會加劇這一點。
那麽,荊州兵的士氣又還能剩下幾分呢?
另一邊,當劉備意識到這一點時,為時已晚。
敵軍距離此地隻剩下數裏。這點距離,根本來不及讓軍隊全部撤進城內。
劉備回過頭。
盡管他此前已經在軍營多次鼓舞士氣,提前讓他們知道,襄陽接下來要麵對的人會是誰。
可當長沙王的旗幟出現在視野中時,身後的大軍仍然止不住地開始竊竊私語。
劉備明白,自己必須做點什麽,來挽救士氣。
二弟曾殺了長沙王的貼身護衛……念此,劉備一夾馬腹,向前而行。
左右兩側,關羽與張飛緊緊相隨。
淩寒遠遠地看見劉關張單獨出列,顯然是想要與自己對話,不由感到好笑。
他對身後道:「師兄,太史慈,且與我一道上前,聽聽劉玄德還想說些什麽吧。」
「是!」
見到長沙王距離自己僅剩數丈,而自己的聲音也可以傳到對方的軍隊中。
劉備高聲喊道:「長沙王殿下,您素來自詡仁義,善待士卒,心懷天下百姓。可是如今,劉備與荊州皆有意歸降於殿下,殿下又何必為了一個已死之人,拒絕荊州的歸順,非要引起十萬大軍的廝殺呢!」
「為一人而興十萬之師,莫非這便是殿下的仁義嗎?」
淩寒冷冷地看著劉備。
劉備若是個真正的正人君子,即使他們因為關羽與楊真之故,不得不成為敵人,他也會高看對方一眼。
事實上,這些天以來,盡管他出兵荊州,心中卻仍然在想:事成之後,要如何勸說才能保下劉備的性命,使他不與關羽同年同月同日死。
可劉備眼下在兩軍陣前說這些話,打的究竟是什麽目的,再明顯不過了。
對於淩寒本人來說,讓他非殺關羽不可的,的確是因為楊真。
但他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私心,就執意進攻荊州。
劉備也不可能真的這樣以為。
進攻荊州是揚州的整體意願。
而使得揚州諸人非殺關羽不可的原因,是關羽曾經追殺過殿下,還幾乎快要成功了。
這在他們看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寬赦的罪。
淩寒於是高聲回敬道:「關雲長昔日勾結曹操,於兗州邊境追殺本王,幾近致本王瀕臨死地。此等大罪,從古至今,斷沒有寬赦之理。」
「故今日興兵襄陽城下,隻為誅殺關羽。本王相信,此刻站在對麵的四萬荊州兵,絕不會有意與本王為敵,實是受奸人所迫。」
「諸位荊州將士,本王並不要求你們此刻倒戈,隻希望你們能夠保全自身。此戰過後,所有活下來的士兵,本王會全數赦免。此諾,天地為證!」
淩寒的聲音極大,幾乎用盡了力氣。
雖然仍不能使得對麵的每一個士兵都聽得見,但大部分荊州兵幾乎都隱隱約約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些荊州兵第一次知道,原來長沙王親率大軍前來,隻是為了誅殺關羽。
而沒有聽清聽懂的那些人,自會詢問身邊的同伴。
於是,淩寒的這番話,瞬時間在劉備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劉備偷雞不成蝕把米,一時間竟有些呆滯。
張飛焦急道:「大哥,不可再等下去了!再不開戰,除了本部兵馬,隻怕沒有多少人願意作戰了!」
不遠處,淩寒則是偏頭道:「關羽的人頭,便拜託給師兄了。」
趙雲手持銀槍,聲音低沉有力:「必不負君所託。」
作者有話要說: 加更條件達成!今日還有一更,不過要晚一些,大概在12點左右的樣子
第120章
戰事比淩寒預想得還要順利許多。
很久之前就追隨劉關張的士兵,大多不會因淩寒的話而動搖,可這些人並不多。
而出身荊州的那些士兵,在看見淩寒旗幟時就有了避戰畏戰之心。
等到淩寒說出那番話以後,他們的抵抗之心幾乎蕩然無存。
反觀揚州士兵,個個戰意強烈,鬥誌昂揚。
他們的戰鬥力原本就高出荊州兵不少,此消彼長之下,戰況幾乎呈現出了一麵倒的趨勢。
而在將領之間的對抗方麵。
趙雲獨戰關羽與張飛,最終擊敗了他們。
太史慈則對上了劉備麾下的另一員猛將黃忠。雙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打得難分難解,後來卻因黃忠年邁,體力略有不支,而漸漸落於下風。
淩寒與劉備,則分別坐陣中軍,由始至終並未動彈。
劉備的眼神在雙方開始對戰之時,就已經略帶灰暗。隨著戰況的進行,他眼中愈發沒有神采,甚至帶著幾分空洞。
實際上,劉備從未想過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
他起初十分迷茫,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後來才逐漸有了堅定的念頭:北方的曹操依然勢大,西涼的馬騰韓遂等人也仍在割據一方,且因地勢難以進攻。隻要等到雙方損失消耗過多,長沙王從大局出發,就會不得不選擇妥協,鳴金收兵,赦免二弟。
隻可惜,事與願違。
己方的大軍早已成敗退之勢,荊州的士兵,因為長沙王戰前的那番話,根本無心抵抗,隻想著保全性命,他們甚至都不願對敵軍做出攻擊。
一旦兩軍在平地對壘,無疑會加劇這一點。
那麽,荊州兵的士氣又還能剩下幾分呢?
另一邊,當劉備意識到這一點時,為時已晚。
敵軍距離此地隻剩下數裏。這點距離,根本來不及讓軍隊全部撤進城內。
劉備回過頭。
盡管他此前已經在軍營多次鼓舞士氣,提前讓他們知道,襄陽接下來要麵對的人會是誰。
可當長沙王的旗幟出現在視野中時,身後的大軍仍然止不住地開始竊竊私語。
劉備明白,自己必須做點什麽,來挽救士氣。
二弟曾殺了長沙王的貼身護衛……念此,劉備一夾馬腹,向前而行。
左右兩側,關羽與張飛緊緊相隨。
淩寒遠遠地看見劉關張單獨出列,顯然是想要與自己對話,不由感到好笑。
他對身後道:「師兄,太史慈,且與我一道上前,聽聽劉玄德還想說些什麽吧。」
「是!」
見到長沙王距離自己僅剩數丈,而自己的聲音也可以傳到對方的軍隊中。
劉備高聲喊道:「長沙王殿下,您素來自詡仁義,善待士卒,心懷天下百姓。可是如今,劉備與荊州皆有意歸降於殿下,殿下又何必為了一個已死之人,拒絕荊州的歸順,非要引起十萬大軍的廝殺呢!」
「為一人而興十萬之師,莫非這便是殿下的仁義嗎?」
淩寒冷冷地看著劉備。
劉備若是個真正的正人君子,即使他們因為關羽與楊真之故,不得不成為敵人,他也會高看對方一眼。
事實上,這些天以來,盡管他出兵荊州,心中卻仍然在想:事成之後,要如何勸說才能保下劉備的性命,使他不與關羽同年同月同日死。
可劉備眼下在兩軍陣前說這些話,打的究竟是什麽目的,再明顯不過了。
對於淩寒本人來說,讓他非殺關羽不可的,的確是因為楊真。
但他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私心,就執意進攻荊州。
劉備也不可能真的這樣以為。
進攻荊州是揚州的整體意願。
而使得揚州諸人非殺關羽不可的原因,是關羽曾經追殺過殿下,還幾乎快要成功了。
這在他們看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寬赦的罪。
淩寒於是高聲回敬道:「關雲長昔日勾結曹操,於兗州邊境追殺本王,幾近致本王瀕臨死地。此等大罪,從古至今,斷沒有寬赦之理。」
「故今日興兵襄陽城下,隻為誅殺關羽。本王相信,此刻站在對麵的四萬荊州兵,絕不會有意與本王為敵,實是受奸人所迫。」
「諸位荊州將士,本王並不要求你們此刻倒戈,隻希望你們能夠保全自身。此戰過後,所有活下來的士兵,本王會全數赦免。此諾,天地為證!」
淩寒的聲音極大,幾乎用盡了力氣。
雖然仍不能使得對麵的每一個士兵都聽得見,但大部分荊州兵幾乎都隱隱約約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些荊州兵第一次知道,原來長沙王親率大軍前來,隻是為了誅殺關羽。
而沒有聽清聽懂的那些人,自會詢問身邊的同伴。
於是,淩寒的這番話,瞬時間在劉備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劉備偷雞不成蝕把米,一時間竟有些呆滯。
張飛焦急道:「大哥,不可再等下去了!再不開戰,除了本部兵馬,隻怕沒有多少人願意作戰了!」
不遠處,淩寒則是偏頭道:「關羽的人頭,便拜託給師兄了。」
趙雲手持銀槍,聲音低沉有力:「必不負君所託。」
作者有話要說: 加更條件達成!今日還有一更,不過要晚一些,大概在12點左右的樣子
第120章
戰事比淩寒預想得還要順利許多。
很久之前就追隨劉關張的士兵,大多不會因淩寒的話而動搖,可這些人並不多。
而出身荊州的那些士兵,在看見淩寒旗幟時就有了避戰畏戰之心。
等到淩寒說出那番話以後,他們的抵抗之心幾乎蕩然無存。
反觀揚州士兵,個個戰意強烈,鬥誌昂揚。
他們的戰鬥力原本就高出荊州兵不少,此消彼長之下,戰況幾乎呈現出了一麵倒的趨勢。
而在將領之間的對抗方麵。
趙雲獨戰關羽與張飛,最終擊敗了他們。
太史慈則對上了劉備麾下的另一員猛將黃忠。雙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打得難分難解,後來卻因黃忠年邁,體力略有不支,而漸漸落於下風。
淩寒與劉備,則分別坐陣中軍,由始至終並未動彈。
劉備的眼神在雙方開始對戰之時,就已經略帶灰暗。隨著戰況的進行,他眼中愈發沒有神采,甚至帶著幾分空洞。
實際上,劉備從未想過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
他起初十分迷茫,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後來才逐漸有了堅定的念頭:北方的曹操依然勢大,西涼的馬騰韓遂等人也仍在割據一方,且因地勢難以進攻。隻要等到雙方損失消耗過多,長沙王從大局出發,就會不得不選擇妥協,鳴金收兵,赦免二弟。
隻可惜,事與願違。
己方的大軍早已成敗退之勢,荊州的士兵,因為長沙王戰前的那番話,根本無心抵抗,隻想著保全性命,他們甚至都不願對敵軍做出攻擊。